提供公正平台   创造宽容环境 WELCOME TO 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树育健康心态   共谋高尚事业
科学热点
科学新论
专家论坛
科学观察
科学讨论
科学杂谈
科学轶趣
科学成果
科学论文

 

中科院:院士是称号不存在退休 工程院:将实行院士退出机制


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4-06-14

 

中科院院长:院士是称号不存在退休

  昨日(6月13日),为期五天的两院院士大会闭幕。这是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科学院与中国工程院首次举行院士大会,两院院士章程大修备受瞩目。

  近年来,诸如“院士退休”、“院士隐形利益”等话题一直颇受舆论关注,院士制度改革一直呼声甚高。

  迄今为止两院院士章程已历经数次修订,而此次修订被视为修改最多、力度最大的一次。新修订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章程》从提名途径、遴选机制、退出机制三个方面对原章程进行了改进。

  昨日,在中科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闭幕式上,中科院院长白春礼在闭幕致词时说,这次会议开得很成功,是一次严谨求实、团结奋进的大会。

  其中一个“成功”是新修订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获得通过,他在接受央视采访时介绍,这次院士制度改革的总体方向是突出学术导向,减少不必要的干预,更好地优化学科结构和年龄结构。

  章程做了哪些修订?

  两院仅对院士退出机制做了原则上调整,实施细节还将进一步制定

  两院院士章程都从提名途径、遴选机制、退出机制三个方面对原章程进行了改进。此举被外界解读为响应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促使院士选举“去行政化”。

  提名途径方面,院士候选人提名途径缩减至两种,部门和地方政府组织遴选的做法今后不再保留。

  遴选机制方面,候选人想当选需要全院院士投票终选,中国工程院有关负责人表示,此举有利于更充分地行使院士民主权利,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当选院士的认可度,也有利于加强对交叉学科候选人的把关。

  退出机制方面,新章程增加了劝退的规定,当院士的个人行为违反科学道德或品行不端,严重影响院士群体和工程院声誉时,应劝其放弃院士称号。这一规定,有利于完善院士退出机制,进一步强化院士的科学道德责任,加强院士队伍建设。据悉,两院此次仅对于院士退出机制做出了原则上的调整,而实施细节还将进一步制定。

  白春礼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解释了外界关注的为何新增“劝退”条款时说,之前的章程里有“撤销”条款,但“如果有些行为并没有到撤销称号的程度,所以加了一个劝退机制。”

  中国工程院院士巴德年在接受央视采访时也表现,退出机制是纯洁院士队伍,保持荣誉称号不被沾染的重要举措。

  然而对于此项修订,也有不同声音。教育学家熊丙奇则认为,如果院士涉及学术不端,“劝退”是非常弱的处罚。他认为,如果院士违背科学道德,涉及学术不端,应该取消其称号。

  为何没有提退休?

  院士是荣誉称号,不存在“退休”一说,除非犯错被撤销和劝退

  此次的章程修订并没有涉及到外界持续关注的“院士退休”的问题,而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也明确要求“实行院士退休和退出制度”。

  昨日,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小谟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解释,“退休与院士称号没有关系,是本单位的人事制度来规定。”

  白春礼也表示,院士是荣誉称号,跟劳模差不多,不存在退休的问题。

  中国首位退休院士秦伯益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退休的问题不是两院管的,两院只是给了荣誉称号。“根据国务院规定,这称号是终身荣誉,类似于劳动模范等。”

  秦伯益解释,这个称号是不存在“退休”一说的,除非犯错被撤销和劝退了。“退休退的是本职工作,这是本单位给的,两院并没有权限管。”

  秦伯益介绍,他在2005年坚持从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的职务上退休,但保留了院士头衔。

  此外,教育学者熊丙奇认为,“院士退休”之所以成为一个话题,本质上是因为背后的利益,“如果没有特殊利益,年龄或退休都不是问题。”

  院士兼职可否管理?

