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公正平台   创造宽容环境

WELCOME TO 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树育健康心态   共谋高尚事业

科学热点
科学新论
专家论坛
科学观察
科学讨论
科学杂谈
科学轶趣
科学成果
科学论文

 

专家称2011或为极寒极旱之年


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1-01-18

 

  昨日(1月16日)开始,我国南方地区将出现新一轮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且强度和范围都较大。预计,此次雨雪冰冻过程将持续至21日,可能会对19日开始的全国春运造成不利影响,各地需提前做好防御准备。

  在经历了短暂的停歇之后,受新一股冷空气影响,16日至21日,青藏高原东部、西南地区东部、江南、华南等地自西向东将有一次明显雨雪天气过程,上述大部地区普遍有小到中雨雪。中央气象台预计,16日至17日,西藏东南部、云南部分地区中雨雪,西藏东南部、云南西北部局地有中到大雨雪;18日至20日,湖北、重庆东部、贵州、江南等地有小到中雪,江南中北部部分地区中到大雪,局地暴雪。

  伴随着雨雪,南方的冰冻范围将逐渐扩大,强度也将有所加强,贵州、云南东北部、重庆东南部、湖南西部和南部、广西北部、江西中部的部分地区都将出现冻雨,其中18日至19日最强。从强度和影响来看,有可能超越1月上旬,成为今

  年以来最强的一次过程,加上春运临近,对交通运输有较大影响,需提前做好防范准备。

  在冷空气的频繁打压和大范围雨雪的影响下,未来一周南方低温持续,预计16日至21日,贵州、重庆、江南、华南等地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3-5℃。贵州、重庆、江南大部的最低气温在0~-5℃,华南大部2~8℃;贵州、重庆东南部、湖南西部的最高气温在2~-2℃,江南其他地区在2~6℃,华南大部在 4~11℃。

  我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

  新华社记者专访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宋连春

  中央气象台最新预报,随着冷空气发起新一轮进攻,16日开始,南方冻雨范围再次扩大,强度加强。

  随着春运一步步临近,回家的天气也愈加受到人们关注。新华社记者16日专访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宋连春,对南方阶段性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作出解析,对春运期间全国气候进行展望。

  南方低温16-21日再扩大

  记者:目前,南方地区雨雪冰冻情况如何?

  宋连春:我们知道,1月以来,除青藏高原以及云南、黑龙江北部等地外,全国大部地区气温偏低2℃以上,其中贵州、湖南、湖北平均气温均创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新低值,日平均气温低于1℃的低温日数为5.6天,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多。截至目前,今年我国南方地区出现了两次雨雪天气过程,降水日数普遍在 4-6天,其

  中贵州西部、重庆西部、湖南东南部等地有6-8天。与常年同期相比,上述大部地区降水日数偏多,其中贵州西部等地偏多3-5天。

  中国气象局预计,16-21日,南方低温雨雪冰冻范围将再次扩大,强度有所加强。其中,贵州、云南东北部、重庆东南部、湖南西部和南部、广西北部、江西中部的部分地区有冻雨。

  大气环流与拉尼娜叠加

  记者:今年我国南方低温冰冻灾害发生原因是什么?

  宋连春: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去年12月份以来有利于冷空气南下的中高纬度大气环流异常长时间维持,造成全国范围阶段性强降温;二是受拉尼娜事件影响,东亚冬季风偏强,南方容易出现极端低温事件,一旦有暖湿气流配合,则易产生冰冻雨雪灾害。

  强度及范围不及08年

  记者:今年雨雪冰冻天气和2008年相比有哪些特点?

  宋连春:首先,今年南方气温偏低幅度和降水强度均不及2008年。其次,今年影响南方的冷空气活动过程短,间隔时间长,低温雨雪的范围比2008年小。此外,今年水汽输送条件和冷暖气流交汇条件比2008年差。

  春运期将有阶段性强降温

  记者:雨雪冰冻天气是否会持续到春运?

