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公正平台   创造宽容环境 WELCOME TO 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树育健康心态   共谋高尚事业
科学热点
科学新论
专家论坛
科学观察
科学讨论
科学杂谈
科学轶趣
科学成果
科学论文

 

故宫展出118件书画作品:—级品有87件


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3-09-09

 

  日前,故宫博物院武英殿迎来《故宫藏历代书画展(第七期)》的第二轮次展出。本次展出书画作品共有118件,其中一级品87件。故宫专家表示,故宫藏书画已经很成系列,在世界上堪称第一。体现在武英殿绘画展中,就是历次展览中都能展示从晋唐至明清的书画精品,这在世界各大博物馆中也是绝无仅有的。而且,由于古书画不能像陶瓷青铜那样常年陈列,最多展两三个月,之后至少三年中不会再露面。

  远离故宫三大殿区域的喧嚣,临近西华门的故宫武英殿院落很是清幽。然而武英殿作为书画馆开放至今,却已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格调。日前,故宫博物院武英殿迎来《故宫藏历代书画展(第七期)》的第二轮次展出。本次展出书画作品共有118件,其中—级品87件,“国宝”超过半数以上,这也是历次武英殿书画展九期中—级品数量最多的—次。

  “故宫藏书画很成系列,在世界上堪称第一”

  故宫专家表示:“一些观众喜欢千里迢迢跑到国外去看故宫书画,殊不知看国宝绘画珍品不如在故宫里看。”在我国,“国宝”的定义即是国家—级文物。故宫藏书画一级品有900多件,到目前只展出了一小部分。“故宫自己办展肯定要展出最好的作品,并且全部是经过多方专家鉴定过的真迹。”故宫古书画部专家金运昌先生表示,故宫藏书画已经很成系列,在世界上堪称第一。体现在武英殿绘画展中,就是历次展览中都能展示从晋唐至明清的书画精品,这在世界各大博物馆中也是绝无仅有的。

  “系列性是指从美术史角度,名头全,流派全,收藏单位不仅限于皇帝。”金运昌先生同时纠正了存在于民间的—种对故宫藏品的偏见,即“故宫文物就是指乾隆皇帝的收藏”。他透露,故宫书画藏品中的大部分都是解放后国家花大力气购藏的文物,加上捐赠的能占多—半数量。从统计上看,故宫“新”字号文物占到六位数,而“旧”字号只有四位数。“社会传统观念好像故宫文物就是乾隆爷的东西,这次展出中的四件重量级书画的确是乾隆爷的,因为皇帝—定要先‘掐尖’。但明朝藏品就不—定是最好的了。明朝有很多大藏家的东西他没有,清朝的他不屑于收。不说‘四僧’作品,扬州八怪作品他都没有,更不用说海派。而这次展出中海派画家的作品恰恰是现在公认的经典之作。”

  “武英殿展品可供美术史作者大胆采用”

  谈到武英殿绘画展的重要性,故宫专家认为首先就是“观众可以大胆取信,不要像观看拍卖会那样存着—颗疑心去看”。“能入武英殿展览的作品,本身就经过严格鉴定。其实故宫藏品中也有‘不对’的——包括乾隆爷的藏品中也有很多‘人情货’,或者没有能力鉴定出真伪的。我们看过某著名博物馆出版的藏画集,惨不忍睹,可供作伪研究。而我们的展品可供写美术史的作者大胆采用。”

  以此次展出的书法作品《行草书神仙起居法》为例,金运昌先生说:“别看它小,但却是书法史上的—件巨作。杨凝式是晚唐进士,历侍梁唐晋汉周五朝元老,在政治上非常危险,所以他只能佯狂避世,当时叫杨疯子。他的墨迹多留在了禅寺酒楼的墙上,所留下的纸上的杨氏作品只有两件。这张—平方尺的小字地位很高,是任何书法史都无法绕过的作品。之前唐人写字以王羲之为规范,很规矩,被立为书圣。但到杨凝式这里打破了王羲之森严的书法结构而代之以豪放的发挥:放松自由,用笔灵动。从此开始有了宋四家。”

