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公正平台   创造宽容环境

WELCOME TO 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树育健康心态   共谋高尚事业

科学热点
科学新论
专家论坛
科学观察
科学讨论
科学杂谈
科学轶趣
科学成果
科学论文

 

“实事求是”走钢丝:“毕福剑事件”背后的政治文化 戏谑毛泽东引左右交锋


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5-04-25

 

“毕福剑事件”背后的政治文化

  文/何包钢

  中国央视著名主持人毕福剑在饭桌上唱评《智取威虎山》的视频在网上流出,对中国领袖毛泽东使用了羞辱性词汇,称他“把我们害苦了”等等,网上舆论大哗。央视高层为此召开了办公会议,暂时停播毕福剑主特的央视所有节目。毕福剑在微博上向社会公众致歉,称自己感到非常自责和痛心。他已被央视内部停职,节目停播,接受调查,并传闻“辞职”。

  这种事件若是发生在西方国家,也就是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已。因为在西方,政治人物被调侃乃是常事;在中国却酿成越演越烈的公众事件,非致当事人于死地不可。这恰好反映了中国作为大国的不成熟,欠缺大国的包容心态。这是政治文化仍处于稚嫩状态的表现。

  笔者在澳大利亚曾有过一段这样的经历:澳洲有出版政治笑话的册子,专门嘲笑和讽刺前任国家领导人。笔者买了一本,并在一次乘坐出租车的途中,给司机讲了一段戏谑澳洲前总理的笑话。司机听后开怀大笑,当即表示不收我的车资。这段愉快的旅程昭示我们,政治笑话本身有特定的功能。政治在常人看来是肮脏和卑鄙的;人们需要一种润滑剂来缓和关系。快节奏的紧张生活,也需要玩笑来释放压力。可以说,政治笑话承载着这两层功用,成为现代生活的一种必需品。

  中国是一个正在崛起的世界大国,本应怀有一种大国的宽广胸怀,对待这种“政治笑话”大可“一笑而过”,不必动用国家公器做行政干预,搞得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让外人产生一种“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错觉。因为这个“政治笑话”并不构成对领导人权威的挑战,行政干预反倒显得心理太脆弱了。

  “毕事件”该如何处理呢?笔者认为不应该处理毕福剑本人,而是要惩戒“毕事件”的罪魁祸首——私自录制和上传这段视频的人。因为他在私人聚会场合(毕竟那不是央视舞台),未经过毕本人的同意就偷拍;更为可恶的是他未经当事人同意就上传到网络,把私人事件升级为公共事件,最终演化为“饭局门”。

  事情发展到后来,各方似乎把这个始作俑者淡忘了。如果这个人不严肃处理的话——就会有千千万万个“毕福剑事件”出现,人们就得噤若寒蝉、胆战心惊。其实,在网络发达的条件下,这种人的祸害比明朝东厂有过之而无不及。从频频出现的“艳照门”到这次的“饭局门”,屡屡打击中国人孱弱的权利意识神经。目前,不少政府都立法处理未经过本人的同意就偷拍、未经同意就上传到网络的人。

  如果放过这种“导火人”而去打压毕福剑,则是舍本求末、主次颠倒,势必导致正在襁褓中孕育的中国公民社会夭折。毕福剑享有发表言论的自由,哪怕是发表错误言论的权利。只要这些言论不违法、不损害他人合法权益,就不应该承担法律责任。作为公众人物,毕福剑纵然祸从口出,事后也公开道歉,承受了失言的恶果。英国的一句名言说得好,“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表明公权力和私权力有明确的界限,在国家和社会之间有着严格的分界线,公权力进入私领域必须遵循“非请莫入”的原则。可以说,用国家权力去限制公民开政治笑话的自由,是国家对公民的不敬,比公民私下对毛泽东的不敬,有过之而无不及。

  无独有偶,中国纪检监察报4月10日刊文《党员毕福剑必须讲规矩》,谴责毕福剑阳奉阴违的两面派行为,突破了一名中国共产党员最基本要求的底线。这种绕过行政机关,以党员身份来处理的做法,看似国家不干预开政治笑话的自由了,把这个事件作为中共的内部事件,以党纪处理他。实则,在中国特殊的政治体制下,这无异于致命一击。毕本人不得不生存在党纪的夹缝中。

  其实,中共老一辈的革命领袖,他们之间常常互相开无伤大雅的玩笑,如嘲笑毛泽东身上的跳蚤多。在革命战争的艰苦年月,这就是一种不可缺的调味品,加深了彼此之间的革命友谊,体现了中共的乐观开明传统。对比之下,“习近平漫画”的出现是政治文明的进步;而抓住片言只语,然后“上纲上线”,那是文革遗留的作风,殷鉴不远。

  另外,中国民众的心态也应调整,不应跟风起哄;媒体为博观众眼球,推波助澜,巴不得天下大乱,“右派看到告密、左派看到侮辱领袖”报道满天飞,围绕着毕福剑的窃听风暴、左右之争狂轰乱炸,最后把整个事件复杂化。这都是政治文化不成熟的表现。

