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公正平台   创造宽容环境

WELCOME TO 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树育健康心态   共谋高尚事业

科学热点
科学新论
专家论坛
科学观察
科学讨论
科学杂谈
科学轶趣
科学成果
科学论文

 

常怀忧党之心 恪尽兴党之责 十七届七中全会确认开除薄熙来刘志军党籍


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2-11-05

 

常怀忧党之心 恪尽兴党之责——写在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八次全会闭幕之际

新华网北京11月4日电(记者徐京跃、周英峰、崔静)

一棵枝叶茂盛的大树,不能任由蠹虫繁衍蛀蚀,否则就会趋于枯萎;

一个长期执政的大党,不能任由腐败滋生蔓延,否则终会走向衰亡。

伟大事业需要伟大力量来推动,伟大力量需要清廉之风来凝聚。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走过了很不平坦的道路。

十年来,我们党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强劲势头,坚决查处了薄熙来、陈良宇、刘志军、杜世成、郑筱萸、陈绍基、王华元、黄松有、王益、康日新、黄瑶、许宗衡等一批大案要案;

十年来,我们党始终领导反腐倡廉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保障了4万亿投资、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抗灾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等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

十年来,我们党着力解决征地拆迁、食品药品安全、医疗教育乱收费等侵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扎实推进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小金库”、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等专项治理;

十年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方向更加明确、思路更加清晰,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

扬清风建千秋业,扶正气夯万年基。

我们党旗帜鲜明、一以贯之地反对腐败,反腐倡廉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明显进展,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展现出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严治党的坚强决心,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的坚定信心。

十年来,从科学认识反腐倡廉形势,到准确把握反腐败斗争规律,从明确反腐倡廉建设战略定位,到全面推进反腐倡廉工作——

一个庄严使命——坚定不移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

这是我们党对人民、对历史作出的庄严宣示:

“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

2003年1月28日,北京中南海。党的十六大闭幕不久,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就召开专题会议,分析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面临的形势,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历史,也是一部反腐倡廉的历史。

站在新的起点上,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

中国共产党人对长期执政条件下滋生腐败的严重性和危险性,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都要坚决反对腐败,认识是清醒的。党从不缺少改革创新的精神和反腐倡廉的勇气,这十年信心更加坚定,步伐更加有力,措施更加有效。

高举“坚定不移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的旗帜,这是一项郑重的承诺,也是一项神圣的使命。

这十年,党对反腐倡廉形势的认识更加深刻——

“如果腐败得不到有效惩治,党就会丧失人民信任和支持。”十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密切关注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始终站在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深刻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

历史不会忘记:中央政治局会议特别是每年的中央纪委全会,都要定期分析和研判反腐倡廉形势;中央领导同志经常深入基层,调研反腐倡廉的新情况新问题;在对各级党政干部的教育培训中,反腐倡廉形势始终是重点内容……

认识在实践中不断深化。

“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呈现出成效明显和问题突出并存,防治力度加大和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并存,群众对反腐败期望值不断上升和腐败现象短期内难以根治并存的总体态势,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依然艰巨”——

2012年1月,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会作出的“三个并存、两个依然”的最新概括,体现了党中央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总体态势的科学认识,进一步增强了中国共产党人提高拒腐防变能力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这十年,党对反腐败斗争规律的把握更加准确——

在“科学发展观”这一思想武器的统领下,党中央始终保持理论上的清醒,不断理清和完善反腐倡廉的战略思路,保证反腐倡廉建设的正确方向。

——十六届三中全会作出“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大战略决策;

——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倡廉战略方针;

——胡锦涛总书记2007年6月提出“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的重要思想;

——十七大第一次把“反腐倡廉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强调将其“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明确了反腐倡廉建设在党建工作中的战略定位……

“这十年,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的领导集体,把反腐倡廉建设置于党的长期执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中来思考、来部署,实现了重大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中央纪委有关负责人说。

这十年,党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态度更加坚决——

“中国共产党越来越认识到腐败是执政面临的最大威胁,下定决心、下大气力解决腐败问题,取得的成效令世界刮目相看。”对于中国近年来的反腐败斗争,美国《纽约时报》评论说。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

十六大以来,胡锦涛总书记先后10次出席中央纪委全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中央政治局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国务院每年召开廉政工作会议,部署政府系统反腐倡廉工作……

