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公正平台   创造宽容环境

WELCOME TO 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树育健康心态   共谋高尚事业

科学热点
科学新论
专家论坛
科学观察
科学讨论
科学杂谈
科学轶趣
科学成果
科学论文

 

 
 

徐冠华讲话有感觉 科技部计划办实事


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04-11-02

 

徐冠华讲话原题目为:全面推进县市科技工作 把科教兴国战略落实到基层

以下正文。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科技部多年来第一次专门围绕加强县市基层科技工作召开的。会议的主要议题是:认真总结近年来县市科技工作的成绩和经验,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新形势,全面部署加强全国县市科技工作,把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落实到基层,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依靠科技富民强县。今天上午,陈至立国务委员做了重要讲话,强调了加强县市科技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提出了一系列明确要求。希望大家认真学习贯彻至立国务委员的重要讲话精神。下面我代表科技部做报告。
  一、县市科技工作的主要成效和基本经验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下,在各级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全国各地深入贯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县市科技工作快速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1.科技进步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不断深入,各地相继实施科教兴省、兴市、兴县战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关键地位日益突出,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一是促进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升和农业结构的调整。“十五”前三年,全国育成的农作物新品种达600多个,累计推广面积约4亿亩;“农业信息化专项与电脑农业”在全国建立了27个应用示范区,使700多万户农民受益。二是引导和帮助广大农民依靠科技增收致富,开辟了新的就业渠道,促进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通过实施星火计划等,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数以十万计的农业科技示范项目,培育了数以千计的地方星火支柱产业,建立了近万个农民科技培训基地,培训农民上亿人次,造就了一大批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三是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江阴、南海等依靠高新技术发展县域经济的先进典型相继涌现,一批中小企业迅速成长,使依靠科技发展县域特色产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江苏省在沿江8市建设火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在苏北5市建设星火产业开发带,成为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四是促进了县市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在保护环境与资源、控制污染、治理生态环境以及防治SARS、禽流感等方面,科技工作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2.科技工作新机制、新模式不断涌现,产生了积极示范效应。
  各地科技部门紧紧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心工作,以科技成果应用推广为主线,勇于创新,大胆探索,形成了县市科技工作的许多新模式和新机制。福建省南平市根据农村科技力量不足、原有科技推广体系失效、大批农业科技成果无法转化的局面,实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坚持市场导向和利益机制,鼓励大批科技人员下农村,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创办企业,直接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陕西省宝鸡市依托西北农业大学等,创建了“专家大院”新模式,探索“聘一位专家,办一所培训学校,建一处科技示范园,带动一个产业,兴一方经济”的科技产业化、市场化运行机制,建立了包括多种种植养殖专业的34个农业科技专家大院,促进了一批科技龙头企业的发展,提升了地方科技服务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速度。海南琼海市的“农业科技服务110”,建立以通讯网络为主体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做到“有求必应、紧急服务”,为农民及时提供种养技术、市场信息服务,提供农资服务,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成为地方科技服务的品牌。类似的农业科技110服务,在浙江、山东等许多地方都在开展。安徽省利用气象网络,建立覆盖全省、直到县乡的四级信息服务网,实现了信息入乡。广东省2000年开始专业镇技术创新工作,目前已扩大到全省18个地市的78个镇(区),促进了产业集群的发展和区域经济竞争力的跃升。
  3.国家科技计划向基层延伸,对县市科技发展起到了引导作用。
  近年来,火炬、星火、成果推广、创新基金等科技计划和产业化环境建设工作,已成为县市科技工作的重要载体,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据统计,科技攻关和863计划落实在地方的资金占到一半以上,国家实施的12个重大科技专项有60%%的资金投入在地方。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一批科技项目及产业化示范工程已经陆续启动。与此同时,各省(市)、地(市)都针对本地实际,制定各类科技计划,安排重大科技项目,加大科技投入,直接支持县市科技工作,成为国家科技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南、安徽等省政府还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县市科技工作。