  笔者与毕福剑素未谋面,也并非亲朋好友;只是作为一名旁观者、从国家治理的角度直抒胸臆,认为不应该用公权力去干预私人生活,因为这是一种历史倒退。中国是世界大国,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更应秉承大国的宽容胸怀和翩翩风度,对待这种事情“一笑了之”,方显大国从容气度;绝不能“小题大做”,重演文革的历史悲剧,再起文革的政治风潮,为人嘲笑。中国应该学会举重若轻、坦然处之的治国智慧。不妨把“毕事件”当做言论自由的晴雨表、民主政治的训练场,播下一种大而化之、一笑而过的政治文化观。

  作者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公共政策与全球事务中心主任

  政治笑话本身有特定的功能。政治在常人看来是肮脏和卑鄙的;人们需要一种润滑剂来缓和关系。快节奏的紧张生活,也需要玩笑来释放压力。

    [联合早报网]

毕福剑戏谑毛泽东引左右交锋

  沈泽玮 中国特派员

  广州报道

  simtw@sph.com.sg

  中国中央电视台名嘴毕福剑戏谑开国领袖毛泽东的视频流出,引发网络舆论左右两极争议。有媒体报道称,央视高层决定“严厉治理工作作风”,暂时停播四天毕福剑在央视主持的所有节目。央视昨天未证实这个消息,但通过官方微博表明,毕福剑作为央视主持人,在此次网络视频中的言论造成“严重社会影响”,“我们认真调查并依据有关规定做出严肃处理”。

  网络是在4月6日开始流传毕福剑在饭桌上表演文革样板戏《智取威虎山》中“我们是工农子弟兵”选段,他边唱边评,言词不恭,还嘲讽调侃毛泽东和解放军。在唱到“共产党毛主席”时说,“哎,可别提那个老XX了可把我们害苦了”;在唱到“一颗红星头上戴,革命的红旗挂两边”时说“这啥打扮啊”,最后唱到“为的是扫平威虎山”时说“吹牛逼吧”。

  该视频在多个中国网站上已被删除,但仍止不住左右两派排山倒海而来的舆论交锋。受访的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周孝正分析指出,一个视频之所以引发巨大争议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毕福剑和央视、一个是毛泽东。周孝正说,56岁的毕福剑是央视知名主持人,央视又是官方喉舌,“官方喉舌的主持人批评毛泽东,那影响层面肯定很大”,况且毛泽东不是一般领导人,“他长期在一些中国人眼中是神”,甚至时至今日还有人认为,“毛泽东还没有走下神坛,或者认为他应该再走上神坛”。

  毕福剑的“视频风波”给前天(7日)上任的央视新台长聂辰席出了道难题。有报道称,央视第一时间发声明强调,毕福剑在私人场合的言论与央视无关,毕有言论自由,后果也自负。但事情越闹越大之后,央视态度似起变化。《华西都市报》昨天报道称,央视高层决定从昨天零点开始到4月12日零点止,暂停毕福剑在央视主持的所有节目。凤凰网也获得至少三名在央视不同频道工作的人员证实,央视在前天深夜发布紧急通知:从4月8日零时至4月12日24时,全台各频道各栏目不许播出以毕福剑作为主持或嘉宾的节目。

  极左派要央视开除毕福剑

  根据新浪网调查,截至昨天傍晚5时左右,有53.6%的网民反对停播毕福剑的节目,有30.4%赞成,另有15.9%无所谓。连日来密集炮轰毕福剑的极左人士相信是那三成的票源。新浪微博认证为东博书院秘书长的张清将毕福剑定义为“吃饭砸锅分子”,称“所有热爱毛主席、热爱解放军的人民群众强烈要求央视将毕福剑开除!给全国人民一个说法!”社科院旗下国家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中心官方微博“思想火炬”,则贴出网民“海风微评”的一段话称,毕福剑通过私人聚会和调侃的方式试探底线,目的是推墙,并认为“必须严惩毕福剑,否则其恶劣示范效应后患无穷!”极左派还挖出视频中与毕福剑同桌的其他人,并称鼓掌者包括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解放军艺术学院教授刘大为少将和中国画家史国良。

  共青团中央主办的中国青年网发表署名评论文章,猛批“毕福剑欠全国人民一个道歉”。该文章说,“毛泽东是一个时代的伟人,是共和国的缔造者。没有毛泽东没有共产党,毕福剑还能像现在吃香喝辣交杯问盏、提起筷子吃肉放下筷子骂娘,打着百姓舞台的旗号、装傻卖乖在全国人民面前充‘姥爷’?”《法制日报》较温和地说,“毕福剑也许没法律责任,但要承担其他责任”,如道德责任和社会责任。该文章认为,如果毕福剑的言论有损于其所属机构或团体的形象或利益,他也应承担相应的纪律责任或契约责任。

  有人则支持言论自由

  有意见较右人士则支持言论自由,强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甚至搬出西方经验说,“西方国家就是恶搞当政的国家领导的电影照样能上映”。也有人以毛泽东的历史功过找论据称,“不是连邓小平都说了嘛,毛主席是‘三分过七分功’,没有理由只允许说好话呀?”

  重庆雷登峰律师则在微博上向极左下战书说,“毕福剑在网上调侃了一句,说毛把中国人害惨了,许多毛左就抓住毕不放,要揪他出来道歉并枪毙。毛50年代搞反右、大跃进、搞人民公社,60年代发动文化大革命”,“毛家人不应该对亿万中国人下跪道歉吗?”

