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公正平台   创造宽容环境

WELCOME TO 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树育健康心态   共谋高尚事业

科学热点
科学新论
专家论坛
科学观察
科学讨论
科学杂谈
科学轶趣
科学成果
科学论文

 

当下中国,院士早已超出"荣誉称号"的范畴


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1-08-20

 

当下中国,院士早已超出"荣誉称号"的范畴

  日前,2011年中科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公布,该份名单列出了145位初步候选人,相较于5月首次公示候选人名单的314人,已有半数以上的人被淘汰。作为国家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中国科学院院士每两年增选一次,每次在60人以内。有人当选就总会有人落选,这本是符合遴选逻辑的事实,但此次院士增选,却因为一位学者的落选引来一场风波。

  在最新公布的145人初步候选人名单上,没有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教授的名字。随后,饶毅在其博客发出一篇题为《从今以后不候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声明,称“从2011年8月17日后将不再成为候选人”。作为目前国内生命科学界的领军人物之一,饶毅教授的首轮出局令不少人感到意外,而他“永不再参选”的声明,也让院士制度的诸多问题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落选者在几个月前“早就预料到会落选”,并且提前为此写好了声明,这当然是一种深思熟虑之后才选择的决绝姿态。与其相对应的,则是其他更多同样落选、但却选择默不作声的学者,这些也被人们尽可能地理解,毕竟“两年之后再战”才是大多数人的“理智”选择。从饶毅教授接受媒体专访时所透露出的讯息可以看到,这种弥漫于学术界的人情世故对于学术纯洁的侵蚀,已经到了窒息的程度。

  当然,从目前披露出的信息中,并无法看到确凿的证据可以指向本次院士遴选的不公,即便是被舆论评价为“敢言”的饶毅,显然也并未把知道的情况尽数说透,泛泛地概括学界乱象,却看不到具体的指征。但越是在这样一种言说不彻底的氛围中,人们对于中国学术界的种种平日观感才会被瞬间集结起来。更何况,这些沉疴已久的学界积弊不仅没有在一次次的讨论之后被直面和解决,反而越发变得习以为常,成为身在其中的人们必须要学会适应的东西。

  在饶毅教授的分析中,圈内同行之间的敌意与互相拆台是导致其落选的直接原因,而也有分析认为,饶毅本人长期以来对学术圈不良行为的直言不讳,得罪了不少人,也是此次其首轮落选的关键所在。无论是当事人的说法还是熟悉这个圈子的行内分析,都让人感到困惑,原本应当是世间最后一块纯粹属地的学术界,主导其间的却是一些本不应该进入这里的因素。复旦大学教授葛兆光日前接受媒体采访,对当前学界评价标准的畸变表达了自己的看法,陷在论文、核心期刊中无法自拔的中国大学,缺乏靠谱的评价标准和体系。这也正是注水、拼凑、挂名等各类怪现状大行其道的症结所在。

  其实已经无须回避,在当下中国,院士早已超出“荣誉称号”的范畴,成为与利益直接挂钩的关键筹码。高等学府需要用拥有院士的数量来标榜其学科实力,而在每一个院士头衔周围,是诱人的科研经费和项目申请,是对此趋之若鹜的一个利益群体。院士当选与否,已经不在荣誉层面,有些已经异化为利益的纠葛,此间产生的选票交换与博弈,已经不再顾及公众的不良观感。

  学术成为权谋,成为换取利益的工具,成为行政领导自我标榜的幌子,它可以什么都是,却独独离学术本身愈发遥远。这针制约中国学术水平与学术环境的致命毒剂,让包括饶毅在内的、知名或者不知名的不少学者,曾经、正在而且以后还将遭遇“劣币驱逐良币”的对待。更为严重的是,这些令潜心科研的学人感到窒息的空气,已经到了“杀人于无形”的境地———找不到证据,没有人愿意出来说出一切,所有的人,都成为某种利益的既得群体,无法割舍,只能沉溺其中。

