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公正平台   创造宽容环境 WELCOME TO 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树育健康心态   共谋高尚事业
科学热点
科学新论
专家论坛
科学观察
科学讨论
科学杂谈
科学轶趣
科学成果
科学论文

 

珠江口又发现中华白海豚尸体 救救江豚,救救长江!


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3-04-15

 

珠江口发现中华白海豚尸体

珠江口发现中华白海豚尸体

网友发在微博上的白海豚尸体的图片。

  信息时报讯 (记者 周伟龙) 昨日上午,有市民报料称,在南沙区龙穴岛附近发现一具白海豚的尸体,记者赶到现场时得知,白海豚尸体已被转移走。

  据目击者刘先生介绍,昨日上午8时许,一条白色的大海豚浮在龙穴造船厂江边港湾,周围漂浮着大量水草和垃圾。昨日下午,记者赶到南沙区龙穴造船厂,现场目击者告诉记者,港湾内死去的海豚确实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白海豚,但工作人员拒绝记者前往江边采访。下午2时55分,有消息称,海豚尸体已被转移走。随后记者联系上珠江口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一陈姓科长,据其介绍,确实有一条白海豚死于珠江出海口,具体发现的位置位于黄埔造船厂与龙穴造船厂之间的江边。该条海豚身长2.54米,为老年雌性海豚,身上并无明显外伤。

  同时,陈科长告诉记者,管理局早在4月6日便接到渔民通知,称在附近江面发现一条海豚时上时下,游走已极不正常,但当管理局工作人员前往寻找时,又不见踪影。

  昨日下午5时许,管理局工作人员将这条白海豚运至珠海市淇澳岛的白海豚保护基地进行解剖。至于白海豚的死因,陈科长说,由于海豚内脏已经高度腐烂,无法判断其真正死因,只能判断死亡已超过两天。在此之前,陈科长曾表示,这条白海豚很可能是死于年老疾病。

  知多D

  中华白海豚,又称印度太平洋驼背豚。是世界上七十八种鲸类品种之一,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素有“美人鱼”和“水上大熊猫”之称。现仅存活802头左右,比大熊猫还稀少。

  中华白海豚并不是鱼类,而是水生哺乳动物。 白海豚一向以具有高智商闻名。据夏威夷大学研究者对海豚长达20年研究发现:海豚具有可媲美于猿类的学习能力,可以学习高难度的行为,海豚具有类似人类语言认知能力。另有研究表明,中华白海豚具有相当于5岁幼童的智商。

    [新浪网]

 

 

相关报道

救救江豚,救救长江!

    本报记者 刘莉

    代表委员访谈

    “长江女神”白鳍豚功能性灭绝,“长江精灵”江豚存活量比大熊猫还少,“四大家鱼”鱼苗发生量锐减……长江已近“无鱼之江”。中科院院士赵进东委员疾呼——

    宾馆房间的灯光有些昏暗,全国政协委员赵进东戴着眼镜猫着腰坐在桌前,把脸尽量凑近电脑屏幕。“你看,这是我们所研究人员的调查,短短6年时间,长江干流中江豚数量减少了一半以上。”

    赵进东背对记者摇着头,许久后才像是自言自语地开了口:“唉,每次说起这些都好难受。”

    为了在两会上为江豚“代言”,这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所所长专门向所里的鱼类研究人员请教。他发现,2006年全长江淡水豚考察估算江豚的数量为1800头左右,2012年却仅余1000头左右,平均每年的下降速率为6.3%。最新的研究预测,如果不采取及时有效的保护措施,长江江豚自然种群最快可能在未来15年左右消失。

    进化了2500万年的江豚可能15年内消亡

    长江江豚是我国特有珍稀鲸类物种,仅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干流及洞庭湖和鄱阳湖中,被誉为长江生态“活化石”。已在地球上生存了2500万年的江豚,如今在人类活动的干扰下,却正快速走向灭亡,种群数量已少于大熊猫。

    “再不加以控制,江豚又会像白鳍豚一样,一头也看不见了。”赵进东告诉记者。

    常年在长江上和鱼类打交道的中科院水生生物所的专家们,直接地感受着这些年来人类活动对长江鱼类带来的伤害,江豚的快速消亡只是长江鱼类命运的一个“缩影”。“危险的绝不仅仅是江豚。”赵进东说。

    全长6300公里的长江是我国淡水鱼类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被人们形象地誉为我国的“淡水鱼类种质资源库”。整个长江水系,共有鱼类400种,其中149种是只在长江生活的特有鱼类。

    但让人担忧的是,目前长江的鱼类资源正处于全面衰退的边缘,白鲟活体已极为罕见,中华鲟、达氏鲟数量不足10年前的十分之一。赵进东说,最常见的青、草、鲢、鳙“四大家鱼”鱼苗发生量也大幅减少。长江的天然捕捞量在逐年递减,由1954年的54万吨,变为了近年来的10万吨左右。

    能禁渔三个月,为什么不能禁十年

    造成江豚大量死亡、鱼类资源全面衰退的主要原因,是遍布在长江中的一张张网和一艘艘船。

    来自中科院研究表明,长江江豚面临的威胁主要来自快速增长的长江航运、过度及非法渔业捕捞、挖沙以及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和水污染等各种人类活动。同时,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及长江上游水电工程的影响,作为长江江豚主要栖息地的洞庭湖和鄱阳湖频繁出现异常超低水位,湖区长江江豚的生存遭受极大威胁。

    “沿江、沿湖的工业农业建设项目日渐增多,甚至在自然保护区内也有很多工程建设项目开工和运行,对长江江豚的栖息环境及食物资源造成了严重影响。”赵进东说,沿江、沿湖有些地方政府在面对经济项目建设及环境保护的矛盾时,通常会做出不利于环境保护的选择。

    能让长江休息一下吗?

