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公正平台   创造宽容环境

WELCOME TO 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树育健康心态   共谋高尚事业

科学热点
科学新论
专家论坛
科学观察
科学讨论
科学杂谈
科学轶趣
科学成果
科学论文

 

“三公经费”公开标准应尽快明确 还应该重晒业绩


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1-07-11

 

“三公经费”公开标准应尽快明确

  公众想看到“三公消费”,并不是想看一个枯燥的数据,而是要据此监督相关部门“花得合不合理”。制定“更详细”的公开标准,应尽快提上议事日程,保证公开“三公经费”有章可循。

  尽管既有国务院的三令五申,又有民众的翘首期待,中央部门公布“三公经费”仍然好像如“挤牙膏”一般,一是公布的部门还很有限,二是已公开的信息还不够详细。

  “三公经费”应当尽快公开,这已不需要再讨价还价,在一些部门已经陆续公开的情况下,现在更值得探讨的应是“怎样公开”。

  对于那些拖后公开的部门,公众无疑会以更高的标准来要求。因为越是靠后公开的部门,就越有时间去汲取其他部门的经验和教训,用更详细的数据和细节满足公众的知情权。

  科技部率先公布“三公经费”时,只有短短几十个字,而最近公布的中科院,已经是以《“三公经费”情况说明》的形式予以公布。中科院说明了下属的预算单位数量、人数,还有各项费用的大致用途等。公众可以据此推算出,以在职人员62278名计算的话,中科院人均“三公经费”支出约为4610元。

  这些数据和解释说明的提供,有助于公众判断该部门“三公消费”合理与否。因为“情况说明”里还特别解释,其拥有近千个野外观测台站,有的分布在人迹罕至之地,野外考察用车支出就较多,所以针对超过千万的公车消费,网友并没有一边倒地指责,而是对这样的支出到底多不多展开了一些争论。

  公众想看到“三公消费”,并不是想看一个枯燥的数据,而是要据此监督相关部门“花得合不合理”。如果没有详细“说明”,单纯的数据就有可能被舆论持续“围观”。

  国家文物局此前公布的2011年公务接待费预算比2010年增加两倍多,就遭到了舆论的强烈质疑。现在国家文物局解释:2010年公务接待费预算本来是152.87万元,决算为48.32万元。数据差异较大的原因是,有7个与我国签署文化交流协议的国家,未能如期派出政府代表团访华,造成支出相应减少。

  国家文物局能够及时回应质疑,“弥补”信息公开的不足,这种对民意的积极态度值得肯定。这样的理由公众是能够理解和接受的。可以倒推的是,如此重要的信息,如果当初和“三公经费”一起公布,公众就不会产生那么多的质疑和猜测。

  财政部已陆续公布了2011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预算和2010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决算数据,公众对中央部门“三公经费”的整体情况已有大概了解,现在迫切需要知道的是各部门具体是如何使用的。各部门如果还只是简单公布一个总数,而不对各自的数据详加“说明”,无疑有敷衍民意的嫌疑。

  “三公经费”公开,这是第一年,对于如何公开、公开到什么程度,确实还没有明确的标准。7月6日,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上再次强调,“对‘三公经费’支出等社会公众高度关注的内容要公开得更详细”。那么,制定“更详细”的公开标准,也应尽快提上议事日程,保证在下一轮公开“三公经费”时,做到有章可循。

    [新京报]

晒“三公”步伐太小了 应重在晒业绩

  7月10日,媒体披露的两则有关“三公”消费的消息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一是中科院去年“三公经费”超2亿元(达28710.83万元)、公车消费超7000万元令人生疑。二是国家文物局今年该项费用的财政预算提至151.85万元,比去年增加两倍多令人费解。(见7月10日《京华时报》、《新京报》)

  对此,虽然两家单位都给出了看似合理的解释或说明,但网友并不买账。比如对于中科院“出国(境)费主要以科技合作与交流支出为主”、“公车购置及运行费主要用于科学考察、科研活动”的解释,这样的“主要”和“为主”当然不错,因为“中科院高度重视与发达国家的科技合作,不断推进与发展中国家和国际科技组织的合作”。同时,“近千个野外观测台站主要分布于偏远地区、甚至是人迹罕至地区,野外考察用车增加了车辆购置和运行费支出”。

