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公正平台   创造宽容环境

WELCOME TO 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树育健康心态   共谋高尚事业

科学热点
科学新论
专家论坛
科学观察
科学讨论
科学杂谈
科学轶趣
科学成果
科学论文

 

 

 白春礼:探索中国特色博士后制度 建立创新的科研流动队伍


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05-10-23

 

中科院博士后工作20年历史回顾

1984年5月21日是中国博士后制度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邓小平同志会见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李政道教授。会见中,李政道向邓小平介绍了他在京期间,与中国科学院及有关部门讨论赴美物理研究生(CUSPEA)回国后的安排等问题的情况,并专门就在中国实行博士后制度进行了详尽的阐述。邓小平对这件事非常感兴趣,询问了很多细节,最后明确表示给予支持,“这个方法很好,我赞成。培养和使用相结合,在使用中培养,在培养和使用中发现更高级的人才。除物理专业,其他专业,也要采取同样的办法”。

在邓小平同志的亲自关怀和支持下,博士后试点工作仅在中科院试行了一年,就在全国全面展开。中科院打破陈旧的传统观念和僵化的人事制度,改变人才难于流动、学科不能交叉、“近亲繁殖”等旧体制,创新管理机制,排除制约和阻碍吸引人才的因素,凝聚了一批海外学成归来的博士和我国自主培养的博士。缓解了“文革”给科技界造成的人才断层,为20世纪末实现我国科技队伍的代际转移奠定了基础。中科院通过20年来的发展,许多当年的博士后现已成为我国科研队伍的学术带头人和重要的学术骨干。

审时度势率先凝聚一批英才

1984年5月,“博士后”这一新生事物在国家最高决策层得到了认同。经批准,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和理论物理研究所在全国率先试行博士后制度。现任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的陈和生,刚好在美国获得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博士学位。这年11月,陈和生博士放弃在国外寻找职位,恰逢其时地回到祖国,作为中国的第一位博士后研究人员,到中科院高能物理所工作。从此,拉开了我国开展博士后制度的帷幕。

博士后制度建立之时,正是改革开放初期的一批出国留学人员获得博士学位、“文革”结束后我国自主培养的博士学成之际,中科院紧紧抓住这个时代机遇,积极支持博士后制度在研究所的试点和实施,冲破传统观念,激励博士后开展自主创新研究,并吸引了一批海内外优秀博士到中科院工作。

现任中科院数学研究院副院长的袁亚湘,1986年5月在英国剑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时只有26岁,为吸引袁博士回国工作,时任中科院院长的周光召亲自写信,邀请他到中科院做博士后,师从著名数学家冯康院士。由于他还要继续在英国的研究工作,需要部分时间留英,人事部配合中科院,在政策上给予了支持。1988年袁亚湘回国工作,曾荣获“中国青年科学家奖”。

打破传统思维定势使人才脱颖而出

以最先试点博士后制度之一的理论物理研究所为例,该所打破传统思维定势和计划体制僵硬的管理模式,允许博士后自主使用国家下达的资助经费,同时为博士后独立开展科研活动和参加学术会议提供条件和经费。现任理论物理所所长的欧阳钟灿,于1985年到该所做博士后,得益于理论物理所积极支持他开展创新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使他在生物膜液晶模型及液晶理论研究方面取得国际领先的研究成果。欧阳钟灿多年后当选为中科院院士。正是中科院“唯实、求真、协力、创新”的文化和精神,感染和凝聚了一大批优秀博士后,使他们把根深深地扎在祖国。

创造培养与使用相结合的模式

上世纪90年代,我国科研环境和条件有了极大改善,靠自己培养的研究生层出不穷,毕业就出国,已经不再是博士生的首选。许多博士毕业生,甚至是已经就业的博士,选择到中科院做博士后,目的主要在开展跨学科交叉研究,以拓宽自己的研究领域;师从名师获取更多的知识,丰富自己的科研经历。同时,经历了博士后研究,也大大提升了学术素养和研究水平,使他们的学术生涯真正进入了成熟期。