  4.政策法规建设进一步加强,县市科技发展环境不断改善。
  随着各方面改革的不断推进,县市科技工作环境总体上有了较大改善。各地科技立法工作趋于活跃,已完成立法200多部。北京、天津、广东、江苏等省市根据改革发展需要,在制定高新技术产业化、计划管理、体制改革、知识产权保护等法律法规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江西省南昌市颁布了《南昌市科学技术投入条例》,将科技投入的增长纳入法制化轨道,使科技投入从1995年的150万元,增加到2002年的1200万元,增长了7倍。目前,科技创新正在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手段,“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重要思想正在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共识。
  在各地县市科技工作中,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典型。这次会议也对科技工作先进县市和基层科技工作先进个人给予了隆重表彰,希望全国科技界和广大科技人员向他们学习。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各地在推动县市科技工作中积极探索,既直接满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工作的实际要求,又形成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和认识,对进一步促进县市基层科技工作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找准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是科技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县市科技工作能否有效开展工作,能否取得党委、政府的支持,关键取决于对地方经济社会的实际作用和贡献。科技部门必须针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要求,围绕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中心任务部署县市科技工作,把科技工作变成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许多县市科技工作的成功实践证明,只要能够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这个中心任务,科技工作就能够受到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能够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和积极响应,能够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第二,发挥基层科技人员的首创精神,是加强县市科技工作的内在动力。县市基层情况千差万别,科技工作涉及经济社会方方面面,内容非常复杂。搞好县市科技工作没有固定套路,没有统一模式,必须由一线的科技人员针对具体问题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创造性地解决。近年来,许多县市在加强科技工作上创造的新思路、新模式、新机制层出不穷,如科技特派员、科技专家大院、科技110、农民技术协会、公司加农户等成功做法,都是来自基层科技人员、科技管理干部的大胆实践。经验表明,科技人员的首创精神以及科技部门的积极性、主动性,是搞好县市科技工作的最重要动力。
  第三,实行党政“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机制,是加强基层科技工作的有力保证。目前,全国90%%的县市都成立了科教领导小组,形成了一把手亲自抓科技的工作制度。许多地方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县域科技发展规划的制定,抓科技进步示范,抓技术和人才引进,抓优先增加科技投入和改善科技部门工作条件。1996年,浙江省率先在全国实行县(市)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形成了主要领导挂帅、科技部门领唱、其它部门合唱、全社会共同抓科技工作的良好局面。自1998年中组部、科技部联合转发了浙江省的经验后,目前全国已有15个省开展了这项工作。实践证明,实行“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是强化对科技工作的领导、落实科技政策、保证科技投入、改善基层科技能力、发挥基层科技工作作用的有力措施,是地方落实“科技兴县(市)”工作的重要举措。
  第四,依靠科技发展区域特色产业,是推进县市科技工作的主要着力点。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产业化已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许多地方依靠科技进步,发挥区域自然资源优势,培育了具有区域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产业。正是依靠科技创新,鄂尔多斯羊绒产业成为全国龙头和基地,云南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的花卉生产基地,青海金诃藏药走向世界,山东寿光蔬菜产业迅速壮大,甘肃会宁县、定西利用苦咸水资源发展温室白灵菇等高档菇类等等,有力地带动了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繁荣和发展了县域经济。各类具有特色的科技园区也得到较快发展,一些科技园区已经成为最富有活力的区域经济增长点。
  第五,实行中央和地方上下联动,是推进基层科技工作的重要方式。在推动县市基层科技工作中,许多地方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各部门相互联合,形成了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的局面。通过资源整合,集中力量扶持了一批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带动和支撑作用的科技项目,有力地引导县市科技工作与省地和国家科技工作有机结合,为县市科技工作创造了更大空间。科技部与有关省市共同推动一批重大项目的实施,如科技扶贫、科技三峡行、星火密集区建设、火炬开发带建设等,都对县域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