决不让任何腐败分子逃脱党纪国法的惩处。2012年9月28日,中共中央决定给予薄熙来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十年来,我们党坚决查办违纪违法案件,不管涉及到谁,不论权力大小,都一查到底,决不姑息。

十年来,我们党全面推进反腐倡廉工作:坚决查办案件,维护党纪国法的严肃性;开展监督检查,确保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通过深化改革和加快法规制度建设,注重从源头防治腐败……

筚路蓝缕,不断求索。

回望十年,从十六大时宣布“初步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的有效开展反腐倡廉的路子”到十七大时宣布“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丰富和发展反腐倡廉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内涵,推动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阔步前行。

每一步都扎实稳健,每一步都势不可挡。

十年来,从确保“4万亿”投资计划落实,到保障救灾和重建资金物资安全使用,再到监督奥运会、世博会等廉洁运行——

一条鲜明主线——为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保驾护航

这是一条看似普通的新闻——2012年10月1日,上海世博会期间的中国馆正式“变身”为中华艺术宫。

这又是一条不该被忽视的新闻。上海世博会留下的不仅有物质遗产,还有一份“廉洁”遗产——

这是一届工程建设量大、资金流量密集的盛会:世博园区主体建设项目达47个,总投资197.37亿元;动迁居民18300多户,拆除各类建筑总量达350多万平方米;世博会运营支出累计119.64亿元,运营收入为130.14亿元……

这是一届工程安全优质、资金使用规范的盛会:截至目前,世博会尚未发现重大违纪违法案件,尚未发现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尚未发现重大挪用挤占、重大损失浪费、重大质量和安全生产事故等问题……

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切实加强对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方能严明党的纪律,确保中央政令畅通。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反腐倡廉”从来就不是一个抽象空洞的政治口号,而是解决现实问题的强大武器。

十年来,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办成了大事、办妥了难事、办好了喜事。这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水平,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团结和统一。这其中,都有监督检查来推动、来促进、来保证。这是反腐倡廉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生动实践,是提高政府效能保证政令畅通的有效举措,是维护群众利益加强血肉联系的具体体现。

十年间,一系列关系国计民生的监督检查陆续展开——

人们不会忘记,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从实施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一开始,中央就组织24个检查组深入31个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及有关行业和中央企业,先后开展了5轮监督检查;

人们不会忘记,四川汶川地震、甘肃舟曲泥石流、青海玉树地震等重大灾害发生后,中央纪委监察部和相关省份多次派出专项检查组,对救灾和重建资金物资使用、捐赠款物移交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人们不会忘记,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重大活动筹办工作启动之初,就建立了专门监督机构,组织开展对中央政策措施落实、资金管理使用、工程建设质量、活动组织运行、征地拆迁和居民安置等情况的监督检查;

人们不会忘记,2011年开始,中央成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工作领导小组,重点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管理通胀预期、水利改革发展、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以及规范节约用地等政策落实情况开展监督检查;

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保障和改善民生,到推进文化改革发展;从支持西藏、新疆等民族地区发展,到保障地方各级党委集中换届……

十年,3600多天,反腐倡廉工作始终围绕中央重大决策、重要工作、重大活动、重大事件,始终贯穿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各个领域。

令出则行,行则必果。人们欣喜地看到——

一次次监督检查维护了中央权威,保证了政令畅通:汶川地震抗震救灾监督检查工作中,给予741人党纪政纪处分,起到了明显的警示和教育作用;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监督检查工作中,查办违纪违法案件314件,发现的6万多个问题均按要求进行了整改……

“正是在这些年,对重大决策和重大事项开展监督检查,逐渐成为了一种常态的监督模式。”中央纪委研究室主任李雪勤说,这种做法既有利于维护中央权威、确保中央政令畅通,又有利于关口前移、减少腐败现象发生。

蓦然回首,我们已迈出坚实的一步,抵达一处新的彼岸。

十年来,从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到对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连出重拳,再到详细规定领导干部从政中“禁止”的行为——

一份廉政答卷——回应人民关切维护人民利益

10月22日,广州市纪委宣布,被网友反映坐拥22套房产的广州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番禺分局政委蔡彬,已被免去职务,番禺区纪委已对其立案调查。

回首十年,从之前查办“天价烟”局长周久耕,到最近调查“表哥”杨达才、“房叔”蔡彬,针对群众反映强烈、关注度高的问题,我们党从不回避、从不姑息、决不手软,努力以反腐败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造福于民。

