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公正平台   创造宽容环境

WELCOME TO 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树育健康心态   共谋高尚事业

科学热点
科学新论
专家论坛
科学观察
科学讨论
科学杂谈
科学轶趣
科学成果
科学论文

 

美研制20倍音速战机1小时飞遍全球(图)


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2-07-31

 

美军正在试验多款高超音速飞行器

美军正在试验多款高超音速飞行器

波音公司推出的X-51验证机在2010年5月26日首飞。这是X-51A飞行概念图。 

波音公司推出的X-51验证机在2010年5月26日首飞。这是X-51A飞行概念图。 

SJX61-2发动机已经成功进行5倍音速状态的地面测试。

SJX61-2发动机已经成功进行5倍音速状态的地面测试。

2009年7月份,美国空军爱德华兹基地,挂载到B-52翼下的X-51A。

2009年7月份,美国空军爱德华兹基地,挂载到B-52翼下的X-51A。

X-43A发动机构造图

X-43A发动机构造图

  本报特约记者 司古

  美国《太空参考》网站7日报道称,为了重塑美军的战略优势,美国认为需要更为领先的速度、到达和射程优势,而可以“一小时打遍全球”的高超音速飞行器技术,显然具备这些特点。

  报道称,如果一个飞行器能够以20倍音速飞行,那么就可以在一小时内到达全球任何地点。近年来,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美国陆军、空军先后启动了多个研究计划,并取得了初步成果。为了解决尚存的未知问题,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启动了新的“一体化高超音速”计划,希望通过该计划,把以前在该领域的投资效果进一步扩大。

飞马座火箭和X-43A组合体的构造

飞马座火箭和X-43A组合体的构造

X-43A飞行

X-43A飞行

2004年3月27日,美国宇航局一架B-52B搭载第二架X-43A高超音速研究飞机,这架X-43A连接到经过改装的飞马座火箭上面。

2004年3月27日,美国宇航局一架B-52B搭载第二架X-43A高超音速研究飞机,这架X-43A连接到经过改装的飞马座火箭上面。

2004年3月27日,美国宇航局一架B-52B搭载第二架X-43A高超音速研究飞机,这架X-43A连接到经过改装的飞马座火箭上面。这是起飞后不久。

2004年3月27日,美国宇航局一架B-52B搭载第二架X-43A高超音速研究飞机,这架X-43A连接到经过改装的飞马座火箭上面。这是起飞后不久。

2004年3月27日,太平洋上空,X-43A和飞马座火箭组合体从B-52B投放,火箭即将点火推动X-43A高速飞行。

2004年3月27日,太平洋上空,X-43A和飞马座火箭组合体从B-52B投放,火箭即将点火推动X-43A高速飞行。

2004年3月27日,太平洋上空,X-43A和飞马座火箭组合体从B-52B投放,火箭点火推动X-43A高速飞行。

2004年3月27日,太平洋上空,X-43A和飞马座火箭组合体从B-52B投放,火箭点火推动X-43A高速飞行。

  以20倍音速飞行的飞行器,必须经受2000度以上的气动加热,这一温度足以熔化钢铁,此外飞行器还要承受极高的压力,为此必须开发出能承受高温和结构载荷的耐高温材料。美国希望“一体化高超音速”计划能解决现存的技术问题,在各项基本实验结束之后,能够在2016年试飞新型HX高超音速飞行器。HX被认为是一种可回收的新一代高机动性、远程高超音速飞行器,它采用附加火箭动力以降低风险。

  目前美国比较有代表性的高超音速飞行器是波音公司的X-51“驭波者”无人飞行器,它在2010年试飞中成功以5倍音速以上的速度实现了200秒持续飞行,但没能实现持续300秒的目标。X-51的发动机工作时间达到140秒,大大超过了X-43高超音速验证机的12秒,但后者的速度更高,达到了9.8倍音速,相当于每小时飞行12144公里。

    [新浪网]

 

 

 

相关报道

美国宇航局打造未来超级火箭 起飞重达3000吨

  [导读]目前,未来空间发射系统已进入初始设计阶段。对于美国未来航天发射而言,该系统将担负起猎户座宇宙飞船和其他载荷的发射任务,并为人类探索近地轨道之外的宇宙空间提供一种全新的运载工具。

美国宇航局打造未来超级火箭 起飞重达3000吨

未来空间发射系统(SLS)运载火箭将是美国宇航局空间探索主力(腾讯科技配图)

腾讯科技讯(Everett/编译)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研发的未来空间发射系统(SLS)近日完成了火箭分系统的联合审查,确认了整个运载火箭的系统要求。目前,未来空间发射系统已经进入初始设计阶段。对于美国未来航天发射而言,未来空间发射系统将担负起猎户座宇宙飞船和其他载荷的发射任务,并为人类探索近地轨道之外的宇宙空间提供一种全新的运载工具。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对重型运载火箭项目的发展进行了技术论证、性能、成本以及设计进度要求等,作为该项目的一部分。此外,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还成立了一个独立的技术专家小组审查委员会,以评估运载火箭规格、预算以及研制时间表。未来空间发射系统正在由概念开发转向初步设计阶段。