  需要从改善学术甚至社会的整体环境和文化着眼,防止学术利益的结盟,让院士遴选制度回到学术评价的导向上来。而且不独院士的遴选,所有应当纯粹的东西都必须回归其纯粹的本真,这是社会肌体健康并产生创造力的唯一途径。在此过程中,会触碰这样那样的利益,会顾不得一些情面,但却是必须要做、要走的一步。院士遴选回归纯粹,需要更多的个体抗争,就是要建立这样的制度,让人说出真相,并且免于恐惧。

    [南方都市报]

北大院长落选院士,该反思的是什么

  8月17日,201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对外公布。同日,一篇“从今以后不候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博客文章,再度引发公众对院士话题的热议。博客作者是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在中科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中出现过,但在中国科学院昨天公布的初步候选人名单中落选。饶毅在接受北京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早就预计到了这个结果”,“任何学生物的人都会知道原因”。

  当不上院士,饶毅说,“早就预计到了这个结果”,“任何学生物的人都会知道原因”。饶毅虽然是搞生命科学的但不是巫师,他怎么就早知道了结果,必定有一些暗示提醒他这次会落选。至于到底是什么,饶毅不愿明说,但沿着事件发展的脉络,我们还是能发现饶毅被挡在门外的一些蛛丝马迹。

  2004年,在饶毅回国之前,他就在英国《自然》杂志上撰文,对中国政府的中长期科技规划直言不讳地提出了批评。去年底,又在美国《科学》杂志刊出社论,认为中国现行的科研基金分配,更多的是靠关系而非学术水平高低,“浪费资源、腐蚀精神、阻碍创新”。饶毅称,中国生命科学界,90%以上的教授在90%以上时间不听学术报告。有些人(国内所谓做得好的人)不听国际重要科学家的报告,而为了当选院士的投票只听国内院士的报告。这话我们听着挺正常,但有些人听着是很刺耳的,对他们来说这就是挑衅,如果说这样话的人也能当选院士,那不是相当于给体制内的人埋一颗定时炸弹,让那些90%以上时间不听学术报告的90%的教授还怎么呆得下去。饶毅的所作所为其实是把自己往当选院士相反的方向推。

  在现有的体制下,饶毅就是个不合时宜的人,或者说他的所作所为既不明智也不理智。这样的人自然为体制所不容。也许这就是饶毅想说而没有说出来的话。

  我们这个社会是由一个个体制组成的,这就像一扇扇门,而掌握钥匙的是人,有时甚至个别人就代表了整个体制。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你可以藐视体制的存在,但不能得罪体制,更不能得罪掌握钥匙的那个人,得罪了意味着你将永远被关在门外,除非你根本无需依托体制的存在。这又是一个不现实的乌托邦,自绝于体制之外,你就得承受体制的区别对待。这种冷遇在体制掌握分配权的现实里,几乎是致命的。

  看看袁隆平当院士的遭遇,就清楚,当选院士真才实学很重要,但人脉也许更重要。你不能整日只在田间地头种地,还得找机会去攀攀学术界的高亲。

  有人说饶毅不够淡定,一边骂体制有病一边又想获得体制的承认。但这何尝不是所有中国知识分子的痛苦,回国终究是为了爱国,一方面容不下缺点,另一方面又迫切希望改变。骂体制也是为希望体制能有所触动。如果是为了个人成就,我相信他在国外有更好的选择。

  饶毅不是非得当这个院士,有真才实学不怕没有施展的地方,不一定非得在一棵树上吊死,但中国科学体制的问题不能淡定到像放弃一个饶毅一样,当什么事也没发生。

    [钱江晚报]

饶毅出局,未尝不是幸事

  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发布,此前呼声极高的北大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出局。饶毅随后发表博文,在表达了尊重和感谢后,决定 “从2011年8月17日后将不再成为候选人。”(8月18日《北京晨报》)

