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公正平台   创造宽容环境 WELCOME TO 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树育健康心态   共谋高尚事业
科学热点
科学新论
专家论坛
科学观察
科学讨论
科学杂谈
科学轶趣
科学成果
科学论文

 

北京社科院建议开凿京津陆海运河 让更多污水快速泄入渤海?土地咸碱化?


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4-06-12

 

北京蓝皮书:开凿“京津陆海运河” 可治理PM2.5 还可速给“雄鸡”脖子一刀

  北京市社科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发布北京蓝皮书,建议居住证积分高可落户

  昨日,北京市社科院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2013-2014北京蓝皮书,蓝皮书涵盖《北京经济发展报告》、《北京公共服务发展报告》、《北京社会发展报告》、《北京社会治理发展报告》、《北京文化发展报告》、《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共6部,报告针对人口、教育、交通、环境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问题进行剖析。蓝皮书建议,开凿全长160公里的“京津陆海运河”,可引入海水进行淡化解决北京水资源不足。

  新京报讯 昨日,北京蓝皮书提出开凿全长160公里的“京津陆海运河”,可通过运河引入海水进行淡化,解决北京水资源不足,并改善北京和天津的大气环境。

  运河平均宽度1公里

  蓝皮书指出,开凿“京津陆海运河”的总体设想是:西起北京通州宋庄,东至天津滨海新区蔡家堡,经河北香河,天津宝坻区大口屯、大唐庄,再经宁河县乐善庄,最后到达滨海新区,在蔡家堡入海。“京津陆海运河”全长约160公里,运河平均宽度1公里,通航船只吃水深度达到30米,可以通航30万吨级轮船。

  “京津陆海运河”的主要功能设计有四个方面,一是通过运河引入海水,通过海水淡化为北京及其周边地区提供水资源,解决北京水资源不足的困境;二是通过运河引入海水,改善北京和天津的大气环境,为打造宜居城市创造条件;三是通过运河航运,打开北京的直接出海口,发展北京及周边地区的航运事业;四是通过运河引入海水,大力发展海洋经济。

  “京津陆海运河”可治理PM2.5

  蓝皮书称,北京要想跻身世界城市之列,没有出海口和充足的水资源肯定不行。出海口既是国际贸易中大宗商品集散的重要通道,也是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交汇点。“京津陆海运河”的开凿虽然不能将北京变成一个完全的沿海城市,但可以通过宽约1公里的“京津陆海运河”使北京成为一个“准沿海城市”。

  北京的水资源是制约北京可持续发展的最大瓶颈。随着中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长江流域的大部分地区水资源也会越来越紧张,南水北调的成本与压力会越来越大,长江流域无水可以北调的局面将会形成。通过“京津陆海运河”引渤海海水进京进行海水淡化将是北京未来解决水资源不足的必然选择。

  北京日益严重的雾霾天已经严重地损害了北京市民的身心健康。“京津陆海运河”的开通虽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北京的雾霾天气,但可以通过“微气候”的调适来降低北京部分PM2.5的来源,比如说,通过空气湿度的增加可以降低城市工业喷涂和扬尘带来的污染,还可以减少北京周边地区扬尘对北京的入侵。从这个方面来说,开凿“京津陆海运河”也是北京综合治理PM2.5的重要途径之一。

  “京津陆海运河”是否会对北京地下水造成污染?北京社科院表示,因为北京地下水超采所形成的地质灾害要远远高于地下水被污染的程度。“京津陆海运河”的贯通将从根本上缓解北京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重塑北京可持续发展的美丽未来。

  【居住证】

  “居住证积分高者可落户”

  蓝皮书建议北京居住证制度规定户籍对接办法,实行积分制,积分指标分为基础指标、加分指标和减分指标

  蓝皮书:居住证是流动人口在京居住的证明,居住证制度承载的功能应当侧重服务保障。建议北京市居住证制度采取“一证”模式,将流动人口的权益待遇分为基本公共服务和较高层次权益两类,并制定出台积分制入户办法,依据积分情况由高到低对满足分值要求者办理落户。