  院士让别人挂名申请课题,帮别人捞钱,自己再收获利益

  由“院士”称号带来隐形利益和特权,长久以来都是外界诟病的现象之一。

  实际上,两院院士不是一个职务,从2009年1月1日起,两院院士津贴标准才调高至每月1000元,此前是每月200元,但“院士”头衔可以带来大量的隐形利益。

  据介绍,院士隐形收入来自课题收入,二是评审、兼职、讲课等方面的收入。秦伯益曾对媒体介绍,一些院士从项目拿钱,或者说几句好话就可以拿钱,此外参加评审会、论文答辩会或者审稿都有酬劳的。拿课题是很多院士热衷的事,一个是为自己课题捞钱,一个是让别人挂你的名申请课题,帮别人捞钱,自己再收获利益。

  秦伯益对新京报记者表示,是否能限制院士申请课题的数量,在章程上无法予以规定。他介绍,他曾担任工程院的前两届主席团成员,对这个问题研究过很多次,但是都统一不了意见。

  此外,院士兼职过多也是一个普遍现象。刊发于2012年5月《学习时报》上的一篇文章曾统计:“在783名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共有5610个兼职,人均兼职7.2个。”

  秦伯益认为,兼职过多会导致院士做研究的时间和精力不够。他分析,兼职分为实质性和荣誉性的兼职,其中荣誉性的兼职类似去当花瓶,而对于实质性的工作,一些院士其实根本没有时间去兼顾。

  他介绍,对挂虚名的院士而言,若别人单位出了问题,院士虽然负不了责,但是会影响名誉。而两院领导曾一再强调,实质性的兼职要量力而行。“但是虚职的话,全在自己掌握,院里无法监督到每一个人。”

  他介绍,曾经工程院对院士以几个兼职为限有过若干次讨论。但是最终意见不统一,无法达到一致。他认为,“这些事情全靠自觉,因为兼职全都是有报酬的。但院士应该有取舍。”

  此外,很多地方和学术机构都给院士超高待遇。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顾海兵表示,院士享受的是副部级的待遇,地方各省给院士配秘书和用车的情况比比皆是。他表示,各地有权力比照副省级的待遇招揽院士。而且越到地方,院士的招待规格就越高。

  他介绍,90年代,山东某所大学曾给三个院士盖了别墅。而据媒体报道,济南大学2013年人才招聘启事中提出,如果应聘对象是院士,那么“年工资待遇200万元以上,安家费100万元以上,免费提供住房,配偶调入”。

  而因为“院士”头衔在增加学术机构影响力和申请课题方面可以发挥作用,也导致院士“无法退休”局面的产生。

  对此,中国工程院有关负责人表示,改进完善院士制度,是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有关政策规定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明确和细化,逐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院士制度。

  改革和完善院士制度的总体思路是,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强化学术导向,减少行政干预,使院士称号回归学术性、荣誉性的本质定位。 ——中国工程院有关负责人

  稿件/新京报记者 李丹丹

    [新京报]

院士制度改革:回归学术本位

  本报记者 刘晓莹

  6月1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大会通过了《中国工程院章程》修订案。原本工程院院士遴选可以通过部门单位推荐、院士推荐、学术团体推荐三种渠道,为避免“权”“术”交易,《章程》取消了部门单位推荐,彻底关闭了“行政渠道”;与此同时,关于院士退出也做了明确规定,违反科学道德的院士将被劝退。随后公布的中国科学院新章程,也做了类似的修订。推进院士制度改革,成为本次院士大会期间院士们最关注的话题之一。

  “大家对院士制度非常关心,这是好事,但是过度地炒作就不是好事了。”已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近二十年的王小谟说,“国家和工程院都没有规定当了院士要怎么样,‘院士’只是国家对于科研工作者过去工作的一种肯定,但是在很多评比中,却看一个单位有多少名院士。”

  为此,怪象频现:一些单位为了评出院士会做很多“工作”,甚至提前一年的时间就开始到处公关,进而造成了院士遴选环节出现诸多问题;此外,有的单位还对已当选上的院士给予行政级别以及工资待遇上的奖励。“这其实是违背授予院士称号的初衷的。”王小谟说。

  获得了国家最高科技技术奖之后,有单位找到王小谟,想让他“挂名”担任名誉职位。对此,王小谟认为,作为院士要做到“心中有数”:“如果没有做事、只是挂名,这个‘名’最好还是不要挂了,社会上存在一些不良风气,院士首先要自律。”

  此次修订后的《章程》中明确提出了院士退出问题,而备受关注的退休问题却没有涉及。对此王小谟说:“退休和退出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退出是指将不符合院士标准的院士剔除出院士队伍,而退休是指院士在其所在的单位退休,‘院士’本身作为一个荣誉称号是没有‘退休’一说的。”

