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公正平台   创造宽容环境

WELCOME TO 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树育健康心态   共谋高尚事业

科学热点
科学新论
专家论坛
科学观察
科学讨论
科学杂谈
科学轶趣
科学成果
科学论文
 

地震发生时如何保护自己


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0-04-17

 

地震发生时如何保护自己

    学者方锦清 发表于2010-4-16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為救自己一命,請耐心花費10分鐘細讀本文並牢記,以備不時之需:

  溫室效應讓地殼及海洋溫度升高,地殼膨脹擠壓,所以地震愈來愈頻繁也愈猛烈,您住在地球上任何角落都可能難逃地震的傷害;小心不要被地震淘汰!以下是一位美國活菩薩苦心為文要救各位,請勿枉費他的一番善心!

  我叫道格•庫普(Doug Copp)。是世界上最有經驗的救援小組─美國國際救援小組(ARTI)的首席救援者,也是災難部經理。

  本文中以下信息能在地震中挽救生命。

  我曾經和來自60多個不同國家成立的各種救援小組一起工作過,曾在875個倒塌的建築物裡爬進爬出。在聯合國災難減輕(UNX051-UNIENET)小組中我擔任了任期兩年的專家。從1985年至今,除非同時發生了多個災禍,我幾乎參與了每一次重大的救援工作。

  1996年,我們用我創立且被證明是正確的方法製作了一部電影。土耳其政府、伊斯坦布爾市、伊斯坦布爾大學及ARTI聯合製作了這部科學研究影片。 我們模擬摧毀了一座學校,和一個裡面有20個人體模型的房屋。10個人體模型用「蹲下和掩護」方法,另外10個模型使用我的「生命三角」的求生方法。

  模擬地震發生後,我們通過倒塌的碎石慢慢進入建築物,並拍攝和記錄了結果。

  在一個可直接觀察到及科學的條件下,這部電影拍攝了我使用的求生技術。結果顯示那些用「蹲下和掩護」方法的人存活率是零,而那些使用「生命三角」的人能夠達到100%存活率。已有上百萬人在土耳其和歐洲、美國、加拿大和拉丁美洲的電視節目看過這部片子。

  我曾進入的第一個建築物是在1985年墨西哥地震中的一個學校。每個孩子都在課桌底下。每個孩子都被壓扁了。他們如能挨著課桌的走道里他們躺下,就有生還的希望。我不知道孩子們怎麼會被誤導要躲在某物體的下面。

  簡單地說,當建築物倒塌落在物體或家具上的屋頂重力會撞擊到這些物體,使得靠近它們的地方留下一個空間。這個空間就是被我稱作的「生命三角」。物體越大,越堅固,它被擠壓的餘地就越小。而物體被擠壓得越小,這個空間就越大,於是利用這個空間的人免於受傷的可能性就越大。

  下次,你在電視裡觀看倒塌的建築物時,數一數這些形成的「三角」。你會發現到處都有這些三角。在倒塌的建築物裡,這是最常見的形狀。幾乎到處都有。我培訓Trujillo(人口約為75萬人的地方)的消防部門,教導人們如何求生,如何照顧他們的家人,以及如何在地震中援救他人。

  Trujillo消防部門的救援總負責人是Trujillo大學教授。他陪伴我同行,他說:「我叫Roberto Rosales,我是Trujillo的首席救援者。我11歲時,我被陷在一幢倒塌的建築物裡。就是發生在1972年的那場地震中,當時有7萬人死亡。我利用我哥哥摩托車旁的『生命三角』保住了生命。我的朋友們,躲在床下,桌子下的人都死了,我可以稱作是『生命三角』活生生的例子,而我那些朋友是「蹲下和掩護」的例子。」

  道格觀察到地震中的自救10項要領:

  ◣當建築物倒下時,每個只「蹲下和掩護」的人都幾乎全被壓死了。而那些躲到物體,如桌子,或汽車下躲避的人也總是受到了重傷或死亡。

  ◣貓,狗和小孩子在遇到危險的時候,會自然地蜷縮起身體。地震時,你也應這麼做。這是一種安全的本能。而你在一個很小的空間裡便可做到。靠近一個物體,一個沙發,或一個大物體,結果它僅受到輕微的擠壓。

  ◣在地震中,木質建築物最牢固。木頭具有彈性,並且與地震的力量一起移動。如果木質建築物倒塌了,會留出很大的生存空間,而且,木質材料密度最小,重量最小。磚塊材料則會破碎成一塊塊更小的磚。磚塊會造成人員受傷,但是,被磚塊壓傷的人遠比被水泥壓傷的人數要少得多。

  ◣如晚上發生地震,而你正在床上,你只要簡單地滾下床。床的周圍便是一個安全的空間。

  ◣如地震發生,你正在看電視,不能迅速地從門或窗口逃離,那就在靠近沙發,或椅子的旁邊躺下,然後蜷縮起來。

  ◣大樓倒塌時,被發現很多人在門口死亡。這是怎麼回事?如你站在門框下,當門框向前或向後倒下時,你會被頭頂上的屋頂砸傷。如門框向側面倒下,你會被壓在當中,所以,不管怎麼樣,你都會受到致命傷害!

