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公正平台   创造宽容环境

WELCOME TO 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树育健康心态   共谋高尚事业

科学热点
科学新论
专家论坛
科学观察
科学讨论
科学杂谈
科学轶趣
科学成果
科学论文
 

央视新闻1+1:从抄论文到抄家伙


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0-09-25

 

  主持人(董倩):

  欢迎收看《新闻1+1》。

  花10万块钱雇人,就是为了打一个报复,这样听起来就是一个黑社会的所作所为,实际上却是一名象牙塔里的教授干的事情。从学术打假到今天的打架,从抄论文到今天的抄起家伙,学术不端的问题,已经完全演变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播放短片)

  同期:

  肖传国是花了十万元雇佣了戴某,肖传国跟戴某说,这两个人(方舟子 方玄昌)总找我麻烦,找几个人教训他们一下。这样戴某就找了龙某和许某,花了五万块钱雇佣金。

  解说:

  9月21日,北京警方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之前备受关注的方舟子和财经杂志编辑方玄昌遇袭案告破。

  (电话采访)

  方舟子(科普作家):

  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这个不是说花一点钱把一个人教训一顿,像十万块钱的话,按行情应该是一个买命的钱。

  字幕提示:

  9月22日新闻

  新闻主持人:

  方舟子遇袭案幕后主使,正是在案发后对媒体宣称方舟子是在炒作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泌尿外科主任肖传国,因为认为方舟子和财经杂志的编辑方玄昌,他们学术打假行为,导致他没有能够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肖传国就指使他人进行报复。

  解说:

  根据媒体报道,肖传国与方舟子的恩怨10年前就已经出现,当时肖传国撰写文章,质疑方舟子打假的严谨性。五年前,方舟子则开始质疑肖传国的“肖氏反射弧理论”,而这恰恰是当时肖传国事业上的一个亮点,这样的质疑让肖传国认为直接导致了自己院士梦的破灭。

  根据警方初步公布的信息,肖传国为报复方舟子拿出了10万元,首先找到了自己的远方亲戚戴建湘。按照肖传国的意思,戴建湘又找到了同乡许立春和龙光兴,具体实施对方舟子等人的报复,并支付了5万元。

  戴建湘(犯罪嫌疑人):

  就是我去教训他们一顿。

  记者:

  你说的这教训他们一顿指的是什么意思?

  戴建湘:

  就是打他们一顿。

  解说:

  这就是方舟子遇袭当天的监控画面,在其住所接受完采访后,方舟子将记者送上出租车,返回家中时,意外突然发生。

  (电话采访)

  方舟子:

  我从警方那里了解到的情况,实际上案发的情况比我当时感觉到的要更为惊险。不只是说喷的东西,他是两个人,一个拿铁锤,一个拿钢管,你想这个打下去,不死也残。所以这个手段非常凶狠。

  解说:

  不明气体加上铁锤袭击,两人分工合作,目标瞄向脑袋。从这些细节看,这样的袭击似乎并不是教训一下那么简单。

  就在三名犯罪嫌疑人相继落网之后,21日,北京警方在上海浦东机场将肖传国抓获。

  (电话采访)

  周前进(华中科技大学宣传部副部长):

  对这个事件我们肯定还是感到很震惊的。这个事件学校一直在密切关注这个事,在司法机关做出认定后,将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姚尚龙(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副院长):

  如果确实是他,应该感到很遗憾,因为知识分子也不容易。如果确实他做了这个事,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

  解说:

  值得玩味的是,肖传国被抓当天,刚刚结束在阿根廷的学术交流回国。根据他在微博上的描述,此次阿根廷之行,他3天做了6台肖氏反射弧手术。肖传国还在这条微博中抱怨阿根廷的护士不懂英文,为此写道,你让她递刀子,她递剪子,你要镊子,她递上锤子。嗯,怎么扯到锤子了?