  宋连春:从目前所掌握的监测手段来看,2011年春运期间,全国降水总体上呈现较常年同期偏少的特征,出现类似2008年1月大范围持续性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可能性小。但大部分地区气温将比常年同期偏低,仍可能出现阶段性强降温过程。

  呼伦贝尔-46.6℃

  该地气温连续第八天低于-40.0℃

  1月15日,内蒙古呼伦贝尔牙克石市街头冰雾弥漫,当日牙克石市最低气温下降到-40.0℃以下,最低温度达-46.6℃,这已是从1月8日起该地气温连续第八天低于-40.0℃,为入冬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低温极寒天气。

  上海市区低温-4.4℃

  上海中心气象台16日发布消息说,当天上海市区徐家汇地区的最低温降至零下4.4摄氏度,为入冬以来新低,崇明岛更是出现了零下6.3摄氏度的当天极端最低温。上海的寒冷天气还将持续。

  辽东湾海冰加剧

  68海里

  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16日发布海冰警报显示,辽东湾和莱州湾浮冰最大外缘线分别达到68海里和32海里,均达到海冰IV级警报(蓝色)标准。

  据预测,未来3天,渤海、黄海北部及胶州湾冰情将有所发展。辽东湾浮冰最大外缘线将达到70海里至80海里。受近日冷空气影响,黄渤海海冰冰情发展较快,辽东湾浮冰最大外缘线15日增长至62海里,达到海冰蓝色警报标准,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发布今冬首个海冰警报。

  北方极旱

  13日,北京进入三九寒冬的第5天,阳光灿烂依旧,初雪杳无音讯。北京市气象局气候中心监测显示,北京超过70天无有效降水,大部分地区处于气象干旱“中旱”级别,东南部达到重度干旱。

  进入冬季以来,南方多省份遭遇多轮雨雪侵袭,北京的初雪却迟迟不见。“目前北京的记录已处于第二顺位。如果初雪晚于1月29日,那2011年将刷新北京 195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初雪最晚记录。”北京市气象局气候分析与预测科科长陈大刚告诉记者,根据南郊观象台的监测记录,北京最晚初雪时间为1984年的1月29日。

  陈大刚说,水汽不足是北京无法形成降雪的主要原因。记者查阅了北京市未来4到7天的最新气象预报,由于缺乏暖湿气流配合,干冷的晴天仍牢牢占据“舞台”,旱情还将持续。

  而河南全省持续干旱少雨,截至1月11日,全省受旱面积达1623万亩,其中重旱171万亩,旱情呈现复杂特点。而气象部门预测,未来全省出现有效降水的几率仍然较小,旱情仍将继续。

  河南农业厅总经济师魏仲生说,目前,全省旱情和苗情复杂,大部分旱情主要表现为口墒差,局部由于土壤类型和整地质量差异,旱情较为严重。

  □天气经济

  全球极端天气可能恶化中国通胀

  针对近期全球各地自然灾害对我国目前通胀形势造成的潜在影响,记者了解到,上述地区的极端天气已造成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但暂时并不构成对我国商品价格直接的“输入性通胀”。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可能恶化中国通胀。”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建议,数量型和价格型工具并用来收紧货币政策;加快人民币升值步伐;降低经济增速。兴业银行报告也预计,今年我国CPI将在5%~6%。

  极端天气

  2010年中国极端天气近十年来最多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陈振林日前表示,今年是近十年来中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强度及影响最大的一年。

  夏季高温日数为1961年以来最多,平均最高气温为1961年以来最高。2010年夏季,全国平均高温日数为9.7天,较常年偏多3.5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全国平均极端最高气温为35.0℃,较常年偏高2.0℃,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值。

  极端降水事件为1961年以来最多。全国共有97个站的日降水量突破历史极值,133个站的过程累计降水量突破历史极值,全年我国发生的极端降水事件为1961年以来最多。

  台风登陆比例为有记录以来最高。虽然西太平洋台风生成个数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少的一年,但全年有7个热带气旋在我国华南沿海登陆,登陆比例达到50%,为有记录以来最高。台风生成时间和登陆地点集中,8月底至9月初的近10天内有5个热带气旋生成,全年有5个热带气旋在福建沿海登陆。

  陈振林表示,中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明显增多趋势。近十年来,中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重发。

  为何中国极端天气一起登场?不能全归咎于气候变暖

  电影《2012》上映后,不知是巧合,还是谶言的实现2010年陷入了一连串极端天气的泥淖之中。中国科学家发现:20世纪后50年,中国东部极端旱涝事件的发生频率和强度没有超出历史平均水平。