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

十年间,党中央回应人民关切,维护群众利益,狠抓作风建设。每年的中央纪委全会,都会针对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作出明确部署,采取一系列务实有效的治理措施。

少数领导干部大吃大喝、请客送礼、收受礼金、生活情趣低下等,是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

当反腐败斗争需要攻坚克难的时候,抱怨或后退都是没有出路的。唯一的出路就是继续反腐倡廉。党中央“对症施治”,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政治勇气、政治智慧——

2007年1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六届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会上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

2010年1月,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颁布,详细规定了从政中“禁止”、“不准”的行为;

2010年5月,《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和《关于对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国(境)外的国家工作人员加强管理的暂行规定》相继出台;

2011年开始,在集中换届中突出治理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和突击提拔干部等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立足党纪国法,心系人民群众。效果令人振奋:仅2011年,全国有44150名党员干部主动上交现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等共计3.86亿元;受理反映违反换届纪律问题的举报846件,查实52件、处理73人……

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

回首十年,“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深入落实到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之中,这是一个显著特点。

执政为民,纠风惠民。中国共产党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深入治理存在于群众身边、损害群众利益的腐败问题。

民之所忧,我之所行。从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抓起,从人民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十年间,党向一个个“顽疾”郑重宣战——

2008年4月至2011年3月,开展制止公款出国(境)旅游专项治理:2010年,全国党政干部因公出国(境)团组数、人次数、经费数与2006年-2008年3年平均数相比分别下降47.1%、43.9%、32.6%,节约经费14亿元;

2009年至2011年,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截至2011年底,全国共发现“小金库”60722个,涉及金额315.86亿元,责任追究10429人;

2009年起,集中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截至2012年8月底,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2.71万件,查实2.43万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81万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9794人。

从开展涉农收费专项治理,到开展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从治理庆典研讨会论坛过多过滥问题,到清理规范评比达标表彰……一串串坚实脚印,一份份扎实业绩,印证着党中央以反腐倡廉实际成效取信于民的决心。

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直接侵害群众切身利益,如果得不到有效惩治,党就会丧失人民信任和支持。”党中央对“群众身边的腐败”连出重拳——

严查执法不公、为黑恶势力充当“保护伞”;严查基层干部买官卖官、拉票贿选;严查基层干部吃拿卡要、收受财物;严查基层干部作风粗暴、欺压群众、奢侈浪费;严查各类学校办学乱收费……

反腐败既要“打老虎”,又要“拍苍蝇”。中共中央党校教授辛鸣认为,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就是“苍蝇”,虽然这些腐败现象单个案件危害可能不是很大,案值也不是很高,但它发生在群众的眼皮底下,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影响面极大。

反腐倡廉工作的成效,人民群众最直接受益。

反腐倡廉工作的好坏,人民群众看得最清楚。

“这十年,党顺应群众期待、回应社会关切,把维护群众利益作为反腐倡廉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丰富生动的实践诠释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深刻内涵。”中央纪委有关负责人说。

十年来,从成立国家预防腐败局,到初步形成全国巡视监督网络,从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到不断提升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

一项战略任务——加快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10月25日,深圳市预防腐败局正式揭牌。至此,广东全省21个地级以上城市实现了预防腐败机构全覆盖。而在省一级,截至10月底已有23个省(区、市)成立预防腐败机构。

2005年1月至2012年7月,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务院、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委制定反腐倡廉法律法规和文件规定616件,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制定反腐倡廉相关地方性法规和文件规定1538件,形成了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基本框架。

“从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的制定和实施来看,中国的反腐败战略在进一步完善,中国在预防和打击腐败方面的努力令人称赞;中国定期检查行动计划的执行情况,让我们学到了成功的经验。”

发出这样由衷赞叹的,是亚太经合组织和亚洲开发银行的负责人。

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中国共产党人对执政规律和反腐倡廉工作规律的认识逐步深入,在坚定不移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力求从源头上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

“党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从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全局和战略高度,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了这样的重大战略决策,并将其写入了十七大修改后的党章。

这是一个崭新的起点,这是一项全新的工程。

十年间,一系列部署有序展开——2005年1月,颁布《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2008年5月,颁布《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将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列入十一五、十二五规划纲要……

兴廉政之风,树浩然正气。

回首十年,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呈现出科学谋划、系统治理、整体推进的良好局面,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

