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公正平台   创造宽容环境

WELCOME TO 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树育健康心态   共谋高尚事业

科学热点
科学新论
专家论坛
科学观察
科学讨论
科学杂谈
科学轶趣
科学成果
科学论文
 

等级歧视岂止在内蒙古小山村 城市党厌恶“农民工”已60年


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09-12-05

 

等级歧视,岂止在内蒙古那个小山村

作者:赵沟渠

在内蒙古包头市九原区的尹六窑村,很多年轻人在选择配偶的时候,不仅会考虑对方的人品、相貌,还会考虑对方在村里的等级。因为村民按照在村子里生活的年头被分成一二三四五等,一等村民享受顶级土地补偿和各项福利,随着等级降低,各项待遇权利依次下降,第五等级不得享受任何权利。(12月2日《中国之声》)

更为强大的是,这个等级实行世袭制,可以世世代代继承,这造成了一种文化,一等的“贵族”只和一等人通婚,因为这样可以享受村子里的最高福利。而第五等级只能在村子里过着“贱民”的生活。

而且,这个村子根本不担心“贱民”们闹,身处第一等级乃绝大多数人,卑贱的都是移民等各类后来者。除非背井离乡自我放逐,第五等级的可怜人们靠武力、选票、权力都无法改变自己的等级。这样的等级制度毫无疑问地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拥护,他们称其为不合法但合情合理的制度。

这样多数人的暴政、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歧视,深深地刺激着人们的神经,因为其太过荒诞,种族歧视竟然在现代社会里公然上演。人们嘲笑着农民的“土发明”,透着现代文明人的优越感。

但是你又如何能笑得出来呢?这样简单质朴的等级制度,不过是一个缩影,事实上等级无处不在,它左右着我们的日常生活,你必然身处某一个等级之中。我大学毕业进入一家省级日报,一进去就被称为在编人员,有人事厅的编制,属于第一等级。第二等级是社聘人员,指的是报社招聘人员,第三等级是部(门)聘人员,基本不享受任何福利。这三个等级和尹六窑村里五个等级又有什么分别呢?

所以,我们还是不要仅仅歧视那个搞五个等级的村子吧。等级无处不在,公民权利的被损害也无处不在。更令人气馁的是,等级不仅在我们身边,也在我们心里。我们共同面对的,是一个建设公民社会的大课题。

    [新京报]

“暂住”变“居住” 可别“听起来很美”

    12月2日,北京市综治办副主任苗林对外表示,北京市明年将逐步告别暂住证,在全市推广有信息服务功能的流动人口居住证。

    不管是通过统计数字分析和还是根据常识经验判断,这样一个结论不难得到:在占北京总人口三成的外来人口中,大部分在京长期居住,有着固定的工作,或购房置业,或在北京结婚生子,也就是说,他们早已不是飞来飞去的“候鸟”。可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所有外来人口均被打上了“暂住”的标签,在就业、学习和生活的很多方面被区别对待。而今,“暂住”将变“居住”,这说明管理部门终于开始从政策层面正视事实,尝试着改变管理和服务理念。

    不过,字面上的变化要演变成实质的革新,并非易事。此前,国内多个城市的“暂住证”也改称“居住证”,但大多只是“换汤不换药”,外来人口的生存状况并无大的改观。前车之鉴,北京的居住证改革要想实至名归,恐怕要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所改变:

    其一,淡化居住证的“治安管理”色彩。暂住证最大的问题,就是仅仅作为“治安管理”的工具,把绝大部分本分守法的外来人口群体,预设为潜在的违法人群,由此产生了一些歧视性的制度安排。例如,频繁查验、定期审核暂住证,如要求外来人口租房须到警方登记,与房东签订治安协议等。实际上,花费巨大成本实施的暂住证制度对城市“治安”到底起到了多少实质性效果,颇值得追问。

    其二,居住证要实实在在承载公共福利。既然把外来人口视为常住人口,那么,按照正常的逻辑,接下来就要给他们以常住人口所应有的公共福利,包括教育、住房、低保、医疗、养老保障等。当然,在现行户籍制度瓶颈的制约下,马上全面实现这些福利并不现实,但至少应本着先易后难、先急后缓的路径,尽最大可能逐渐解决之。例如,外来人口的孩子就地高考或许一时难以实现,但是,让这些孩子就近入学,享有户籍同等的权利,这些并不难办到。同样,让外来人口享有廉租房、医保等福利,有些经济实力一般的城市尚且能做到,北京也应该努力。