  如果在地图上把今年受灾地区标注出来,我们可以发现,极端天气一齐登场,几乎波及整个中国。整个版图就像被打漏了的沙袋,几乎所有省份都受灾。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8月4日发布的消息称,今年干旱、洪涝灾害席卷了28个省份,全国满目疮痍。

  极端天气事件是指天气、气候的状态严重偏离平均状态,几十年一遇甚至百年一遇的小概率事件。近些年来,众多极端天气事件发生后,“全球气候变暖”几乎成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一个标准答案。

  现在每每谈到极端天气的成因,似乎总绕不开“全球气候变暖”,为何“全球气候变暖”会成为千夫所指的罪魁祸首呢?对此,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宋连春研究员表示,气候变暖目前是一个得到国际公认的长期变化。他指出:“正是全球气候变暖这个趋势和背景,使得极端高温事件趋多趋强,气候异常的可能性会有所增加。但事实上,每一次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都是多种气候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导致不同极端天气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也不尽相同。所以,我们并不能完全都归因于气候变暖。”

  世界气象组织:百年一遇极端天气或变20年一遇

  以往100年将才出现一次的热浪,将可能变为20年出现一次的程度。等到了这个世纪的尾声,在2003年欧洲夏天遭遇的那种极端炎热可能不再显得很特别。

  尽管国家气候中心首席专家任福民指出,目前的大气环流形势与2008年雨雪冰冻灾害期间的大气环流形势有很大不同,但人们对雨雪冰冻灾害是否再现仍心存忧虑。更让人感到混乱的是:不是都说暖冬了吗?怎么冬天还这么冷?

  在经历了去年年初和年末两次让人印象深刻的寒潮之后,世界气象组织全球天气研究计划负责人卡西姆·阿斯拉尔博士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2010年很可能成为历史上最热的一年。百年一遇的灾害将可能变为“二十年一遇”。到本世纪末,一些现在看来少有的极端天气事件将不再显得很特别。本组稿件综合新华社、宗欣、《人民日报》、《广州日报》等

     [华西都市报]

 

 

 

相关报道

环境冷思考:极端天气频现源于人类恶行

网友总结2010年大事件帖子的截图

网友总结2010年大事件帖子的截图

去年12月明尼苏达州一所体育馆的屋顶被大雪压垮

去年12月明尼苏达州一所体育馆的屋顶被大雪压垮

伦敦大本钟被大雪笼罩,入冬后的连续大雪让伦敦几次出现全城交通瘫痪

伦敦大本钟被大雪笼罩,入冬后的连续大雪让伦敦几次出现全城交通瘫痪

2010年10月江苏某报关于冷空气来临的报道,比天气更冷的是专家的言论

2010年10月江苏某报关于冷空气来临的报道,比天气更冷的是专家的言论

去年夏天东欧洪灾千年一遇

去年夏天东欧洪灾千年一遇

  EP环保网报道 在去年年初贵州等地出现大规模干旱的时候,有一个每天早上以十篇新闻评述而知名的非商业博客组织说,中国应该改成“百年制”,意为调侃相关的政府部门夸大灾难的危害来掩饰自己抗灾不力,所以每年都会出现这种“百年一遇”的自然现象。

  而过了一年,我们看到不只是中国应该改成百年制,全世界都在经历这种百年一遇的气候。

  这个冬天,北京人还在苦恼为什么还不下雪的时候,欧洲和北美的大雪和我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数据说,今年是北京50年以来最晚的下雪记录,人们好像从来没有这样期盼一场雪的到来,与之相伴的是写字楼里面此起彼伏的咳嗽声和医院输液室的位置紧张。而英国正在经历300以来最冷的一个冬天,德国东部的积雪厚度也达到了百年记录。去年12月美国中西部的大雪甚至压垮了明尼苏达州一所体育馆的屋顶。

  这种极端气候的频频出现也让很多人越来越相信《2012》不是一部电影,求船票再度火热。

  2010年是气候最反常的一年

  这是一个很冷的冬天,虽然一直没有下雪,身处北京的我们也能感觉到今年够冷。其实属于2010年初的那个冬天更冷,去年1月东北、华北发生近40年来罕见持续低温灾害。京津冀地区和东北三省平均气温分别为197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低值和次低值。