  微博上,肖传国在这句话的后面意味深长地加了一个笑脸。而在警方展示的犯罪嫌疑人作案工具中,除了一般的锤子,还有一把羊角锤和一根钢管。

  彭剑(方舟子代理律师):

  确切说,他不是为了2005年没让他当选院士的事,如果是为了2005年的事情,他不应该先袭击方玄昌,这是很荒诞的。

  (电话采访)

  方舟子:

  我个人跟他没有个人的恩怨,所以也谈不上恨不恨的问题,从他个人来说,它是一个个人的悲剧,但是我们应该把这件事放到整个社会上来说,这个就不是一个个人的悲剧的问题,我觉得是一个社会悲剧的问题。

  解说:

  一位著名的打假人士,一位身份显赫的科学家,一场持续了10年的恩怨,一次经过策划的袭击。一把锤子,一根钢管,最后一个被打,一个被抓,而这其中还有一个引人关注的10万元酬金。这10万元究竟是个什么价钱?背后折射出的又是怎样的疯狂?

  案件还需要进一步调查,而它又会给眼下的学术打假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主持人:

  岩松,你怎么看教授花10万块钱雇凶去伤人这件事?

  白岩松(评论员):

  其实这10万块钱就说明,也许花钱的人追求的并不是一个轻伤最后这样一个结果,也许他追求的是一个更具杀伤力,更凶险的这样一个结果。就像方舟子自己说的,刚才在短片中也说,可能是要命的,或者说起码要一个重伤的,这个教训的程度恐怕比现在要高。幸亏方舟子先生跑得快,这是用方舟子自己来说的话,躲过了这种凶险。所以恐怕对方先生的这种尊敬又要增几分,因为文武双全。但是在这样一种结果的面前的时候你就说,医生的后面是有一个德字的,但是就在这10万块钱和这样一种心理的过程当中,这一个“德”字荡然无存。所以,从过去的学术界人们担心的是一个抄论文,现在已经直接演变到了抄家伙,过去说文人相轻,那还是腹诽,或者说语言上,或者说是潜在的态度里头,现在已经变成了文人相重,出重武器了,冷兵器了,这个时候学术界的某些隐藏的这种毒瘤和不良的这一面,格外地让人担心。我觉得这也应该是社会在这个事件上,不仅仅去消费这个事件,也应该思考和反省的地方。

  主持人:

  方肖之间,他们之间的恩怨不是鸡零狗碎的恩怨,他们就是一个学术的争执,就是你到底是学术不端,还是说是真的是假的。这件事谁来定?就是说谁有权利来定它到底是真是假?

  白岩松:

  其实今天的节目叫《从“抄论文”到“抄家伙”》,这可能是一个更有人气的一个标题,但是在我的内心深处这几天,或者说这件事情发生了之后,我一直在想的一个是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就像你说的,这应该是一个,大家觉得应该是用理性来约束的一个打假的,学术界打假,或者说以正视听这样一个行为。究竟哪些因素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呢?

  首先,今天我看到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是21世纪教育研究院的副院长熊丙奇先生写的一篇评论,其中有这样一段话,我觉得要念给大家,因为它给我的出动也很深“肖的悲剧,还在于他所在的‘学术圈’,从2005年方舟子质疑其“肖氏反射弧”并没有得到国际公认以来,基本上采取了旁观态度,并没有及时根据方舟子对他的质疑进行调查,给出权威的学术鉴定,造成他把学术质疑转为一场个人恩怨,与方舟子解下了‘梁子’”。

  这段话写得非常好,当初出现了这种质疑的时候,比如说肖医生所在的学校,并没有拿出一个清晰的,或者说启动一个非常有程序的这种调查。如果说最后的结果证明,他的确这方面有虚假的成份等等,恐怕也不会个人的恩怨转到了方舟子的身上。如果证明他的学术方面没有问题,那他更不会产生几年之后还要去针对方舟子这样一种行为,但是没有,选择了一种沉默。

  主持人:

  那你看,他们双方司法的手段也采取过,黑的手段也采取过,恰恰就是因为学术的争端,应该在学术的范围内解决,恰恰学术的声音没有。

  白岩松:

  因为你学术的争端基本上保持了沉默,可能有很多很多的原因。这次肖医生被抓到了之后,学校的反应是很快的。如果当初反应也很快,相类似的事件在国内的一些学术打假过程中也曾经出现过,往往学校,或者说独立的学术机构保持沉默。有人说是为了好面子,回头一看,那是一个小面子,最后你看看,丢了学校的面子,丢了学术界的面子,丢了科学界的面子,丢了医生的德字的面子,整个社会的面子丢得更大。因此如果要是今后类似的事件,可不可以做相应的这种修改?