  舆论焦点昨天开始转向人肉搜索拍摄及上传视频的告密者,因为从视频的环境判断,当天是个私人聚会,毕福剑表演完毕,还隐约说了一句,“别放到网上”云云,可见当事人并不愿视频公开。《环球时报》也发表评论员文章,批评将短片发布上网的人,认为做法不应该受到鼓励。微博上有网民爆料称,当天用手机录像并发到网上的人正是在微博上要求央视将毕福剑开除的北京东博书院秘书长张清。另有网民称,视频拍摄者可能是在座的一位外国人,但上述各种揣测均无法获得证实。

    [联合早报网]

毕福剑、毛泽东与告密政治、实事求是

  (联合早报网专稿——薛之白整理)“老毕”又火了。这次不是因为央视春晚,也不是因为星光大道,而是一段在饭局上调侃毛泽东的唱词。这段改编版的《智取威虎山》,被人录下视频、挂上网络,让毕福剑“摊上了大事儿”。

  4月6日,中国的互联网上开始流传一段视频,在视频中,央视名嘴毕福剑在饭局上表演了文革样板戏《智取威虎山》中“我们是工农子弟兵”选段,他边唱边评,嘲讽调侃毛泽东。在唱到“共产党毛主席”时说,“哎,可别提那个老XX了可把我们害苦了”。

  这段视频在网上掀起了巨浪,“毕福剑”也迅速取代前段时间的“区伯”,成为微博上的热搜词汇。围绕着对毛泽东的评价,左右两派展开了激烈的交锋;针对将私人聚餐中的调侃之言上传网络的“揭发告密”行为,舆论亦多有评议;《环球时报》、中国青年网等各大官媒纷纷发声,立场却不尽相同;就连毕福剑供职的中央电视台,在处理这件事的态度上,也流露出些许矛盾和为难的心态。

  毛泽东再成导火索 左右激烈交锋

  有关毕福剑的视频一挂上网,便引来了左派的猛烈炮火。新浪微博认证为东博书院秘书长的张清将毕福剑定义为“吃饭砸锅分子”,称“所有热爱毛主席、热爱解放军的人民群众强烈要求央视将毕福剑开除!给全国人民一个说法!”社科院旗下国家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中心官方微博“思想火炬”,则贴出网民“海风微评”的一段话称,毕福剑通过私人聚会和调侃的方式试探底线,目的是“推墙”,并认为“必须严惩毕福剑,否则其恶劣示范效应后患无穷!”

  如果说上述言论更多是个体左派网民的“义愤之辞”的话,那官媒中国青年网的一篇评论文章在自由派知识分子眼中则有“递刀”之嫌了。这一共青团中央主办的网站,发表了题为《毕福剑欠全国人民一个道歉》的评论,文章语气强烈地指出:“毛泽东是一个时代的伟人,是共和国的缔造者。没有毛泽东没有共产党,毕福剑还能像现在吃香喝辣交杯问盏、提起筷子吃肉放下筷子骂娘,打着百姓舞台的旗号、装傻卖乖在全国人民面前充‘姥爷’?”

  然而,上述言论立即引来了自由派知识分子和一些中间派人士的不满和反击。有人指出,毛泽东又不是神,难道一点都批评不得、一句都骂不得?何况对于其历史评价,就连邓小平都说“三分过七分功”呢。

  对于中国青年网的“毕福剑欠全国人民一个道歉”的说法,很多网民更是不以为然,表示“不用向我道歉了”。微博@赵楚读书 的评论颇有代表性:“毕难得有点人味的几句话,道什么歉。他该为平时工作中那些虚假主旋律道歉。” 重庆律师雷登峰更是向极左下战书:“毕福剑在网上调侃了一句,说毛把中国人害惨了,许多毛左就抓住不放,要揪他出来道歉并枪毙。毛搞反右、大跃进、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不应该对亿万中国人道歉吗?” 除了言论反击之外,还有人挖出了中青网网评员的身份:“这个叫肖玉的作者,前几篇大作分别是《多为徐岚点赞,不替沈岿背书》、《当个好网民也是学雷锋》、《前苏联败在意识形态之争》。专业五毛。”

  对于左右两派围绕毕福剑事件的激烈交锋,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周孝正在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认为,毛泽东是引发争议的主要原因之一。周孝正指出,毛泽东不是一般领导人,“他长期在一些中国人眼中是神”,甚至时至今日还有人认为,“毛泽东还没有走下神坛,或者认为他应该再走上神坛”。

  三个故事与告密政治

  毛泽东的功过是非,本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既一言难尽,更不是经过毕福剑事件能辩出个结果的。许多人对这次事件的思考,从一开始的意识形态争论,逐渐转向了对告密风气的担忧。

  从视频可以看出,当天是个私人聚会,毕福剑表演完毕,还隐约说了一句“别放到网上”,可见当事人并不愿视频公开。很多人对此评论认为,毕福剑虽然是官方喉舌央视的主持人,是个公众人物,但他调侃毛泽东的那段样板戏,既不是在央视节目现场这种大庭广众之下,也不是其本人主动要放上网宣示的。相反,是私人聚会中的同桌之人在未征得其许可、甚至在他提醒过不要上网的情况下,仍然偷偷录下并传到网络,故意激起矛盾乃至以此邀功。这种行为,与政治恐怖时期的揭发告密有何区别?