  过了酷热难敌的夏天后,2010年末这个冬天,好像除了北京,整个北半球都在下“百年一遇”的雪,甚至南半球澳大利亚在进入夏天的时候也下起了雪,比往年更冷是全球人这个时刻的统一感受,但是你能相信吗,2010年却是历史上最热的一年。

  美国国家气候数据中心12日发布2010年气候相关指数,显示2010年为1880年以来最热一年,自2000年以来的全部11个年份位居131年来最热年份前15名。2010年地球表面气温比二十世纪平均值高0.62摄氏度,与2005年并列自1880年有地球表面气温统计以来最热年份。131年来最热的10个年份依次是2010年和2005年并列第一、1998年、2003年、2002年、2009年、2006年、2007年、2004年和2001年。

  需要提醒的一点是1880年以前还没有这项统计数据。

  而根据德国知名保险公司幕尼黑再保险的统计,2010年全球共发生了大约1000个自然灾害,是自1980年以来自然灾害第二多的一年,其中有九成灾害与气候有关,为全球经济带来了约1300亿美元的损失。

  冬天暴雪,夏天暴雨。冬天暴冷,夏天暴热。还是反常吗?也许我们要习惯反常将会变成为常态。

  明年的明天是《后天》

  在一月中旬纽约暴雪后,一位旅美华人发了一条新浪微博,说推门发现雪已经超过了门的高度,那场景像极了电影《后天》。

  《后天》是2004年的一部美国科幻电影,描述全球暖化和全球寒冷化后所带来的灾难。讲述的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地球一天之内突然急剧降温,进入冰川期的科幻故事。如果2010还属于这部电影拍摄时间的“明天”,那么“后天”还会远吗?

  对于去年夏天的地球来说,完全是另外一场电影《未来水世界》。人们在汪洋的大海中漂泊,寻找不到自己的陆地。

  去年夏天的6月,暴雨让整个东欧地区陷入洪灾之中。其中在波兰,位于首都华沙以南200公里的桑多梅日省6月5日夜间洪堤决口,至该市大部分地区再次被淹没,全市一片汪洋,进行抢险救灾的消防人员和军队士兵都已经紧急撤离。斯洛伐克政府更是称洪灾形势为“千年一遇”。

  遭受洪灾考验的不是只有东欧,还有我国的南方大部,连可抗“百年一遇”洪峰的三峡大坝也紧急改口“抗洪峰不要完全寄托在三峡大坝上”。巴基斯坦在8月份发生的洪灾,更是造成1600人死亡。东南亚地区暴雨造成泥石流洪水泛滥。等等。

  这些新闻数过不来,看到洪水肆虐的图片,看到人们在淹没过自己腿部、腰部、甚至脖子的街道中行走的图片的时候,好像已经感觉不到什么震惊了。不是因为我们麻木,而是进入21世纪以来,每年夏天都在遭受这样的洪水,我们的震惊点越来越高了。

  如果南半球的国家还在庆幸不过同一个夏天的时候,他们的夏天也同样是洪水肆虐,巴西、澳大利亚也出现罕见特大洪水。

  巴西,一天致死140人。巴西官员12日说,暴雨袭击里约热内卢州,引发山体滑坡、洪水泛滥。过去24小时,洪水致死至少140人。电视画面显示,河流决堤,洪水淹没汽车、冲垮房屋。成千上万的人无家可归。

  菲律宾,40万人被迫疏散。持续的降雨在菲律宾南部引发洪水,目前已造成42人丧生,40万人被迫疏散,据估计,农业和基础设施的损失金额超过2300万美元。

  澳大利亚,灾区堪比战后废墟。澳大利亚昆士兰州遭到百年一遇的洪灾侵袭,州长表示,这是该州史上、很可能也是澳大利亚有史以来损失最为惨重的天灾。报道称,布里斯班这个往常热闹的城市,现在像是“鬼城”,未来的灾后重建,规模堪比“战后重建”。

  地球怎么了?