  “既然院士是要从他所在的单位退休,那么工程院是无法对各个单位的人事管理进行干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巴德年说。巴德年已过退休年龄,早已办理了退休手续。由于长期致力于肿瘤免疫研究,后被浙江大学医学院聘任,继续从事研究工作。“我们还有90多岁的老大夫至今仍然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他不是院士,只是这个岗位需要他,他也还能做贡献,于是他就一直坚持工作。”巴德年反对个别单位单方面不愿让院士从自身岗位上退休的做法,院士虽然获得了这样的荣誉称号,但并不代表他要一直工作;退休也不代表他不能再继续搞研究、继续做工作。他同时也反对“一刀切”的做法,认为不应该用年龄来限制一个人从事科学研究。“我们要做到‘实事求是’。”他说。

  “工程院章程执行20年来,积累了很多经验,此次修订正是要进一步完善它,使它更加符合中国国情。”中国工程院院士孙永福说。

  孙永福表示,遴选院士中非学术性因素的减少是此次修订最令人感到欣慰的地方,同时也是多年来院士制度一直想要实现的目标。“取消部门单位推荐为的是避免行政干预,但并不是说单位在院士评选中就完全脱离,比如保证院士候选人其材料的真实性等,这些都是单位应该做的工作。”

  “现在个别院士的行为造成对院士队伍整体形象的影响。我们要有针对性地解决。这次章程的修订,给我们提供了大的方向,但要想保证目标实现,还要进一步变成细则。”孙永福说。(科技日报北京6月13日电)

    [中科网]

中国工程院明确将实行院士退出机制

  院士违反科学道德将被取消称号

  今天,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进行到第三天,备受关注的《中国工程院章程》修订案上午进行表决。据与会院士透露,此次修订幅度不大,在提名渠道上有所调整,修订方案将每位院士的提名候选人数增加至三人;可提名候选人的推荐单位限制为中国科协。对于院士的退出,做了详细规定,增加了如有院士违反科学道德等行为,将实行退出机制。

  根据此前的章程,院士候选人可通过以下两种途径提名:一是本院院士可直接提名候选人。每次增选,每位院士提名候选人数不超过两名;获得不少于本学部三位院士提名的候选人为有效。二是各有关工程科学技术研究、设计、建造、运行机构,学术团体,高等院校,企业等,可按规定程序并经过民主推荐和有关部门、省、自治区、直辖市遴选后,提名候选人。

  对居住在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侨居他国的中国籍学者、专家的提名,按第一种途径进行。不受理本人申请院士候选人。

  对于提名渠道的调整,有的院士认为,中国科协是一个庞杂机构,专业性是否够强值得商榷;也有院士表示,去除了繁杂的利益相关方,有利于保证院士评选质量。

  此外,据有关院士透露,为保证入选院士质量,此后院士的增选流程将多加一步,即在本学部获得选举通过之后,还需全体院士进行表决。

  针对院士退休的问题,一位与会院士表示,院士本来就是个荣誉称号,谈及退休的问题显得“很滑稽”,因此此次修订对于退休问题作了回避。

  相关

  女院士首获工程科学技术界大奖

  又讯(记者牛伟坤)今天上午,院士大会颁出了第十届光华工程科技奖,共有29位院士和专家获奖。中国工程院女院士钱正英领取了全国工程科学技术界的大奖——光华工程科技奖成就奖,成为首位获得该奖项的女院士。此外,陈嘉庚科学奖,包括数理科学奖、化学科学奖等六大奖项上午也相继颁出。其中,北京大学校长王恩哥获得2014年度陈嘉庚数理科学奖。

  钱正英

  我国水利水电专家,曾历任水利部、水利水电部部长,主持研究、制定了一系列关于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与保护的方针政策和管理办法,主持编制了黄河、长江、淮河、海河等流域的治理规划和全国水利建设长远发展纲要,主持完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的起草工作,主持审定、决策了许多重大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主持领导了三峡工程的可行性论证工作。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光华工程科技奖

  面向全国工程科学技术界,奖励在工程科技及管理领域取得突出成绩和重要贡献的工程师和科学家,激励他们从事工程科技研究、发展、应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成果。光华工程科技奖包括成就奖、工程奖和青年奖三个奖项,每两年颁奖一次。1996年首届颁发,迄今共奖励了涉及机械、运载、信息、电子等工程领域的173位院士和专家。

    [新浪网-中国社会科学网]

 

 