  同志们,多年来,在县市基层科技第一线的广大科技人员和管理干部,在十分艰苦和困难的环境中辛勤工作、奋发有为,为我国科技事业的繁荣和发展付出了心血和汗水,做出了巨大贡献,谱写了无数感人的科技篇章。他们和那些攀登科技高峰的科技人员一样,都是推动我国科技进步的中坚力量,共同支撑起我们伟大祖国的科技大厦。同时,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对县市科技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在此我代表科技部,向长期奋斗在县市基层的广大科技人员和科技管理干部,向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县市科技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今后的工作思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各方面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随着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能源供应、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等对我国经济增长的约束强度也在逐步加大,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性日益突出,传统发展模式受到严峻挑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提出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这一新的科学发展观,从本质上明确了我国的工业化是科技进步与创新主导的新型工业化,将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成为科技事业发展的战略方向。我们提出加强县市基层科技工作,这既是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与科学发展观是完全一致的。
  1.充分认识县市科技工作面临的迫切需求。
  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县市基层科技工作必须有更大的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对县市科技工作提出了一系列非常迫切的要求。
  第一,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基层,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是依靠科技进步。县市是我国功能相对完备的国民经济基本单元。我国2861个县级行政区域,包括了90%%以上的国土面积,80%%以上的人口,全国地县财政科技拨款占全国地方财政科技投入总量半数以上,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总量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是县市科技工作的基本任务。大量事实表明,影响中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科技差距造成的,而且主要是由县市基层科技差距造成的。科技兴则县市兴。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县市,仍停留在传统发展模式的困境中,经济增长乏力,结构调整缓慢,关键就在于没有找到科技创新这个有力的抓手。
  第二,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进步。我国绝大部分县市处于农村,大部分人口分布在农村。如何依靠科技进步实现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实现农业发展、农村经济繁荣和农民富裕,是新形势下县市科技工作的一个中心命题。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从根本上解决好“三农”问题,关键在于充分发挥科技进步的支撑和带动作用。当前,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关键时期,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已经成为两大突出问题。解决好这两大问题,必须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决定性作用。
  第三,县市科技工作是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环节。县市科技工作主要承担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的艰巨任务,反映着国家科技工作的总体成效,是我国科技工作的主战场之一,也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层次。长期以来,我国科技工作对基层科技体系和能力建设重视不足,对满足公众的科技需求重视不足。通过加强县市基层科技工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转化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福祉,使县市科技工作成为我国科技事业中一项基础性、常规性工作,将能引起科技整体工作思路和重点的重大转变,有效地拓展科技工作空间。
  第四,县市科技工作为广大科技人员发挥聪明才智提供了广阔天地。目前,全国县及县以下技术开发机构共1.8万个,技术服务机构9.9万个,为经济建设直接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达到407万人。这是我国科技战线一支非常宝贵的力量。这些科技人员长期战斗在科技成果应用第一线,熟悉基层情况,了解农村和农民的科技需求。他们对下要推广技术,对上要提出科技问题,发挥着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充分调动基层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不仅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客观要求,而且对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
  第五,加强县市科技工作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措施。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提高到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来认识。随着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强化公共服务,为社会提供基本的科技基础设施、基本的科技信息和知识、基本的技术培训等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是政府最基本的职责,也是县市科技工作的基本任务。通过加强县市科技工作,更好地为广大群众提供科技公共服务,特别是在经济发展水平低、市场发育程度低的地区,将基层科技工作放在与义务教育、公共卫生、扶贫和保护环境等同等重要的地位,进行重点部署,使科技进步充分惠及亿万普通民众,将成为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实际体现。
