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公正平台   创造宽容环境

WELCOME TO 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树育健康心态   共谋高尚事业

科学热点
科学新论
专家论坛
科学观察
科学讨论
科学杂谈
科学轶趣
科学成果
科学论文

 

苏作:江南文人的“清水出芙蓉”意趣


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2-08-09

 


名佳红木工厂内,老匠人正在攒活儿。


工匠正在制作红木家具。

  苏作家具为明式家具的典型代表,其造型清雅,具有不重雕饰的“抠门”式精致

  明代中期至清初的苏作家具,是明式家具的典型。因其独特的风格特色反映了民族文化崇尚材质、内涵美好的本质,体现和传承着文化精神和审美情操,其技艺凝结了古代文人艺匠的智慧和品位而备受推崇。现代苏作红木,在不断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的同时,试图通过现代人的思考和创新,追求江南文人长期津津乐道的“以醇古风流”的旨趣。

  苏作家具惜木如金

  提及苏作红木,红木行业的人都善意地笑其“抠门”,而正是这种惜木如金的抠门,造就了苏作红木独特而精巧的制作工艺。

  历史上,无论是黄花梨、紫檀还是红酸枝,无论是漂洋过海,还是从内陆跋涉而来,苏州都并非其第一归宿。这些珍贵的材料或进贡朝廷,或在广州被大量消耗,最后达到苏州的只是很小一部分。

  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胡德生介绍说,通常所见苏作椅子,除主要承重构件外,多用碎料攒成。一些椅面下的牙条也较窄较薄,座面边框也不宽,中间不用板心而用席,节省不少木料。椅子的靠背扶手,多采用拐子纹装饰。这种纹饰用不着大料,甚至连拇指大小的木块都可以派到用场,足见用料之节俭。

  研究苏作红木多年,原中国明式家具研究所所长、中国家具协会传统家具专业委员会高级顾问濮安国教授告诉记者,由于受到木材资源的限制,苏作家具制作历来惜木如金,注重精打细算,这也促进了苏作家具工艺的不断精进。

  在名佳红木工厂内,老匠人林师傅说,中国古代绘画书法中有“惜墨如金”之说,苏作家具也可以说做到了“惜木如金”的境界。如大件器具往往采用包镶手法,杂木为骨,外贴优质硬木薄板;小件器具更是精心琢磨,小块碎料拼接的构件常见,虽然技术要求较高,且费工费时,但都能保持美观,天衣无缝,其近乎鬼斧神工的工艺技巧,令人叹为观止。

  文人官场“失意”的产物

  古典家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承载者,它的形成和发展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工艺密不可分。

  著名作家、古典家具收藏家海岩认为,古典家具之所以能达到审美的高度和境界,流传至今也完全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是因为它是由文人参与、设计,工匠完成的。它反映的是当时文人的审美情趣,绝对不是一般工匠的审美情趣。

  海岩分析说,苏作家具形成下的明代是一个特殊的时代,当时皇权高度集中,政治腐败、官场黑暗、党政激烈,很多有抱负和理想的文人对当局感到失望,退出官场,来到苏杭和广州一带,开始追求艺术和享受生活。所以,明代的织绣、造园在当时迅速发展起来,家具制作也开始兴起,苏作家具随之形成。

  苏作家具的形成和发展与当时社会的经济发展也是分不开的。濮安国表示,苏州素有“天堂”的美誉,在明、清时期,更是我国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中心。明清两代,苏州地区生产的丝织、刺绣、印染、红雕漆器、琢玉、家具和桃花坞木版画等,遐迩闻名,其经济发展可见一斑。

  清代孙嘉淦在《南游记》中写道:“阊门内外,居货山积,行人水流,列肆招牌,璨若云锦,语其繁华,都门不逮。”明张瀚《松窗梦语·百工纪》记载:“江南之侈,尤莫过于三吴……吴制器而美,以为非美弗珍也……四方贵吴,而吴益工于器。”文献中所谓“三吴”,指苏州与吴兴、常州,以苏州为首。所谓“制器”,自然包括家具制作。

  江南文化孕育苏作风格

  除了经济因素外,苏作家具的发展和风格的形成,还与苏州地区高度发展的文化艺术及特定的文化环境有密切关系。

  明清时期,苏州地区园林遍布,秀甲天下,一时文人荟萃,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诚如沈朝初《忆江南》所写:“苏州好,城里半园亭。”造园成为当时苏州的一种时尚。……其中不少为文人所构筑,如唐寅(桃花庵)、文震亨(香草土宅)、段玉裁、汪琬、吴嘉洤、薛雪、袁学澜等皆在苏州有园。清顾文彬之怡园……苏州附近地区的太仓,还有著名学者王世贞的山园,大学士王锡爵的王氏园、南园、乐郊园三处,常熟著名文人钱牧斋的拂水山庄、钱岱的小车网川、瞿汝说父子的东皋草堂等等。