2000年,国家人事部支持中科院的科技创新战略,及时调整博士后的管理模式,在建立博士后流动站的基础上,又推出了项目博士后。这是以重大科技项目为依托招收博士后的模式。这一政策的推出,为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并具备博士后研究条件的单位创造了有利条件。随着知识创新工程的不断推进,现在,以项目聘用的博士后已成为中科院博士后的主体,是国家下达计划指标的近三倍。

加大投入使得博士后规模发展

让博士后参与科技前沿课题和大科学工程,重要的是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从1985年开始,中科院每年拨出100万元的博士后专项经费,支持博士后的发展。1996年增加到每年200万元,2000年增加到每年300万元。从1985年开始至2002年,中科院共投入博士后专项经费2700万元。“九五”期间,中科院投资3000万元,加上研究所的匹配资金等,共建设博士后公寓500套。

科学文化搭建博士后交流的平台

长期以来,尊重包括博士后在内的青年人特有的科研敏感和创造精神,为青年科学家营造良好宽松的科研环境,一直是我们的工作重点。中科院多年支持博士后联谊会举办的每年一度的博士后交叉学科论坛,吸引了全国的博士后,在社会有着非常好的反响。许多科学家、院士非常关注,并有兴趣参与博士后举办的活动。一些科学家放弃参加其它会议,来参加博士后的学术交流活动。著名大气物理学家曾庆存院士,经常拒绝各类社会活动,但博士后举办的活动,一定会接受邀请。

进一步建立健全机制将博士后工作推向新阶段

实施知识创新工程三期,中科院博士后工作的发展必须服务于创新工程的总体目标,博士后要成为中科院科技人才的蓄水池,使之成为科技队伍结构的必须构成部分,成为固定高级科研人员的得力助手,成为创新队伍更新的主要来源,成为人员动态流动的重要渠道。建设一支包括博士后在内的高素质的科研流动队伍是全院上下一致共识。

借鉴发达国家模式,发展中科院博士后队伍

根据基本统计数据,在国际领先水平的研究机构中,科研人员与流动科研人员的比例约为1:3,博士后约占流动人员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故此,我们希望通过未来3~5年的努力,使中科院博士后人员的在站规模达到3000~4000名左右,其中有一定比例的外籍博士后。并争取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使中科院所有创新研究单位都能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中科院之所以制定这样一个队伍人数目标,是因为进入知识创新工程三期,拟定的创新研究员为3000余人,按1名研究员配备1名以上博士后作为其助手,博士后队伍规模应该为3000至4000人,这既和发达国家科研机构中的博士后人员配置比例大体相当,也符合我们未来知识创新工程发展人才队伍结构的需求。

建立新型管理模式,为博士后潜心研究创造条件

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社会保险制度,是科研人员流动起来的机制保证。中科院要引入社会化的管理理念,建立博士后流动人员的社会保障体系。要根据不同区域的经济情况,尽可能提高博士后的待遇,使博士后的住房、家属安置问题通过社会服务得到解决,以提高博士后的工作效率。接收博士后的单位要努力协助博士后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他们安心工作创造条件。同时,在管理机制与体制上,博士后也必须实现从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过渡,建立全新的人才资源管理模式,使那些有创新潜能的科技人员在中科院享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不断优化学术环境,提高博士后自主创新能力

引入竞争和激励机制,鼓励博士后开展创新性、探索性的研究,快出成果、多出成果。进一步营造人才辈出的良好局面。中科院要在更高层面上开展多种多样的学术活动,如举办青年学者讨论会、报告会、交流论坛等,为博士后展示才华,交流学术提供广阔的舞台。根据不同学科和领域的博士后的特点,有些博士后的工作还可以纳入院地合作的渠道。

中科院要为博士后创造和谐的工作环境,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使他们经过博士后的研究经历,能够提升学术研究素质,培养出研究方向的选择能力和创造精神。

建立多元化的经费投入机制

1998年,我国香港王宽城基金会为促进我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在中科院设立了王宽城博士后基金,8年中共资助350名在中科院做博士后研究工作的博士后,共计700万元人民币。要发展中科院的博士后事业,必须在投入机制上做重大改革。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模式,加大对博士后的资金投入是博士后工作发展的保障。根据目前中科院接收博士后的情况,每年支持一位博士后的经费,至少应保证在6万至8万元。只有实现国家、中科院、研究单位、合作导师的共同经费支持,才能保障博士后有足够的条件开展创新性、探索性的风险研究。同时中科院要积极吸纳社会和企业的资源予以支持。