  主持人:

  让人联想到不久以前,西安交大的那6名老教授联名举报那名长江学者,但是学校给出来的意见更多是这件事情在学术界很常见。

  白岩松:

  是啊,我们做了一期节目不就是说《从人治到媒治》吗?就是媒体治理。可是奇怪的是,几年之间悄无声息,能压就压,但是最后媒体一报道,迅速地没多长时间就立即解决。

  刚才反省的是第一个,如果我们学术机构,或者说独立的学术界的相关声音进行独立的这种调查的话,不至于演变成个人之间的这种恩怨。

  第二个要反省的是为什么会走到今天。我们就看从肖医生一直到方舟子这样一个打假的你来我往的过程当中,司法也有两个相反的走向很有趣。一个是当初肖医生在武汉,也就是学校所在地起诉方舟子,最后他胜诉了,胜诉的结果,方舟子要在知名网站上道歉,然后要扣三万块钱精神损失,扣了。这个给人结果方舟子打假打错了吗?一年之后,又在北京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肖医生又败诉了,等于说方舟子又赢了。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我觉得北京一中院有一段话说得非常好,在这个判决书里头“本院认为,肖氏反射弧作为一种治疗方法的提法有据可查,对肖传国的‘反射弧’相关理论提出异议在学术上是允许的”。这不说,请注意,“该种理论在业界被认可的程度为纯学术探讨与争论问题,学术上的争论与分歧应在学术范围内解决,而非依靠法律来解决学术分歧问题”。

  主持人:

  说得很清楚。

  白岩松:

  非常清楚,这里不妨多占用半分钟,我实在觉得这段话太好,所以应该给大家来念一下。同样的是这样一个判决书,在这个判决书里头北京一中院强调了这样一个内容,说“虽然可能是在方舟子的那篇文章里有一些过激性的语言,但是并没有涉及到诽谤等等。因此在学术界提出质疑,你作为一个,就是指肖医生,你应该有这种包容度”。也就是说法院在这个判决书上是强调,你看,最后的一句话他说的是“肖传国作为知名教授,科学院院士的候选人,应接受学术界及社会对其学术水准所发出的质疑声,即便言论有所过激,亦应保持一定的宽容度,以保持正常的争鸣氛围”。

  我真不觉得这样一段话是该法院的人士思考清楚了写在判决书上,而该是成为整个学术界所遵循的一种道理,可惜不是。

  那好了,法院系统一个武汉、一个北京出现了两种相反的东西,又混淆了大家的概念。于是,漫长的过程中,我们今天不管肖医生是真,或者是假,起码在江湖上可以继续去畅行,这面方舟子也感到很无力,然后社会上支持两方面的声音都有,因为混淆了视听,在司法的领域居然也是如此的想法。所以这是否也是走到今天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主持人:

  方舟子打假,学术上的打假却招来了杀身之祸,那这就会让很多人想,未来还会不会,有没有人去进行学术上的打假,又有谁来帮助他们,来保护他们呢?《新闻1+1》稍候继续讨论。

  (播放短片)

  解说:

  事实上,在方舟子遇袭事件发生以后,肖传国就一直被列为是“第一嫌疑人”。

  方舟子:

  在我得罪的人当中,他可以说是比较猖狂的一个,一直在网上扬言要对我进行报复,公开说的,而且说是要用最歹毒的方式进行报复。

  解说:

  一次报复伤人,两个恩怨主角,透过方舟子和肖传国这10年,我们看到的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学术环境?

