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公正平台   创造宽容环境

WELCOME TO 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树育健康心态   共谋高尚事业

科学热点
科学新论
专家论坛
科学观察
科学讨论
科学杂谈
科学轶趣
科学成果
科学论文

 

地震催生大海啸 中国版地震预警系统宜早不宜迟


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1-03-13

 

地震催生大海啸

  俯冲、挤压、释放,在一系列的地球板块和能量运动后,日本遭遇1900年以来最大的地震,以及由此带来的毁灭式海啸。如此的大地震究竟如何发生?地震为何引发大海啸?

  板块 边缘处易发地震

  谈论日本多地震,首先要了解这个国家的独特位置。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原地震首席预报员孙士鋐介绍说,日本诸岛处在太平洋板块的边缘,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最初的全球板块划分,就是按照地质和地震带划分的。所以板块边缘的地区,自然就位于地震带上。日本诸岛、菲律宾群岛、阿留申群岛都一样,因为都位于太平洋板块的边缘和地震带上,也被称为岛弧地震。”

  挤压 俯冲移动造动力

  孙士鋐告诉记者,虽然具体震动的原因还不好判断,但从长期的地质变化和地震的动力源来说,本次日本地震可以用板块移动来解释。

  “太平洋板块在日本的东面,它向西移动,而且是俯冲式的移动,挤压到欧亚板块。形成了地震的动力源。”孙士鋐介绍说,目前科学界对于太平洋板块的变化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它向两侧扩张,一种是它在收缩。而去年智利8.8级地震,也应该是受到太平洋板块移动的影响。

  错位 海水涌落形成海啸

  海啸是海底地震最主要的次生灾害之一,孙士鋐介绍说,内陆发生的地震则不会发生海啸。就此次日本地震而言,由于震中是位于130公里外的海底,而不是陆地,因此海啸带来的损失和伤害,要远远比地震本身要大很多。

  孙士鋐告诉记者,引起海啸的是地壳的垂直错动。

  “地震引起的地壳运动,既有水平的错动,也有垂直的错动。水平的错动是不会引发海啸,垂直的错动才会引发海啸。所以当一次地震以垂直的错动为主的话,就很有可能造成海啸。”

  具体地说,就是当海底出现了大范围的上升或下降,大的高度差引起了重力差。“如果海底塌陷,海水就会迅猛的灌进这个‘坑’里,海水形成了落差,出现海啸。同样,如果地震造成了海底的隆起,也会引起高度差,触发海啸。”

  落差 海啸波超10米

  孙士鋐认为,此次日本地震,引起的海啸最高超过了10米。海底的垂直错动的幅度比1923年的地震应该更大一些。

  据他介绍,1923年的8.3级东京大地震,震源位于东京以南90公里处的相漠湾海底。当时此处海底的高度下降了90米到180米,而另一处海底上升230米,海啸波的高度达到了6到7米。

  ■ 影响

  地球自转时间少1.6微秒

  据新华社电 美国航天局科学家11日表示,里氏8.8级的日本大地震导致当天地球的自转时间减少了1.6微秒,即每天的时间减少了1.6微秒。1微秒等于一百万分之一秒。

  美国航天局地球物理学家理查德·格罗斯说,日本大地震导致地球质量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到地球自转。

  美国和意大利的一些地球物理学家指出,2004年印尼苏门答腊地震引发的地轴偏移使得每天减少了6.8微秒,2010年智利大地震使得每天的时间减少了1.26微秒。

  ■ 防灾

  看到海倒退 立即去高处

  预测海啸也是一个很难的科学。

  孙士鋐告诉记者,太平洋海啸预警系统会发布海啸的预警,但有时候发布预警后,最终海啸没有来。1960年智利的8.6级地震,因为此前发布过一些空预警,导致民众对最终预警没有足够重视,造成巨大损失。

  一般来说,高度在50公分以下的海啸不会造成灾害性影响。造成较大灾害的海啸,高度一般在四到五米以上。

  普通民众如何预防海啸带来的灾害?