加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建设     

“项目聘用”是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中人才队伍建设中的一大亮点;中科院研究生院的成立,使得中科院接收交叉学科博士后在体制上的障碍已不复存在。中科院作为国家研究机构,更适合于博士后的研究工作能从国家战略需求出发,开展定向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创新与系统集成,以及事关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工艺性创新。中科院要充分发挥科研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优势,积极争取国家人事部、博士后管理委员会的政策支持,在中科院所属研究所自主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使得所接收的博士后可以专心致志,开展交叉学科和跨学科的科学研究。

“环视宇内多豪杰,龙驭乌云虎啸风。”博士后人员风华正茂,科学思维活跃并富有创新能力,是中国科技界的希望和未来。我们期待着有更多的新兴交叉学科能够在中科院博士后的研究灵感中产生,期待着在中科院博士后群体中能够产生出更多具有战略思考的学术带头人!

(中科院常务副院长 白春礼)

 [科学时报]

 

相关报道

独具特色的中国博士后制度前程似锦

文/李政道

    博士后制度在世界已有约100多年的历史。中国的博士后制度始创于1985年,虽然起步晚,但已形成独具特色和相对独立、完善的人才培养和使用机制,成为造就高水平人才的重要途径,它已经并将继续为推进中国的科技教育事业和经济发展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由于祖国当时的迫切需要,才使我有机遇成为建立中国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建议人。至今还继续担任中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的顾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的名誉理事长。对中国博士后事业的每一步发展,我都非常关注。回顾20年来中国博士后制度创立和蓬勃发展的历程,我感到很兴奋,对中国博士后的将来寄有殷切的期望。

(一)

    1983年3月和1984年5月,我曾两次给中国国家领导人写信,建议在中国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实行博士后制度。中国作为世界大国,必须培养自己的科技带头人。取得博士学位只是培养过程中的一环,青年博士必须在科研条件比较好、学术气氛活跃的环境里再经过几年的锻炼,才能逐渐成熟。同时鉴于文革之后,各地青年研究学者很少交流。因此我郑重考虑,是否能建立一个有中国特色的博士后制度,将流动的优点化成博士后制度整体的一部分。我的建议引起了中国国家领导人、有关政府部门以及科技界、教育界的重视,特别受到邓小平先生的直接支持和关怀。

    1984年5月21日小平先生专门安排与我会见,听取我的建议。与小平先生讨论博士后一词的情景,至今我还记忆犹新。当时小平先生问我,既然已取得博士学位,博士已经很博了,为什么还要办博士后呢?我向小平先生解释:博士毕业后真正做研究前,还必须学习和锻炼如何自己找方向、找方法、找结果,这个锻炼的阶段就是博士后。

    那天,我还向小平先生介绍了1979年我在美国专门为中国留学生设立的中美联合招考中国物理研究生项目(即CUSPEA)的进展情况。那时国内尚未开设GRE和TOFEL考试,美国的一流研究生院难以客观地考查、录取中国学生。自CUSPEA项目设立后,每年约有百名中国物理系高年级学生得以进入美国一流的研究生院,并保证得到美国全部生活费用和学费的支持,直至完成博士学位。此办法后来也为生物、化学等学科采用。当时,CUSPEA学生已有四届约400位,按计划还要再办若干届。前四届的学生,专业都与国家建设关系密切。这些博士将陆续回国服务,如何妥善安排他们的工作,使他们成长为中国需要的高级科技人才,是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

    我向小平先生建议,在他们回国后,为他们创造一个能够继续深造的环境。同时,国内毕业的研究生也需要这样的环境。因此,可否在国内先设立十几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为试点,使全国青年学者都可以在良好的环境中流动起来,产生新的活力。

    小平先生对此建议表示赞赏。他说,设立博士后流动站是一个培养和使用科技人才的新方法,这个方法很好,培养和使用相结合,在使用中培养,在培养和使用中发现更高级的人才。以后各行各业都可以参照这个办法。要建立成百上千的流动站,形成培养和使用科技人才的制度。