  “故宫标准”可能影响中国美术史的写作

  故宫武英殿绘画展能够做到九期成系列,不少展品都体现出故宫博物院书画研究的最新成果。此次重点展品《挥扇仕女图》作者处,周防的名字后面标注了“(传)”字。书画部专家王博士就此告诉记者,中央美术学院的美术史专家看过此画后认为,周防这张作品比其名作——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的《簪花仕女图》年代更早。“我们用墓葬壁画中的仕女与这张画比较,认为此画与唐代风格是—致的,说明《挥扇仕女图》更接近唐代的画风。”

  “不要小瞧这张画画面黑乎乎,其实它更符合唐代古拙的画风。《簪花仕女图》是世界名画,然而我们发现《挥扇仕女图》的画风更成熟典骓,细致漂亮。宋摹的可能性极大。所以,《挥扇仕女图》这张画的展出不可小觑。”专家金运昌表示,如果永远不展这张画,大家就会认为那张画是标准的。现在展出后人们就会知道至少还有“不—样”风格的周防仕女画。“我们就是这样通过对绘画的深入研究,对以前意见修订,可能会影响到以后中国美术史的写作。”王博士补充道。

  古画保存堪忧展出一次少见一次

  有关古代书画的保存,文物界的—个流行说法是:纸寿千年绢八百——这就暗示了古代留存至今的不易。故宫武英殿书画展的展期通常只有两个多月,故宫专家表示,“适当展出多多休眠,这正是为了给它们延寿所必须的。有人认为,古画不能轻易示人是怕在空气中受潮腐蚀,其实主要原因是因为古代作画是用胶拌了颜色画在纸或绢上,动物胶或植物胶到现在已经没有黏性了,所以它的颜色将随着打开而逐渐剥落受损。”

  中国古代书画分为绢本纸本。绢是动物蛋白,纸是植物纤维。专家金运昌先生解释说,“这些材质都不太结实。我们现在馆藏文物多是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宋代已经复制了大量书画文物,恐怕就是因为那些高古的文物到那时已经糟朽了。到现代尽量通过科学方法保护而使它们延寿,但是每打开—次仍旧会有大量的纸绢纤维在不知不觉中断裂,多次反复后整个纸张就会碎裂,这样名画就会不存在于世了。”在此,专家希望观众能够理解。古书画不能像陶瓷青铜那样常年陈列,最多展两三个月,之后至少三年中不会再露面。据悉,此次《故宫藏历代书画展(第七期)》将持续到11月3日,观众凭故宫博物院门票可免费参观。(文/本报记者王岩)

    [新浪网-北京青年报]

 

 

相关报道

古书画并非都是宝

  中国艺术研究专家朱良志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强调:误读传统绘画倾向亟须警惕

  文人画,是中国艺术史乃至世界艺术史上的一株仙葩,千年前,就开始了高蹈出尘、超越形式的精神探索之路。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朱良志最新力作《南画十六观》,正是通过对元明清十六位具有开创性代表画家的作品和人生的解读,来探讨文人画的真性问题——对生命真实的观照。本期,曾在国内外近百间博物馆做研究的朱良志,将为我们讲述文人画的核心价值,碰触当下古书画收藏中的种种敏感问题。

  文、图/记者 江粤军

  传统文人画的

  核心是超越形式

  在朱良志看来,中国传统艺术跟西方艺术最大的不同在于,无论书法、绘画、音乐、园林、建筑还是篆刻,都有一个共同的“母体”——中国哲学。而中国哲学的形态跟西方哲学的差异也非常大,中国哲学是从人的生命体验中产生的。“中国古代严格上讲并没有所谓的艺术,今天我们命名为中国艺术的,是精致化生活的代表,是用哲学的方式来生活的衍生物。”