  中国的院士制度近年来就一直饱受非议,存废之争似乎一天都没有停止过。早在2005年,邹承鲁、周光召、汪品先等院士对其种种弊病,就进行过很多评判。时任中国科协主席的科学院前院长周光召甚至建议取消现行的院士制度。由于院士仅仅是一种荣誉,既非职务,也非职称,似乎无关科学发展的宏旨,尽管诟病颇多,却依旧年年花相似,岁岁人不同。

  饶毅被淘汰,何以引起轩然大波?打假名人方舟子甚至直言:第一轮就被刷纯属侮辱。亦有很多人把饶毅比作指出国王没穿衣服的孩子,“中国还有哪个‘界’不浮躁、还有哪个人不浮躁?很多问题所有的人都看到了,只有他‘傻傻地’说出来。”言下之意,饶毅出局像是遭遇了“潜规则”。

  既然院士评选本身就像“荣誉俱乐部”,论资排辈,排排座,吃果果,无论圈里圈外,都不必看得太重,也不要高估了遴选本身的价值。何况,胜败乃兵家常事。即便被淘汰,并没有剥夺谁的教授资格,取消谁的学位职务,更没有取消谁的科研课题,该咋玩还咋玩儿,不值得大伤肝火。要问的只是,为什么公众会如此“感冒”,如骨鲠在喉?

  院士制度本身日渐物化,使其成了利益博弈和权力角逐的名利场。这些年,“一登龙门,身价百倍”早就成了潜规则。加上不少地方给予院士高年薪、别墅、轿车及巨额学研资金,使院士遴选越具有了功利化的色彩。谁上了,不仅意味着丰厚的利益,更意味着权力的重新划分,包括分配项目资金的权力,评审的话语霸权。正如饶毅所公开批评的,中国现行的科研基金分配,更多的是靠关系而非学术水平高低。

  科学界人心浮躁,抄袭剽窃风颇盛,不少院士也难以幸免,或四处兼职当董事花瓶捞实惠,或排名学子的论文,或参与造假拒绝道歉,或结山头排斥异己,已将整个院士队伍污染。而“饶毅是海内外知名的神经科学家,回国前已经成就斐然,在美国学界也颇负盛名”。加上不随波逐流,时常自曝内幕,颇为一些人所不喜欢。由于评上院士意味着将拥有更大话语权,不少人如我辈对饶毅荡涤学界污秽抱有更多的期待,如此出局自不免灰心泄气。遂将一切的怨气归之于“逆淘汰”。

  但静下心来想想,饶毅“留”在院士体制外反倒是幸事。饶毅出局至少是一面镜子,证明当下的院士选举仍存制度缺陷,离公开公正公信距离不小。不为院士荣耀所累,将更多的精力用于科研,或能引领中国的生命科学达到世界前列。作为一个体制外人,批评指陈学界的腐败,便于保持公正独立的立场,发出谔谔之音。

  如此想来,真得要感谢此番淘汰,非如此,饶毅或许下定不了不再参选的决心。从此,少了一个院士,多了一个科学家,一个批评家,一个智识分子。(刘效仁)

    [山西晚报]

饶毅身上最可贵的是批判精神

  果不出所料,此前呼声很高的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止步于院士第一轮评审。此消息在科学网上挂出不到1小时,饶毅在科学网实名博客上予以回应,标题直截了当:“从今以后不候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有意味的是,这篇写于今年3月5日的博文,迟至8月17日由作者添加了日期后才公布。博主称“早就预计到了这个结果”,“任何学生物的人都会知道原因”。(《中国青年报》8月18日)

  笔者不学生物,因而不知其落选的真实原因。我感兴趣的是,3月5日写的博文为何要推迟到8月17日公布。在这5个月内,不知饶毅进行了哪些科学研究,只知道他在预知结果的情况下,依然不改其敢言的本色,写了一系列批评中国学术界的博文,尤其是那篇批评学界浮躁的博文在网络掀起轩然大波,影响特别大。虽然不知此文是否影响到评审结果,但不利于其评审当有可能。