——教育方面:开展党性党风党纪和廉洁从政教育,加强岗位廉政教育,30万名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接受教育,轮训基层党员干部2600多万人次;宣传勤廉兼优典型,开展廉政文化创建活动……

——制度方面:制定或修订了行政监察法等法律,制定或修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巡视工作条例等一批重要规章制度……

——监督方面:深入开展巡视工作,全国巡视监督网络初步形成;2007年成立国家预防腐败局;加强对党政领导干部的问责;推行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积极推进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司法公开、厂务公开……

——改革方面: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干部人事制度、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以及财税、金融和投资体制、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

——纠风方面: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解决征地拆迁、涉法涉诉、环境保护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惩治方面:始终把查办案件放在突出位置,仅2007年11月至2012年6月,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就立案64.3万余件,结案63.9万余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66.8万余人,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24584人……

“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10年前,人们对于这个词恐怕还很陌生,现在已耳熟能详。

截至2012年8月,《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部署的159项任务中,完成阶段性任务和持续性开展的有147项,占任务总数的92%。

“中国的反腐败工作并非仅限于对腐败官员的惩治上,更重要的是通过教育、制度、监督等方式建立了防止腐败蔓延的系统工程。”对于中国惩防并举的反腐败工作思路,英国《环球时报》评价说。

改革决定出路,创新引领未来。

从全面推行廉政风险防控,到开展防止利益冲突试点;从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到开展制度廉洁性评估;从推广“制度+科技”反腐,到推广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从开通“12388”举报网站,到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建设……

“这十年,一批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成果和经验应运而生,为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注入了活力和动力,大大提升了反腐倡廉建设的科学化水平。”中央纪委有关负责人说。

从严治党动真格,不信东风唤不回。

这是国内公众的评判:国家统计局的民意调查显示,人民群众对反腐败工作成效满意和比较满意的比例,2003年为51.9%,2011年达到72.7%;人民群众认为消极腐败现象得到不同程度遏制的比例,2003年为68.1%,2010年达到83.8%,均呈逐年上升趋势。

这是国际社会的评价:中国的反腐败成绩是“足以同在中国这样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解决温饱问题、极大地消除贫困相提并论的一个巨大贡献”。

重温来路,风云激荡。放眼未来,任重道远。

当前,应该更加清醒地看到:我国各方面体制机制还不完善,各种腐朽思想的影响仍然存在,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在短时期内难以清除,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面临不少新情况新问题:

——腐败现象在一些领域仍然易发多发,党员领导干部违纪违法问题依然严重;

——一些腐败案件涉案金额巨大、社会影响恶劣,窝案、串案、案中案明显增多;

——违纪违法行为日趋复杂化、隐蔽化、智能化,社会领域、新兴经济领域案件和利用高新技术手段作案有所增加;

——一些党员领导干部作风方面问题比较突出,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和不正之风仍然比较严重;

——腐败问题与多种社会矛盾相互交织,治理难度加大……

一些国家和政权兴衰更迭的事实说明,如果腐败得不到有效治理,就会丧失人民信任和支持,就有亡党亡国的危险。

回首十年,经验与启示弥足珍贵:反腐倡廉没有退路,只能勇往直前;反腐倡廉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必须持之以恒。

展望未来,这是一个不允许放慢脚步的时代,也是一个必须谋求新发展、开创新局面的时代。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只有开始,没有终点。

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

人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沿着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坚定走下去,有着8200多万党员的中国共产党一定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风险,一个执政63年的大党将永远成为引领中国社会进步的核心力量。

这是历史的结论:选择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宗旨,中国共产党的生命必将纯洁,中国共产党的事业必将永恒。

    [新华网]

十七届七中全会确认给予薄熙来刘志军开除党籍处分

新华社快讯:十七届七中全会审议通过中纪委关于薄熙来严重违纪问题、关于刘志军严重违纪问题的审查报告,确认中央政治局今年分别作出的给予薄熙来、刘志军开除党籍的处分。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公报

(2012年11月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通过)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于2012年11月1日至4日在北京举行。

出席会议的有中央委员200人,候补中央委员165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和有关负责同志列席会议。

会议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锦涛作了重要讲话。

会议决定,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2年11月8日在北京召开。

会议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全会讨论并通过了党的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讨论并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决定将这两份文件提请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审议。习近平就党的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讨论稿和《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全会充分肯定了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一致认为,中央政治局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着力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着力加强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着力深化改革开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各项事业取得了新的显著成绩,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为召开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创造了良好条件。