  出于对哲学和艺术之间关系的极大兴趣,此前朱良志写作了《真水无香》,主要探讨“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哲学命题在多种艺术中的体现。2009年该书出版以后,他又开始写作《南画十六观》,集中研究中国艺术最为精致的领域之一——文人画,探讨这一艺术的内在精神气质。“中国绘画发展到唐代至北宋年间,建立起了基本的绘画语言,像董源、范宽、关仝的作品,比较重视山水的质感、体量的巨大和外在形貌的诠释。而从北宋末年到南宋期间,中国绘画发生了巨大的转化。画家画山水,常常跟现实的山水没有关系,只是作为一种语言来表达内在的智慧。可谓山非山、水非水、花非花、鸟非鸟。经过南宋的准备,到元代这一特殊时期,文人画获得了成熟的形态。从‘元四家’到明代的吴门画派,及至清代康熙年间的大师林立,将近千年时间,文人画完成了中国艺术史上最浓重的篇章,在中国社会严密的礼法中间开辟出一条自由的道路。山林意识、江湖意识、自由意识,成为抚慰中国知识分子的重要精神力量。它不仅在文人画中得到体现,并影响了整个艺术的发展。它对中国文明史的作用,几可以跟西方的文艺复兴之于西方文明发展相譬比。”

  也因此,文人画真性之“真”,跟西方哲学中所讲的真善美并非同一概念,它指的是生命的真实,而非科学的真实。而这样的智慧领悟,朱良志认为正是当代一些书画家比较欠缺的。“虽然不能说文人画已成绝响,但现在不少书画作品格调不高,领会肤浅,笔墨功夫也欠火候,往往从形式上去试图追踪传统文人画,但即使画面看起来像,其实内里跟真正的大师智慧之作判若云泥。当代不少画家注重外在的形式,受制于功利的目的,所创造出的东西造作的痕迹明显。每个人都说自己是大师,其实并没有真正的大师。尤其从创造能力来讲,当代国画艺术突破性不够,难以形成像倪云林、石涛、八大山人那样鲜明的风格。”

  对于一些人所谓的“抽象”、“新抽象”之类的新水墨,如果从传统绘画的主脉来看,朱良志认为,存在某种程度的误读,“实际上文人画跟具象、抽象没有关系。文人画的核心是超越‘形式’,而不是反对‘形似’。在似与不似、不似之似、似之不似的‘似’上打圈圈,终难入文人画的门径。”

  对话:

  美国大型博物馆都藏有中国古书画

  广州日报:您曾是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研究员,也曾在美国很多家博物馆做过研究,在您看来,美国的中国古书画收藏和研究现状如何?

  朱良志:美国收藏中国古书画的基本特点是量大,研究也成气候。20世纪以前的中国书画,我估计有近四分之一藏在美国。各城市的大型博物馆,还有像哈佛、普林斯顿等大学的博物馆,都有中国书画收藏。此外,私人收藏的存量也非常可观。如原来王季迁一个人的藏品,就可能抵国内一个中型博物馆的书画收藏。

  我知道国外的一些博物馆,针对中国古代书画不同的画形做了很细致的区分。像扇面如何保存,立轴如何保存等都有一套科学的办法。

  这些博物馆还拥有专业的研究人员,多数为博士毕业,既懂展陈,又懂鉴定,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因为在美国的学术传统中,艺术史是核心学科,所以研究力量很强。

  广州日报:与美国相比,您认为中国古书画的收藏、保护和研究现状如何?

  朱良志:国内博物馆目前保存条件有很大改善,但仍有提高的空间。不仅在保存上,在著录、展示乃至研究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空间。此外,我发现,国内有些博物馆的管理制度不太健全,我甚至发现有的拍卖行上拍的东西竟是藏于某博物馆的。譬如有的册页有8页,其中某一页就出现在市面上,一旦分开以后可能永远无法再“合璧”了。

  缺乏研究致拍场中古书画赝品泛滥

  广州日报:受“好古”之风的影响,古书画成了现在拍卖市场上的“香饽饽”——除了古代名家的作品,藏家也热捧一些作者籍籍无名、缺乏个性的明清古书画。您如何看这种现象?这样的无名之作未来是否具有较大的升值空间?

  朱良志:只要是真正的行家,他对作品的艺术性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知。博物馆对藏品一般都有等级认定,譬如一级品、二级品、三级品、一般性藏品等。从中可以看出,并非所有古代的作品都有艺术价值,并非所有作品都值得收藏。现在由于利益驱动,很多东西被拿出来炒作,价格与价值完全脱钩,等到未来再回过头看,想必会发现,并没有多少升值空间。因此,你不能指望收藏一件没有意义的古代书画作品能带来什么利益。

  广州日报:当今拍场还盛行“回流热”,因为过去一百多年中,大量中国古书画被掠夺或被“偷渡”到国外,您怎么看这种现象?