  地球病了。

  它也会打喷嚏、流鼻涕和咳嗽,不幸的是,没有医院能够治好它,因为医院都是人开的,而人类正是地球的病菌。

  从来没有一个生物像人类这样统治着地球,而进入20世纪以后,人类对于地球资源索取,对于地球环境的破坏更是达到了极点。人们在越来越重视气候变化的时候,却不去思考,是什么让气候如此恶劣。

  全球气候问题源于环境恶化的提出者和倡导者是著名的英国首位女性首相撒切尔夫人,她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开始公开关注环境问题。她还于1988年发表了一次关于全球变暖、臭氧层变薄和酸雨的演讲。当然作为化学家出身的撒切尔夫人提出这个口号有她的政治目的,以石油取代煤炭成为英国的主要能源是撒切尔夫人执政的一个主要成果,但我们无法否认她对环境影响人类经济生活的前瞻性思考。

  在2007年2月2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了一份对世界未来极为重要的“全球气候变化第四次评估报告”。报告明确指出,对于过去50年来的全球暖化现象,人类活动要负90%的责任。人类能源消耗活动使温室气体排放增多,报告显示,与工业革命之前相比,全球气温已经增长了0.74℃,预测到2100年,全球海平面将比现在上升0.13米至0.58米,全球气温将上升2℃至4.5℃,有的地区气温甚至有可能上升6℃。

  全球变暖导致水汽蒸发量远远超于以往,洪灾和雪灾等极端气候频现,土地荒漠化又加剧了水土流失,导致远离海岸线的地区极易出现旱灾。全球变暖又改变了海洋的洋流和循环,飓风的威力和破坏力也日益强大。

  关于全球变暖的起因,用会有一些观点说这是一个“骗局”,也有少数人认为,太阳活动周期是全球变暖的主因,但主流观点认为,由于人类活动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导致了常说的“温室效应”的加剧,引起了全球气候变暖。在2008年国内知名门户网站网易曾就此问题询问了著名气候学家贾森·博克斯(Jason Box),他的回答是:“如果你相信当今人类科学,那么是的,全球变暖确实是人类活动引起的。”

  我们都对地球做了什么? 人口激增是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也危胁着地球生态平衡。每年仅生活排放的废气、汽车尾气、建筑废弃等就已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大量使用化石能源,化石能源是目前全球消耗的最主要能源,2006年全球消耗的能源中化石能源占比高达87.9%。化石能源的使用过程中会新增大量温室气体CO2。 土地荒漠化,1991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对全球荒漠化状况的评估是:全球荒漠化面积已近36亿公顷,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4。 臭氧层破坏和损耗,自1985年南极上空出现臭氧层空洞以来,地球上空臭氧层被损耗的现象一直有增无减。到1994年,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破坏面积已达2400万平方公里。现在在美国、加拿大、西欧、前苏联、中国、日本等国的上空,臭氧层都开始变薄。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污染,全世界已有约一千一百万己知化学物,同时,每年还有约一千种新的化学物进入市场。化学物是当今许多大规模生产所必须的原料,现在,全世界每年产生的有毒有害化学废物达3亿到4亿吨。 还有大规模的森林采伐、海洋资源破坏和污染、大规模新开垦耕地造成的地表破坏、淡水资源的破坏、生物多样性的破坏……。这一切真的很符合那句成语,“罄竹难书”。去年10月,联合国环境计划署表示,人类正在毁灭地球的生命,仅在2008年全球人为造成的环境损害,总金额就高达6.6兆美金。

  中国有句古话,“盛极必衰”。人类在创造了这种高级文明的时候,会不会毁在自己的手上?答案无从而知。(回回)

    [新浪网-EPChina]

 

 

 

   

 

 

诚信为本

经商做人

 

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anbaoelee@sina.com

 


 

电催化裂解快速污水处理

快速污水处理系统,可以有效地氧化分解污水中生物菌群难以氧化的含苯类有机物、氰化物、氨氮化合物等各种严禁直排江河的具有高度污染性的物质。适宜于处理化肥、农药、制药、印染、制革、化学合成、电镀、石化、焦化、微电子等各个行业排放的各种污水。

Tel:010-62063238

anbaoelee@sina.com

 


 

消毒氧化设备

自来水、循环水消毒系统改造,通过安装次氯酸钠发生器设备可以取消不安全的液氯消毒方式,更能保障饮用水有利人体健康。

Tel:010-62063238

anbaoelee@sina.com

 


 

 

 


公司简介 | 公司服务 | 公司诚聘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sciencehuman.com,All rights reserved.

科学人网站工作部暨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联合主办
电话:010-62063238  E-mail:welcome@sciencehuman.com

  http://www.sciencehuman.com  京ICP备05003557   科学人  网 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