  患者家属:

  这真是现代奇迹。

  患者家属:

  就像天上掉下来的好消息。

  字幕提示:

  2007年美国福克斯电视台报道

  肖传国(博士生导师):

  通过这个手术,同时解决了大小便失禁病人自尊心和自理能力都恢复了,也不会再有任何感染。

  解说:

  55岁的肖传国是协和医院上个世纪80年代送出去的高材生,学成后定居美国。1988年他提出“肖氏反射弧原理”,宣称可以治疗截瘫患者大小便失控。1995年肖传国被协和医院请回,并委以泌尿外壳主任的重任,还成为华中科技大学首批科技教授。此外,在他身上还有着“97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首席科学家,国际知名医学会会员等等一系列令学界羡慕的光环。

  方舟子:

  得罪那么多人,以后可能还会继续得罪人,难免又有哪一个比较疯狂一点的,要对我进行报复。

  解说:

  方舟子,今年43岁,2000年创办第一个中文学术打假网站。从揭露基因皇后陈晓宁造假,到质疑东大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顾冠群剽窃,再到揭露李一造假。10年,他揭露了几十起学术腐败个案,也因此,方舟子也成了一些学术造假者的眼中钉。

  2005年,正是因为方舟子的质疑,直接导致了肖传国申报中科院院士落选。而从2005年到2010年,肖传国和方舟子之间的较量也在不断升级。五年中,肖传国以侵犯名誉权为名,连续5次起诉方舟子。

  方舟子:

  我以前就接到过这种恐吓的电话,也有人上门跟踪我,上门来恐吓。(但是)我该干什么还干什么,如果说你因此害怕了,退缩了,他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解说:

  就在肖传国10万雇凶袭击方舟子之后,方舟子委托的律师事务所也发出悬赏公告,用20万赏金向社会征集破案线索。与此同时,一个专门用于科技打假人士安全保障的资金募集也已经启动。

  彭剑(北京华欢律师事务所律师):

  方舟子遇袭的第二天,应该是8月31日,我是以个人名义发起成立“科技打假人士人身安全保障”资金的募集活动。这个方面募集款项已经超过了30万元。

  解说:

  10万雇凶,20万悬赏,30万的安全保障资金。中国的学术打假似乎已经不仅仅停留在纸上的唇枪舌剑,今天有评论就指出,这次的暴力袭击事件,足以让学术界再次陷入尴尬。如果说此前的丑闻还只是抄论文此类道德层面的造假,那么这次肖传国铤而走险,直接抄起家伙的违法行径,足以让人心惊、心凉。当前的学术界从抄论文到抄家伙究竟还有远的距离?这个距离既是中国学术界自我救赎的距离,也是继续沉沦的距离。千万别等到抄论文都变成了抄家伙,那就不仅是学术界的丑闻,而成了中国社会的难堪。

  昨天,华中科技大学发出声明,称肖传国涉嫌故意伤害属个人行为。然而,在公众眼里这起暴力袭击显然早已超越了个人行为的范畴,最让人担心的是,它会对未来的中国学术界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主持人:

  我们还需要不需要更多的像方舟子一样的人,去进行学术方面的打假?

  白岩松:

  当然需要,虽然付出了这样一个代价现在来看是比较大,但是毕竟还出现了这一个结果,在中秋节之前出来了之后,不管是得方舟子本人,还是对于很多关注这件事的人来说,都是一个像北京中秋节那一天一样,是阳光灿烂的一种心情。

  但是一小会儿,接下来你会沉重。比如说第一个痛苦在哪里?就是说你现在还不能,如果要不是肖传国采用雇凶伤人,最后自己把自己放倒的情况下,他依然可以全世界,包括在医学界继续去行走他的江湖,你一时间还不好去说清他的这种面目。

  另外一个角度,即使到现在,作为媒体,或者作为公众,还拿不出直接的证据就说他这个学术是假的。我今天找了一个2004年,当时肖传国申报这个项目的时候,7名院士和教授是把由“国际领先水平”的申报降为“国际先进”。可是“国际先进”也很先进,就是我们现在还不能说他是假就来直接划等号,这实际上你很痛苦。

  但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还不在于此,最重要的一点在于方舟子比如说大我一岁,如果简单地说一句,以后老兄保重,这太推卸责任了。因为这种保护不是哪一个人自己保重就可以做好的,需要社会来重保,社会重保什么呢?重点要保护不能够那么轻易地出学术的假。