美国宇航局打造未来超级火箭 起飞重达3000吨

近地轨道载荷达70吨级的运载火箭(腾讯科技配图)

图中显示的是艺术家绘制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未来空间发射系统,近地轨道载荷达到了70吨,项目管理由位于亚拉巴马州亨茨维尔的马歇尔航天飞行中心负责,主要用于发射猎户座多功能宇宙飞船,携带宇航员进入近地轨道之外的宇宙空间,使得人类可以抵达比以往更远的地方进行探索。任务还可以支持探索小行星、月球、火星以及其他深空项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计划在2017年进行未来空间发射系统火箭的无人试验飞行。

美国宇航局打造未来超级火箭 起飞重达3000吨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研发的未来空间发射系统(SLS)运载火箭(腾讯科技配图)

根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华盛顿总部人类探索和空间任务执行的理事会的负责人威廉葛斯坦迈亚(William Gerstenmaier)介绍:“新研制的未来空间发射系统重型运载火箭将使得未来宇航员可以超出当前的探索限制,抵达更遥远的小行星、火星以及它的两颗卫星,还有太阳系中更遥远的探索目标。”目前对未来空间发射系统的深入评估可以确认运载火箭的基本设计概念,允许研究小组开展更详细的工程设计。

专家小组论证也确认了未来空间发射系统与猎户座多功能宇宙飞船的结构以及一体化,由位于休斯敦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约翰逊空间中心负责,而地面系统的研发和操作管理、以及发射设施由位于佛罗里达州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肯尼迪航天中心负责。

美国宇航局打造未来超级火箭 起飞重达3000吨

近地轨道载荷达130吨级的运载火箭(腾讯科技配图)

图中显示的是艺术家绘制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达130吨级的未来空间发射系统重型运载火箭,分解式图解显示了火箭整体设计有不同模块构成,70吨级和130吨级的运载火箭项目都由马歇尔空间飞行中心复杂管理,该级别的火箭主要用于发射质量较大的载荷,或成为未来最大的火箭,可将大质量轨道舱或者载荷送往近地轨道之外的宇宙空间中,也可以用于支持对小行星、火星以及其他深空项目的探索。

美国宇航局打造未来超级火箭 起飞重达3000吨

电脑模拟绘制的未来空间发射系统运载火箭升空情景(腾讯科技配图)

根据未来空间发射系统的项目主任托德·梅尔(Todd May)介绍:“目前进行的未来空间发射系统的评审对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和该计划而言是一个关键性的时刻。”我们一直借鉴以往经验对该系列运载火箭进行设计,在这样短暂的时间内就达到了项目发挥的关键点。同时,在设计过程中也严格遵循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设定的协议和设计标准,工程小组正致力于为美国宇航局提供下一代的重型运载火箭。

美国宇航局打造未来超级火箭 起飞重达3000吨

未来空间发射系统运载火箭将超越土星五号重型火箭与航天飞机(腾讯科技配图)

按照未来空间发射系统原计划,目前抵达这个重要的里程碑是在项目开始后的十个月之内,整个团队研发的宗旨是提供一种安全的、可负担得起,相对较低成本并且可持续使用的重型运载火箭。下一个项目里程碑在明天进行的初步设计审查。

根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计划,未来空间发射系统中近地轨道有效载荷为70吨级的运载火箭将在2017年进行首次无人试飞,随后未来空间发射系统的发展,将打造出一款三级重型运载火箭,起飞重量可达到3000吨左右,近地轨道载荷130吨的重型运载火箭可执行近地轨道之外的宇航任务,支持深空探测。

    [腾讯网]

 

 

 

   

 

 

诚信为本

经商做人

 

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anbaoelee@sina.com

 


 

电催化裂解快速污水处理

快速污水处理系统,可以有效地氧化分解污水中生物菌群难以氧化的含苯类有机物、氰化物、氨氮化合物等各种严禁直排江河的具有高度污染性的物质。适宜于处理化肥、农药、制药、印染、制革、化学合成、电镀、石化、焦化、微电子等各个行业排放的各种污水。

Tel:010-62063238

anbaoelee@sina.com

 


 

消毒氧化设备

自来水、循环水消毒系统改造,通过安装次氯酸钠发生器设备可以取消不安全的液氯消毒方式,更能保障饮用水有利人体健康。

Tel:010-62063238

anbaoelee@sina.com

 


 

 

 

公司简介 | 公司服务 | 公司诚聘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sciencehuman.com,All rights reserved.

科学人网站工作部暨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联合主办

  http://www.sciencehuman.com  京ICP备05003557   科学人 网 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