相关评论

冉慕纤:打破院士名缰利锁,点燃创新引擎

  企业高校等单位禁止推荐院士候选人、须提交全体院士投票终选、违反科学道德或品行不端将被“劝退”……新修订的《中国工程院章程》在提名途径、增选机制、退出机制等方面的变化,令公众“眼前一亮”。有媒体甚至兴奋地刊出标题——“中国打破院士终身制”。

  作为我国科技、工程界的最高学术荣誉,两院院士在社会上享有崇高声望,一举一动广受各界关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我国科学技术界、工程技术界的杰出代表,是国家的财富、人民的骄傲、民族的光荣。”然而近些年来,不良风气侵蚀最高学术殿堂、非学术因素干扰院士遴选、个别院士缺乏学术自律等怪现状,也使院士群体频频陷入舆论漩涡,令院士头衔蒙羞。凡此种种,不仅深为科学界诟病,也严重影响了这一群体的集体声誉。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如何完善院士制度、让其点燃科技创新的新引擎,是整个国家亟待破解的现实课题。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风劲吹,全社会对改革院士制度也葆有沉甸甸的期待。事实上,前不久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拉开帷幕的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两院分别着手对各自章程进行“大修”,也映照出我国院士制度改革“正在进行时”。

  仅以院士年龄为例。有统计显示,我国两院院士主要集中在70岁到89岁之间,老龄化问题十分严重。在这种背景下,构建并完善相应的退出机制就显得必要而迫切。古人说得好,“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揆诸以往,从国有企业改革率先打破“铁饭碗”,到公考公选实行差额竞争,优胜劣汰带来的益处显而易见。从这个意义出发,让“一劳永逸”式的入口越来越窄,更多的精英才不会懈怠,公平的阳光才能照亮每一个角落,社会发展的活力也才能持续迸发。

  而构建更科学、更完善的院士制度,关键就是要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精神要求,突出学术导向,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改进和完善院士遴选机制、学科布局、年龄结构、兼职和待遇、退休退出制度等,以更好发挥院士作用,更好发现和培养拔尖人才,更好维护院士群体的荣誉和尊严,更好激励科技工作者特别是青年才俊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惟其如此,方能让院士回归学术和荣誉本身,从根本上保证“院士”这一金字招牌永不褪色。

  我们不会忘记,在院士这个特殊场域之中,既有一位位科技泰斗、创新巨擘为国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也有巨贪张曙光差点儿当选、“烟草院士”被104人联名反对等标志性事件。也许,只有通过改革把院士称号承载的与功利相关的负担排除掉,让院士真正摆脱名缰利锁的束缚,才能让他们更好地发挥明德楷模的作用,为国家科技进步和创新激发更大正能量。

  (冉慕纤,海外网特约评论员)

    [新浪网-海外网]

章程修订 院士们的尊严之战

  2014年6月的两院院士大会上,各界争论已久的院士制度改革终于走到了见真章的落实阶段。

  自从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对院士制度改革做出明确要求之后,不管是媒体和公众,还是两院行政部门和院士群体内部,对于怎么改都讨论已久。

  6月11日,工程院率先发布经过全院投票审议后的修改章程,揭开了神秘面纱。

  值得玩味的是,此次两院修改章程不仅举行关门会议,过程也一波三折。关门会议的考虑也许来自担心部分媒体的误读,而从参会院士们的激烈反应来看,院士制度改革才刚刚拉开序幕。

  事实上,近年来,因为一些事件的发生,院士从一个国家级的荣誉,一个科研人员也许毕生追求的目标,到了今天成为时而被社会公众指责甚至鄙薄的对象。院士是国家的智库,是出谋划策建言献策的,一向受到尊敬和爱护。如今绝大多数的院士仍然兢兢业业低调勤奋,对国家的发展深具忧患和责任,为什么社会的眼光忽然之间变了呢?已当选院士们的难堪可想而知。

  为了保卫自己的荣誉和尊严,更多院士支持严进、畅通出口,以保持院士队伍的纯洁性。

  一进一出成为这次改革的焦点。院士是有自己的投票权的,不管是壮大或清理队伍,还是对规则章程的制定。事实上,经过数十年来的数次修订,两院章程已经比较完备。

  准入门槛从以往偏重学术,偏重某个专业的学术标准,到增加全体院士投票的终选环节,也是要得到在道德或更广泛层面的认同。

  当然,也有观点认为,这个增加的环节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有“贿选”这样歪心思的难度。