  2.高度重视县市科技工作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
  在今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我们把2004年确定为“县市科技工作年”。从年初开始,科技部会同地方科技部门,对县市科技工作进行了一次全面调查,获得了大量第一手材料。目前,全国县市科技工作发展很不平衡,总体十分薄弱,已经成为全国科技工作最薄弱的环节之一。县市科技创新和服务体系不健全,科技推广能力较弱,企业创新能力不强,农民迫切需要的大量适用技术得不到满足。在经济落后、科技工作开展不好的县市,科技落后与经济发展滞后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广大县市,科技工作困难重重,情况令人堪忧。一些地方县市科技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形式主义。据统计,全国1/4的县市科技工作较好,1/2的县市科技工作仅能维持、难有发展,1/4的县市科技工作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县市科技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是:
  第一,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县市科技工作机制尚不健全。虽然许多地区在探索科技工作新模式、新机制上取得了多方面进展,但对大多数地区来说,机制缺陷问题仍然相当突出。主要表现为:缺乏吸引、调动科技人员服务基层的有效政策和措施,科技人员不能发挥作用且流失严重;适应市场经济规律和要求的新型科技服务体系尚未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建设较慢,信息资源匮乏,科技信息资源不能有效共享,很难扩散到县市农村和企业。
  第二,科技投入严重不足。据统计,全国30.6%%的县市科技经费很少或没有科技经费,其中6%%的县市没有科技经费。与此同时,科技投入分布不平衡的问题也非常突出。在2003年县市财政科技拨款的99.7亿元中,东部地区财政科技拨款71亿元,中部地区16亿元,西部地区仅12亿元。2003年,170个县市的财政科技拨款预算为零,这些县市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
  第三,科技管理部门缺乏基本工作条件,职能弱化。由于经费紧张、人员不足、设施陈旧、创新能力薄弱、不受重视等问题,相当数量的县市科技管理部门工作条件很差,不能有效开展工作。近年来,一些县市科技管理机构被撤并;许多地区原有的科技推广体系已经不复存在,新的科技推广体系亟待建立;科技场馆非常缺乏,一些县市科学普及工作无法开展;不少县市缺乏基本的科技工作手段和设备。一些地方县市科技部门成为无指标、无经费、无下属单位、无实际工作的“四无单位”,陷入“经费紧张开展工作难,职能萎缩发挥作用难,缺乏手段执法难”的局面。
  面对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面对县市科技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科技界的同志,各级党政领导同志,特别是县市主要领导同志,一定要树立起强烈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同时也要增强搞好县市科技工作的信心。我们在调查中看到,一些经济条件很差的县市,由于党政主要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和科技人员的不懈努力,科技工作也搞得红红火火、有声有色,发挥了巨大作用。因此,只要我们真正从思想上重视,措施上落实,切实把县市科技工作摆在国家科技工作的重要位置,摆在各级党委和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从中央到地方采取有力措施,加大支持力度,实现多管齐下,形成推动基层科技进步的强大力量,通过持续不懈的努力,局面一定会大有改观。
  3.明确加强县市科技工作的基本思路。
  近年来,我国科技工作的环境和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市场机制在配置科技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更加显著,企业日益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科技活动的规模和影响不断扩大。面对这一形势,我们一方面应当将加强县市科技工作提升到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性、全局性高度来认识,作为国家整体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统筹规划和部署;另一方面还应当积极调整工作思路,使县市科技工作更好地适应新的形势和要求。当前加强县市科技的主要工作思路是:
  ———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为主线。县市科技工作最突出的问题是接受和转化科技成果的能力不足。由于转化机制不健全,接受能力弱,信息不畅,使科技成果的供给和需求脱节。一方面,大量先进适用的科技成果闲置,难以扩散到农村、企业和农户;另一方面,县市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的迫切需求得不到满足。因此,加强县市科技工作,应当把加速成果转化摆在中心位置,加强各方面的协调和配合,积极探索和总结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机制。要坚持以需求为导向,加强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促进科技成果供需对接,实现产学研的有机结合。要通过科技成果转化这个主线,实现星火、火炬、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农业科技园区等各项工作及相关科技资源的集成,使之在推动县市科技进步中发挥更大作用。
  ———以科技服务平台建设为突破口。县市科技服务能力的形成,关键取决于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和科技基础设施条件建设。目前,基层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远远落后于交通、城市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甚至远远落后于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严重影响了县市基层科技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加强县市科技工作,应当以建设科技服务平台为突破口,重点加快科技信息网络、科技成果推广体系、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科技基础设施条件等方面的建设,集成各方面科技资源,建立健全共享机制,形成社会化、网络化的县市科技综合服务平台体系。