  在评审过程中,候选人竟一再撰文批评当今学界,这对其将会造成怎样不利的后果,饶毅不可能不知道。为此,有人遗憾饶毅在关键时刻没有忍住,即使在评审的半年里,他也对早已饱受诟病的中国科研体制多次发出批评的声音。一个为很多人接受的观点是:暂时地收敛一下,评上院士拥有更大话语权,此后的呼吁更有利于科学界环境的改良。饶毅是怎么回应这些好心劝告的?他掷地有声地说:“有些人妥协一小步,之后就会步步妥协了,只会夹着尾巴做人了,无数的事实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他还表示,自己不满足于只做一个泡在实验室和文献中的研究员,“除了做好本职,‘智识分子’对其他问题也要有自己的看法。看到问题,就要说出来。如果不敢说,那还怎么做?”

  久违了,我终于从饶毅身上看到了失落已久的知识分子道统。在院士头衔的巨大诱惑之下,饶毅依然坚守一个科学家的良知,不改公共知识分子的批判精神和独立自由的理想抱负,抨击当今学界的种种丑态。希望日益犬儒化的中国学术界,能从饶毅身上感知自己的渺小和堕落。

  对饶毅来说,当不成院士,无非是失去了一个光鲜的头衔和一些待遇,但绝不会影响到他的科研成就;对大众而言,失去了一个院士,但拥有了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这样一来,大众将有更多的机会听到来自一位独立知识分子的批评声音,看到中国学界包括其他公共领域存在的种种黑暗现象和腐败内幕,这有何不好呢?

  其实,中国的知识分子(古代称之为“士”)并不缺乏批判精神,从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到西南联大那些常为人称道的人和事,在两千多年间,形成了一种知识分子道统,也可称为“士”的精神。1940年冯友兰受西南联大教授委员会的委托给当时教育部长陈立夫写的那封信,通篇贯穿着现代教育独立于权势的理念,集中体现了“士”的精神即知识分子的道统。时至今日,这一道统失传了。原因何在?答案就在同一个冯友兰身上:只要看看其在某个时期唾面自干、全盘否认自己学术成就的屈辱表现即可探知其因,无需多说。

  饶毅的表现让我想起一个命题,即当下中国需要重建知识分子道统。怎么重建?我赞成资中筠先生的意见,首先,知识分子需要自己解放自己,争取人格独立,减少依附性,坚决抵制“颂圣文化”,摆脱祈盼或仰望“明君”的情结,努力面向公众,理直气壮地弘扬普世价值:人权、法治、自由、平等、宪政、民主,这可以说是今天的“道统”。饶毅是海归专家,熟谙中西方文化和现实,他已经用行动证明了这点。(王学进)

    [中国青年报]

有多少教授像饶毅那般“慢”

  “我自己的论文数量比较少,自从2004年有独立的国内实验室后,发表过3篇原始文章。2006年、2009年、2010年,我在北京的实验室论文数量为零。”近日,中国青年报记者就科学界如何潜心学术、摒弃急功近利专访北京大学教授饶毅。他一直坚持科研的质量、回归科学本质,秉持“慢”的理念。(2月10日《中国青年报》)

  饶毅有“底气”也有机会把自己的“慢”呈现出来。

  说其有“底气”,是因为他回国时,是美国西北大学讲席教授、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这样有来头的“人物”,学校是不会以其暂时“不出活”就让他走人的。但即便这样,饶毅也感到了压力。从他的处境推想,如果几年不出一篇论文,得到的支持就可能难以持续,可能他就承受不了压力了,要尽快转型“急功近利”。说其有机会,是指要换成其他人,两年没有一篇论文,一年一考核,两次不合格,基本上已经“走人”了,怎么还有机会有心情谈自己的“慢”,得好好想着怎样炮制出论文来,应付考核,养家糊口。