全会总结了党的十七大以来5年的工作。一致认为,这5年是不平凡的5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全党,紧紧依靠全国各族人民,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考验,全面推进了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民主法制建设迈出新步伐,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社会建设取得新进步,国防和军队建设开创新局面,港澳台工作进一步加强,外交工作取得新成就,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全会决定,增补范长龙、许其亮为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全会按照党章规定,决定递补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王学军、王建平为中央委员会委员。

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薄熙来严重违纪问题的审查报告》、《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刘志军严重违纪问题的审查报告》,确认中央政治局2012年9月28日作出的给予薄熙来开除党籍、2012年5月28日作出的给予刘志军开除党籍的处分。

全会全面分析了当前形势和任务,深入讨论了新形势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若干重大问题,为召开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作了充分准备。

    [新华网]

 

 

 

相关报道

关注十八大就是关注我们的未来

  昨日(11月4日),十七届七中全会在京闭幕,会议决定,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2年11月8日在北京召开。

  十八大召开在即。连日来,民众高度关切这一盛会。在人民网强国社区近日推出的“聚焦十八大网络调查”民意投票中,民主政治、社会民生、反腐倡廉暂居民意投票排行榜前三位,其中又以提高养老金及收入待遇、取消身份编制管理、加大基层教育投入等社会民生问题的留言最多。

  其实,民众对于十八大的关注和期待,从早些时候的十八大代表选举时就开始渐趋浓烈。无论是坊间的议论,还是网络上的发言,其中固然有对执政党的理论建设、政治路线、人事安排以及施政方针的关心;同时,也蕴含着对改变自身境遇及未来预期的某种期待。这种关切,正是一种公民意识。

  中国社会这些年来发生的一个积极变化,即是公民意识的发育和增强。特别是从十六大、十七大以来这10年间,越来越多的民众认识到个体自身固有的权利和责任,并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具体而言,从每年的全国两会,党的重要会议,乃至政府的每一项重大公共决策中,都可以感觉到民意的涌动,以及民意与这些重大会议的良性互动。

  同样,眼下网民对十八大的关切,也不外乎此。其间涌动的依然是个体的权利和尊严,以及公民对于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中国青年报记者、十八大代表刘万永日前接受央视网访问时就表示,“当选十八大代表后,微博上经常有人@我,刘代表能不能把这个呼声带到十八大,那个呼声带到十八大……”

  概而言之,这些呼声以及呼声后面的社会生态,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的权利和福祉。一方面,民众期待在诸如教育公平、收入差距、户籍藩篱、公共服务等等胶着多年的议题有实质性的突破;另一方面,也希望在增进民众福祉的同时,解决权力产生、运行和约束中存在的问题,加快预算公开、官员财产公开的进程。

  今年9月底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论及十八大的主旨时,明确提到,“全面把握我国发展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新期待,科学制定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继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等。这样的表述,可视为对民意的积极回应。

  值得一提的是,信息时代互联网的普及也让每一个公民都能够随时随地参与公共事务。公共事务参与门槛的降低,使得民众有了一个相对便捷的表达主张、提出意见的渠道。事实上,这也是这些年来越来越多的民众能够活跃于公共事务的先决条件。

  当然,民众关注十八大,也与这次大会将会对国家未来的大政方针产生重大影响有关。每一次党代会都成为推动中国发展变化的关键节点,这一次也不例外,十八大将确定中国未来五年乃至更长久的走向,而在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道路上,中国也还面临着诸多严峻的考验。凡此种种,无不与每一个人的未来休戚相关。

    [新京报]

中国创新,开拓发展新境界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文明进步的不竭动力。

  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始终高举创新大旗,更新发展观念,转换发展模式,探索形成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的理论创新体系,创立有利于实现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凝聚了最广泛的社会共识,集中了最广大的社会力量,发挥了最强大的制度优势,为中国转型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和强劲动力。

  理论创新:

  科学发展观成时代的行动指南

  进入新世纪,能源、资源、环境、技术的瓶颈制约日益突出。发展起来后凸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无论规模还是复杂性都世所罕见。

  一个时代的进步,总是以实践基础上的思想变革、理论创新为先导的。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是我们党对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最新认识,为我们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提供了行动指南和理论依据。