  这些文人士大夫追求高逸脱俗的意境,寄情山水花草,对苏作家具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特别是明代文震亨的《长物志》、屠隆的《考盘余事》及清代李渔的《闲情偶寄》,这三部书对明清家具进行了品评和总结,推动了苏作家具艺术水平的提高。中国古代绘画史上的吴门画派,就诞生于此地,明代吴门派四大家沈周、文明、唐寅、仇英都在苏州生活过很长时间。苏作家具之所以脱颖而出,流风弥漫,确实可以说是与这种文化背景有着密切关系。

  濮安国告诉记者,南京博物院收藏的一件万历年间苏州制作的书桌,在腿部刻有一首“材美而坚,工朴而妍,假尔为冯(凭),逸我百年”的四言诗。这一桌一椅使我们真实地体验到了吴地文人在日常实用家具中倾注的精神期待。闲情逸致的文人生活,使他们深居养静,沉稳而不浮躁。因此,苏式家具的风格必然符合他们的情理和怡性,造型的“方正古朴”、“古雅精丽”便成了一种独特形式。

  苏式家具不仅通过精致、匀称、大方、舒展的实物形体展现出造型艺术的魅力,而且还在传达一种合乎自然的和谐,给人们一种超然沁心、古朴雅致的审美享受。这种“古”和“雅”的风格与特色,是在文人倡导的所谓“古制”和“清雅”的文化精神中孕育产生的;从美学的意义上讲,是他们对历史传统审美的总结,是对民族优秀文化精神的弘扬、光大。

  从差异中汲取营养

  进入清代以后,随着社会风气的变化,苏式家具也开始向富丽、豪华方面转变。人们从反对“雕绘文饰”的“明式”气象中更多地从文饰传统中寻求寓意和补偿。于是,在清代苏式家具的装饰上,衍生出一种新的时代风貌。

  进入现代,古典家具开始探究更多地增加实用功能,认为“造橱立柜,无他智巧,总以多容善纳为贵”;另一方面,更加提倡设计精进,纹饰美观。艺术与科学的结合表现出种种新的审美形式,这正是文人们在新的历史环境下赋予家具的一种新的审美理念。

  名佳红木董事长张正基认为,特定历史时期、特定区域出现的文化现象,无论是精神领域还是物质领域,它们在民族传统文化中都有着独特的意义和特殊的地位,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推动着民族文化的进步和发展。明清以来所出现的不同家具文化现象,如京作家具和广作家具,不仅是时代的差异,而且是区域文化的差别,这种差异和差别,展现了文化范畴内多姿多彩的景象,更提供了传统文化的丰富内容,现代红木企业从中可以吸收取之不尽的营养,进一步打造当今时代中国家具的新局面。

  ■ 流派简介

  苏作:苏作家具,也作“苏式家具”,是指以苏州为中心的长江下游一带所生产的家具。苏作家具形成较早,历史悠久,是明式家具的发源地,举世闻名的明式家具即以苏作家具为代表。

  苏作家具以造型优美、线条流畅、用料结构合理、比例尺寸适度、精于选料等特点和简练、朴素大方的风格博得了世人的赞赏。苏州与广州、北京相比,硬质木材来源不及这些地区充实,因此表现在家具制作上,用材精打细算。

  苏作家具是文人参与最多,也最能体现文人情怀的一种家具流派。作为物质产品它所体现的精神文化内涵,是文人士大夫阶层的优秀的思想、审美。长期以来,中国古代文人遵循和喜爱“清水出芙蓉”、“妙造自然”之美,明代和清代前期的苏式家具继承和发扬了这一艺术传统,其造型的纯朴清雅、气韵生动,不重雕饰、强调天然材质的审美格调,同样表现出了异曲同工的旨趣。

  ■ 工艺现状

  生漆、榫卯工艺备受推崇

  苏作家具的工艺中许多因受到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而独具特色。例如生漆工艺,因为气候原因,这种工艺基本只有在南方才能得见。名佳红木的老匠人刘师傅告诉记者,生漆工艺需要一定的适度,空气湿度足够,漆擦上去才能干得快;相反,如果空气干燥,漆就很难干透。因此,在北京基本无法做生漆工艺,除非将家具放在湿度很高的环境中,但刘师傅强调,这样做出来的生漆家具放到正常环境时,木材容易收缩,所以北方家具多采用打蜡工艺。