  ———以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为重点。解决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科技发展不平衡问题,特别是解决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问题,关键在科技。从目前情况看,经济欠发达地区县市科技投入能力低的局面短期内很难改观,不仅影响到许多现实问题的解决,而且还将进一步影响到这些地区的长远发展。加强县市科技工作,重点也应当在中西部。要结合中西部地区县市实际情况,针对农民脱贫致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与新兴产业培育、特色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等紧迫问题,集成相关科技资源给予重点支持。各级政府应当通过提供政策和加大投入,特别是要通过中央和地方两级财政转移支付,直接支持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市的科技事业。
  ———以地方为主,调动和集成社会各方面有效力量。加强县市科技工作,要以地方力量为主,地方政府承担主要责任。要努力争取党政领导和各有关部门的支持,充分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和各方面的资源,上下联动,协同推进。这里要特别强调,加强县市科技工作是全社会的事业,不能局限在科技界内部,更不能局限在科技管理部门内部,必须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在工作思路上,必须坚持开放的原则,研究新思路,建立新机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增强社会各方面对县市科技工作的关注度和支持力度。
  ———以政策为引导,充分激发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县市科技工作,不仅要大力增加投入,争取各方面人力物力的支持,更应当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采取各种积极措施,创造有利于科技进步的良好环境和条件,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特别是要充分激发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使优秀科技人才能够引得来、稳得住、下得去,在基层科技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当前推进县市科技工作的主要任务
  近年来的实践表明,以科技成果转化为主要内容的县市科技工作收效明显,最容易惠及广大民众,最符合县市科技工作的特点,也最适应县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我们认为,今后县市基层科技工作仍然应当以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为主。加强县市科技工作,必须紧紧围绕科技成果应用这个中心任务来调整部署、配置资源和提高能力。
  1.高举星火、火炬计划旗帜,大幅度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力度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强度。
  星火计划、火炬计划是我国科技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创举。在当前新的形势下,我们要继续把星火计划、火炬计划作为县市科技工作的重要旗帜,集成相关科技资源和力量,调整工作思路,形成新的工作机制,使之迈上新的台阶。星火计划要在继承过去18年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以科技富民为基本宗旨,突出农民科技培训、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和先进适用技术产业化三个重点,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和“星火富民”科技工程;要围绕县域特色、优势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大范围推广农产品和资源深加工技术,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火炬计划要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创新能力为核心,加强统筹规划和政策协调,突出地方特色和优势,重点加强区域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和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实现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更快、更大的发展。
  2.按照新的机制切实加强县市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目前,县市科技服务体系建设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农业科技服务从过去的单项技术、产中服务为主,转变为以集成技术、全程服务为主,从过去的政府推广体系为主,逐步转变为依靠政府引导、充分动员社会力量的新型科技服务体系。加强县市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必须在工作思路、运行机制上有所突破。要继续大力推广“科技特派员”制度、农业专家大院等各种行之有效的科技服务模式,进一步丰富和拓展服务内涵,使人才、技术、信息和资金等各种要素相互结合,形成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科技投入与回报机制。要通过财政上支持、组织上保障、机制上放开,鼓励和支持更多的科技人员、机关干部到基层和农村,为农民提供直接的科技服务,积极创办、领办科技型企业。要采用多种形式,表彰和奖励有突出贡献的基层科技人员。
  3.因地制宜推进县市科技信息服务网建设。
  加强县市技术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当务之急。要围绕提高各级科技管理部门的信息化水平、科学管理水平和科技服务能力,更好地为广大农村、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及相关信息服务,以构建面向基层的全国科技信息服务网为抓手,带动基层科技信息服务工作的全面提升。当前,重点是加快县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县市科技服务平台的信息“中转站”、“放大器”作用。要加快农村科技信息网建设,充分利用现有网络基础设施,通过电信宽带、远程教育网、党员教育网等信息网络,以及电话、寻呼机、电视、广播等多种形式,把各种技术及市场信息及时送到乡村、企业和农户,有效解决信息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同时,要加快各类科技信息资源建设,集成国家、部门、地方技术资源,形成基层实用的信息库,有效解决基层信息化建设中“有路无车”的问题。要加强863计划农业“专家系统”在县市基层的推广和应用,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