  ●居住证制度与暂住证制度区别

  居住证

  更侧重流动人口的服务保障,承载更多服务功能。让流动人口享受部分福利,并逐渐纳入城市一体化的市民管理体系。

  ●居住证制度基本框架:“一证”模式

  所谓“一证”模式,是指不区分证件种类,所有符合条件的流动人口都申办统一的居住证。持证人根据居住年限等条件分梯级享受公共服务和权益。

  1 来京人员应当自到达本市之日起三日内,到居住地的社区(村)流动人口服务机构申报居住登记,同时申领居住证,作为履行居住登记义务的凭证,并享有社会保险、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公共文化等服务。

  2 来京人员申领居住证满6个月后,如果具有合法稳定职业、合法稳定住所的,依法进行签注。经依法签注的居住证持有人,除享有上述服务外,还享有社会救助、法律服务、法律援助、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等服务。

  3 经依法签注的居住证持有人,如果符合本市有关条件的,可以享受申请保障房、最低生活保障、购房、购车、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升学考试等地方财政支持的权益待遇。

  ●居住证制度应对接户籍

  从已经实施居住证制度的省市来看,上海、广东等大部分地区已设计了持有居住证的流动人口申请转为当地户籍的方法。蓝皮书建议北京在居住证制度中规定户籍对接办法,可以采取“原则上对接+具体办法另行制定”的方式,即在居住证制度中只做原则表述,具体对接办法由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居住证建议实行积分制

  在具体对接办法中,建议研究设计一套积分制指标体系,赋予量化分值,在每年释放配额进行总量调控的基础上,依据积分情况由高到低对满足分值要求者办理落户。积分指标可分为基础指标、加分指标和减分指标三类:

  1 基础指标 反映来京人员的个体素质和工作居住情况,包括文化程度、职业资格或专业技术职称、连续居住年限、连续缴纳社会保险年限。

  2 加分指标 反映北京人口政策的调控导向和来京人员的实际贡献,包括属于本市紧缺急需专业、在城市发展新区就业居住、投资纳税贡献或带动本地就业、获得省部级及以上政府表彰奖励等。

  3 减分指标 反映来京人员违法犯罪情况,包括刑事违法记录、行政违法记录、违反计划生育政策、提供虚假材料骗取积分等。

  【进展】

  居住证立法今年有望完成

  针对公众关注的《居住证管理办法》立法进展,市法制办有关负责人此前表示,居住证的主要功能包括信息掌握、社会控制、决策参考等基本功能和信用凭证、差异化服务等衍生功能,居住证立法要解决的主要是确保居住证的基本功能能够完整准确地实现。《居住证管理办法》是今年的计划完成项目,由市公安局负责起草,目前正处于起草阶段。

  采写/新京报记者 邓琦

  开凿“京津陆海运河”的建议缺乏科学论证。通过开凿运河引入海水,首先会使运河沿途的土地由于海水倒灌而引发土地盐碱化。其次,渤海是半封闭海湾,水体交换太差,全部交换一次也要30年,所以水质得不到保证的渤海水如果引入北京,也不会改善北京的水汽环境。

  ——环保部城市环境管理专家组成员彭应登

    [新京报]

北京社科院建议开凿160公里京津陆海运河

  中新社北京6月9日电 为解决北京的人口膨胀、资源紧张、环境恶化等“城市病”,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在9日发布的蓝皮书中提出开凿“京津陆海运河”、设计积分制来对接户籍等多项建议。

  北京社科院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于9日发布《北京经济发展报告(2013-2014)》、《北京社会发展报告(2013-2014)》等6本蓝皮书。在讨论北京如何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这一问题时,蓝皮书提出一个对策——开凿“京津陆海运河”。

  其总体设想是:西起北京通州宋庄,东至天津滨海新区蔡家堡,经河北香河,天津宝坻区大口屯、大唐庄,再经宁河县乐善庄,最后到达滨海新区,在蔡家堡入海。“京津陆海运河”全长约160公里,运河平均宽度1公里,可以通航30万吨级轮船。

  蓝皮书提出,“京津陆海运河”的主要功能设计有四个方面:通过运河引入海水,通过海水淡化为北京及其周边地区提供水资源;改善京津大气环境;打开北京的直接出海口,发展北京及周边地区的航运;通过运河引入海水,发展海洋经济。