  饶毅的学术状态是令人羡慕的,这是做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科研的状态,是追求科研的质,而不是量的状态。但就是如他这样有声名的学者,也生活在论文的无形压力中,可见这种状态,对很多学者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当然,对于这种学术状态,各方的意见是不一的。一种有代表性的意见是,这种状态可能出好的科研成果——对于有学术理想、学术兴趣和追求的学者而言,所谓“十年磨一剑”;也可能制造一大批“学术懒汉”,一些混日子者,可以此为理由,拿工资不出活,这样下去,大学还有啥成果可言呢?

  为了不让教授们成为“懒汉”,也为了大学多出成果,今日的大学普遍实行对教师的量化考核,要求每年产出多少经费、论文、专利,将这些直接与待遇挂钩,与来年招收研究生挂钩,还与“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挂钩——考核不合格,就降职、走人。

  单从效率看,这种考核评价,似乎效果不错,我国的科技论文数量早在2007年已经全世界第一。但与之对应的,却是一个尴尬的现实,我国科技论文的引用率排在全世界100名开外,有大量的论文是“零引用”,大批论文是只供业绩考核、职称评审的“职称论文”、“工资论文”。

  是慢好还是快好,其实已有答案。说到底,教授们要有“慢学术”的底气,不在于自己已经取得怎样的学术地位,而在于有良性的学术管理体系。 (熊丙奇)

    [西安晚报]

饶毅落选真的是“院士的悲哀”吗

刘少华

8月17日,2011年中科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公布,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落选。饶毅称早已预计到结果并表示不再参选院士。网友称饶毅落选是中国院士的悲哀。据悉,饶毅曾撰文质疑中国中长期科技规划,也曾批评科学界浮躁、教授搞关系奔经费不搞学术等问题。(8月18日《北京晨报》)

海归的身份和北大的光环,无疑让饶毅的落选充满了一丝悲情。在各类评奖“官员当家”、“潜规则”不断的现实语境下,饶毅“不再参选院士”的豪言壮语也颇能引发公众的共鸣。但反过来想,如果饶毅进入了初选名单,他还会如此毅然决然吗?

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中科院院士的评选也是如此。只要中科院院士的评选过程公开、评选标准严格、评委独立公正,我想评选结果是能服众的。“水稻杂交之父”袁隆平三次落选中科院院士曾引发对中科院院士评选的强烈质疑,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这何尝不说明中科院院士评选对自身标准的坚持呢?

其实饶毅的落选和其他落选的科学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中科院院士说到底名誉的效应恐怕要大于能力。当选了,固然可喜,但落选了,并不意味着低人一等,学术水平不行。规则之下,难免有遗珠之憾。饶毅或许就是那颗珍珠。

透过今年的中科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在网上公开,我们看到了中科院院士评选的可喜进步。饶毅落选,或是遗憾,但却无须夸大。饶毅落选是中国院士的悲哀,这有些夸大其辞,饶毅悲哀,那落选的那些人哪一个不悲哀?

一个饶毅改变不了中科院院士的评选规则,更何况在强手如林的院士候选人中,饶毅到底算不算得不上顶级高手,谁也不知道。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假如中科院院士评选真的不公正,饶毅落选岂不是一种解脱?