    正如小平先生所说,当时由于林彪和“四人帮”的破坏,国内的科技队伍发生了青黄不接的现象。同时,由于种种原因,那时科技人员难以专心致志地从事研究工作。为此,我建议由国家拨专款,建造一批博士后公寓;建立博士后基金,资助优秀博士后开展科研活动;建立博士后日常经费,为博士后科研、生活提供必要的费用保障。此外,我还建议,博士后应形成必然的流动;鼓励青年博士向国外第一流学院竞争博士后职位,允许从国外回来的博士再次到国外做博士后,以保持与科学前沿的接触;博士后站不宜全部集中在北京、上海,东北、西北、西南地区也应精选一些单位设站试点;等等。

    小平先生对我的这些建议频频点头表示赞同,还责成主管领导和有关部门尽快予以落实。

    1985年7月16日,小平先生再次会见了我。他首先向我了解落实博士后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当我向他说,博士后每人每年日常经费仅8千元,需增加到1.2万元比较合适时,小平先生马上说:就这么定了,1.2万元。我没有想到小平先生会如此爽快地决定此事,立即站起身,走到小平跟前说:“我要代表这些青年的科学家谢谢您。”小平先生摆着手亲切地说:“是我们要感谢你。他们是我们的娃娃。”

    在小平先生的关注下,流动站建议得以落实。就在小平先生会见我的当月,中国国务院就正式批准了原国家科委、教育部和中国科学院《关于试办博士后流动站的报告》。

(二)

    多年来,我目睹了中国博士后制度在中国政府和各界人士的关心支持下蓬勃发展的令人欣慰的景象,感受到在新形势下,它所具有的非凡生命力。

    博士后制度在中国发展到目前这样大的规模,而且较我们最初的想法有很大的扩展。最初计划招收250位博士后,1996年一年内就增至1200名,20年后的今天,每年新招博士后就有5000多人。迄今为止,中国已招收博士后近三万人,其中近两万人已期满出站,目前在站的博士后总数已逾万人。设站学科从开始集中在数、理、化、天、地、生等理学类基础学科,逐步扩大到理、工、农、医、哲、法、文、经济、教育、历史、军事、管理等12大学科门类的一级学科。全国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数量达到1363个。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建立,有力地推动了产学研结合和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目前全国已设立1018个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覆盖了国防工业、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冶金、机械、建筑、化工及宏观经济、金融、商业等行业。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我每次参加博士后管理委员会会议,每次听取管委会办公室的工作报告,都深受感动。我深切地感到,祖国为博士后真是做得十分周到、无微不至、细致深入。我不止一次地在博士后管委会上说,中国的博士后制度既借鉴了国外博士后制度的经验和许多基本做法,又是独具中国特色的博士后制度。祖国在21世纪在全世界的前景和地位非常光明,中国留学生在美国许多研究生院中成绩都是最好的,中国的领导人和政府又这样重视青年人才。我确信,正如很多人所说,从前科技上很多领域是犹太人领先,希望将来能有很多领域是中华民族领先。

    随着博士后规模的迅速扩展,原先国家拨款建造的博士后公寓以及博士后基金、博士后日常科研和生活经费款项已严重不敷使用,亟须不断增加投入。我与其它博士后管委会委员一样,也为此尽力奔走呼吁,我曾多次给国家和有关部门领导人写信,请求增拨相关经费。使我非常欣慰的是,每次请求都一一得到批准和落实。

    为了加强博士后科学基金的管理,广开基金来源和便于同国内外各种基金组织进行合作、交流及更有效地利用基金,1989年我又建议成立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并为基金会设计了基金筹资办法。1990年5月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成立前后,基金会就收到了共计数百万元人民币的捐赠,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时基金的短缺。

    1994年由于国家外汇管理体制的改革,博士后科学基金所拥有的外汇面临全部结汇的问题,而基金会提供给博士后的外汇资助是博士后开展科研工作必不可少的。当时我又写信给时任总理的朱镕基先生,恳切请求继续保留基金会的外汇账户,使这一问题作为特例圆满地得到了解决。