  孙士鋐介绍说,海啸一般会在地震后10分钟到20分钟左右发生。而且海啸波到来之前,海边的海水会出现倒退的情况。如果在海边发现了海水倒退的情况,千万不要去海边,而是要赶紧往高处跑。从海水倒退到海啸到来,会有大约五到六分钟的时间,这也是拯救生命的关键时间。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马力

  ■ 观世界

  全球地震进入活跃期

  近年强震次数增加,活跃期或达数十年

  孙士鋐认为,日本发生强震和近年来地球进入地震活动活跃期有关。

  能量释放加速

  “地球演化进程中,无论是地壳运动还是地震活动,都表现出强弱交替的现象,在这个时期活动强烈,而在另一个时期活动较弱。因此,地震活动是否处于活跃时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孙士鋐说。

  如何判断地球是否进入强震活跃时期?

  孙士鋐表示有两点标准:一是强震的活动水平是否明显高于以往百年的平均水平,尤其是8.5级以上巨大地震的频度和强度。二是全球地震能量释放是否出现进入明显加速状态。

  7年5次8.5级以上地震

  “从历史资料可以看出,在上世纪的前60年里,地球的强震活动水平比较高,强震也多发。而在1964年阿拉斯加大地震后,直到2004年印尼大地震,这60年里,全球都没有发生过8.5级以上的地震,可以理解为这60年是一个比较平稳的时期。

  2004年印尼8.7级大地震,2005年又出现了8.5级地震,2007年再次发生8.5级地震,去年智利又发生8.8级强震,到这次日本的强震,7年的时间里,就发生了5次8.5级以上的强震。”孙士鋐认为,目前,全球地震的强度与频度都明显增强,全球地震能量释放加速迅猛。这表明,全球地震活动已经进入一个相对的活跃期。

  这个活跃期会持续多长时间?孙士鋐表示,从历史上看,稳定期和活跃期大都在数十年,因此在未来几十年里,全球主要地震带上,要关注大地震产生的可能。

     [新京报]

中国版地震预警系统宜早不宜迟

  与日本一样,我国也是多震国家,有书可查的是,上世纪100年平均统计下来,我国每年发生6级以上的地震多达18次,在这种语境中,构建地震预警系统,显得多么迫切而必要。

  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发生5.8级地震,共造成34万多人受灾。正在参加两会的中国地震局局长陈建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不排除该地区近期再发生5级左右地震的可能,陈建民同时称,我国目前还没有地震预警系统。

  在盈江地震中有个细节耐人寻味。据陈建民称,正是由于前期的频繁小地震,当地政府已做了宣传,采取了一定措施,很多老百姓住在屋外,没有造成更大伤亡。顺着这种思路推理下去,如果我国早已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地震预警系统,是不是可以说,盈江地震的伤亡情况在此基础上还将大为减少?

  我们的邻国日本,在刚刚发生的举世瞩目的大地震中,正是得益于较为完善的地震预警系统。在3·11日本的大地震中,数百万日本人在震前大约1分钟,就获悉地震消息,从而较为秩序井然地逃到室外。与日本一样,我国也是多震国家,有书可查的是,上世纪100年平均统计下来,我国每年发生6级以上的地震多达18次,在这种语境中,构建地震预警系统,显得多么迫切而必要。

  天灾无妄,生命无价,对生命的真正尊重与呵护,离不开丝丝入扣的制度保障。值得欣慰的是,我国将试建地震预警系统,地震局已将此作为十二五项目报到国家发改委。从无到有、从粗陋到完善、从试点到全面铺开,必将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同时也许还需理顺各种盘根错节的利益关系,以及面对种种不可预知的顾虑。然而,以生命的名义,再难也要做,并且要做得好,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笔者认为,构建地震预警应该做到公字当头。

  首先,应覆盖所有公众。我们是地震多发国家,地震具有不确定性,从现实情况看,震源具有多元化,基于此,预警系统应该全覆盖,而不是仅仅瞄向人们常说的地震多发、易发地段。

  其次,应投入足够的公共财政。地震预警系统是个技术活,既仰仗一定的技术力量,还需依托社会化的信息程度,势必需要不菲的开支,为确保预警系统尽早构建成功,国家不妨划拨足够的公共资金以及配置足够的技术力量。当然,钱要花在刀刃上,资金使用要确保公开透明。

  最后,还需厘清的是,谁来监控地震预警系统,一些地方出于自身考虑,比如稳定人心的角度,往往不愿意及时公开预警信息,如此一来,预警系统恐将名不副实,诸如此类问题,也需考虑。

  平心而论,地震是个不可捉摸的怪兽,它的不确定性、突如其来性,使得预测成为一种难事,但难以预测不等于不能预警。早一日构建地震预警系统,也许就能在地震中少一些人员伤亡。中国版地震预警系统,宜早不宜迟!