    赵进东和他的同事们认为对长江鱼类的保护,目前最可行的办法是“十年禁渔”。长江捕捞渔业产量不足中国淡水渔业产量的1%,捕捞渔业退出长江及大型湖泊,不会影响我国渔业的发展,却能让长江渔业资源得以恢复。“如果不能有效控制过度的长江渔业活动,其他保护措施都将是徒劳。”

    据赵进东介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家有关部门规定,每年4—6月是长江中下游的禁渔期,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亲鱼的繁殖,但7月解禁后的大量捕捞,仍使幼鱼面临危险。

    能禁三个月,为什么不能禁十年?有人认为难点之一在解决长江渔民的生计。据调查,长江干流加上洞庭湖和鄱阳湖的专业渔民,总数在3万户左右。科学家们建议,设立长效机制的生态补偿基金,由政府和对长江水域生态造成影响的水电企业出资,用来补偿渔民以及鱼类资源保护。

    赵进东告诉记者,几年前,研究人员就通过各种途径呼吁“长江十年禁渔”,但未见效果。去年他在两会上提出“十年禁渔”的提案后,收到一封回信,农业部渔业委员会的人也专门到中科院水生生物所进行了调研,但之后又无声无息了。

    25年前定的保护级别已不适应现在情况

    去年3月以来,在两大湖区及长江干流频繁发生十几起江豚异常死亡事件。“这些异常死亡的原因常常被地方主管部门忽视,甚至不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赵进东接受不了这样的冷漠。此外,一些不具备技术能力的水族馆捕捞饲养江豚,导致死亡的案例也不绝于耳。

    今年赵进东的提案内容是把江豚保护级别从二级提高到一级。“1988年定的保护级别早已不适应现在的情况。”赵进东说,如果能提高到一级,至少异常死亡原因和捕捞许可都要上报国家相关部门,而不是省级相关部门。

    6年前,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中科院院士曹文宣在两会上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就大声疾呼:给长江珍稀鱼类留一点生存的空间。但6年过去了,情况显然未有好转。

    赵进东接过了这个“接力棒”。“曹先生现在不是代表了,两会上作为专业人员,我必须继续为长江鱼儿们说话。”

    (本报北京3月12日电) 

    [中科网]

 

 

 

相关链接

长江江豚约剩千头 降速率高达13.73% 中国将建设首个国家海洋博物馆

长江干流宜昌至武汉段江豚数量锐减六成 航运密集涉水工程多

顶级物种濒临灭绝:对长江意味着什么?

当局已做出决策?专家称长江江豚15到20年或灭绝

长江沪汉段江豚数锐减:科考目击江豚仅177头 专家预测已少于大熊猫

长江干流宜昌至武汉段江豚数量锐减六成 航运密集涉水工程多

长江考察630公里9天的航程中仅发现10江豚 绝种加速目标基本实现

中共决定暂缓灭亡长江江豚 30多年发展致白暨豚毁灭成意想不到结果?

长江江豚种群规模减小 世界残存或不到千头(图)

党啊党啊,长江江豚或将15年内灭绝了

江豚倒计时:水中国宝群死事件背后的环境灾难

过去十年十大灭绝动物:白鳍豚金蟾蜍上榜

让我们高举科学发展大旗 从污染加赶尽杀绝长江“江三鲜”做起?

江豚倒计时:水中国宝群死事件背后的环境灾难

如不特殊保护白暨豚可能在20年后消失[评论]

 

 

   

 

 

 

诚信为本

经商做人

 

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anbaoelee@sina.com

 


 

电催化裂解快速污水处理

快速污水处理系统,可以有效地氧化分解污水中生物菌群难以氧化的含苯类有机物、氰化物、氨氮化合物等各种严禁直排江河的具有高度污染性的物质。适宜于处理化肥、农药、制药、印染、制革、化学合成、电镀、石化、焦化、微电子等各个行业排放的各种污水。

Tel:010-62063238

anbaoelee@sina.com

 


 

消毒氧化设备

自来水、循环水消毒系统改造,通过安装次氯酸钠发生器设备可以取消不安全的液氯消毒方式,更能保障饮用水有利人体健康。

Tel:010-62063238

anbaoelee@sina.com

 


 

 

 

公司简介 | 公司服务 | 公司诚聘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sciencehuman.com,All rights reserved.

科学人网站工作部暨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联合主办

  http://www.sciencehuman.com  京ICP备05003557   科学人 网 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