    在我与博士后的多次座谈交流中,常常听他们讲述科研工作和生活的情况,参加他们组织的学术会议和各项联谊活动,听取他们的意见。针对博士后提出的问题,我以切身体会讲述了一些治学方法:要正确估计自己的学力,恰当选题,难度可以稍大于自我估计的能力范围;同时要结合中国的国情围绕科技事业的发展来选题。各学科之间要进行交流、渗透,互相支持,开拓视野。要加强在站博士后间、同时也要加强出站博士后间及其相互间的联谊活动和学术交流。

    当前,中国博士后事业方兴未艾。我希望祖国的博士后制度和青年科技人才永葆迅速、健康、茁壮的成长。我愿为此继续尽我的努力。

(三)

    今年是中国博士后制度建立20周年。20年来,祖国的博士后事业从无到有、迅速发展,不断完善,为国家造就了一大批高水平的科技人才,还造就了一批既懂科技、又善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也是一项对祖国今后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的成就。

    我们在纪念博士后流动站建立20周年,总结20年来博士后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必须再向前看20年。到2025年,世界将会是怎样的场面,我们的祖国将会发展成什么样,中国的博士后制度如何适应这个发展,博士后们在未来的发展中应负起什么样的责任等等,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21世纪是以发展和创新为主题,以探索全宇宙的知识和发扬地球整体的经济为特征,更以人才为最重要核心的新世纪。科技的发展必然要广泛渗透到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之中,并深刻地改变着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面貌。世界各国充满着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面对这样的形势,我想对中国的博士后制度和博士后们提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科技的发展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给人们的生活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可是也带来环境等严峻的问题。我希望博士后不仅要研究解决其中许多相关的技术问题,同时也要结合中国的国情提出相应的发展战略和策略的建议。

    第二个问题,20年来中国的发展非常惊人,我认为其中一个最基本的原因是文革后人民把精力都放在向前看上,不去清算旧账。祖国博士后的发展应推广小平先生不搞争论、向前看的精神,使全世界不搞争论,使全世界都向前看。这样不光是祖国的科学技术和各项事业迅速发展,也能使世界各国的科学技术和各项事业都迅速发展。我希望博士后今后能肩负起这样一部分很重要的历史责任。

   最后,我以10多年前我为首届中国博士后学术大会的题词和为博士后证书设计的博士后图案的含意作为结尾,以寄托我对博士后的殷切期望。

    我的题词以博士后三个字嵌入句首,即“博采科学精华,士当为国争光,后辈定能居上”。

    博士后证书是颁发给每位期满出站、完成研究工作的博士后经历证书。证书的图案是:在一个博士帽的背景下,展现出巨帆出海的形状,其风帆由英语博士后,即Post Doctor两字的第一个大写字母P和D构成,这P和D又正好组成象形文字“后”和“追”的字形,它展现了中国博士后奋起直追,在学术的海洋里,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雄姿,象征着博士后在前进和成长的道路上乘风破浪、一帆风顺。

    我祝愿祖国的博士后们在博士后期间及其以后一生的经历中取得更好的成长,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材,为祖国、为世界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文有删节。全文另载10月下旬第20期《科学新闻》杂志)

     [科学时报]

 

“现在不仅发达国家,国内的高水平科研院所和研究型大学招收PI(研究小组负责人)时,曾经做过博士后也已成为基本要求,在生物学领域尤其是这样。”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裴钢院士介绍,上海生科院招收的PI,全部拥有博士后工作经历。他认为,现在博士后研究经验已成为科学家的“必由之路”。

虽然目前已成为中科院上下管理、科研人员的共识,但这一认识的逐渐成形继而根深蒂固,不仅缘于20年来博士后工作本身卓有成效,为国家造就和输送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水平人才,而且和有关领导长期以来的密切关注、全体博士后管理人员常抓不懈的辛勤工作密切相关。

在中科院院部及有关各研究所同仁的共同努力下,中科院的博士后们以其骄人成就,成为全国博士后事业中的一大亮点。中科院人事教育局博士后主管陈冬长期从事博士后管理工作,她认为,中科院博士后工作之所以出色,首先应归功于一批全国乃至世界顶尖、悉心指导博士后科研的大科学家,以及民主、活跃、积极进取的学术氛围,其实也是博士后管理工作长期积累的结果。