  熟悉历史的人很快便联想到了一些故事。

  微博 @吴钩 举了一个武则天时期的例子:武则天当政时,有阵子禁止屠宰牲口。有个叫张德的右拾遗,因为喜得贵子,便违禁宰了头羊,宴请朋友同事。同事中有个叫杜肃的,吃了一顿之后就跑去向武则天告密。第二天朝会,女皇将杜肃的告密信交给张德,然后告诉他:卿今后请客,还是小心一点,那种前头吃了好酒菜一转身就去告密的小人,就不要请了。

  微博 @煮酒君谈史 则想起了明朝的魏忠贤:《明史·魏忠贤传》记载“有四人夜饮密室,一人酒酣,漫骂忠贤,其三人噤不敢出声。骂未迄,番人摄四人至忠贤所,即碎骂者,而劳三人金。三人者魂散不敢动。”

  在一篇广为传播的微信文章《毕姥爷的饭局是个什么局?》中,作者“不瘦兄”则把视角延伸到国外,举了前东德恐怖统治时期的例子。他回忆起电影《窃听风暴》中的一段:前东德国家安全局餐厅,一个年轻的工作人员在绘声绘色地讲东德总书记昂纳克的政治笑话,讲到一半发现大家都沉默不语,年轻人这才注意到身后不知什么时候来了一位安全局的上校军官。上校严肃地问他“你叫什么名字,哪个部门的?”现场气氛瞬间凝固。

  以上三者或许还不是告密政治的极致,纳粹时期的德国、斯大林时期的苏联、文革时期的中国,这后三者或许犹有过之。毕福剑的表现固然粗俗,但很多知识分子对这次事件的态度,并非为了声援老毕本人,而是对历史重现的深深忧虑。毕竟,像毕福剑这个年龄的中国人,有几个没在酒桌饭局上听过、讲过“政治笑话”?有几个没在亲友之间谈论过“政治秘闻”?绝大多数情况下,这些都是戏谑调侃之言,谁也没有意愿也没有能力让这些话变为动摇和影响现实政治的因子。

  然而,倘若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让告密揭发之风再次肆虐,则一个人人自危、步步惊心的时代恐不远矣。到那时,儿子揭发老子、学生检举老师、夫妻反目、朋友成仇,整个社会中的人即便是在私下场合也如履薄冰、噤若寒蝉,那么文革重现并非危言耸听。

  作家六六的评论代表了很多人的心声:“这种告密之风不可取。以后谁都不敢相信身边人是朋友还是敌人。现在已经到了不能有任何调侃和讲真话的时代了吗?”

  就连一向政治无比正确的两大官媒《人民日报》和《环球时报》,也流露出对告密之风的忧虑。《环球时报》发表了评论员文章,批评将短片发布上网的人,认为其做法不应该受到鼓励。《人民日报》则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不告密不揭发是道德底线,告密成风的社会是人人自危的社会,人与人之间失去基本信任,甚至毁掉社会道德基础。”这篇文章谈的虽然是大学里的风气问题,但现今读来,不得不让人有所联想。

  毕福剑事件 “照妖镜”还是“水晶球”?

  这次毕福剑事件,最热闹的是微博,最矛盾的则是他的东家中央电视台。

  毕福剑的“视频风波”给刚刚上任的央视新台长聂辰席出了道难题。有报道称,央视第一时间发声明强调,毕福剑在私人场合的言论与央视无关,毕有言论自由,后果也自负。但事情越闹越大之后,央视态度似起变化。有媒体报道称,央视高层决定暂停四天毕福剑在央视主持的所有节目。央视通过官方微博表明,毕福剑作为央视主持人,在此次网络视频中的言论造成“严重社会影响”,“我们认真调查并依据有关规定做出严肃处理”。

  央视的微妙态度和处理方式,让网上争论的两方都不满意。自由派认为毕福剑太冤,因为私下场合的几句玩笑话就被停播节目,这种处理结果会开个不好的先例;一些左派则认为,停播四天节目不痛不痒,像毕福剑这样的人应该革职,就算抓起来都不为过。

  毕福剑事件,既是一面折射现实的“照妖镜”,也是一个预示未来的“水晶球”。这件事的最终结果和毕福剑的今后命运尚不可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对于中国社会和舆论来说,它会使意见分歧者更加分歧,会使心怀恐惧者更加恐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围绕着毕福剑或毛泽东的那些喧嚣,都不是最重要的。历史,现实,未来,才更应该引人深思。

    [联合早报网]

中国的政治话语谜局

  马 亮

  一向以快人快语、冷嘲热讽著称的中国谐星毕福剑,最近“摊上事”了。这位中国中央电视台的著名娱乐节目主持人,因为一段在私人饭局上表演的“智取威虎山”桥段,引起轩然大波。在这段被偷拍并匿名上传的视频片段中,毕福剑插科打诨地点评毛泽东和解放军,不乏诙谐、戏谑和“黑色幽默”。