  第二个,出了学术的假,也有一整套规范的这种机构,能够迅速地去查清楚,做出相关的鉴定。

  第三个,对于像方舟子这样的,其实他属于一个举报人,过去我们说举报人是要保护的,而且甚至是要匿名的,但是方舟子先生是一个实名的举报者。这样的话对他的保护难度,或者自我保护难度都加大,仅有一个保镖是不够的。所以我觉得需要的是全社会用建设和发展的方式去让出假难,然后造假之后鉴定容易、快,这样一种大环境才是对他们更好的保护。

  不妨可以这样想象,我们虽然非常尊敬方舟子先生,但是如果有一天方舟子先生在学术打假这个方面,因为慢慢无假可打,无事可做,在这个领域加个引号“失业”了的话,我们会为方舟子和我们自己而感到高兴。

  主持人:

  但是我觉得最应当做的学术界对方舟子的支持。

  白岩松:

  没错,一是支持。但是我觉得更重要的,恐怕方舟子先生自己也是觉得,让造假难……

    [新浪网-CCTV]

 

 

 

相关评论

方舟子等举报人的莫大悲哀

  9月23日本版《没有学术共同体就难免“拳头学术”》一文,批评了雇凶袭击方舟子的主要嫌疑人,医学教授肖传国把“学术之争”弄成了“铁锤出击”;又因为法院难免专业偏离的客观原因,难以判断学术之争谁是谁非的问题,所以该文呼吁建立能公平裁决学术之争的“学术共同体”。但我认为,要建立“学术共同体”,无法不谈目前令“方舟子们”生存艰难的大环境。

  回顾在方舟子遇袭后,肖传国对记者说,“我有三条理由说明方舟子在报假案。其一,按常理来说,凶手拿着两个铁锤和辣椒水袭击他,他不可能全身而退;其二,根据常识,铁锤砸在身上青一块紫一块是有的,砸破出血就匪夷所思了,我干了几十年医生都没看见这种情况;其三,2007年2月1日,方舟子即报过假案,是以接受恐吓信为由,在鲁谷派出所立的案。”

  言之凿凿,余音在耳。为何他会有这等自信贼喊捉贼、倒打一耙?难道只是因为他本人的心理素质较好?而与“方玄昌被袭报案后,竟被告知属普通刑事案件,警力不够”,“改革开放30年来,评出的10个反腐名人,其中9人都(因举报)遭到打击报复”的大环境完全没有关系(见2009年3月17日《中国青年报》)?而方舟子被袭案被告破,真的与其“名人”身份无关?真的与众多媒体的关注无关?

  方舟子被称为“学术打假斗士”,但还原其身份,可视为一个“举报人”,因为他并没有执法权,只是基于“不问动机、只问事实”的“学术洁癖症”,采用了公之于众的举报方法;当然,他的举报往往“言辞偏激”,很多人不喜欢。但无论如何,如果一个举报人(何况还是“名人”呢),需要“悬赏20万元缉凶”、“公开活动有保安陪同”、“出入要更小心点”、“(破案后)要继续保持警惕”时,就令人觉得现有的社会生态环境很不利于举报人;再回想有举报人被砍掉双手甚至致死的事实,而相反的是,被举报人却又是如此依然故我、自信满满与放肆嚣张,似乎要让人们清醒过来:现有的社会生态环境更有利于被举报人。

  对居然可以令总统下台的举报人“深喉”敬佩不已,也对保护“深喉”的机制艳羡不已,我们更承认“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却迟迟不立法以催生对举报人有利的社会生态环境,这是今天举报人的莫大悲哀。我们只好祈求法治的阳光早日能普照到举报人身上吧!———当然也包括了在学术界能早日建立“学术共同体”,否则“学术共同体”能在这个社会上独善其身么?可能其出生都是个大问题。

  □蒋坛军

    [南方都市报]

没有学术共同体就难免“拳头学术”