  蓝皮书指出,北京的城市病主要是由多种功能在狭小的范围内叠加造成的,现在想将这些功能在北京的管辖范围内“疏散”开来已经是力不从心了。因此,北京亟需扩大行政管辖范围。专家认为,将一些非核心功能“疏散”到天津和河北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因为如果强行将一些派生和衍生功能外迁到行政管辖范围之外,将会带来巨量的行政运行成本和区际博弈成本。最好的解决方案是,首都功能外迁到哪里,哪里就自动纳入行政都治圈。

  蓝皮书建议,北京在居住证制度中可规定户籍对接办法,以积分制对接,高分可以优先落户。专家提出,北京可以研究设计一套积分制指标体系,在每年释放配额进行总量调控的基础上,依据积分情况由高到低对满足分值要求者办理落户。积分指标可分为基础指标、加分指标和减分指标三类。在基础指标中,可对文化程度、职业资格或专业技术职称赋予较高权重,体现对人才的吸引和重视。同时,对减分指标赋予高分值,加大在京违法犯罪和弄虚作假的成本,以起到“一票否决”的作用。(完)

    (原标题:北京社科院发布蓝皮书 建议开凿“京津陆海运河”)

    [中新网]

北京蓝皮书主编:开凿京津运河技术不是问题

  称建议有些内容确实“粗线条”,开凿“京津陆海运河”技术不是问题,利益是最大障碍

  新京报讯 (记者邓琦)前日,北京市社科院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2013-2014北京蓝皮书,其中建议开凿160公里的“京津陆海运河”,引发网友热议,一些网友认为该建议“看上去很美”。昨日,该建议提出者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管理研究所所长施昌奎表示,该建议确实有些内容是粗线条,网友的质疑可以理解。

  网友:看上去很美

  2013-2014北京蓝皮书包括六部报告,在《北京公共服务发展报告》中“促进北京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公共服务对策研究”这一文章提出,开凿“京津陆海运河”引入海水,通过海水淡化为北京及其周边地区提供水资源,解决北京水资源不足的困境,同时可改善北京和天津的大气环境。

  “京津陆海运河”设想从北京通州宋庄至天津滨海新区蔡家堡,全长约160公里,运河平均宽度1公里。

  该建议经报道后引发热议,一些网友认为该建议“看上去很美”,但不太现实,“不治理污染源头,挖条运河就能改善环境降低污染?”

  主编:技术不是问题

  “促进北京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公共服务对策研究”这一文章的作者是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管理研究所所长施昌奎,他同时也是《北京公共服务发展报告》的主编。

  昨日,施昌奎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能理解大家的质疑和担忧,并对大家的质疑作出回应。

  海水渗入会引起土地盐碱化,施昌奎说,这确实是该建议存在的问题之一。但这是两害取其轻的结果,因为北京地下水超采所形成的地质灾害要远远高于地下水被污染的程度。与其加大地质灾害风险,不如引入海水,这样危害小一点,而盐碱化的危害可以通过技术处理。

  开凿运河是否会降低PM2.5?施昌奎说,开凿运河并不是直接降低PM2.5,而是对环境的改善有正面意义。运河通过对微气候的影响,通过空气湿度的增加可以降低城市工业喷涂和扬尘带来的污染。

  施昌奎还认为,开凿“京津陆海运河”技术其实不是问题,利益是最大的障碍。

  ■ 观点

  “改善环境还是要靠治理”

  专家称开凿运河对改善大气没有太直接关系

  环保部城市环境管理专家组成员彭应登认为,开凿“京津陆海运河”对改善PM2.5没有太直接关系。

  彭应登说,该建议缺乏对环境影响的评估。海水渗入地下引发的土地盐碱化问题会十分严重。

  针对“改善大气”一说,彭应登认为没有对症下药,北京目前的污染主要原因有三个,即北京的污染物排放量大、特殊城市结构和特殊地理环境,运河对这三部分都没有触及,而且引入的海水对扬尘没有根本性影响。