  对毛泽东充满敬仰之情的网民,认为毕福剑是在亵渎他们的“神灵”。来自军界和亲军界的人士,也对毕福剑嘲讽解放军的前身中国红军,感到愤怒不已。加之毕福剑作为公众人物和“党的喉舌”的主持人,其影响非常广泛,更加使其行为不可容忍。

  然而,许多自由派的评论者却认为,这是私人场合下的娱乐之举,不应被“上纲上线”而定性为对伟人的不尊敬。极端的人士则主张,毛泽东并非完人或圣人,而且他的一些错误决策的确把许多人“害惨了”,对其批评也不无是处。

  还有人认为,需要大加评判的恰恰是偷拍和偷传视频的“告密者”。当人们在最轻松和最放松戒备的饭局上,都无法畅所欲言和抒发胸臆时,这个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信任也就荡然无存了。

  毕福剑事件看似偶然,但实际上却反映了当下中国政治话语的谜局。虽然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控制力日趋式微,但执政党对社会思想和政治思潮的监测却从未松懈。在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等许多领域的改革开放,使人们对意识形态的认识有所松动。但是,诸如此类的事件,却一而再、再而三地提醒人们,中国的政治话语并未走出一条可以预期的道路。

  如果说改革开放以前,人们因为“反右”“文革”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恐怖而噤若寒蝉、谈政色变的话,随着境外思潮的熏陶和舆论环境的松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有些“放肆”地谈论政治了。有趣的是,一项针对网络删帖的研究却发现,中国政府审查机构可以容忍网民对政治领导人和政府政策的批评乃至谩骂,却不容许任何可能诱发群体事件的网络倡议或谣言。在“维稳压倒一切”的情势下,这是可以理解的现象。但是,审查机构对政治言论的尺度之大,也说明了当前政府对此类话语的宽容气氛和开放态度。

  最近,一项研究利用中国数十万网民对中国政治坐标系的问卷填答数据,绘制了中国各地区青年人的政治意识形态。从中可以发现,中国人对许多政治话题的认识都存在非常大的差异。无论是“左”“右”,无论是保守派还是自由派,中国都不再是一种声音,也不止是两种对抗声音,而是涌现许许多多的声音。这些来自四面八方、操着南腔北调的声音交汇在一起,相互碰撞、摩擦、挤压、冲突,最后却奏响了一首中国政治话语的交响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的政治进步是令人惊异和值得鼓舞的。

  多年以前,笔者在翻译公共服务动机的调查量表时,遇到一个题项:“政治是一个肮脏的词汇”。这原本是指公务员不应参与党派政治,而应不偏不倚地执行政治决定和公共政策。但是在中国进行调查时,却有许多受访者认为这道题目不可以回答。在中国,政治是一个神圣的事业和词汇。江泽民在主政时,曾提出包括“讲政治”在内的“三讲”理论。

  对毛泽东的神化,也是类似的问题。在许多人的心目中,毛泽东并未“走下神坛”,他还活在千千万万中国人的心目中。但是,毛泽东当年所犯下的许多错误,却又是不得不承认的事实。一个毋庸置疑的问题却是,对毛泽东的崇敬乃至信仰,难道不是中国媒体监控体制和网络审查制度的产物之一吗?

  实际上,人们对毕福剑的苛责,恰恰同人们对毛泽东的信仰一样,都是一种“政治洁癖”。人们不容许别人亵渎自己的信仰对象,就如同人们不希望公众人物可以犯错或犯傻一样。这种不现实的想法,借助于主导舆论环境的官方媒体,以及不想冒风险和犯错误的执政官员,就会演变为一场让人匪夷所思的闹剧。

  更为重要的是,毕福剑事件也反映了中国政治的鲜明特色,即内外有别。如果没有境外大使等人士在场,相信这场闹剧不会如此愈演愈烈。恰恰是因为害怕毕福剑的行为,在外国人面前让中国丢脸,才有如此多的人会义愤填膺地对其感到不满。

  这不禁让笔者想起,多年前一些人评论在国际电影节屡获大奖的中国电影时,认为只有对中国的过去和当下“揭短”和“抹黑”的电影,才可以获得外国影评人的同情和欣赏。耐人寻味的是,这些电影中的多数,都在中国境内被禁播或不允许公开上映。但是,许多看过这些电影的中国人却不得不承认,它们反映的中国社会,的确是中国真实的一面,即便不是全部真实的中国。

  作者为南洋理工大学南洋公共管理研究生院研究员,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

    [联合早报网]

 

相关报道

中共军队高官严重腐败引发国人对军队英雄和保家卫国能力的深度怀疑

  从邱少云看中共宣传话语困境

  (联合早报网专稿——薛之白整理)近日,一直充满喧嚣的中国大陆舆论场再次掀起波澜,围绕着“火烧邱少云”的真实性问题,微博大V、企业、官方、军媒等展开了新一轮口水战。

  3月29日,《解放军报》的一篇报道提及,中国军校教员在讲述邱少云故事时,有学员质疑“烈火烧身纹丝不动”不符合生理学常识。这篇报道被多家媒体转载后,引发网络上的争论。对此,军报发表评论称,那些诋毁邱少云的人不懂“军人生理学” ,是用历史虚无主义的方式否定英雄。