  朱良志:古代名作“回流”是件好事,可以大大促进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中国绘画太有自己的特点了,对其研究、继承和推进,于人类文明史将是很大贡献。可惜,当下收藏遇到了好时代,研究却远远不够。无论是国内的拍卖行,还是国外的“百年老店”,如佳士得、苏富比,现在上拍的中国传统古书画中都有不少赝品,甚至有拍卖行一个拍卖季赝品充斥,令人不忍卒睹,真可谓泥沙俱下。究其根源,一方面在于有的人为了经济利益知假卖假,另一方面则是买卖双方对古书画缺乏研究,没有能力做鉴别。今天中国古书画造假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其实赝品自有其破绽,每个时代的纸张并不一样;每位画家的笔墨运用也各不相同;同一位画家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也会用不同的名号、款识;一些绘画大家,其驾驭绘画具有明显的个人气质,这是模仿者无法达到的。张大千模仿八大山人再像,但若细辨,还是能发现其面目的差异,真可以说“胸次自异耳”。

  通过研究来做鉴定,还是非常有必要的。现在看到不少拍卖公司对藏品的说明都语焉不详,错误连连,甚至犯一些基本的常识错误。有的照抄很多年前出版的书籍,完全不知本领域研究的发展;有的只信名家的题跋、印信,殊不知这些鉴赏名家也不是神,他也有自己不擅长的地方。即使像一生崇尚石涛的张大千,钤有“大千供养”印章的有些画也是假的。这真的需要我们扎实的研究功夫,需要多学科的力量,需要专业的研究队伍。

  中国艺术史研究国内目前很热,艺术学提升为一级学科,艺术史研究相应得到大的发展,理应培养出更多书画鉴定和研究方面的专才,但实际情况并不乐观,很多人热心于套用外国概念,即使在学术上“打空转”,也不屑于去做基础研究工作。这和整个中国艺术研究的状况有关,说大话空话的多,实在的研究少。

  广州日报:听说您下一本著作将探讨八大山人和石涛作品的真伪问题,您是有感于这个市场的混乱,故发而为书吗?

  朱良志:我的新作不是从市场角度考虑,而是从我自己的研究出发。以前研究八大、石涛,我比较注重观念阐释。后来,在同行的帮助下,在自己的领会中,我越发觉得作品的真伪鉴定是研究的基础。就像考古,出土一件东西,我们首先必须对其进行断代,辨别真伪,否则在此基础上做的研究就是空中楼阁,难以令人信服。绘画研究也一样,如果以赝品为基础得出研究结论,按照上海著名艺术研究学者万君超先生的话说,就是得了“绝症”,毫无价值。

  广州日报:就您所见,八大山人和石涛的传世真品有多少?

  朱良志:譬如说石涛,如果将册页算作一件,与他的长卷、扇面、立轴、画屏等加起来,博物馆、私人收藏家、拍卖行能够见到的画迹大概在千件左右,但我初步的判断是,真品不会超过一半,大量所谓的传世品是伪作。

  对这些作品进行研究,做得越深入我越感到有意思。譬如张大千的仿作非常难辨别,一定要通过细致的、侦探式的分析才能发现蛛丝马迹。张大千有时会在仿作上故意留下一点痕迹,他都怕自己画过后忘了,误认为是真品。跟石涛同时代人的一些伪作,水平甚至能跟石涛的一些草率之作不相上下。

  书画鉴赏是一件有风险的研究工作,尤其在今天这个艺术市场繁荣的时期,说别人一件藏品是赝品,总不是件愉快的事情。但这样的研究终究对收藏者本身是一种有价值的事情,因为它对真正的收藏本身是一种保护。鉴藏鉴藏,无鉴何藏!