    [新华网]

落选院士不是问题,有没科研良心才是问题

  8月17日,2011年中科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公布,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落选。饶毅称早已预计到结果并表示不再参选院士。网友称饶毅落选是中国院士的悲哀。据悉,饶毅曾撰文质疑中国中长期科技规划,也曾批评科学界浮躁、教授搞关系奔经费不搞学术等问题。(8月18日《北京晨报》)

  笔者看来,饶毅落选中科院院士,并不是问题,社会是否有科研良心,科研体制是否健全,科研事业发展是否健康,才是大问题。

  院士评选,毕竟属高科技领域的分内之事,不是一般知识水平的网友所能干涉或左右得了的。但饶毅若因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屡屡向科技领域大放厥词,痛批中国现行科研基金分配多是靠关系而非学术水平高低,是“浪费资源、腐蚀精神、阻碍创新”,因而被同行排挤,被边缘化,如此才落选,值得反思和商榷。

  最起码,这些现象到底有没有,饶毅说的到底对不对,直指每一位学术科研者的道义良心,尤其直指科研体制设计及运行者的正义理念。所以,一个好科研人落选固然可惜,值得同情,但整体的科研队伍、院士队伍精纯优良,奋发有为,硕果累累,才是国家之幸、社会之喜、民族之福。否则,一切令人无言,我们的未来只有暗淡。

  科研人有道义良心才能坚守教科研一线,才能坐得稳椅子,耐得住寂寞,而不是科而优则仕、科而优则富,把科研当跳板,把参选院士当发财的路径。科研体制及运作,显然要为其保驾护航,要确保不让安于科研、对科研笃志弥坚的老实人吃亏。如此,我们的科研事业才会薪火相传,才不会丧失历史感,不会因急功近利、钻营取巧而断裂,而搁浅。

  历史不会亏待任何一个人。饶院长这次落选,悲则悲矣,但愿不要因此气馁、悲观、一蹶不振。真正的科学家、教育家,只会将他喜爱的科研教育事业,当做毕生的追求。(贾志勇)

    [红网]

怎么看饶毅“从此不再增选院士”

  从北美大学正教授位置上全职回国的饶毅先生,竟然没能进入中科院院士第二轮候选人的名单,他表示从今以后再也不参加中国院士的增选了。饶毅事件再一次把院士选举是否“公平公正”的疑问推进公众的视野。

  只有想当院士的人才会去巴结院士,这样的人越多,院士制度对中国科学发展的阻碍就越大。

  如果中国有很多像饶毅这样不想参选院士的杰出科学家,中国科学就有希望。无欲则刚,不再参选院士的杰出科学家就不会绕院士或官僚的意志转圈。如此这般,没有真才实学的个别院士也就牛不起来。

  我是从中国科学院走出来的,对中科院感情很深,出国28年来,一直在关心着她。

  中国科学院这样的机构在世界上许多国家是没有的,因为她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和院士工作局,负责院士的增选以及为政府决策提供一定的咨询,这部分的职能相当于美国和法国的科学院,但是,欧美的院士仅仅是荣誉性的,不享受优厚的待遇或特权,更不会影响国家科技资源的公平分配;另一部分是中国科学院的各分院及其众多的研究所,这部分的职能是美国的科学院或法国的科学院所没有的。

  就院士评选过程中的种种问题,我想提一个可行性建议:

  众所周知,中国本土迄今尚没有人获得诺贝尔科学奖,中国科技论文的国际影响还不太高,中国科学家的创新能力还有待整体提高,但是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院士队伍,越来越庞大。两年一度的院士增选活动,哪一次也没落下,每次都是轰轰烈烈。被选进的,到处演讲介绍其“成就”者有之,在校园放烟花庆祝者有之。院士评选早就背离了初衷,已经成为特权、财富、关系的博弈。

  我建议中国科学院的院士增选可以无限期地推迟,让中国科技界静下心来,埋头苦干,真正出一批一流的成果,出一些人才,一洗中国这样的大国,没有真正意义上一个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的耻辱!否则,在低水平的层次上还要兴高采烈地排座次、戴桂冠、装扮成学术大家的样子,自娱自乐挺没意思的。若选出来的中国院士还不如美国普通大学正教授的水平,却享受着比人家院士还院士的待遇和特权,我们的院士制度必然要受社会诟病。