  “十六大以来,我们党的理论创新进入了新的活跃期和旺盛期,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央文献研究室巡视员张宁说,其中,最为人瞩目的是科学发展观,它创造性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理论创新的核心和统领。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的理论创新体系内容丰富、开放包容、宏大广阔——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等战略思想助推着中国经济腾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创新成果塑造了神清气爽的中国风貌;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等国际战略思想勾勒出负责任大国形象;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建设学习型政党等党建理论的创新则继续丰富着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

  “这些重大战略思想都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都是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从不同角度丰富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 十八大代表、国土资源部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汪民说。

  “回头看海南农垦的改革之路,正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一步一个脚印披荆斩棘,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又好又快发展。”十八大代表、海南省农垦总局党委书记王一新说。

  总结新时期党的理论创新的基本经验,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秦宣这样概括:“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这一原则;始终站稳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这一立场;始终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始终追寻实现中国现代化这一目标。”

  体制机制创新:

  为科学发展保驾护航

  科学发展观为中国发展指明了方向,体制机制的创新则为科学发展“保驾护航”。

  实践表明,机制机制不完善、改革不到位是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和问题产生的重要根源,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最根本的是要靠深化改革、靠体制机制的创新。

  那么,什么样的机制体制才是有利于实现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党的十七大给出了明确的答案:“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公司从立项、建设到投产仅用1年零4个月,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当地行政审批大幅度‘瘦身’。”广东的一位企业负责人说。10年来我国已先后分6批共取消和调整了2497项行政审批项目,占原有总数的69.3%。

  不只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速,这10年,经济领域,按照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深化投资、财税、价格、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改革从未停歇,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显著增强;政治领域,包括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全面部署逐级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大步前行;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成就令人欣喜;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强化政府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监管职能、努力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环境补偿机制,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日益创新完善……

  十八大代表、海航集团董事局董事长陈峰感慨:“真正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就要持续创新企业体制、机制,这是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也是中国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自主创新:

  “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加速转变

  神舟飞天、“嫦娥”奔月、“蛟龙”探海、青藏铁路开通、超级杂交水稻亩产破纪录…… 10年来,我国在重要科学前沿和战略必争领域取得了一批重大创新成果,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作用进一步显现。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有国际影响的科技大国和经济大国。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真正的核心技术市场换不来、花钱买不到。一个国家能否在国际竞争中长久地保持优势,取决于其科技进步的速度与自主创新的能力。努力提高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逐步摆脱经济发展对资源消耗和环境投入的过度依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

  2006年1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新世纪第一次全国科技大会,作出了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到2020年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党的十七大进一步强调,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建设创新型国家,重点突出: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核心明确: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10年来,我国研发经费投入、技术市场成交额、授权发明专利均不断刷新纪录,越来越多的企业成为技术研发、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主体,企业的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明显提升。华为、中兴、中芯国际等一批创新型企业脱颖而出,领跑“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加速转变。

  “金融危机中,西方国家开始反思,反思的结果就是转型。各国都意识到,经济转型的供给来源于科学技术,来源于科技的突破。”陈峰说。

  10年来,广大科技人员奋勇攀登、潜心攻关,在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生命健康、公共安全、防灾减灾等民生领域大显身手,自主创新成果越来越多,让亿万中国人民切身感受到科技进步带来的舒适与便捷。

  十八大代表、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研究员王晓红说,“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力强。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就一定能推动实现科技实力、经济实力、综合国力的新跨越。”

  “回首过往,中国创新激发出的强大活力,使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面对未来,还需要狠抓企业创新主体,狠抓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狠抓新一轮的科技开发创新,拓宽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十八大代表、天津市委科技工委书记赵海山说。

  自主创新,中国故事一定更精彩。

  视觉统筹:宋 嵩 蔡华伟 张芳曼

  于猛 张垚

    [人民日报]

“晒账本” 让阳光普照公共空间

2007年底,一些网友在论坛里公布自己的薪水、奖金、福利,甚至把工资条附图贴上,“晒工资”成为风行一时的活动,而“晒”也作为新词迅速走红。

海量信息,大浪淘沙,“晒”字能成为网络时代留存下来的经典语汇,却源于其词义的扩展。2008年5月,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以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例外”,把我国透明政府的建设带上法治化的轨道。当越来越多人把目光投向曾被视为“秘密”的政府信息,发布之物从私人的工资条变成了政府的大账本,关注之事从家长里短变成了公共事务,“晒”也因而有了公开、透明的引申义。