  彭应登说,北京市社科院作为北京的智囊机构,建议被政府采纳的可能性很大,相关研究需要经过严格论证和评估,否则会对社会产生误导。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谢绍东认为,这个建议听上去“没什么逻辑”。目前北京的空气质量相比去年有明显好转,北京从去年至今采取的清洁行动计划等应该发挥了作用,“改善环境根本还是要靠治理。”

  ■ 对话

  “开凿运河建议两年前就曾提出”

  施昌奎说前期论证约半年,将关注政府和公众对该建议态度

  “开凿京津陆海运河”的建议引发热议,其中质疑声居多。为何提出该建议?提出之前做过哪些论证?新京报记者昨日对话了该建议的提出者施昌奎。

  新京报:为什么会提出这个建议?

  施昌奎:我两年前就曾提出这个观点,当时考虑,北京要想跻身国际前列,没有出海口和充足的水资源肯定不行。出海口既是国际贸易中大宗商品集散的重要通道,也是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交汇点。“京津陆海运河”的开凿可以把北京变为“准沿海城市”。当时提出来没有太多人关注,现在契合了京津冀一体化和大气污染的背景,所以引发了热议。

  新京报:前期做过哪些论证?

  施昌奎:前期论证约半年,主要是就技术上的问题咨询工程专家。在咨询的过程中,很多专家有顾虑。两年前提出这个建议就打算上报院里,当时院里说暂时放一放,因为考虑到海水如何引入以及引入后引发的水污染等问题很难解决。这次发布蓝皮书我又提出了这个观点,但只是引用的部分内容,不是所有详细论证的内容。确实有些内容是粗线条,比如该地区涉及的搬迁人口等,因为是做社会科学的,不能从工程角度来论证。不过经估算,凿这样一条运河大约需搬迁20余万人员,运河两边的区域可以消纳这些人员。

  新京报:如何看待网友的质疑?

  施昌奎:有人说我脑残,我觉得大家的质疑可以理解,大家担心水污染、安全、技术、资金、人员搬迁等问题,这些忧虑都是情有可原的,任何一个工程都是有利于一部分人,而另一部分人的利益受到损失。大家说我不务正业,我觉得“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圈内人久而久之就有了限制,很难有创新性,圈外人会提出一些超前的、目前不能实现的想法,随着技术的进步,未来或许可以解决。

  新京报:会把建议提交到有关部门吗?

  施昌奎:我不会主动去交流,学者提供的是智库型的建议,当年南水北调也是经过多年的论证。接下来会关注政府和公众对这个建议的态度,关注这个事情向什么方向发展,我作为一个写字提建议的人,提建议是我的职责,我也希望建议落到实处。

  “京津陆海运河”预计走向

  “京津陆海运河”总体设想:

  西起北京通州宋庄,东至天津滨海新区蔡家堡。全长约160公里,运河平均宽度1公里,通航船只吃水深度达到30米,可以通航30万吨级轮船。

  “京津陆海运河”主要功能:

  1、通过运河引入海水,通过海水淡化为北京及其周边地区提供水资源,解决北京水资源不足的困境;

  2、通过运河引入海水,改善北京和天津的大气环境,为打造宜居城市创造条件;

  3、通过运河航运,打开北京的直接出海口,发展北京及周边地区的航运事业;

  4、通过运河引入海水,大力发展海洋经济。

  (以上内容据北京蓝皮书)

    [新京报]

京津陆海运河被多方质疑:别好事没办成砸了自己的脚

  “京津陆海运河”建议者回应质疑:技术不是问题

  据中新社报道,北京社科院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于6月9日发布《北京经济发展报告(2013-2014)》、《北京社会发展报告(2013-2014)》等6本蓝皮书。在讨论北京如何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这一问题时,蓝皮书提出一个对策——开凿“京津陆海运河”。

  其总体设想是:西起北京通州宋庄,东至天津滨海新区蔡家堡,经河北香河,天津宝坻区大口屯、大唐庄,再经宁河县乐善庄,最后到达滨海新区,在蔡家堡入海。“京津陆海运河”全长约160公里,运河平均宽度1公里,可以通航30万吨级轮船。

  蓝皮书提出,“京津陆海运河”的主要功能设计有四个方面:通过运河引入海水,通过海水淡化为北京及其周边地区提供水资源;改善京津大气环境;打开北京的直接出海口,发展北京及周边地区的航运;通过运河引入海水,发展海洋经济。

  蓝皮书称,“京津陆海运河”的开通虽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北京的雾霾天气,但可以通过“微气候”的调适来降低北京部分PM2.5的来源。

  运河能否解决环境问题?