  大家简介

  朱良志,1955年生,安徽滁州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主任,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高级研究员。主攻中国古代美学、中国艺术观念、中国画学等。著作有《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石涛研究》、《八大山人研究》、《中国美学十五讲》、《真水无香》、《南画十六观》等。

    [大洋网-广州日报]

价值千万元紫砂牡丹壶亮相

  海派紫砂传承展上午开幕,免费供市民游客参观

  晚报记者 王楠 报道

  最近几年,紫砂壶拍卖行情节节高升,尤其是名家画壶、题壶、刻壶的作品,备受青睐。素有“壶艺泰斗”之称的顾景舟先生的“仿古壶”,一把壶动辄拍出四五百万元,甚至创造了千万元的天价。今天上午,作为2013年第三届浦东文化艺术节的特色展览,《海派紫砂传承展》首次在陆家嘴吴昌硕纪念馆隆重开幕。近300把做工精美的紫砂壶收藏品将免费供市民及游客参观。

  名壶收藏越炒越热

  近几年,紫砂壶悄然成为藏友的心头好。一把名家紫砂壶均要数万元、数十万元。记者从本次展览的主办方了解到,素有“壶艺泰斗”之称的已故顾景舟先生的“仿古壶”,目前市场价值普遍在200多万元。此前一把“座有兰言”仿古壶,市场价格已超过千万元。本次展出的仿古壶呈扁腹状,直口,短颈。上海工艺美术学会紫砂专业委员会会长蒋国兴告诉记者,这把仿古壶是顾景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制作,市场价在五百万元以上。

  那么,这把壶何以价值甚高?据主办方透露,紫砂壶是纯手工制作的,不仅需要高深的艺术设计水平,还要有精湛的手工技艺。一把壶从选料到制作完成,通常花费两三个月的时间,而名家每年只制作几件作品,因此名壶数量不多,一壶难求。此外,顾景舟的作品近十年来备受收藏市场追捧,在拍卖场上屡屡突破纪录。 2011年的北京保利秋拍中,顾景舟的一套组壶更是创造了1782.5万元的天价。近来,“沾顾”的紫砂作品呈现价格高涨的趋势。

  此次参展的作品还有海派紫砂前贤王寅春、蒋蓉等的扛鼎之作。如蒋蓉的“牡丹壶”,堪称珍贵文物,只此一把,为其后人珍藏,如拿到市场估价,价值在千万元以上。同时展出的还有许四海大师收藏的清康熙至民国年间十多件紫砂壶品,造型奇特,极为罕见,价值难以估计。

  海派紫砂由来已久

  紫砂壶作为中国传统的工艺品类,与奇石、兰花一起被古人并称为“文人三雅”。据展览承办方、上海工艺美术学会紫砂专业委员会介绍,海派紫砂得江南文化先天滋养,5000年前的“崧泽文化”时期便有兴盛的陶业,到明清时期,上海先于各地出现了近代陶业的雏形。

  “作为陶瓷中的精品门类紫砂业,早在清末,上海滩便涌现出一批制壶名家。他们是海派紫砂的先驱。其中翘楚有多才多艺,诗词、书画、篆刻、赏鉴无一不工、自号‘壶公’的瞿应绍。制壶大家陈鸣远的母亲也是上海人。”蒋国兴说。 20世纪初的海上开埠潮中,上海便涌现出一大批经营紫砂的商号和紫砂艺术鉴赏家、收藏家,其中较著名的有铁画轩、吴德盛、陈鼎和、利永公司、葛德和等。他们一边赴宜兴订货,一边延揽了几乎所有顶尖的宜兴紫砂艺人来沪,收藏明清名家名壶的同时组织仿制明清名壶,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 《海派紫砂传承展》除了展示名品,将着重凸显时代的变化,让观赏者能切身体验到了海派紫砂艺术的魅力。

  一把紫砂壶的价值,除选料材质外,主要体现在造型、工艺和名气上。记者在现场看到,此次参展的作品也有多位当代紫砂艺术大师的代表作品,并且推出一批优秀的新人新作。本次展会到9月15日闭幕,历时8天。

    [新浪网-新闻晚报]

全球艺术犯罪年案值达600亿美元

这幅“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画家罗伯特·马瑟韦尔作品”,后证实出自钱培琛。

这幅“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画家罗伯特·马瑟韦尔作品”,后证实出自钱培琛。

  赵 妍

  华裔画家钱培琛在73岁这一年,终于出了名。美国联邦调查局近日以诈骗、洗钱、逃税等罪名,起诉以出售多位现代派画家仿冒品牟利的纽约艺术品经理人格拉菲拉·罗沙丽丝,这些赝品全都出自一位名叫钱培琛的旅美华裔画家之手。