  既然有“为主”和“主要”,势必就有“为次”和“次要”,那么这些“次”都干了些什么,具体数额是多少,占了整个经费的多大比例等等,这些都是不应回避的问题。以往不是就有人将许多拿不到台面上的“消费”都放在“其他”了吗?这回虽然在“次”,可一旦缺乏详细的解释,就无异于只是换了个马甲,公众还是“认得你”。

  凡此都说明,无论迫于压力还是大势所趋,姗姗来迟的公开“三公”尽管迈出了“步”,但实在是太小了。遮遮掩掩,拖泥带水,还有“主次”等,公众从这样的公开中,只知道花了多少钱或要花多少钱,并不知道或不完全知道这些钱花在哪里,更不知道这些钱花得值不值。这显然不是公开的初衷。

  过高的行政成本,一直为公众所诟病。对此,有人说,晒“三公”,重在公开“三公”支出。可要我说,晒“三公”重在晒业绩。因为晒“三公”虽是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内容,也是公共财政的本质要求,可“三公”有所值,才是晒“三公”的真谛。作为普通公众,虽然不便判定各部门的三公经费究竟多少是为合理,但对于花了多少钱办了多少事,还是会有基本的认知的。只要“三公”能改善民生,增加一点也无妨。□张国栋

    [南方都市报]

“教育三公”为什么不降反涨?真让人费思量!

  昨天,教育部在其官方网站的信息公开栏中公布了“三公经费”支出情况。教育部2010年“三公经费”决算数为2496.12万元,其中因公出国(境)费1545.48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199.59万元,公务接待费751.05万元。而2011年“三公经费”预算总数为2509.6万元,比前者高出13.48万元。其分项分别为1546万元、195.6万元、768万元。(7月9日《京华时报》)

  不降反涨是好事还是坏事,很难断定。假若上涨的数据是“裸账”,完全剥离了之前的账务掩蔽,成为真实再现,那么这样的数据定格还可让人接受。但问题在于,公布和实际操作无法得到完全监管的情况下,“三公预算”上涨数的公布,则难免让人想不透。

  一方面,这与中央提出的节约要求很不相符。今年3月23日和5月3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两次要求中央国家机关要带头厉行节约。近年来,中央国家机关在此进行了控制,从10%到5%不等比例的总量压缩。教育部的增长数,既是一种“逆市上涨”,更会增大其他部门经费压缩的压力,其实打破了体制内的平衡。

  另一方面,不降反涨与民众的希求不相符。不降反涨的“教育三公”带来的是复杂的社会情绪,公众在真实的吁求和虚假的怀疑中,经受着内心的纠结:如果数据是真实的,“三公支出”的增长是否代表着更大的虚耗,在各部门普降的情况下,教育部凭啥搞特殊?这算不算一种“顶风作案”?如果数据是虚假的,这种不降反涨的数据岂不是有意自我抹黑并挑战公众神经?无论真假和涨跌,公众都解读不出其间的深意。

  其实,这或许是目前社会对于“三公支出”公布所表现的普遍心态。假若,公布是一回事,执行又是另一回事,公布与不公布就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现在公布只是打开了一个小窗,却难以窥透全貌,接下来,必须有一套措施保证公布的数据得到真实而严格的执行,并让人确信执行的过程和结果,那么不管升降都能成为合理性解读,而非单纯的数据计较。□堂吉伟德

    [南方都市报]

 

 

 

   

 

 

 

诚信为本

经商做人

 

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anbaoelee@sina.com

 


 

电催化裂解快速污水处理

快速污水处理系统,可以有效地氧化分解污水中生物菌群难以氧化的含苯类有机物、氰化物、氨氮化合物等各种严禁直排江河的具有高度污染性的物质。适宜于处理化肥、农药、制药、印染、制革、化学合成、电镀、石化、焦化、微电子等各个行业排放的各种污水。

Tel:010-62063238

anbaoelee@sina.com

 


 

消毒氧化设备

自来水、循环水消毒系统改造,通过安装次氯酸钠发生器设备可以取消不安全的液氯消毒方式,更能保障饮用水有利人体健康。

Tel:010-62063238

anbaoelee@sina.com

 


 

 

 


公司简介 | 公司服务 | 公司诚聘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sciencehuman.com,All rights reserved.

科学人网站工作部暨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联合主办
电话:010-62063238  E-mail:welcome@sciencehuman.com

  http://www.sciencehuman.com  京ICP备05003557   科学人  网 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