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公正平台   创造宽容环境

WELCOME TO 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树育健康心态   共谋高尚事业

科学史话

科学之谜

科学教育

科学生活

科学咨询

 科学热点     科学新论     专家论坛     科学观察     科学讨论     科学杂谈     科学轶趣     科学成果     科学论文

 

 

把历史文化遗产放在科技的“托盘”上


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04-08-06

 

   主持人:
  游雪晴 杨军辉
  嘉 宾:
  孟宪民(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司司长 )
  文物保护科技发展的背后
  主持人:不久前,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在苏州召开,在这之前关于文物保护的问题也一直受到社会和媒体的关注,科技界也在关心着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但是什么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科学技术?
  孟宪民: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科学和技术,包括对保护的各种对象、损害、措施的综合和专门的科学发现与认知、技术发明与推广,涉及科学和技术的门类众多。印度2003版科技计划所采用的提法,即利用一切现代科学技术的全部潜力,保护、保全、评价、尊重、利用悠久历史文明形成的知识,虽不是专指遗产保护,但较好地反映了有关这一领域科技发展的多学科交叉的特点。
  主持人:中央不久前对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做出了重要批示,文物局就此进行了文物保护事业科学技术发展战略和规划研究,您能介绍一下相关的背景吗?
  孟宪民:2003年6月22日,国家文物局公告招标,题目是“文物保护事业科学技术发展战略和规划研究”。23至25日,领导小组办公室举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战略研究论坛。之后,科技部农村与社会发展司组织中青年专家座谈文物保护科技发展规划问题,国务院发展中心又发函邀请文物局参与社会事业中长期科技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这些都推动了文物保护领域中科技发展战略规划。
  主持人:文物局对这样的举动采取了什么样的措施?
  孟宪民:根据规划的部署和要求,国家文物局决定对原招标委托的课题研究作适当调整,本阶段集中开展“文化遗产保护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战略研究”,并向国家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了有关建议。该建议初步分析了当前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瓶颈问题,指出将按规划战略研究要求,对本领域科技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分析,分析解决重大战略性和瓶颈问题对科技的需求及科技的切入点。
  文化遗产保护需要科技手段
  主持人:目前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如何?
  孟宪民:当前大量重要文化遗产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保护,主要表现在:调查评估与战略规划工作滞后;不当的城乡建设和土地利用造成损毁;盲目过度的旅游开发和不当的修复、发掘造成损失;自然蜕变、环境恶化和突发灾害影响保存;博物馆发展、民间收藏急需规范和引导;非法交易引发的盗掘、盗窃、走私等活动屡禁不止;以及体制、机制落后,经费投入不足等等。无论当前和长远来看,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都需要全面有力的科技支撑。
  主持人:导致文化遗产受损的因素有哪些?
  孟宪民: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和恢复研究国际中心在2002年大会上推荐了国际上专家对遗产受损害进行整体分析的最新研究成果。他们将受损分为两种情况:剧烈的损害;渐变的损害。受损害的原因,又分为自然和人为因素。有意思的是,在人为因素中列出专门一类,为专业方面的缺乏和不恰当行为。这与该机构大力强调地方和城市遗产综合性保护、大力倡导防范性保护和风险评估的战略是相呼应的。同时也对我们界定保护领域、提出科技发展任务,很有启示。
  主持人:您认为该怎么界定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孟宪民: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是针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的使其不受损害的活动。我国法律和国际公约规定的遗产保护,具有相当宽广的领域,包括对保护对象的认定,包括对各种对象在各种人为与自然因素影响下的各种综合和专门的措施,以及为认定和采取措施而进行的各种专门与综合的科学研究。
  抢救是保护的首要任务
  主持人:有的专家在谈到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时,不赞成使用“抢救”一词,认为急功近利的保护措施会对遗产造成损害,您对此有何看法?
  孟宪民:保护总是根据遗产的内容和重要性、面临损害的紧迫程度和性状、措施的可行性来安排的。保护包括抢救,抢救是保护的首要任务。针对剧烈损害、急需进行的保护就是抢救。
  抢救,应针对全部剧烈损害,包括地震、火灾、洪水、暴雨等自然损害,也包括盗掘、抢劫和市区发展、基建工程、现代耕作等人为损害,也包含纠正不合理的利用为合理的利用,一个最普遍的情况就是,我们的许多古代遗址景观正急速消逝,被随意耕作甚至取土、建设。抢救不是指急急忙忙、不计风险与后果的行为。防范性保护的对立面,不是抢救,而是指对遗产本体有直接变动的修复、发掘等可能造成损害的行为。进行科学的风险评估,是对修复、发掘等行为的科技带动与支撑。
  要像保护环境一样保护遗产
 