  从程序上说,如果一个科研人员希望能当选院士,首先需要获得院士们的推荐。这个标准以前是至少获得三名院士的同时推荐,现在则暂时不再做具体规定,而在后续的增选办法这样的补充条款中再行界定。

  另一个获得提名的途径是单位提名。此次删去了地方和企业等单位的推荐权,据说也是因为某些地方为了政绩专门设置“院士竞选办公室”。

  最受关注的院士退出机制由“劝退”来表示。有院士私下讨论,这是给被撤销人保留颜面的做法,比较含蓄。据说在最初的主席团审议稿的补充说明中有“劝退决定等同于撤销”的表述,在全院讨论之后,这句说明不见了。

  更严格的退出机制被提出,钟南山院士在会后对记者表示,撤销院士资格仅在本学部内部讨论投票还不够,他建议同样需要全体院士的投票。

  在最后审议通过的修订版中,对于提名需要获得几名院士的推荐,学术团体如何推荐,劝退需要多大范围和比例的院士赞同,留下了很多问号。

  这些疑问在两年一次的增选前,对媒体公开的增选办法里也许将得到解答。

  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在全体投票前对院士说,本次章程修订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定的具体体现,对于更好发挥院士作用,更好维护院士群体的荣誉和尊严具有重要意义。一语道破这项“荣誉性称号”的本质。(金濯)

    [人民网]

应以院士去利益化推进院士制度改革

  6月11日,中国工程院表决通过了《中国工程院章程》(以下简称《章程》)修订案。新的修订案对院士退出机制进行了新的修改,明确表示“当院士的个人行为违反科学道德、品行不端、严重影响院士群体和工程院声誉时,应劝其退出院士队伍”。而据悉,中科院新章程也拟作相同的规定。

  修订院士《章程》,这是对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有关改革院士遴选和管理制度精神的落实, 但从修订的《章程》条款分析,这对推进院士制度改革,价值很有限,因为总体看来,这次修订并没有触及院士制度的核心问题,即院士头衔利益化。而如果当选院士依旧享有最高学术特权和各种学术利益,不论是院士的遴选,还是院士的退出和退休,都难以改变当前的利益化格局。

  据报道,新章程删除了此前“各有关工程科学技术研究、设计、建造、运行机构、学术团体,高等院校,企业等,可按规定程序推荐有关部门、省、自治区、直辖市遴选后,提名候选人”的规定。只保留院士直接提名候选人和中国工程院委托有关学术团体,按规定程序推荐并经过遴选,提名候选人两种途径。而据了解,中科院院士增选也将只保留上述两种提名途径。这一修订,目的在于摆脱单位、机构与院士的利益勾连,防止单位为个体当选院士的运作、包装问题,但这只是形式上的防患,如果当选院士是本单位的荣誉、本单位的人才建设政绩,以及院士拥有学术特权,在申请课题、项目时有特权,在各种学术评审、评价中有话语权,那么,候选院士所在单位、机构,还是会把当选院士作为重要工作,以前的“跑要”、公关,还会继续存在。

  同样,针对当选院士与学部的利益关系——此前闹得沸沸扬扬的烟草院士,就与学部选举制度有关——新章程修改了“对候选人的评审和选举由各学部组织院士进行”的规定,将本学部内部投票环节改为“初选”,增加了全体院士的“终选”环节。这其实也只是形式上的进步,没有实质性的价值,一个简单的常识是,其他学科的学者怎么了解不是本学科领域学者的学术贡献?最后很可能是象征性的参与,同时还可能出现另一个问题,就是看成果数量、包装。对于工程院和科学院来说,需要建立的是一个跨学部的独立的学术规范(伦理)委员会,对当选院士的学术规范(伦理)进行调查、处理,而不只是选举形式的调整。

  只有剥离院士头衔所附加的各种学术利益、学术特权,回归院士荣誉本身,才能让科学院、工程院成为真正的学术机构,才能做到“突出学术导向”,但遗憾的是,此次新修订的章程,根本就没有涉及院士的利益问题。

  之所以出现这样明显维护院士群体利益的条款,是因为院士章程的修订,就由全体院士进行,本来,作为一个学术机构,工程院和科学院的院士大会有权对院士章程进行修订,但是,鉴于我国科学院、工程院已经严重利益化的现实,对于科学院、工程院的组成、院士的遴选、管理等一系列重要学术事宜,应该交由我国的学术群体共同参与修订,这才能扭转院士头衔利益化的趋势,如果院士章程就由现有全体院士修改,利益化的趋势是难以遏制的——虽然有院士也在强烈呼吁院士制度改革,提议建立院士退出、退休制度,但这在院士群体中仅是个别,有多少院士愿意主动放弃学术利益、学术头衔,各种待遇、福利?这也就无怪乎,这次修订的章程,根本就没有提到建立院士退休制度。