熊丙奇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9月21日晚7时,北京市公安局对外发布通报称,“打假第一人”方舟子遇袭案告破,幕后主使为曾在案发后对媒体宣称“方舟子炒作”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泌尿外科主任、973首席科学家肖传国教授。

对于案件告破,有关各方的意见,耐人寻味。方舟子就此接受新浪科技连线时表示,当初已经猜到肖传国是最大嫌疑人。方舟子对案件告破表示满意,但并不能因此放松警惕(新浪9月21日)。而肖传国所在大学的校长、师生,却有些不相信这是真的——— 肖传国被拘的消息传出后,不少医疗界人士和高校老师在网上发帖称,“肖传国在科研方面有成果,并且有发展空间,很遗憾肖传国做出这种举动”。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如果经警方进一步侦查有了最后的案件结果,“希望依照国家法律依法惩处,这个没有二话可说,我实在难以想象大学教授会做出这种事!”(《武汉晨报》9月22日)协和医院泌尿外科一位泌尿外科医生称,肖传国情商较差。一个熟悉肖传国的医疗界人士透露,肖个性偏强,在学术交流时有些偏激,他的一个北京的好朋友就因一次聊天时,肖传国有人身攻击之嫌而与之绝交了(《武汉晨报》9月22日)。而在该校校园BBS上,该新闻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有不少大学生为肖传国感到惋惜,也有人称是“悲剧”,还有学生不肯相信事实是真的(《武汉晚报》9月22日)。

这确实是悲剧。依照学校各方提供的初步信息,这一悲剧的发生,当然与肖本人的性格、个人修养有关,然而,肖的悲剧,还在于他所在的“学术圈”,从2005年方舟子质疑其“肖氏反射弧”并没有得到国际公认以来,基本上采取旁观态度———与上述态度类似的有“科研能力强”、“不相信有这种事”、“不会是真的”等等———并没有及时根据方舟子对他的质疑进行调查,给出权威的学术鉴定,造成他把学术质疑转为一场个人恩怨,与方舟子结下“梁子”。

或许有人会说,肖传国不是已经向法院起诉了吗?而且,武汉市中级法院不也在2007年就作出终审判决,方是民(方舟子本名)须在网上赔礼道歉,并赔偿肖传国“名誉侵权”损失3万元吗?这就不得不提到前两年发生在西安交大的六位老教授举报该校长江学者李连生事件,对于老教授质疑“存在造假、侵占他人学术成果进行拼凑和包装等严重学术不端问题”的网络举报,当事的长江学者也向法院提出起诉,认为举报人已构成对其名誉权的严重侵害。可在两小时庭审后,法官最终提出疑问:是否学术造假,究竟能由哪个权威部门裁定?

这一疑问,说出一个朴素的道理:法院是难以判定学术造假、学术不端的,这应该是学术共同体解决的事。西安交大在六名老教授举报长江学者事件上,走了很长一段弯路,起初学校有关负责人还对举报人说“现在高校弄虚作假成风,你们不要大惊小怪”,“这涉及到的不只是西安交通大学的脸面,也涉及到国家的脸面”,“你们这个举报,弄得校领导50天来日夜不得安宁,你们是始作俑者”。这才迫使六位教授发帖,寻求舆论支持。而最终,此事的解决还是回到学术框架之内,西安交通大学经过调查之后,认定李连生确实有严重的学术不端行为,取消其教授职务,并解除其教师聘用合同。

对于每一个“遭遇”学术不端检举、质疑的学者来说,所在学术机构的无动于衷,不是对其的保护,而是伤害。道理很简单,被质疑不等于就确有学术不端事实,只有学术机构启动独立的调查,给出具有公信力的结果,才能还当事人清白,同时,当事人可依据这一权威调查结果,向法院起诉举报人的侵犯行为。如果学术机构一直不闻不理,这就让被质疑人一直摆脱不了学术不端嫌疑人的身份。不管自己怎样摆事实讲道理,即便向法院起诉,也讨不回在学术界的清白。

肖传国的事情就是这样,从方舟子质疑到现在,华中科大(以及其他学术机构)并没有启动独立的调查,如果有独立的调查,调查结果认定肖有学术不端行为,肖还会一意孤行认为这是方舟子坏了好事吗?还会认为只要方舟子不说话,事情就摆平了吗?而如果调查结果认定方舟子的质疑是子虚乌有,肖本人没有任何学术不端行为,不是为其恢复名誉,进而也不妨碍其申报院士吗?