  4.重点推动区域特色产业和技术创新基地建设。
  国家制定区域科技发展规划,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引导和协调地方建立有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形成有竞争力的区域性支柱产业。通过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支持,国家和地方联动,形成一批布局合理、具有区域特色、竞争能力强的产业基地和产业集群。重点在中西部地区、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建立一批现代装备制造、农产品深加工、资源深加工等产业基地,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和知名度的科技型产业密集区。积极推进区域内外的科技交流与合作,引导和组织跨地区的重大科研开发和产业化工程项目。支持地方建立与发展公共科技机构、竞争前研发的公共研发平台、企业研发机构、非营利科研机构、公益性科研及开发机构,解决区域共性和关键技术问题。支持重点区域科技基础条件建设、科研人才培养和重大科技创新工程的实施。支持开展大区域生态、资源、环境及可持续发展综合研究。
  5.大力开展科学普及和技术培训工作。
  实践证明,开展有效的技术培训,对于帮助农民增收和实现就业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我们必须坚定地把科学普及和技术培训摆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地位,作为科技工作不可或缺的“一体两翼”来加强。要采取多种方式,按照分级培训方式,组织好专业技术人才、乡土人才和科技管理人员培训,强化各级党政干部科技知识培训。通过培训,大力提高基层科技人员的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提高各级科技管理干部的管理水平,提高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的科技意识和领导水平。同时,要大力普及科技知识,提高广大群众特别是农民的科技意识和应用先进适用技术的能力,为转移农村劳动力、扩大就业提供有效服务。
  四、采取有力措施,把加强县市科技工作落到实处
  加强县市基层科技工作,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性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性举措。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下,全国科技系统一定要振奋精神,加倍努力,尽快把县市科技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在此我提出几点具体措施和要求:
  1.加强对县市科技工作的领导与考核。
  加强县市科技工作,必须强调各级党委政府和主要领导的责任,强调各级科技主管部门的责任。我们要认真总结推广各地实施党政“一把手抓科技第一生产力”的成功经验,把抓科技进步作为地方党政领导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新的政绩观的重要内容。各省市科技主管部门应当积极行动起来,把抓好县市科技进步作为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从明年开始,科技部将会同组织部门做好党政主要领导抓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工作。
  2.明确和强化科技管理部门的职能。
  县市科技管理部门职能定位不清、作用弱化,是目前反映最多、呼声最强的问题之一。如何结合实际,明确科技工作和科技部门的工作定位,开拓工作空间,是摆在县市科技部门面前的一个紧迫问题。县市科技管理部门的基本职能,是围绕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工作提供系统的科技服务和支撑。目前应该重点强化四个方面职能:一是参谋助手职能。要充分利用科技系统的信息、技术和人才等优势,针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和长远发展的战略问题,为地方党委政府提供咨询建议,起到“参谋部”、“咨询部”的作用。二是综合管理协调职能。通过深化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科技行政管理,依法行政,提高执政能力。通过营造政策环境,调动各部门推动科技进步的积极性,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各方面的科技力量,共同做好当地的科技工作。三是公共服务职能。要主动承担起向公众提供科技知识和信息服务的职能,强化科技中介服务,做好项目、技术、人才引进和科技招商工作,加强科学普及和技术培训等公共科技服务。四是组织科技示范职能。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基地、示范户的带动作用,做好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农产品和资源深加工示范,以及围绕生态环境、居住环境改善等方面的试点示范工作,带动县域特色产业发展。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县市科技管理部门应当表现出更加积极的主动性和进取精神。有为才能有位,我们不仅需要有明确的职能和条件,更需要有认真负责、开拓创新、勇于实践的精神面貌。为了发挥综合协调部门的作用,县市科技部门一定要主动向其他部门学习,配合其他部门工作,在促进县市各领域科技进步上,既学会当领唱,也学会当配角。要适用新形势的要求,不断学习,特别是学习现代科技知识和现代管理技能,丰富自身的知识积累,提高工作水平和服务能力。
  3.国家科技计划进一步向县市延伸。
  加强县市科技工作,要求国家科技工作和科技计划向县市延伸,国家科技资源向基层倾斜。一方面,星火计划、火炬计划要进一步增强对县市科技产业化的示范引导作用,科技攻关计划、863计划以及农业成果转化资金、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的相关内容和评价指标要进行调整,使工作内容更多地延伸到县市基层;另一方面,加强中央和地方科技资源的整合以及部门之间的资源集成,共同围绕县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紧迫需求,切实办成几件大事。
  4.多渠道、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