在5亿多人通过网络发表意见、进行表达之时,或许没有什么比网络词汇更能迅捷地反映公众心态了。“晒”字折射的,是群众对政治运行公开、透明的赞许,是社会对权力行使科学、规范的期待,是公民对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监督的热望。

的确,近10年来,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社会组织,晒账本、晒工作,公开透明已是大势所趋。新疆阿勒泰的官员财产公示、浙江温岭的阳光预算、四川白庙的“全裸账本”……晒的范围扩大、内容增加。2010年,中央部委晒出“三公”经费;2011年,“晒三公”在争议中前行,北京、上海等地纷纷跟进,晒的质量提升、意识增强。从被动晒到主动晒,从“愿晒就晒”到“一定要晒”,“晒”字的闯入,无疑是中国政治生活的一个重要变化。

“晒”字的背后,是“执政为民”理念的进一步彰显。中央部门“晒三公”、执法部门晒权力清单,甚至是一些地方晒领导手机号,对象无疑都是公众。主动将权力运行的过程置于公众监督的视线之下,让公众知情、请公众监督、使公众参与,从本质上讲,就是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行使权力的最高位置,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行使权力的根本标准,是“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的权力观在实践层面的充分体现。

晒的效应,已然显现。且不说“公车专拍哥”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河南取消公安车牌号段,也不说慈善风暴倒逼出的红十字会捐赠查询平台,只说个税起征点网络征求意见时22万条建议增强的参与意识,只说“晒三公”时无数公众紧盯钱袋进行的民主训练,公开带来的参与、互动和共建,形成社会共同体意识、激发现代公民精神,这就足以开拓出更广阔的民主图景。

即便从“晒”字风行的2007年算起,公开透明进入公众视野,也才刚刚5年。如何晒得更及时更有效,如何以晒为起点延伸到监督、参与,都是下一步需要回答的内容。但重要的是,由被动变主动、由例外到常态,让公开在政府、公众、媒体和社会的共同作用下不断前行。

    [人民网-人民日报]

“流动的中国”考验执政党能否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请把我留在那时光里……”一提到“春天里”,人们就想起那两个光着膀子在出租屋里高歌的打工仔,想起2.5亿农民工对未来的彷徨和渴望。

  世界上从来没有一个国家面对过如此多的流动人口。改革开放30多年来,几亿名背着“蛇皮袋子”进城的农民工,让“凝固的中国”变成了“流动的中国”。他们创造的光荣和梦想,成为乡土中国向现代中国转身的标志性成就。他们内心的纠结和迷茫,也折射出转型中的大国成长的烦恼。

  很多人还记得,2009年末,包括农民工在内的“中国工人”登上美国《时代》周刊年度人物榜,成为引领时代进步的先锋。在全球金融危机中,“正是这数以亿计的个体的自救,完成了对这个危难时刻的力挽狂澜”。2.5亿农民工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擦亮“中国制造”的品牌,打造城市更美好的生活,助推经济形势的“V型反转”,为中国迈向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作为改革开放后崛起的“新社会阶层”,农民工带给我们的,不单是炫目的物质成就,还有无数心灵的感动。在北京“7·21”暴雨中,150名农民工用血肉之躯,救出182名被困群众,成为“平凡的真英雄”。破解世界建筑难题的赵正义,获得中国科技进步二等奖,成为“农民工发明家”。从“傻根”变成明星的王宝强、用知识改变命运的北大保安、从农民工成长为十八大代表的巨晓林……他们用行动积聚起社会的正能量,成为“中国的脊梁”。他们不抛弃、不放弃的励志故事,为中国注入了信心和活力。

  “流动的中国”释放出罕见的能量,也衍生出诸多社会问题,考验着治国理政者的政治智慧。从总书记关心留守儿童,到总理帮助农民工讨薪;从给农民工子女一张安稳书桌,到健全工伤、养老等社会保障;从国务院出台“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到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从引导农民工有序流动,到创造条件打开上升通道;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到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农民工的发展进步和权益保护,推动着中国的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促进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第一代农民工留不住,第二代农民工不回去,第三代农民工回不去。”今天,80后、90后等“新生代”农民工登上历史舞台。与眷恋故土的父辈相比,他们面临着扎根城市还是归根农村的两难抉择,面临着从农民工到产业工人的“惊险跳跃”。这样的抉择和跨越,不仅关系亿万农民工的福祉,关系“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更关系中国的全面小康社会能否如期建成。