1985年,中科院在全国率先试行博士后制度,一年后在全国全面展开。试行伊始,中科院领导就十分重视博士后工作。1986年5月,为使袁亚湘博士回国工作,当时的中科院院长周光召院士亲自写信,邀请他到科学院做博士后,从师于著名数学家冯康院士。在大量博士后流动站的具体运转中,又得到了所在研究所历届领导持续不断的重视和支持。在安排住房、配偶工作、子女上学、入托等一系列问题上,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努力排除博士后人员的后顾之忧。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的博士后管理人员,还从多年前开始汇编并定期更新博士后工作指南,方便自身管理的同时,更为申报人员提供了最大的便利。

为打破旧有观念,改变人才难于流动、学科不能交叉、“近亲繁殖”等体制,国家出台了许多突破性的政策,中科院更是一直走在这场人事变革的前列。全国第一家接收博士后的单位——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多年来高度重视博士后工作,在其培养和使用上进行规范管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里为博士后设立专项培养基金,每年举办博士后学术交流研讨会,积极开展博士后联谊活动,以增进对交叉学科的了解和渗透,以此提高博士后的科研水平、创新和学术交流能力,吸引了大批博士后。一些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专业的博士后,不愿放弃在高能所的研究工作,仍选择做第二站博士后。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是首批得到国务院正式批准建立博士后流动站的单位之一,于1987年6月迎来第一位来自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美国博士王德峥。1995年初,该所经中科院批准成立“设岗招聘优秀人才专家委员会”,并分别成立了以所长为组长、副所长和有关业务部门负责人为组员的“引进优秀人才和博士后领导小组”,以及以学术委员会主任为组长、部分研究员为组员的“博士后专家组”,制定和完善了“博士后管理的有关规定”,形成了科技、人事、行政后勤等部门一条龙的管理服务系统。

为提升博士生、博士后、访问学者以及聘任制研究员等流动科研队伍的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促进科研队伍的动态更新,中科院正努力调整流动科研队伍的人才结构,建立与科学发展相适应的、与国际接轨的博士后模式,以逐渐使项目聘用的博士后成为流动科研队伍的主体。自1993年以来,中科院以项目聘用的博士后逐年增多,到2002年人数已达国家下达计划指标的近三倍。至2003年,高能所、大化所等接收的博士后全部为项目聘用,研究所的运行模式已逐步过渡到以项目聘用的博士后模式。

裴钢院士1991年获美国North Carolina 大学博士学位后,在Duke大学做博士后至1995年;到中科院上海生科院后,自己又先后招收了十几名博士后,培养情况很好,有的博士后出站后出国从事科研,有的重新回到国内,在相关机构担任重要科研工作。他介绍,生科院的博士后工作开展得早,也进行得比较成功。在生科院管理和科研人员的心目中,从全国各地广泛招收医学、药学等专业博士来所做博士后,已成为科研骨干人才培养的重要形式。根据实际需求量,生科院很早就开始突破国家计划,现在每年自主招收的博士后数量几乎达到国家下拔名额的十倍。

为使博士后流动站真正成为吸引人才的窗口、培养人才的基地,大连化物所根据招收博士后实验室的实际工作发展,并结合博士后科研人员的业务特点,由研究所和实验室筹集部分科研基金,允许博士后科研人员自选科研课题,承担一些探索性课题,使其能够施展出自己的聪明才智,并能在实践中学习提高,不仅丰富了个人的科研业务积累,又为实验室的研究工作和业务建设起到了先行一步的探索性作用。和其它研究所一样,努力争取优秀出站博士后留所工作,以将其拓展为科研队伍更新的主要来源。

科研应为经济发展、国家需要服务。基于这一认知,中科院有关研究所利用学科实力强、科研成果多、人才联络广的优势,积极为产业部门的发展服务。例如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先后与胜利油田博士后工作站、中原油田博士后工作站、大庆油田、辽河油田、中石化研究院、中石油勘探院、核工业地质研究院等单位联合开展博士后的招收培养工作,不断加强与产业部门的联系,提升其科研实力,受到企业的欢迎。同时还为吉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震局、军队科研单位等部门培养了博士后科研人员。