  根据《纽约时报》8月16日的报道:“法庭文件指出,在过去15年间,钱培琛伪造了至少63幅包括杰克逊·波洛克、巴奈特·纽曼等抽象艺术大师的作品。”该案涉案金额达8000万美元,这些画作还曾在多个国际大展、主流博物馆展出过。

  案发后,人们好奇的是钱培琛所画赝品为何能蒙蔽鉴赏大师、屡登国际大展?近年,国内艺术品收藏也极其火爆,成交价记录不断刷新,繁荣表象之下,是否也鱼龙混杂?前FBI艺术犯罪组首席卧底探员惠特曼,披露了全球艺术犯罪的状况。

  1、钱培琛仅是利益最底层

  提供画作赝品的钱培琛,并非这起造假案的真正主角。《纽约时报》讲述了钱培琛的生平:这位1981年赴美留学的艺术家,深受语言不通的困扰,在美国32年的生活和从艺道路,不如意之事颇多。

  起诉书以及其他的法院文件显示,上世纪90年代初,钱培琛在纽约曼哈顿下城的大街上出售自己的画作时,被罗沙丽丝的男友及一位名叫迪亚斯的艺术商人发现,从1994-2009年的15年里,罗沙丽丝和迪亚斯要求钱培琛仿照杰克逊·波洛克和威廉·德·库宁等知名印象派画家的手法,创作了至少63幅作品。

  根据美国法律,复制知名画家的作品并不违法,但不得假冒真迹出售。目前还不清楚钱培琛是否知晓罗沙丽丝购买自己的画当成“名人作品”出售。不过,起诉书披露,钱培琛所作的这些画,被罗沙丽丝以每幅几千美元的价格买入。这样的价格,钱培琛显然是以复制品或仿品的价格出售的。

  而罗沙丽丝通过1857年就成立的、纽约历史最悠久的诺德勒画廊(Knoedler & Company),以及曼哈顿的一个经销商,将钱培琛所作的画,卖出了8000万美元的高价。罗沙丽丝向诺德勒画廊和经销商朱利安·韦斯曼谎称,这些画是那些著名画家“新发现的作品”,大部分由一位要求匿名的收藏家“X先生”从其父手中继承的。

  诺德勒画廊卖出了这批画作中的40幅,获6300万美元,其中2000万美元分给了罗沙丽丝。罗沙丽丝通过经销商朱利安·韦斯曼售出的画作也卖出了1700万美元。

  诺德勒画廊的前主席安·佛利德曼和经销商韦斯曼坚称,尽管没有相关证明文件,但他们一直以为这些画作都是真迹。这些画作后来还在多个国际大展、主流博物馆展出过。

  一位与钱培琛同期留学美国的、不愿具名的艺术家披露,这些画作之所以被谎称为著名画家“新发现的作品”,是因为“从媒体曝光的仿作来看,他并不是纯粹的模仿,不是照抄的,他是根据画家的风格,自己又另外进行的创作”。

  这起艺术造假案开始露出马脚是在2011年底。一名比利时收藏家耗资1700万美元,从诺德勒画廊购得杰克逊·波洛克的一幅作品。该作品并未收入画家作品目录,但卖方和画廊均称是真迹。

  此后藏家证实该画系伪作,并将诺德勒画廊告上法庭。诺德勒画廊爆出售假丑闻关门大吉后,画廊总监称其这些作品来源于一位名叫罗沙丽丝的艺术商人。于是,钱培琛所画的63幅画,在FBI的追查下曝光。

  “在艺术造假案中,像钱培琛这样的艺术家,仅仅是利益的最底层。单从金额上看,钱所获得的回报根本无法与艺术商人的获利相比。”上述匿名艺术家分析,“问题关键还在于罗沙丽丝这样的艺术商人,如何骗过画廊的眼睛,或者索性与画廊合谋。”