  此事并未告一段落,反而愈演愈烈。上周,著名凉茶企业加多宝与网络大V“作业本”在微博上搞了一次关于凉茶和烧烤的商业促销互动,然而有网友挖出,“作业本”两年前曾以“烧烤”侮辱过被烧死的烈士邱少云和赖宁。此事引起了共青团中央的关注,在团中央的质疑声中,加多宝发文道歉。此外,网评人“五岳散人”在微博上发了一张烧烤的图片,也被江西赣州团市委官微痛批为“侮辱革命烈士”,并引发网络论战。

  邱少云引发的争议事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下中国舆论场上各方角力的复杂形势,从另一个侧面看,近年来,围绕邱少云、黄继光、董存瑞、雷锋等官方认定的革命先烈或道德模范所产生的各种争议,也折射出新时期中共宣传工作与意识形态话语所面临的困境。

  邱少云烈火中纹丝不动 是夸张还是真实?

  邱少云是重庆铜梁县人,18岁时参军。据官方资料记载,1952年在中国抗美援朝战争中,邱少云被敌人燃烧弹击中,全身被火焰燃烧,但他为了不暴露目标,影响整体战斗部署,始终趴在火中,纹丝不动,直至光荣牺牲。

  对于上述描写,一直有怀疑认为其违背生理常识,也有人分析指出,邱少云可能已经中弹牺牲,故在火中一动不动。针对这些说法,便有了上文所说的军报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反驳。而共青团中央旗下的中国青年网更是火力全开,发表评论指“那些打着言论自由的幌子肆意抹黑英雄和先烈,大搞历史虚无主义的做法,已经忽悠不了公众了”。

  董存瑞舍身炸碉堡 是杜撰还是确有其事?

  董存瑞是河北省怀来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第11纵队32师96团2营6连6班班长,在1948年在国共内战时期,董存瑞在隆化战斗中手托炸药包炸碉堡身亡,其纪念碑上刻着朱德的题词:“舍身为国,永垂不朽。”

  1954年的电影《董存瑞》让这一英雄人物家喻户晓,然而,该电影的导演郭维在2006年7月出版的《大众电影》上发表了题为《〈董存瑞〉:“真实”创造的经典》的访问记,84岁的郭维在文章中称:“没有人亲眼看见董存瑞托起炸药包的情景。” 在央视的《电影传奇:董存瑞》中,接受访问的郭维也说,董存瑞的英勇献身“是事后推测出来的”。

  郭维的爆料引起董存瑞生前战友和亲属的强烈不满,并且提出诉讼。《新京报》也在2006年发表文章称,董存瑞舍身炸碉堡是真实的,因为当年其所在六连的宣传干事程抟九、教导员宋兆田都亲眼目睹了英雄的事迹。

  黄继光堵枪眼的事迹 是人为拔高的结果吗?

  黄继光生于四川省中江县,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5师135团9连的营讯员。1952年10月19日,在朝鲜上甘岭地区597.9高地的战斗中,黄继光爬向火力点,用身体挡住了2支机枪枪口,使得后续部队攻下高地。阵亡后,黄继光被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追记特等功,并授予“特级英雄”称号。

  对于宣传报道中的黄继光事迹,有人质疑其真实性,认为血肉之躯无法堵住机枪。此外,黄继光牺牲后的新华社通讯稿《马特洛索夫式的英雄黄继光》一文中曾写道:“祖国人民在望着他,他的母亲也在望着他,马特洛索夫的英雄行为在鼓舞他。”对于这段描写,也有人指出,心理活动的语句记者是不可能采访到的,通讯记者是“拔高典型”。

  对此,《中国青年报》今年1月发表评论称,当下,解构英雄现象盛行,因其观点的“颠覆性”受到一部分青年的关注。军事博物馆已收藏有“黄继光牺牲后遗照”,有人罔顾事实,表达情绪化的见解,实质上是对英雄人物进行污蔑。

  雷锋的事迹是真实的,还是政治宣传的产物?

  雷锋是湖南省长沙市人,196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2年8月15日,雷锋因公殉职,年仅22岁。毛泽东于1963年3月5日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并把3月5日定为学雷锋纪念日。几十年来,雷锋在中国一直是“好人好事、无私奉献”的典型形象。

  不过,近年来关于雷锋的争议一直不断。主要的一个争议点在于,雷锋很多著名的照片都是后来补拍、摆拍的。还有人通过挖掘资料分析指出,雷锋的日记、事迹、出身等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掺水甚至造假现象,并由此认为,雷锋这个人物只是毛泽东、林彪等进行政治宣传的“产品”。

  面对质疑,《解放军报》今年1月发表评论称,“历史虚无主义的危险须警惕。我们鼓励自由、独立、质疑、批判之精神,但是决不能让自己的头脑成为西方价值观的‘跑马场’,更不应容许历史虚无主义的‘毒箭’射向我们自己的英雄与先烈。”