   本报特约评论员王石川

     [京华时报]

国家海洋局局长:日本地震海啸带来四点启示

  新华社电(记者 许雪毅)全国人大代表,国家海洋局局长、党组书记刘赐贵12日表示,日本地震、海啸为我国带来四点启示。

  第一,在当前东部率先发展的大趋势下,我国沿海地区的经济和人口密度急剧增大。国家和沿海地方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海洋灾害可能造成的影响。

  第二,加快建设多部门联动的灾害应急协调机制。沿海地区要抓紧开展当地的海啸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工作,将海啸应急预案上升为政府预案,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制定包含人员疏散、基础设施关闭、抢险救灾等在内的一系列海啸灾害处置工作方案,并定期开展海啸应急演习。

  第三,加大海啸灾害观测预警能力建设力度,为政府指挥决策和公众防灾避灾提供至关重要的科学支撑。我们将强化对重要海啸生成源地的业务观测能力,同时进一步完善海啸预警系统,做好海啸预警服务。

  第四,提高全民族的海啸防灾避灾意识和能力,如推行海啸避险知识“进校园”“进社区”,并充分发挥公众媒体优势,持续做好海啸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

    [北京晨报]

美科学家称日本大地震致每天时间减少1.6微秒

  新华网华盛顿3月11日电  美国航天局科学家11日表示,里氏8.8级的日本大地震导致当天地球的自转时间减少了1.6微秒,即每天的时间减少了1.6微秒。1微秒等于一百万分之一秒。

  美国航天局地球物理学家理查德·格罗斯说,日本大地震导致地球质量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到地球自转。

  美国和意大利的一些地球物理学家指出,2004年印尼苏门答腊地震引发的地轴偏移使得每天减少了6.8微秒,2010年智利大地震使得每天的时间减少了1.26微秒。

  日本东北部太平洋海域11日下午发生强烈地震,引发大规模海啸并造成重大损失。这次地震是1900年以来全球震级第五强的地震。

      [新华网]

 

 

 

 

相关链接

日本地震海啸死亡失踪逾千 福岛核电站发生泄漏

中国举国哀悼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遇难同胞(图 评论)

巴人论评:玉树初春的巨痛,我们永远记住!

巴人论评:大爱无疆,爱心必获回报!

巴人论评:救灾四川 十万火急!!!

科学专论:东非裂谷“开口笑” 地球可能在膨胀

科学人专题:世纪海啸将改变地球环境

 

 

 

   

 

 

诚信为本

经商做人

 

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anbaoelee@sina.com

 


 

电催化裂解快速污水处理

快速污水处理系统,可以有效地氧化分解污水中生物菌群难以氧化的含苯类有机物、氰化物、氨氮化合物等各种严禁直排江河的具有高度污染性的物质。适宜于处理化肥、农药、制药、印染、制革、化学合成、电镀、石化、焦化、微电子等各个行业排放的各种污水。

Tel:010-62063238

anbaoelee@sina.com

 


 

消毒氧化设备

自来水、循环水消毒系统改造,通过安装次氯酸钠发生器设备可以取消不安全的液氯消毒方式,更能保障饮用水有利人体健康。

Tel:010-62063238

anbaoelee@sina.com

 


 

 

 


公司简介 | 公司服务 | 公司诚聘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sciencehuman.com,All rights reserved.

科学人网站工作部暨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联合主办
电话:010-62063238  E-mail:welcome@sciencehuman.com

  http://www.sciencehuman.com  京ICP备05003557   科学人  网 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