李培根校长对肖传国一事表示:“科研成果是科研成果,但犯了法就要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如果在处理学术不端时,也有这种态度———“科研成果是科研成果,学术不端就是学术不端,有质疑就应该调查”,或许事态不会发展到现在这个局面。无论从捍卫学术尊严,维护学术秩序,还是保护每一个学者出发,建立学术共同体,都已刻不容缓。没有学术共同体治理,还会有更多的“打骂学术”、“拳头学术”。

    [南方网]

亟需铲除功利和暴力这两个学术造假的帮凶

谌毅兵 评论员

学术造假早已不是新鲜事,学术打假也偶有新闻见诸媒体。从打假者的穷追猛打到媒体的口诛笔伐,都难以消解造假现象的普及之势,更别说被揭露出的造假者及其成果只可能是庞大造假数量的冰山一角。

老百姓大概知道,学术造假能够给造假者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利益,如职称评定、待遇提升、职务晋升,等等。经打假者的揭露和媒体的报道也知道原来学术造假还可以兵团作战,形成一个造假的产业链条和利益链条。

既然有学术造假,也就难免被打假。不过作为打假者,其实需要具备不少的特质和能力。我大致总结了一下,要有时间、有智慧、有知识(很多时候还需要具备专业知识)、有胆量、有勇气,等等。这还只是一般的特质和能力,在特殊情况下,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还需要有好身体,最好是武林高手,就算不是高手,最起码要跑得快。

上述所分析的打假者所需特质和能力,有例为证。

方舟子是学术打假的有名人物。从他打假所遭遇的事情看,上述特质和能力必不可少,否则既可能打不了假,还连身家性命都难保。

8月29日方舟子在家门口遭遇歹徒袭击,如果不是机敏、跑得快,可能难逃一劫。中新网北京9月21日电,北京警方21日晚8时在此间举行新闻发布会称,21日下午5时许,该案主要犯罪嫌疑人肖传国因故意伤害罪在其参加学术交流时在上海浦东机场被警方抓获。据北京警方介绍,警方经过缜密侦查,一举抓获该案4名嫌疑人,其中一人是华中某大学医学院泌尿外科主任肖传国,缴获羊角锤、钢管等作案工具。经警方初步审查,该案是因为肖传国认为方舟子通过媒体、网络对其学术“打假”,从而导致其未能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肖传国为报复逐指使戴建湘,由戴建湘组织龙光兴等人实施犯罪行为。据介绍,主犯肖国传花10万元雇佣凶手行凶。

报道还指出,在方舟子遇袭之前,方、肖两人早已在媒体、法院结下了梁子,交锋过几个回合。最终因为打假者断了造假者的远大前途而做出雇凶作恶之举。

专家,就算学术造假,在老百姓心里其实也算不上很坏的人。知道学术成果发表、职称评定等内情的人一般也可以理解其行为算不上大奸大恶。但肖传国让人们对这些造假的所谓“专家”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原来他们不但会造假、喜欢造假,在“温柔”的后面,竟然也像黑社会般那般凶残,高举暴力之锤,砸向坏他好事的对手。

职称评定规定等学术界的现实使少数投机取巧者造假,以求得自身利益。这首先是造假者本人的问题,如学术造诣、研究能力和道德品行。其次才是体制的问题。体制存在一定的弊端是需要改革,但不能以此作为造假的理由,更不能成为造假的动力。而造假者对于打假者,其实是因果的关系,没有造假何来打假?要怪的不是打假者而是造假者自己。

联系到已经见诸媒体的造假事件和人物,很多是不了了之,不见下文,甚至内部包庇,草草收场。这让人不得不为不今后的造假形势担几分忧。而方舟子遇袭所显示出的“学者暴力”、“学术暴力”,又让人们忧上加忧。如果肖传国雇凶伤人一案不能得到严肃的惩处,会不会给意欲行使暴力的人一些启示,带来暴力行为的蔓延呢?