  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也不应该每两年就增选一次院士,应改为每5年增选一次,并在院士增选中做到宁缺毋滥,总名额控制(例如,600人),老去一个才增补一个。经验告诉我们:在中国目前这样的大环境下,一个好的院士可以促进一个单位或一个学科的健康发展。相反,一个坏的院士对于一个单位学风的破坏作用,对一个学科发展的阻碍效应,亦是相当惊人的。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分析智伯无德而亡时写道:“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院士既然是中国科学家的最高荣誉,而且几乎是只进不出,就一定要杜绝“才德兼亡”的愚人和“才胜德”的小人成为院士。在还没有多少大才可树之时,更应该坚持“德为先、才为重”的原则,让院士制度不至于阻碍学术的发展。

  (嵇少丞 作者就职于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工学院,此文摘编自科学网“我心中的中国科学院”征文)

    [中国青年报]

饶毅落选,中科院理当回应质疑

  著名科学家在院士增选第一轮就出局,人们有理由要求中科院解释和回应相关质疑,促进院士评选过程公开透明

  每两年一次的中科院院士增选,人们更多盯着哪些人入选,从来没有一个人的落选,引发这么多关注。2011年中科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公布,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榜上无名,随后饶毅发表博客称,早已预计到结果,并表示从今以后不再参选中国科学院院士。(8月18日《中国青年报》)

  很多关注生命科学和教育领域的人,对饶毅第一轮就出局深感惊讶。更令人惊讶的是,饶毅本人似乎对这个结果早有预料,甚至提前数月就写好了“落选答词”。至于原因,他没有讲明,只是说“任何学生物的都会知道原因”。更神奇的是,有网友在一天前就精准预测,《饶毅当不了院士》,惹人遐想。

  饶毅在其所在领域的成就和地位,基本上已有公论:归国之前已是美国知名大学讲席教授,在业内顶尖的几本杂志都有论文发表,研究方向和成果也属于国际领先。根据以往院士评选的“惯例”,这些条件足够评一个院士。在挑剔的“业内人士”方舟子看来,饶毅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贡献,早已超过了很多现任院士。当年他的归国,也曾引起不小轰动,成为海外人才回国发展的典范,甚至被比作当年的钱学森。综合以上因素,饶毅当选院士的呼声很高,第一轮就铩羽而归,让人费解。

  既然落选的原因不明,人们难免联想,这可能跟饶毅此前多次公开批评当前科研体制有关。作为科学家,饶毅曾批评科学界的浮躁、教授搞关系不搞学术、科研经费分配不合理等问题。在他的上一篇博文中,更是将矛头指向自己所在的生命科学领域,认为现在科研人员职称太高,没有“后顾之忧”,国外做过博士、博士后,回国立即做正教授,再做一两篇好论文,就可以做院士,助长了科学界的浮躁。不知是不是为了“回应”这种声音,院士评选在第一轮就拒绝了他——当然我们不希望饶毅是“被回应”式出局。

  饶毅自称早就预料会出局,并隐晦地说原因“学生物的都知道”。很遗憾,我们多数人不是圈内人,因此不知道真正原因何在。人们很自然会追问,院士评选的标准究竟是什么?赞成还是反对,能否晒晒理由?一系列的疑问,都指向院士评选的公开透明。

  院士评选,不像考试比分数高低那样简单,但总要有个标准,而主要的指标,无疑应该是科研水平和学术贡献。既然是选拔,就会有上有下,没当选的,也不一定水平不行,但是,至少评选标准和过程应该更公开,不能让人猜谜。专业上的事,一般人看不懂,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自有判断。如果是因为他的学术研究太前沿,在评委中有不同意见,那倒也无可厚非,这次评不上,其学术成就还有机会得到承认;怕的是像大家猜测的那样,还有学术之外的原因。