  一直以来,笔者并不关心是否建立院士退出或退休制度,因为这不是院士制度的关键,如果院士头衔只是学术荣誉,当选院士没有任何学术特权,当选院士的年龄、院士是否退休,都不是什么问题,而如果科学院、工程院就是学术共同体机构,学术共同体自然会按照学术规范,对违反学术道德的院士进行严格的学术处理,以维护学术共同的声誉。我国的院士遴选和管理制度改革,必须在院士去利益化上着力,否则难以有任何实效。(熊丙奇)

     [人民网]

强军伟业呼唤创新人才

  “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习主席6月9日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既是着眼长远和全局对我国科技创新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对强军兴军事业提出的新要求。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科技实力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世界力量的对比变化,也决定着民族的前途命运。当今时代,新发现、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更新换代周期越来越短,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交叉整合正引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高端创新人才和重大科技创新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谁拥有创新人才优势,谁就能掌握发展和制胜的主动权。

  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强大的科技创新力量。随着全球科技创新步伐加快,世界新军事革命也风起云涌,各国纷纷抢占军事创新制高点。我军要在激烈的世界军事竞争中占据优势,必须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的创新军事人才。对此,必须进一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革除一切制约军事科技创新的思想观念和制度藩篱,不断改进人才评价、使用、配置和激励机制,建立充满活力的军事创新体系。

  求贤若渴是一种境界。要尊重人才,就应该尊重他们的创新意愿、创新激情和创新动力,使他们具备应有的尊严和条件。要爱护人才,就要既重视他们成功、激励他们探索,又要宽容他们失败和失误,不求全责备,营造包容创新的良好氛围,使他们的创新成果得到有效保护,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当前,要注重依托国家和军队重大科技项目及重点学科基地,加快培养军事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特别要加速培养联合作战指挥人才、新型作战力量人才。要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坚持竞争激励和崇尚合作相结合,吸引更多国内外一流专家参与我军科技创新实践。

  要激励更多的人才参与自主创新。华罗庚说:“不去探索更新的道路,只是跟着别人的脚印走路,也总会落后别人一步;要想赶过别人,非有独创精神不可。”“拿来主义”固然快捷,但缺乏核心技术的“舶来物”,终究只是易碎易损的消耗品。要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激励创新人才广泛吸纳世界科技创新最新成果,着力突破关系形成我军战斗力的重大关键科技问题,厚植我军自主创新能力。实践告诉我们,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特别需要更多的“中国创造”。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才越多越好,本事越大越好。”作为新时代的革命军人,必须奋发图强,积极抢占国际科技前沿领域的制高点,争做科技创新时代潮流的“弄潮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无愧于肩负的职责使命,在强军实践的广阔天地里大显身手,施展才华。

  ■段共生

   [新浪网-解放军报]

 

 

 

相关链接

“士别三日 当刮目相看”:企业高校等单位禁止推荐院士候选人

巴人论评:社科院要先刮掉脸皮 再投产院士

巴人论评:院士队伍在“此地无银三百两”中继续"扩容"

巴人论评:中国学术贫困之根本原因何在?

“狗”官与“狗”院士[评论]

 

 

 

 

 

诚信为本

经商做人

 

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anbaoelee@sina.com

 


 

电催化裂解快速污水处理

快速污水处理系统,可以有效地氧化分解污水中生物菌群难以氧化的含苯类有机物、氰化物、氨氮化合物等各种严禁直排江河的具有高度污染性的物质。适宜于处理化肥、农药、制药、印染、制革、化学合成、电镀、石化、焦化、微电子等各个行业排放的各种污水。

Tel:010-89582911

anbaoelee@sina.com

 


 

消毒氧化设备

自来水、循环水消毒系统改造,通过安装次氯酸钠发生器设备可以取消不安全的液氯消毒方式,更能保障饮用水有利人体健康。

Tel:010-89582911

anbaoelee@sina.com

 


 

 

 

公司简介 | 公司服务 | 公司诚聘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sciencehuman.com,All rights reserved.

科学人网站工作部暨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联合主办

  http://www.sciencehuman.com  京ICP备05003557   科学人 网 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