  中共的英雄主义宣传话语陷入困境

  从邱少云、董存瑞、黄继光、雷锋等革命烈士或模范人物在当下引发的争议来看,中共官方的英雄主义宣传话语正在某种程度上陷入一种困境。

  客观地说,邱少云、雷锋等事迹都是特殊年代的产物,当年的宣传手法有明显的意识形态特点与为政治服务的特征,人物往往高、大、全,事迹常常惊天地、泣鬼神。到了21世纪的今天,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社会意识形态多元化的趋向、民众独立思考能力的提高,这些英雄人物和事迹已经很难打动现在的年轻一代,很多人开始怀疑其真实性和意义。

  邱少云、董存瑞等所处的战争与政治环境,和今天迥异,不被今人所理解有一定原因。这也是部分官媒常说的“没有经历过战争的年轻人,受西方价值观洗脑,陷入历史虚无主义。”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倘若那个年代的真人真事都很难在现今产生共鸣,那么人为拔高、神化美化甚至有造假成分的英雄事迹,恐怕更无法让人信服。如果官方继续将其摆在“神坛”上大肆宣传,恐将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只会加剧真相的争议和意义的解构。

  另一方面,围绕黄继光、雷锋等人的争议,折射出的是中国网络上政治立场的复杂多元,在这种争论演变成漫天口水战后,原人物就像此前的毛泽东一样,已经异化成一种符号,成为网民、官媒、大V等相互攻击的导火索,事情的真相反而不再重要。这种争论常常演变为“动机论”,在“英雄的解构者”眼中,官方和军媒的辩护无非是为意识形态的护城墙添砖加瓦,为统治的合法性寻找佐证;在“英雄的捍卫者”眼中,质疑英雄的人必然是被西方价值观洗脑,反华势力通过他们来解构中国的英雄,必是要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以上种种,让中共当局的宣传话语陷入困境。虽然近年来官方的宣传方式与时俱进,已不再大肆树立新的典型、塑造新的英雄,但对于历史上的那些烈士和模范们,仍需思考新的宣传方式。作为中共一直以来的政治资产,固然不能将其放弃或重评降格,但一味高举政治正确的大旗来打压质疑之声,也已无法再令人信服。该如何做,当局需思考,人们也可继续观察。

    [联合早报网]

中国政党政治何去何从

  文/伟 达

  这些年来,中国社会有个流行说法,叫做“反腐败,亡党;不反腐败,亡国”。目前的中共第五代领导层,正试图打破这个怪圈,既要反腐,也要保党。2014年见证了众多高官显要,由于贪腐及违纪问题而人仰马翻,范围之大,级别之高,人数之众,应该是中共建政60多年来前所未有。

  为什么在过去十几年中,党纪国法对周永康、徐才厚、令计划等几乎形同虚设,全无作用?前一段还有些古董理论家重新搬出所谓“阶级斗争理论”,这些党政军内的“大老虎”算什么阶级?绝对不是无产阶级,而且远超一般的资产阶级。

  资产阶级的钱,大多数好歹还是靠自己创业发展挣来的,而这些贪腐份子的钱是如何敛来的?说得直白一点,完全就是靠滥用手中权力,对国家财产非法侵吞,对普通纳税人明抢暗夺来的。这些人连资产阶级都不如。

  资产阶级至少还懂得遵守法纪,照章程和规则办事。这些高层腐败份子集权力、金钱和枪杆子于一身,无法无天,肆意滥权,对国家安全、社会文明、人民民主,都形成了致命的重大威胁。

  不无讽刺意义的是,这些腐败分子却可以长期地占据党政军的高层,左右国家的政策和风气,直到给国家民族造成重大灾难损失,再发展下去就是亡党亡国。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恶劣情况呢?

  反腐败,从时效的角度讲,应该分事前,当事,及事后三种情况。其中应以事前预防为主,当事即时发现制止为辅,而以事后问责追究为补充手段。不难发现,目前被击落马下的腐败高官,大部分属于事后追究的案例,即损失和影响已成事实,才受到追查和惩戒。

  对腐败,尤其是高层腐败的预防不力,主要是官员和干部的遴选及任命程序存在重大缺陷;对贪官污吏无法及时发现制止,主要是监督机制严重缺乏权威与透明。这一切问题,可以说都已经上升到现代政党哲学与建设的宏观层次。

  中国传统上没有政党的概念与活动,只有“青红帮”,“哥老会”等传统帮派势力或体系。从现代意义讲,所谓政党,就是从事专门政治活动的党派,并建立有自己的组织和活动原则,发展目标及手段。中国的现代政党实践可以说是半路出家,其中最大的一个异化就是政党不仅从政,而且成为统领涵盖各领域的“全能党”。

  “全能党”所面临的最大陷阱,就是缺乏社会各界的合理有效制衡,频现“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的危机。民国时期,当时的执政党——中国国民党试图一手遮天,反倒愈发腐败堕落,被著名报人储安平斥为“一场烂污”。结果是徒有800万军队、先进的美式装备,却在短短几年之内,让“小米加步枪”的共产党赶下了台,狼狈溃败到台湾。

  共产党在大陆执政后,开始真正尝到“权力的滋味”,竟也开始滑向“全能党”的误区。在执政的前30年,出现领导人专断导致的系列重大失误;在近30多年的市场经济形势下,又大面积产生权钱一体化的严重腐败现象。目前中共高调反腐,确实因为局势异常严峻,不得已而为之,且尚处在治标阶段。