  县市基层科技工作是国家科技投入容易见效的地方。一些科技活动的投入并不大,但往往可以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要广泛动员各方面力量,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增加对县市基层科技投入。首先,要将县市基层科技纳入各级公共财政支持框架。近年来,科技部不断增加对地方特别是县市基层科技工作的投入力度,星火计划、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等专项投入超过3亿元,火炬计划、攻关计划、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成果推广计划、科技扶贫计划等对县市的投入规模也有数亿元。
  最近,国家财政已经明确,今后每年将在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专项中增加1亿元经费,专门用于支持基层科技服务平台建设。从今年开始,国家将连续支持县市基层科技试点工作,今年将增拨1亿元专项经费,明后年还将滚动增加到2亿元和3亿元,形成每年4亿元的稳定专项支持规模。这充分反映出中央对于县市科技工作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其次,要切实提高财政科技投入效率。认真研究制定有效的财政科技投入增长机制、分配使用办法和监督制度,解决好财政资金的有效使用和管理问题,使其真正发挥作用。第三,要形成能够激励企业投入、农民投入、社会其他主体参与的投融资机制,使县市基层科技成为社会投资的重点领域。需要强调的是,国家投入只是引导性的,更重要的是各地方要努力增加财政科技投入,特别是经济实力较强的地区要大幅度增加财政对县市科技工作的投入。5.抓好一批县市科技工作试点示范。
  加强县市科技工作,既要体现市场经济规律,又要发挥各级科技管理部门的作用和各有关方面的积极性。在继续加强科技兴市(县)、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等工作的基础上,当前要面向经济比较落后、科技工作比较薄弱的县市,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和紧迫问题,重点抓好县市科技工作试点。通过科技项目带动,提升县域经济的技术含量,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带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根据初步计划,我们将联合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在三年内重点抓好300个县市科技试点工作。要注意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特别是要采取具体措施,要求国家高新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等机构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与科技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县市进行科技合作与对口支持;鼓励科技先进示范县与经济科技欠发达县市开展“一对一”帮扶工作。经过3年左右的努力,使占全国县市1/3的中西部和东部地区经济落后县市科技工作局面得到较大改观。6.加强基层科技队伍建设。
  加强县市科技工作,不是简单地增加投入和解决工作条件,而是要体现“以人为本”,发挥人的关键性作用。近年来,不少地方通过加强科技队伍建设,包括人才培养、技术培训、人才交流等多种形式,提高县市科技队伍素质,引进优势人才,取得了明显效果。但总的来说,县市基层科技队伍还远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当前,应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搞好基层科技队伍建设。一是要推进县市科技体制改革,整合县市科技力量,加强人才培养。特别要加强基层和农民科技带头人的培训工作,培养乡土科技人才队伍。二是要努力为基层科技人才营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大量吸引科技人才投身基层。鼓励和吸引科研机构、大学、机关事业单位的科技人员以多种形式为基层进行技术服务,鼓励、支持大中专毕业生到基层建功立业。要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学技术成果转化法》和国务院转发的《关于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中关于效益分成、股权激励等分配制度,激励科技人员在科技研究与开发、成果转化与推广工作中做出贡献。要制订相应的办法,解决好引进人才的医疗、劳保等问题,解决好科技人员到基层工作期间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工作成绩突出者优先晋升职称、职务。要鼓励专业技术人才通过兼职、定期服务、技术开发、项目引进、科技咨询等方式,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三是要通过事业留人、发展人,真正使基层各类科技人员人尽其材,才尽其用。对优秀科技人员要进行表彰和奖励;有条件的地方要设立专项经费,重奖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
  同志们,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走创新型国家发展道路,必须建立起深厚的社会创新基础。科学技术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必须真正惠及亿万民众,必须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充分理解和支持。我们一定要从关系国家发展的长远和全局出发,高度重视和加强县市科技工作,为我国科技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科技日报] 

  

  

   

 

 

诚信为本

经商做人

 

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anbaoe@public3.bta.net.cn

 


 

快速污水处理系统,可以有效地氧化分解污水中生物菌群难以氧化的含苯类有机物、氰化物、氨氮化合物等各种严禁直排江河的具有高度污染性的物质。适宜于处理化肥、农药、制药、印染、制革、化学合成、电镀、石化、焦化、微电子等各个行业排放的各种污水。

Tel:010-62063238

anbaoe@public3.bta.net.cn

 


 

自来水、循环水消毒系统改造,通过安装次氯酸钠发生器设备可以取消不安全的液氯消毒方式,更能保障饮用水有利人体健康。

Tel:010-62063238

anbaoe@public3.bta.net.cn

 


 

 

 


 

Copyright© sciencehuman.com,All rights reserved.

卢鹤绂格物研究所北京工作部暨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联合主办
电话:010-62063238     E-mail:welcome@sciencehuman.com 


 

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