  2、艺术犯罪年案值600亿美元

  前FBI艺术犯罪组首席卧底探员罗伯特·惠特曼向记者披露说:“事实上,艺术欺诈、造假是艺术犯罪世界最大的分支。这些案件的数量远远超过古董艺术盗窃案。每年的国际艺术犯罪业务达600亿美元,其中绝大多数为艺术造假案。”

  这位拥有20年艺术犯罪侦查经验的FBI探员,职业生涯中破获了大量的艺术造假案和艺术盗窃案,拥有长期与艺术犯罪分子交往的经历和经验。他说:“赝品几乎充斥着整个艺术收藏行业,无论是邮票、辅币、艺术品,还是古董、画作,无一例外。通常制造这些假货的人都是像钱培琛这样的技艺精湛的艺术家,或者工匠。而赝品会向全世界范围的艺术市场流通。”

  按惠特曼的说法,“赝品进入市场主要依靠两个渠道:要么是卖家故意欺骗收藏家,要么是未接受过艺术教育的卖家在无意中将赝品带入了市场。不过后一种往往会在小型艺术市场或者拍卖行发生。”而拥有悠久历史的诺德勒画廊艺术总监,在“没有相关证明文件”的情况下,轻信艺术商人罗沙丽丝,或许只能“惊叹于钱培琛的天才技艺”。

  一种流传于业内的说法称,国际艺术品市场有半数以上为赝品。艺术市场也许永远都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像钱培琛画作这样能躲过权威专家眼睛的不在少数,甚至有些在骗局曝光后,赝品依然在市场上流通。

  1998年,英国“约翰·迈亚特案”被警方公之于众。这起案件所牵扯的范围之广、金额之大均前所未有,被称为“20世纪全球最大艺术品伪造案”。与钱培琛案如出一辙,住在英国斯塔福德郡的约翰·迈亚特曾是位失意的艺术家,因自己的画作卖不出钱,妻子将两个孩子丢给他后离去。为了抚养孩子,迈亚特不得不兼职充当艺术教师来养家糊口。

  但其惊人的模仿能力让来自伦敦的艺术商人约翰·德鲁看到了商机。迈亚特成功地炮制出200多件超现实派、印象派、立体派的名画赝品,而德鲁则将这批“名人真迹”,卖到伦敦上流社区,骗过了苏富比和佳士得拍卖行,愚弄了著名的大英博物馆和V&A博物馆。

  2012年,西班牙警方破获了一个伪造艺术品团伙,逮捕了9人,查获大量伪造画作。嫌疑人涉嫌伪造名人画作,经由马德里一家知名美术馆在黑市非法出售。此前,马德里一名古玩收藏家和3名艺术品经纪人涉嫌以120万欧元出售一幅伪造的毕加索油画遭逮捕。

  2013年6月,德国和以色列警方在一次代号为“Malefiz”的行动中,发现了近千幅可疑的油画、素描和水粉画。此案最早来自意大利警方调查的一宗艺术品交易,一幅名为《K19》的名画,被怀疑是赝品。

  因为此赝品与开设在德国威斯巴登的一家画廊有关,德国联邦刑事调查局也对案件产生了兴趣。不久,有“以色列FBI”之称的以色列执法部门“Lahav 433”,也一脚踩进了此案。因为他们在追查一宗洗钱案时,无意中发现嫌疑人也从事伪造和销售艺术品。

  惠特曼说:“因为艺术品交易金额巨大,所以到了热门艺术品和古董的流通环节,各式各样的人都会参与其中,包括洗钱者、经营非法生意的画廊老板、毒贩、航运公司、利欲熏心的收藏家等等,偶尔还会有恐怖分子。”

  他同时也强调,美国及一些欧洲国家,打击艺术犯罪的力度非常大,意大利设有专门负责打击文化遗产犯罪活动的执法机构,拥有“文物宪兵”300余人;法国在巴黎的艺术防范小组有30多名专职探员,西班牙和英国也都有自己的专案组。而艺术品犯罪在1995年就被美国列为联邦罪行,联邦调查局于2004年成立了惠特曼任职的艺术犯罪组。