总之,要保证学术研究和学术界的纯正性、科学性,遏制学术造假行为,不但要从体制本身入手,改革不利于科学研究、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等的制度和规定,形成良性发展、竞争有序的学术环境,使个人的功利追求在法律、制度、规定的前提下有序实现。还要制定学术打假的制度体系,按制度规定打假。更要防止“学术暴力”的上演,还学术一个和谐、安全的空间。

    [红网]

方舟子打假事件的另一层思考

周飙 评论作者

“方舟子系列打假事件”另外一个层面是关于人们如何面对各种“意见”。作为供给的各种“意见”,科普作家、心理辅导师、情感专栏、成功学、养生大师,乃至宗教,都在蓬勃发展,一派供需两旺的景象;这其中难免鱼龙混杂。

就个人而言,我更青睐来自科学的意见,和来自生活、交流和学习的个人经验,其他种种意见供方从未打动过我;但是,在同样推崇科学的人群之中,我却感觉到一种不安的倾向正在变得日益强烈,在一些人眼里,科学似乎已成为有价值的经验知识的唯一来源,而那些未在科学规范下经受检查,未被纳入科学体系的传统经验和个人知识,都是没有价值的,即便不是该被清除,也不应在指导人们生活的知识体系中为它们保留地位。

进而,更有人认为,那些为人们提供意见和指导的供方,若无法为他们的说辞提供科学依据,就都是骗子,都应被取缔;这种看法不仅荒谬,而且有害;现代标准的科学最多只有几百年历史,而人类已生活了几十万年,而有了科学之后,绝大多数人在日常生活中观察世界和做出选择的方式,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否定前科学的经验知识的价值,等于是说,在缺乏科学指导的那几十万年中,人类生活得很失败。

所以,即便我将科学视为最佳知识来源,即便我努力在最大程度上运用我的理性,但我完全清楚,我日常的种种行为和选择,远远说不上是理性的,在指导每日生活的各种知识来源中,占有压倒性优势的,仍然是进化所加于我的认知局限,我成长于其中的文化传统,我那充满了偶然性的个人生活和交往史,以及我沉浸于其中的传播环境,在我看来,拒绝承认这一现实是非理性的。

迄今为止,多数传统经验的作用机理尚未被分析过,事实上,随着文化研究的深入,不断发现原本被进步人士视为荒诞无稽的传统习俗,确有其实用价值;因此,轻易摧毁和抛弃那些未经科学理解、也没有科学替代物的传统,非但不会增进理性和进步,反而会让那些失去依凭的人们倒向更具煽惑性也更机会主义的新潮大师。

    [东方网]

 

 

 

相关链接

袭击方舟子的幕后主使肖传国落网 嫌犯口供曝作案细节

方舟子:在中国的环境下,我的情商确实很低

方舟子自可争议,袭击者必须惩罚

 

 

 

 

   

 

 

诚信为本

经商做人

 

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anbaoelee@sina.com

 


 

电催化裂解快速污水处理

快速污水处理系统,可以有效地氧化分解污水中生物菌群难以氧化的含苯类有机物、氰化物、氨氮化合物等各种严禁直排江河的具有高度污染性的物质。适宜于处理化肥、农药、制药、印染、制革、化学合成、电镀、石化、焦化、微电子等各个行业排放的各种污水。

Tel:010-62063238

anbaoelee@sina.com

 


 

消毒氧化设备

自来水、循环水消毒系统改造,通过安装次氯酸钠发生器设备可以取消不安全的液氯消毒方式,更能保障饮用水有利人体健康。

Tel:010-62063238

anbaoelee@sina.com

 


 

 

 


公司简介 | 公司服务 | 公司诚聘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sciencehuman.com,All rights reserved.

科学人网站工作部暨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联合主办
电话:010-62063238  E-mail:welcome@sciencehuman.com

  http://www.sciencehuman.com  京ICP备05003557   科学人  网 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