 主持人:之前,听说您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外延有独到的见解,愿闻其详。
  孟宪民: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外延,还应包括保护行动本身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对生态环境建设和恢复的促进,对人的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保护的外延,还包括不在保护抢救规划计划之内的各种合理的使用、利用,包括那些不是以遗产保护、抢救为直接目的的科学研究、旅游开发经营等。保护是指对其的监督和管理。
  主持人:您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未来怎么看?
  孟宪民: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问题,就是类似资源的综合性质的问题,既是经济资源,还是文化、教育、科技的资源问题。传统认识,文化遗产只是文化领域的边缘性组分,现在则正与环境、生态一起,成为影响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正迅速移至国家文化、经济、政治领域的中心。在科技创新出现群体突破,环保科技已在孕育突破的态势下,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科学和技术,必须急起直追,强调技术科学、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交叉融合,强调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软科学研究全面交互展开。
  ■观点提示
  观点一:当前大量重要文化遗产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保护,面临许多瓶颈问题和争议性问题,但无论是从当前还是从长远来看,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都需要全面有力的科技支撑。
  观点二:保护包括抢救,抢救是保护的首要任务。针对剧烈损害、急需进行的保护就是抢救。
  观点三: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问题,就是类似资源的综合性质问题,既是经济资源,也是文化、教育、科技的资源问题。
  观点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科学和技术,必须急起直追,强调技术科学、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交叉融合,强调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软科学研究的全面展开。
  ■链接
  现代科技在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
  敦煌莫高窟:已有1600年历史的敦煌莫高窟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连续营造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的石窟长廊和佛教艺术殿堂。在不断的自然侵蚀和人为影响下,敦煌遗产出现了衰老迹象。为了治理壁画、塑像和岩体上出现的病害,敦煌研究院不断地将新技术引入敦煌遗产保护。在石窟岩体加固和化学固沙中,引入了高模数硅酸钾加固材料;在壁画修复中,使用了聚醋酸乙烯;在文物信息储存与再现中,采用了最先进的数码拍摄技术与虚拟漫游制作。目前他们在窟区与窟内环境监测、砂砾岩风化机理研究、风沙危害防治、壁画材质分析、壁画病害机理研究、壁画修复材料和石窟裂隙灌浆材料筛选、土遗址保护等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大批研究成果和保护成就。这些先进技术和材料的引入,使敦煌莫高窟成为利用综合科技手段保护世界遗产的典范。
  乐山大佛:1200岁高龄的世界第一佛四川乐山大佛是中国自然与文化双遗产之一,由于风化严重,岁月的沧桑使其身体受到了严重的损坏,专家们利用超声波、地质勘测、电阻率法探测以及微测探等众多现代科技手段为大佛检查病因,并对大佛实行危岩加固,采用108块岩体试验小方块进行材料对比,选用其中最合适的岩体材料为大佛美容。目前,中国针对大佛的主要“病症”,着力研究造像岩体防风化技术、生物侵害与生物风化技术及旅游资源开发管理信息系统。专家称,这套系统的科学研究将揭示侏罗白垩系地层的物理、化学和生物风化机理,不仅能有效保护大佛,还将使中国文物科学研究水准走上一个新的台阶。
  秦始皇陵:秦始皇陵文物保护修复中,应用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精确测绘了秦陵的现状图、影像图、俑坑军阵位置图等,用近景摄影测量测定各类兵马俑、兵器的立面图、等值线图,用航空遥感技术探测和发现地下文物的分布,了解地质现象对地下文物的影响。
  在兵马俑考古发掘遗址的环境监测保护中,运用了计算机技术分析处理空气、土壤的有关数据,采用了微生物学的显微分析法了解霉菌对文物遗址的危害。在秦俑坑发掘中,研究人员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多学科研究,挖掘遗址包含的信息,如结合地质学的科学测试,对俑坑自然地层剖面进行生物化石和磁化率记录的研究,全面探讨古时特别是春秋战国秦汉时期的气候状况;利用科学检测手段测定秦俑坑出土青铜兵器的成分,研究秦代青铜冶炼、铸造和防锈技术,验证了史书记载的青铜器冶炼铜铅锡等元素的成分配比等。据了解,目前国内还有很多世界遗产都加入到了科技保护的行列之中,如九寨沟、故宫等地都配备了大气环境监测器,专家们可以随时了解景区空气的质量情况,全方位保护珍贵的世界遗产。[科技日报]

 

 

 

  

   

 

 

诚信为本

经商做人

 

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anbaoe@public3.bta.net.cn

 


 

快速污水处理系统,可以有效地氧化分解污水中生物菌群难以氧化的含苯类有机物、氰化物、氨氮化合物等各种严禁直排江河的具有高度污染性的物质。适宜于处理化肥、农药、制药、印染、制革、化学合成、电镀、石化、焦化、微电子等各个行业排放的各种污水。

Tel:010-62063238

anbaoe@public3.bta.net.cn

 


 

自来水、循环水消毒系统改造,通过安装次氯酸钠发生器设备可以取消不安全的液氯消毒方式,更能保障饮用水有利人体健康。

Tel:010-62063238

anbaoe@public3.bta.net.cn

 


 

 

 


 

Copyright© sciencehuman.com,All rights reserved.

卢鹤绂格物研究所北京工作部暨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联合主办
电话:010-62063238     E-mail:welcome@sciencehuman.com 


 

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