  3、中国古董假货泛滥

  “随着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日益繁荣,赝品的流通随着市场的扩大而增加。所以中国的收藏家要分外小心,以确保藏品的真实性。”较之国际艺术品市场“半数以上为赝品”,惠特曼向记者披露,中国的情况更为严峻。

  根据“来自中国、美国和英国拍卖行”的有效信息显示,“中国古董艺术品市场上应该有70%是仿造的。假货尤其泛滥的领域在字画、瓷器以及中国古代兵器等。中国的制造工艺非常之好,在审美上与古代的文物在同一层次甚至更胜一筹。”

  惠特曼这一说法,得到了国内资深艺术品投资咨询人士成鸣(化名)的印证。成鸣甚至向记者表示:“70%的估计还算是比较保守”。他披露,陶瓷造假以江西景德镇、河南洛阳、浙江龙泉、广东潮州等地为主;青铜器造假是以河南洛阳伊川县烟涧村为代表。”玉器造假重灾区为河南南阳镇平县石佛寺镇、安徽(蚌埠),这些地区主要是汉代玉器造假地。辽宁则是全国90%的仿制红山玉的聚集地;书画造假以天津鼓楼地区为最。

  “最荒唐有一个例子,是河南洛阳孟津南石山村高水旺烧制的仿北魏陶俑的工艺品,在北京古玩市场上,曾被国家机构列为抢救性收购的北魏珍贵文物。这个段子在业内一度成为笑柄。”成鸣告诉记者,一位专家在北京某古玩市场的地摊上看到了一尊“北魏时期的陶俑”,当时恰逢洛阳一北魏时期墓穴被盗,此专家即认为该陶俑是北魏时期珍贵的文物,上报国家博物馆拨专款、专项抢救性收购古玩市场上的“北魏珍贵陶俑”。

  但随后这种“北魏陶俑”在市场上大量涌现,有人提出质疑。后经警方调查,才发现这批陶俑是河南洛阳孟津南石山村的高水旺仿制的。

  “国内艺术品收藏市场的繁荣催生了大批的制假村。不过虽然这些制假村中的农民个个都是造假的高手,但是相对专注于高仿工艺品的民间艺人而言,农民的造假仅仅忽悠普通的收藏者,而高仿的工艺品能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成鸣透露,“能够被鉴定出来的大多是二三流的赝品,真正一流的造假,比如瓷器,只有把真的和假的放在一起才可能看出来。”

  这些制造赝品的工匠,只在利益的最底层。“有些从事艺术造假生意的商人,或许支付给工匠的钱只有几千、上万元左右。因为比如像瓷器的造假,每一道工序都需要专业的工匠完成,没有人可以凭借一己之力来完成一件赝品。但出钱的商人能将这些工匠统筹起来。最重要的一点是,也只有能够涉足这个行业的商人,才能把赝品带入流通渠道,拿到拍卖市场去拍卖。”成鸣指出,虽然国内艺术品市场赝品诸多,但“谁也不会承认自己手上有假货”。

  “而拍卖行不承担艺术品保真责任,则进一步导致了赝品的泛滥。因为对于拍卖行来说,艺术品只要不流拍就能赚取一笔可观的佣金收入。”

  (稿件由《时代周报》提供)

    [金羊网-羊城晚报]

 

 

 

 

 

诚信为本

经商做人

 

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anbaoelee@sina.com

 


 

电催化裂解快速污水处理

快速污水处理系统,可以有效地氧化分解污水中生物菌群难以氧化的含苯类有机物、氰化物、氨氮化合物等各种严禁直排江河的具有高度污染性的物质。适宜于处理化肥、农药、制药、印染、制革、化学合成、电镀、石化、焦化、微电子等各个行业排放的各种污水。

Tel:010-62063238

anbaoelee@sina.com

 


 

消毒氧化设备

自来水、循环水消毒系统改造,通过安装次氯酸钠发生器设备可以取消不安全的液氯消毒方式,更能保障饮用水有利人体健康。

Tel:010-62063238

anbaoelee@sina.com

 


 

 

 

公司简介 | 公司服务 | 公司诚聘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sciencehuman.com,All rights reserved.

科学人网站工作部暨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联合主办

  http://www.sciencehuman.com  京ICP备05003557   科学人 网 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