  另一个备受推崇的是苏作工艺的榫卯结构。同样的榫头,一雄一雌,榫头的做法也变化多端,其中一些做法是其他流派和地区所没有的。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明式家具制作技艺传承人宋卫东说,像屏风上的冰纹,北方叫冰裂纹,采用榫卯结构制作,每一个冰纹的形状极有规律。这种纹饰江南地区做得十分精妙,依据形状的变化,每个榫头角度也有所不同;海棠形的图案则会用十字榫头连接起来。这些都是苏作独特的榫卯工艺,而苏作红木也会不惜成本去制作和追求这些细节。

  老工艺在流失

  现代红木家具的制作在很多工序上开始采用新工具和机器运作,例如生漆工艺后的打磨,现在都采用砂纸进行打磨,而在明清两代甚至更久以前,匠人都是采用植物或者树叶打磨。宋卫东表示,这种方式打磨出来的效果比砂纸还要细腻,但现代已经基本见不到这种传统的打磨方式和器具了。在做工上,过去苏州的工匠担心家具收缩,会在家具底面做瓦灰,这样的工艺现在也基本消失了,因此,所以很多人收藏家具会看家具底面,进而判断它是不是古代的苏作家具。

  ■ 专家说法

  “不能总坐在古人的椅子上”

  ●濮安国,原中国明式家具研究所所长、中国家具协会传统家具专业委员会高级顾问

  传统家具只有创新,才能适应现代人新的生活需要和审美要求。我们不能总坐在明朝人、清朝人的椅子上去享受现代的生活和文明。

  人们需要从传世的明式家具实物中,去努力挖掘出更多的民族文化精粹,也更需要创新,以创造出新时代的产品来体现现代苏州人自身的进步和生活理想。不创新不行,然而盲目创新也不行。要创新,首先要懂得和理解苏作红木古典家具,是在继承、弘扬民族文化精华基础上的推陈出新。通过深入研究之后,才能知道何为精华,何为糟粕,才能明白不足,进而知取舍。

  中国的文人从来都没有放弃过这一方面的“传承”和“创新”,他们在物质与精神的“人文”桥梁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物质文化的创造中进行着不懈的努力。明清时期的苏式家具,就是这种文化的载体,它们取得的巨大成就,是蕴涵在物质中的文化精神,这正是苏式家具给我们留下的最珍贵的遗产和财富。因此,苏作家具的创新不光是技术创新,更应该是科学、智慧的升华。创新是一门综合的学问和本领,首先要有正确的观念。

  装饰题材多取自名人画稿

  ●胡德生,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

  苏式家具的镶嵌和雕刻艺术主要表现在箱柜和屏风类器物上。以常见箱柜为例,多以硬木做成柜框,框架之间起槽镶一块松木或者杉木板,然后按漆工工序做成素面漆,漆面阴干后,开始装饰图案,先在漆面上描出画稿,再按图案形式用刀挖槽,将事先按图做好的各种质地的嵌件镶进槽内,用胶粘牢,即成为器。苏式家具中的各种镶嵌也多用小块材料堆嵌,整板大面积雕刻成器的不多。常见的镶嵌材料多为玉石、象牙、螺钿和各种颜色的彩石,也有相当数量的木雕。苏式家具镶嵌的手法主要优点是可以充分利用材料,哪怕只有黄豆大小的玉石碎渣或螺钿碎末,都不会废弃。

  苏式家具的装饰题材多取自历代名人画稿,以松、竹、梅、山石、花鸟、山水风景以及各种神话传说为主。其次是传统纹饰,如海水云龙、海水江崖、双龙戏珠、龙凤呈祥等。折枝花卉亦很普遍,大多借其谐音寓意一句吉祥话。局部装饰花纹多以缠枝莲和缠枝牡丹为主,西洋花纹极为少见。一般情况下,苏式的缠枝莲纹和广式的西番莲纹,是区别苏式和广式的一个特征。

  采写/新京报记者 张佳竹

  摄影/新京报记者 王远征

    [新京报]

 

 

   

 

 

 

诚信为本

经商做人

 

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anbaoelee@sina.com

 


 

电催化裂解快速污水处理

快速污水处理系统,可以有效地氧化分解污水中生物菌群难以氧化的含苯类有机物、氰化物、氨氮化合物等各种严禁直排江河的具有高度污染性的物质。适宜于处理化肥、农药、制药、印染、制革、化学合成、电镀、石化、焦化、微电子等各个行业排放的各种污水。

Tel:010-62063238

anbaoelee@sina.com

 


 

消毒氧化设备

自来水、循环水消毒系统改造,通过安装次氯酸钠发生器设备可以取消不安全的液氯消毒方式,更能保障饮用水有利人体健康。

Tel:010-62063238

anbaoelee@sina.com

 


 

 

 

公司简介 | 公司服务 | 公司诚聘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sciencehuman.com,All rights reserved.

科学人网站工作部暨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联合主办

  http://www.sciencehuman.com  京ICP备05003557   科学人 网 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