  之前有个别科学家,事业和成就都在国内,却怎么也评不上院士,反倒是墙内开花墙外香,成了国外的院士;像王选这样集多个“院士”于一身的人,也曾抱怨院士更像一种事后“追认”的荣誉,很多人已经退出了科研一线,各种荣誉头衔都来了;正在艰苦攻关的年轻人,却得不到支持和褒奖。这些案例,都表明院士的评价标准和导向存在缺陷,需要通过透明公开来改进。

  此次饶毅出局,引发业内外普遍关注,对相关质疑,人们有理由要求中科院解释和回应。如此,才能促进院士评选标准和评选过程的公开透明。对于越来越受关注的院士评选来说,公开透明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既能让落选者心服,也能提升院士评选的公信力。如此,中国的院士制度才能行之长远。

    [新华每日电讯]

从一位院士落选人说起

  8月17日,2011年中科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公布,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落选。饶毅称早已预计到结果并表示不再参选院士。网友称饶毅落选是中国院士的悲哀。据悉,饶毅曾撰文质疑中国中长期科技规划,也曾批评科学界浮躁、教授搞关系奔经费不搞学术等问题。(8月18日《北京青年报》)

  坦白讲,在院士评选过程中选不上院士,正常不过,不可能因为饶毅在西方名气大就会在国内院士评选过程中一马平川。但是,像饶毅这种海外知名学者,在第一轮就被淘汰的现实,还是不容易被网友接受。

  方舟子在微博上愤愤不平地说:“中国很多院士的水平连美国助理教授都达不到,饶毅当过美国著名大学的讲席教授才回国,今年还在英国《自然》杂志发了一篇论文,结果选院士第一轮就被淘汰,可见中国选院士科研成就并不重要。”除此之外,许多学术界人士、媒体人士也纷纷表达了对饶毅的声援。虽然饶毅背后站了许多支持者,但饶毅依然表达了自己对于评选院士的态度:不再参选院士。 饶毅的学术素养与创新精神,作为外人我们不好判断。但当院士候选人说出“不再参选”的话语,是否也表征着对院士评选制度的失望。道理很明显,一个好的制度,会起到筑巢引凤的作用;一个有缺陷的制度,很可能无法人尽其才而人心涣散。

  要明确的是,学术就是学术,不是做生意,更不是做官。肃清我国学术乱相,首先就应该从对院士的评选与准入制度改革入手。一位本应评选为院士的学者,不能被程序与制度录入院士,不是这位学者的悲哀,而是整个院士制度的悲哀,更是一国学术的损失。

    [合肥晚报]

 

 

 

相关链接

“批评院士制度就不要当院士”我们关切世界一流成果不在乎鸡毛院士

巴人论评:社科院要先刮掉脸皮 再投产院士

巴人论评:院士队伍在“此地无银三百两”中继续"扩容"

“狗”官与“狗”院士[评论]

巴人论评:科技发展规划必须民主决策、科学决策

巴人论评:制度适时创新决定中国发展 权力腐败必致于执政党灭亡

 

 

   

 

 

 

诚信为本

经商做人

 

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anbaoelee@sina.com

 


 

电催化裂解快速污水处理

快速污水处理系统,可以有效地氧化分解污水中生物菌群难以氧化的含苯类有机物、氰化物、氨氮化合物等各种严禁直排江河的具有高度污染性的物质。适宜于处理化肥、农药、制药、印染、制革、化学合成、电镀、石化、焦化、微电子等各个行业排放的各种污水。

Tel:010-62063238

anbaoelee@sina.com

 


 

消毒氧化设备

自来水、循环水消毒系统改造,通过安装次氯酸钠发生器设备可以取消不安全的液氯消毒方式,更能保障饮用水有利人体健康。

Tel:010-62063238

anbaoelee@sina.com

 


 

 

 


公司简介 | 公司服务 | 公司诚聘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sciencehuman.com,All rights reserved.

科学人网站工作部暨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联合主办

  http://www.sciencehuman.com  京ICP备05003557   科学人  网 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