    其三,建立居住证转户口的制度通道。居住证说到底只是权宜之计,在现有户籍制度下,它只能实现外地人口与本地人口权利的趋同化,却很难做到完全的权利平等。因此,只有让常住人口获得居住地户籍,才能真正保障他们的福祉。或许,一下子放开户籍不太现实,但是,建立起居住证向户口的制度化转化渠道,却可以尝试。上海的居住证转户口,尽管限制条件极其严格,但至少,它在户籍制度上开了一口子,给外来人口一个希望。其实,北京早先实行的“工作居住证”制度,也曾规定了居住证转户口的政策,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个政策几近落空。所以,明年居住证制度的推行,建立程序上透明且公平的居住证转户口制度,将不可或缺。

    不难看到,对北京数百万外来人口而言,他们希望的居住证,肯定不会是“换了个封皮”的暂住证,而更是一张写满权利的新证明。因此,他们期待的改革,也不能是雷声大、雨点小的“改革秀”,而应是实至名归的“真改革”。

    [新京报]

“暂住证”变“居住证”,岂止一证之变?

    据《人民日报》10月9日报道:自10月1日起,《浙江省流动人口居住登记条例》正式施行,原有的暂住证制度被居住证制度取而代之。原来的暂住证,更多适应流动人口治安管理的需要,而新启用的居住证,适应解决流动人口基本服务和权益保障,促使流动人口逐步享受与本地户籍同等基本服务。浙江省率先把“暂住证”变为“居住证”,绝非一“证”之变,而是以人为本的生动体现。

    “居住证”取代“暂住证”,是浙江省在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工作当中更加人性化的一个缩影。其实,在每一座城市里,都有不少的外来人口在这里创业打拼,他们在为所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奉献的同时,实现着自己的奋斗梦想。或许,他们的生活早已经与这座城市融为一体,可是,由于他们的户籍未在当地,加上一本“暂住证”,让他们无法真正成为这座城市的主人。

    特别是当他们手捧一本“暂住证”的时候,难免会有一种让这座城市所排斥的心理涌上心头。治安检查要查他们的“暂住证”,到驾校学习驾驶本必须要有“暂住证”……这种种的不便,无形中会让他们的心头蒙上一层阴影。特别是手捧“暂住证”的他们,无法享受到很多的社会基本服务,这与当前国家倡导的科学发展、以人为本也是格格不入的。

    如今,在伟大祖国迎来60华诞的喜庆时候,浙江省用“居住证”取代了“暂住证”,这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具体表现。此举不仅仅能够抚平流动人口内心的隔阂,更能够让流动人口更加热爱他们的“第二故乡”,并更加努力地为“第二故乡”的发展不断奉献。但愿浙江省的举措,能够给更多的地方有所启示,让更多的地方学习借鉴!(作者:周军宇)

   [荆楚网]

居住证替换暂住证关键要激活权利

    北京市明年将逐步告别暂住证。在全市推广有信息服务功能的流动人口居住证。12月2日上午,北京市政协委员了解首都重点新城建设人口问题,并就此座谈。座谈上,北京市综治办副主任苗林表示,流管办和北京市公安局明年将流动人口出租房屋的信息采集纳入立法调研。2010年在全市推广居住证。(据12月2日《法制晚报》)

    不仅是北京,全国好多地方的暂住证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代之以新型居住证。从“暂住”到“居住”虽只一字之差,但是承载了流动人口的家园渴望。笔者注意到,对居住证制度改革,有人叫好,也引发了“换汤不换药”、“新瓶装老酒”的质疑。从暂住证到居住证,到底能给流动人口带来多少政策红利呢?