努力做好日常管理和服务工作的同时,中科院博士后管理人员一直在思考并努力完善我国的博士后制度。裴钢院士提出,鉴于博士后工作对我国科技事业的重大意义,应对其进行进一步改革,以促进其进一步提高。他建议国家有关部门,为了国家自主创新的需要,顺应世界发展潮流的需要,应建立类似于现在研究生招生体系的稳定招收渠道;针对博士后的生活问题,制定具体的支持;在招收名额、在站年限等方面,也最好取消对所有单位的统一规定。

    1985年至今,中科院下属87个单位共设立120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约占全国流动站总数的十分之一。2004年,中科院接收博士后约600人,迄今招收博士后总数达5405人,其中自筹经费招收2846人,目前在站1450余人。现在,早年招收的博士后纷纷成长为我国科研将才、帅才、具有国际水平的学术带头人;近年培养的博士后,也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英才。

共同的历史背景下,青年科技英才们往往也在同样的机遇、环境下,依靠彼此类似的努力共同成长起来。事实正是这样,现在我国科技界有这样一批崭露头角、不断取得突出成果、开始担任重要学术职务的青年科技工作者,拥有一段共同的珍贵经历——他们都在国家博士后制度的支持下,从中国科学院相关研究所的各个博士后流动站迅速成长起来。

20年来,我国博士后制度培养起几代科技精英,为中科院乃至全国科技事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日前,记者就成长环境、科研成绩、后续发展等问题,采访了几位来自中科院不同博士后流动站的优秀博士后。他们一致认为,正是博士后工作期间的跨学科交叉研究,拓宽了自己的研究领域和学术视野;名师大家的指导熏陶,丰富了自己的学术素养和科研经历。他们通过这个过程大幅提高研究水平,最终使自己学术生涯真正进入成熟期。

(本报记者 刘英楠)

 [科学时报]

 

相关链接

巴人论评:中国学术贫困之根本原因何在?

党领导“文化大革命”欲割断中华文化龙脉 珍贵文物遭空前浩劫

巴人论评:妄自尊大所营造的自我毁灭时刻

巴人论评:词典编修与“文格”

巴人论评:建设基层图书馆 造福子子孙孙

制度适时创新决定中国发展 权力腐败必致于执政党灭亡[评论]

“狗”官与“狗”院士[评论]

巴人论评:科技发展规划必须民主决策、科学决策

巴人论评:缺失民主,中国的发展就是畸形化,必将危机重重

巴人论评:大才无需选 “无为” 可致焉

世界大学最新排行榜“注水” 北大“大跃进”第十七[评论]

教育部实施高中教师读硕士计划 目标是"863"[评论]

巴人论评:从灭孔子到祭孔子 中共还想学好

巴人论评:人才是推动一个国家和社会进步最为重要的战略性资源

社会道义沦落是导致科研人员自杀的根源[评论]

巴人论评:揭露学术剽窃联想到中国出版业

巴人论评:文凭是学历,诚实是品质

专题评论:撤销中共宣传部 中国科学和发展大踏步

教育部需要面向全国人民 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

巴人评论:高考大战与社会诚信

巴人论评:中国急需大批教育家有所作为

 

 

 

  

 

 

 

 

 

   

 

 

诚信为本

经商做人

 

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anbaoe@public3.bta.net.cn

 


 

快速污水处理系统,可以有效地氧化分解污水中生物菌群难以氧化的含苯类有机物、氰化物、氨氮化合物等各种严禁直排江河的具有高度污染性的物质。适宜于处理化肥、农药、制药、印染、制革、化学合成、电镀、石化、焦化、微电子等各个行业排放的各种污水。

Tel:010-62063238

anbaoe@public3.bta.net.cn

 


 

自来水、循环水消毒系统改造,通过安装次氯酸钠发生器设备可以取消不安全的液氯消毒方式,更能保障饮用水有利人体健康。

Tel:010-62063238

anbaoe@public3.bta.net.cn

 


 

 

 


 

Copyright© sciencehuman.com,All rights reserved.

科学人网站工作部暨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联合主办
电话:010-62063238   E-mail:welcome@sciencehuman.com 


 

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