  ◣千萬不要走樓梯,因樓梯與建築物搖晃頻率不同,樓梯和大樓的結構物會不斷發生個別碰撞。人在樓梯上時,會被樓梯的台階割斷,會造成很恐怖的毀傷!就算樓梯沒有倒塌,也要遠離樓梯,哪怕不是因為地震而斷裂,還會因為承受過多的人群而坍塌。

  ◣儘量靠近建築物的外牆或離開建築物。靠近牆的外側遠比內側要好。你越靠近建築物的中心,你的逃生路徑被阻擋的可能性就越大。

  ◣地震時,在車內的人會被路邊墜落的物體砸傷,這正是Nimitz Freeway路上所發生的事情。San Francisco地震無辜受害者都是呆在車內。其實,他們可簡單地離開車輛,靠近車輛坐下,或躺在車邊就可以了。所有被壓垮的車輛旁邊都有一個3英呎高的空間,除非車輛是被物體垂直落下。

  ◣我發現,在報社或辦公室裡堆有很多報紙的地方,通常會好些,因為報紙不受擠壓。你在紙堆旁可找到一個比較大的空間。

    [凯迪网]

高原病专家提醒赴玉树救灾人员预防应对高原病

    新华网拉萨4月15日电(记者陈怀祥)多路救援人员正陆续赶赴地处高原的玉树灾区。全力救灾的同时,救援人员如何在高海拔地区加强自我保护,同样需要引起重视。全军高原病专家、西藏军区总医院院长李素芝15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对预防和应对高原反应及高原病提出以下建议。

    出发前应做哪些准备?

    高原反应,是指未适应高原环境的人迅速进入3000米以上高原地区,由于大气中氧分降低,机体对低氧环境耐受性降低、难以适应而造成缺氧,并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高原不适应症。

    李素芝提醒说,救援人员在出发前要做一次身体检查,在确定心肺等主要脏器健康的前提下才能启程。心、肺、脑、肝、肾有明显病变以及有严重贫血或高血压的病人,切勿盲目进入高原,以免病情进一步加重。

    寒冷和呼吸道感染都有可能引发急性高原病,救援人员应准备足够的御寒衣物,以防受凉感冒。

    救援人员应尽量携带些防治急性高原病、感冒的药品以及维生素类药物。实践证明,在进入高海拔地区前2天,持续服用“高原康”胶囊等抗高原反应的药,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高原反应的发生;在进入高原的途中,应继续服用抗高原反应的药品。

    抵达后应注意什么?

    李素芝说,由于玉树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寒冷干燥,刚到高原者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气短、胸闷、呼吸困难等缺氧症状。如果高原反应不很严重,建议最好不要吸氧,以更快适应高原环境。身体健康者2至4天后,一般都可使上述症状好转或消失。

    其次,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战胜高原反应的灵丹妙药。大量实践证明,保持豁达乐观的情绪,树立良好的自信心,能够减弱高原反应带来的身体不适。反之,忧心忡忡、思虑过度则会加大脑组织的耗氧量,从而使身体不适加剧,自愈时间延长。

    同时,进入高原后尽量争取多吃碳水化合物、蔬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及易消化的食品;多喝水,使体内保持充足的水分;最好不要饮酒和吸烟;同时注意避免过度疲劳。

    此外,初到高原的前几天,要避免受凉引起感冒,而感冒常常是急性高原肺水肿的主要诱因。

  出现高原病怎么治疗?

    李素芝说,急性高原病是人们初到高原时最容易出现的疾病,它是因急性缺氧反应引起的,分急性轻型高原病、高原肺水肿和高原脑水肿3类。

    在到达高原数小时后至一两天内,若发生头痛、头晕、疲乏、烦躁、失眠、心悸、气短、胸部闷胀、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眼花、耳鸣、手足发麻或双手抽搐等症状,便可能患上了急性轻型高原病。此时要立即停止重体力劳动和吃药,症状即可逐渐消退。

    如果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区出现头痛、心悸、失眠、厌食和恶心等症状,然后频繁干咳,并渐渐加重,伴有紫绀、呼吸困难,接着咳嗽更厉害,咳痰,痰液呈粉红色泡沫状,或呈薄稀的橙黄色液体,状如啤酒或橘子水,或呈白色清水样,就是患上了高原肺水肿。这种病病情急、发展快,发病后需要及时抢救,只要诊治及时、准确,症状可在数小时内缓解,一般7日至10日可痊愈。

    当到达海拔6000米以上的地区,在中度缺氧至重度缺氧的过程中,人的分析判断记忆等能力会有所减弱,容易困乏思睡。除有早期高原反应症状外,还出现丧失方位感、丧失记忆、幻觉、意识障碍、嗜睡昏睡以至昏迷等症状,这就意味着患了高原脑水肿。该病治疗原则与高原肺水肿相同,但由于病情危重,不得延误抢救,应抓紧时间转移到海拔较低的地方进一步接受治疗。

    李素芝提醒,患上高原病完全不必惊慌,只要科学、及时地采取医疗措施,即能药到病除。

    [新华网]

 

 

   

 

诚信为本

经商做人

 

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anbaoelee@sina.com

 


 

电催化裂解快速污水处理

快速污水处理系统,可以有效地氧化分解污水中生物菌群难以氧化的含苯类有机物、氰化物、氨氮化合物等各种严禁直排江河的具有高度污染性的物质。适宜于处理化肥、农药、制药、印染、制革、化学合成、电镀、石化、焦化、微电子等各个行业排放的各种污水。

Tel:010-62063238

anbaoelee@sina.com

 


 

消毒氧化设备

自来水、循环水消毒系统改造,通过安装次氯酸钠发生器设备可以取消不安全的液氯消毒方式,更能保障饮用水有利人体健康。

Tel:010-62063238

anbaoelee@sina.com

 


 

 

 


公司简介 | 公司服务 | 公司诚聘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sciencehuman.com,All rights reserved.

科学人网站工作部暨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联合主办
电话:010-62063238  E-mail:welcome@sciencehuman.com

  http://www.sciencehuman.com  京ICP备05003557   科学人  网 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