  从这个意义上说,留在惠风和畅的“春天里”,续写“春天的故事”,不仅是2.5亿农民工的殷切期盼,更是中国这个农业大国实现现代化的美好愿景。中国,正在期盼和愿景中奋力前行。

    [人民网-人民日报]

“回应” 互动中筑牢信任的基石

“元芳,你怎么看?”电视剧《神探狄仁杰》中主人公的这句追问近来走红网络,成为公众表达诉求和质疑的经典句式。

十年来,随着公众参与意识、表达意识、监督意识的增强,对各级管理部门来说,类似的提问并不陌生。无论分配制度改革,还是柴米油盐价格;无论房屋拆迁政策,还是化工厂选址方案……对于这些问题,人们不仅想了解党政部门“怎么看”,更想知道接下来“怎么办”。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盼,我有所为”,从这个角度,人们感受到党心与民意相互激荡的力量从胡锦涛总书记与网友在线交流,到众多地方和部门开设政务微博;从物权法、精神卫生法征求社会意见,到开通全国反腐举报网站;从建立新闻发布和新闻发言人制度,到印发《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意见》,近十年来,“公开”成为一项基本原则,“回应”正由选答题变为必答题,“互动”也成为衡量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尺。

不同于以往,在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今天的回应面临着信息爆炸的挑战。当“我说你听”变成“双向互动”,“一个声音喊到底”已经不再可能;当“真理还在穿鞋,谣言已经跑遍半个世界”,吞吞吐吐的“挤牙膏”回应方式已经跟不上形势。正因如此,从非典疫情到汶川地震,“及时公开透明”成为最优选项,“快报事实、慎报原因”成为发布原则,在社会关注的聚光灯和放大镜下,网络时代的回应方式不断进步革新。

不同于以往,在一个权利意识日益高涨的社会,今天的回应肩负着增强信任的重任。当质询被看作是一项基本权利,“无可奉告”势必招来更多追问;当“宁信其有,不信其无”成为社会心理,“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已经很难服众。这些年我们发现,在与公众的互动交流中,那种公式化、万能式的回应少了,回应中的空话、套话、废话少了,类似“不明真相”、“别有用心”等词汇也基本不见了。勇于面对质疑,善于触碰热点,真诚给予回应,体现了对公民知情权的尊重;回应不回击,对话不对立,凡事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凡事不先入为主推卸责任,凡事多从干部身上找原因,逐渐成为一种普遍共识,折射出越来越强大的执政自信。

回应才有互动,互动才有互信。如今,越来越多的领导干部认识到,群众诉求就是执政力量,舆论质疑也是宝贵资源。学会在舆论监督下工作,善于对社会的关切负责,以公开透明化解疑虑,以闻过则喜树立公信,以维护群众利益赢得民心,这既是现代行政的必然要求、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也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有力展现。

“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身处新时代,面对新挑战,不断光大我们党善于与群众对话的传统优势,从倾听民众诉求中改善治理,在及时回应中引导公众参与,在良性互动中促成社会共识,我们就一定能够实现公信力的保值增值,筑牢长治久安的执政根基。

    [人民网-人民日报]

 

 

 

   

 

 

 

诚信为本

经商做人

 

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anbaoelee@sina.com

 


 

电催化裂解快速污水处理

快速污水处理系统,可以有效地氧化分解污水中生物菌群难以氧化的含苯类有机物、氰化物、氨氮化合物等各种严禁直排江河的具有高度污染性的物质。适宜于处理化肥、农药、制药、印染、制革、化学合成、电镀、石化、焦化、微电子等各个行业排放的各种污水。

Tel:010-62063238

anbaoelee@sina.com

 


 

消毒氧化设备

自来水、循环水消毒系统改造,通过安装次氯酸钠发生器设备可以取消不安全的液氯消毒方式,更能保障饮用水有利人体健康。

Tel:010-62063238

anbaoelee@sina.com

 


 

 

 

公司简介 | 公司服务 | 公司诚聘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sciencehuman.com,All rights reserved.

科学人网站工作部暨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联合主办

  http://www.sciencehuman.com  京ICP备05003557   科学人 网 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