    毋庸置疑,居住证取代暂住证,体现出政府对流动人口权利的重视,具有进步意义。但是,以笔者的理解,居住证除了管理更加人性化,方便城市管理流动人口以外,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的具体待遇也应该体现出来。北京市综治办副主任对流动人口真正关心的就业、教育、住房、养老等核心权利并没有作出解释。因此,居住证比暂住证好在哪里,我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

    其实,居住证取代暂住证,只是政府转变了流动人口的管理方式而已。并非问题的关键。问题的关键应该在于城市是否给流动人口平等赋权,流动人口与当地居民能否共享发展与改革的成果。

    流动人口不就是打工者吗?他们真正需要的是权利平等,而不是居住证制度。如果流动人口的合法权利得到维护,不需要这证那证,一张身份证就可以证明身份,行使权利。即使相关制度给居住证附加了若干好处。制度还是要靠人去执行,流动人口的权利关键在落实。在我看来,居住证制度只是重视流动人口权利的起点,并非激活流动人口权利的破冰之响。

    不仅是北京,其他地方也在关注、关爱流动人口。比如,深圳市代市长说“农民工概念正在消失”,太原市最近也取消了暂住证。称流动人口为新市民,将流动人口子女纳入城市义务教育序列,建立流动人口社保体系、住房体系,设立农民工日,等等。但是我们同时也看到,流动人口与市民权利不平等的问题依然存在。如同工不同酬、同命不同价,流动人口维权存在瓶颈。除了苦脏累的岗位外,城市设置就业户籍门槛,等等。由于生活的压力、老板的霸道、法律制度的瑕疵,不少流动人口处于城市的边缘。比如,有的城市把外地户籍人员排除在住房保障、扶危济困、教育、养老等政策范围之外;第一代农民工到达退休年龄,难以在打工城市退休,流动人口子女高考无门,就是佐证。

    因此,解决流动人口问题的关键不在居住证取代暂住证,而在于流动人口的生存发展权利得到尊重。从制度层面对流动人口平等赋权,全力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尊重流动人口形成风气,让他们感受到城市的包容胸怀。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当然,在城乡二元结构、户口附加值与公众身份情结尚未根本改变,户口尚不能自由迁徙的现实面前,指望一纸居住证让流动人口与当地居民平起平坐过于理想化(在首都北京尤其如此)。要从根本上解决流动人口的权利问题,离不开政府为他们撑起更大的权益保护伞。也期待彻底打破身份界限,剥离户口附加值,建设公民社会。

    正如长期调研流动人口问题的安徽省社科院专家王开玉所言,“城市化不仅指农村人口从形式上转化为城市人口,更深刻的内涵是指生存条件、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的城市化。城市从心态上接纳他们”。如果城乡二元化结构被彻底打破,每一个公民都被纳入权利保障视野,一张身份证证明身份,权利通行全国。根本不用居住证替换暂住证,流动人口也会退出历史舞台。 (胡艺)

   [千龙网]

 

 

相关连接

巴人论评:中国教育真的很狗屁!

巴人评论:“农民工”的利益为什么总是被忽视?!

巴人论评:反腐败的“稻草人”

巴人论评:杀了郑筱萸 还有后来人

巴人论评:法律执行难监督难的困惑所在

巴人论评:党领导我们活也活不起死也死不起

巴人论评:有多少决策可以依法进行?!

巴人论评:中国会不会亡?!

巴人论评:权力体制何能防腐反腐?!

巴人论评:走科学创新之路 建设民主、富强、文明国家

巴人论评:制度适时创新决定中国发展 权力腐败必致于执政党灭亡

巴人论评:“人大代表”还是“大人代表”

巴人论评:中共开始为农民生存松绑

巴人论评:中国农民与上访制度的博弈

 


 

   

 

诚信为本

经商做人

 

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anbaoelee@sina.com

 


 

电催化裂解快速污水处理

快速污水处理系统,可以有效地氧化分解污水中生物菌群难以氧化的含苯类有机物、氰化物、氨氮化合物等各种严禁直排江河的具有高度污染性的物质。适宜于处理化肥、农药、制药、印染、制革、化学合成、电镀、石化、焦化、微电子等各个行业排放的各种污水。

Tel:010-62063238

anbaoelee@sina.com

 


 

消毒氧化设备

自来水、循环水消毒系统改造,通过安装次氯酸钠发生器设备可以取消不安全的液氯消毒方式,更能保障饮用水有利人体健康。

Tel:010-62063238

anbaoelee@sina.com

 


 

 

 


公司简介 | 公司服务 | 公司诚聘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sciencehuman.com,All rights reserved.

科学人网站工作部暨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联合主办
电话:010-62063238  E-mail:welcome@sciencehuman.com

  http://www.sciencehuman.com  京ICP备05003557   科学人  网 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