  如果最终目的是治本,就应该从“全能政党”向“专业政党”的重大转变入手。“专业政党”就应该专门从事政治活动,不过多涉及其他,这也就等于为政治权力设定界限和笼子。其他领域与行业,应当形成有效的自我管理机制和体系。全社会包扩政党在内,都必须自觉彻底地接受法律约束和舆论监督。这样的社会才能逐步走向正常和正轨,并有效预防和及时制止腐败滥权所造成的恶果。

  作者是在美国的国际文化战略研究和咨询专家

    [联合早报网]

马海云:中央党校教授新疆评论被屏蔽揭示什么

  屏蔽在中国原本不是一个新闻,但屏蔽中央党校教授的文章在共产党中国却足以成为新闻。

  4月16日, 中央党校民族宗教理论研究室主任靳薇为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撰写《新疆治理中的“穿戴留”问题》一文,就上个月27日新疆自治区喀什特区报刊载喀什判处一批“穿戴留”分子一事进行了法理探讨。 靳薇教授首先从法律的角度质疑了判处这些所谓“穿戴留”的“不法分子”的法理依据。

  根据喀什特区报的报道,“穿戴留”(编按:指伊斯兰信众女性穿黑袍、戴面纱,男性留大胡子。)的顽固分子是因犯了“寻衅滋事罪”而获刑。靳薇教授在现行中国刑法认定的“寻衅滋事罪”内,并没有找到“穿戴留”的行为构成此类犯罪(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即使根据2014年9月9日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在反恐背景下,联合出台的《关于办理暴力恐怖和宗教极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中有关“寻衅滋事罪”(以“异教徒”、“宗教叛徒”等为由,随意殴打、追逐、拦截、辱骂他人,扰乱社会秩序,情节恶劣的,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的规定,“穿戴留”也无法构成寻衅滋事罪。简而言之,在中国法律框架内,有“穿戴留”行为的人并未违法。

  但是新疆公检法却以 “莫须有”的罪名公然处置所谓的“穿戴留”顽固份子之后,在国际舆论引起轩然大波。目前在英国访学的靳薇教授很显然看到了这一新疆司法滥用行为对中国国际名声造成的损害。

  与此同时,作为中央党校研究民族宗教理论问题的专家,靳薇教授对新疆诸如此类的判处行为所导致的深远后果深表忧虑:即(新疆)严惩“穿戴留”,是“推”还是“拉”(维吾尔人民)?即使从中央党校教授的眼里看,喀什严判”穿戴留“是“突破性的大尺度打击”。这种恐吓作用,“不但没有解决实质问题,不仅没有争取到人心,反而如列宁所说:‘帮了敌人的忙’”。换句话说,喀什地方政府以低劣的恐怖治理手段把人民当成敌人,直接为国际宗教极端份子培养和输送后备力量。

  靳薇教授还从政治、法治、经济的角度,概括了近来中国中央政府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依法治国”以及自2010年开始实施的大规模援疆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或“拉”功之后,对新疆基层机构和地方政府管理方式的极端化、粗俗化甚至恐怖化表达了忧虑,呼吁新疆地方政府把握治理尺度、依法治疆、尊重差异、包容多样。

  就这样一篇站在政治高度、法治角度、出自中共中央党校民族宗教理论研究部门的评论文章在中国居然被屏蔽。这不是一般地匪夷所思:是什么组织或部门试图掩盖中共党校体制内、首都民族宗教理论阵地内专家依法治疆的忠告?这一屏蔽很显然不仅仅是因为“忠言逆耳”,而揭示了更多有关新疆的更深层次的秘密:即新疆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地方的治理问题(如重庆的“唱红打黑”运动也不简单是一个地方治理问题)。

  从对靳薇教授文章的屏蔽可以看到,一个以新疆或边疆 “安全” 和 “主权” 有关的政治和学术紧密勾结的网络、组织或部门系统地秘密操控着有关新疆、中国和世界之间关系的话语:一方面,任何有关“三股势力”的空穴来风的“研究” “报道”都被大肆渲染,而另一方面却连中央党校民族宗教专家中肯的评论也被屏蔽。

  作者是美国霜堡大学历史系教授,主攻中国伊斯兰教文化和民族以及中国-伊斯兰世界关系研究。

    [联合早报网]

 

 

 

诚信为本

经商做人

 

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anbaoelee@sina.com

 


 

电催化裂解快速污水处理

快速污水处理系统,可以有效地氧化分解污水中生物菌群难以氧化的含苯类有机物、氰化物、氨氮化合物等各种严禁直排江河的具有高度污染性的物质。适宜于处理化肥、农药、制药、印染、制革、化学合成、电镀、石化、焦化、微电子等各个行业排放的各种污水。

Tel:010-89582911

anbaoelee@sina.com

 


 

消毒氧化设备

自来水、循环水消毒系统改造,通过安装次氯酸钠发生器设备可以取消不安全的液氯消毒方式,更能保障饮用水有利人体健康。

Tel:010-89582911

anbaoelee@sina.com

 


 

 

 

公司简介 | 公司服务 | 公司诚聘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sciencehuman.com,All rights reserved.

科学人网站工作部暨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联合主办

  http://www.sciencehuman.com  京ICP备05003557   科学人 网 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