  一条运河能否解决北京的水资源、气候、经济等问题?一些专家和网友认为不够靠谱。

  据央广网报道引用中国水科院水资源所所长王建华观点:这边比那边低,水才能引过来,肯定还是要往上提水,所以这条运河有一个成本问题,此外,海水淡化的成本目前来看不低,原来北京也想过,从曹妃甸那边取水,但后来也因为成本的问题而搁置。

  今年汛期之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将正式通水,到时每年10亿方的长江水将进京。王建华表示,南水北调的水完全可以替换掉地下水,但是如果引海水进京,恐怕对水质不会有大的改善。“海水引进来以后,是咸水,肯定会影响地下水,一渗漏,本来能用的地下水,别把这块好水再好事没办成再砸了自己的脚。”

  据《新京报》报道,环保部城市环境管理专家组成员彭应登认为,开凿“京津陆海运河”对改善PM2.5没有太直接关系。针对“改善大气”一说,彭应登认为没有对症下药,北京目前的污染主要原因有三个,即北京的污染物排放量大、特殊城市结构和特殊地理环境,运河对这三部分都没有触及,而且引入的海水对扬尘没有根本性影响。

  据前述《央广网》报道,国际金融论坛城镇化研究中心主任易鹏认为:(京津陆海运河)可能使北京更多吸纳资源,不利于京津冀一体化。第二个,毕竟这个运河有160公里长,1公里宽,也就意味着占地面积有160平方公里,而北京和天津的土地相对比较紧张。同时,水要做到10米到30米左右,要通30万吨的大船,实际上可能会导致资源的错误配置。第三个,这个工程投资额会非常巨大,要给相关方都带来债务,可能会加重各个地方政府的负债率。我认为这件事弊远远大于利。

  《新京报》报道,对于公众的质疑,提出“京津陆海运河”建议的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管理研究所所长施昌奎回应称,海水渗入确实会引起土地盐碱化,但这是两害取其轻,因为北京地下水超采所形成的地质灾害要远远高于地下水被污染的程度。与其加大地质灾害风险,不如引入海水,而盐碱化的危害可以通过技术处理。

  施昌奎说,开凿运河并不是直接降低PM2.5,而是对环境的改善有正面意义。运河通过对微气候的影响,通过空气湿度的增加可以降低城市工业喷涂和扬尘带来的污染。

  “有人说我脑残,我觉得大家的质疑可以理解,大家担心水污染、安全、技术、资金、人员搬迁等问题,这些忧虑都是情有可原的,任何一个工程都是有利于一部分人,而另一部分人的利益受到损失。大家说我不务正业,我觉得“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圈内人久而久之就有了限制,很难有创新性,圈外人会提出一些超前的、目前不能实现的想法,随着技术的进步,未来或许可以解决。”施昌奎说。

  施昌奎还认为,开凿“京津陆海运河”技术其实不是问题,利益是最大的障碍。

    [新浪网-新华网]

 

 

相关报道

蓝皮书:北京基础设施超载严重导致城市病恶化

  中新网北京6月9日电(白琥)北京市社会科学院9日发布的《北京公共服务发展报告2013-2014》指出,虽然北京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但每年50-60万人口的净流入导致基础设施远不能满足各类承载对象的需求,“超载”现象没有得到根本上的缓解,而上述问题,直接导致城市病问题进一步恶化。

  今日发布的《北京公共服务发展报告2013-2014》为《北京蓝皮书》系列之一。报告指出,北京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呈现以下五个特点。

  ——基础设施投资呈增长态势,但难以满足人口增长的需求

  蓝皮书指出,总体上看, 2012年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1789.2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2012年为27.7%,处于较高位运行。能源、公共服务业、交通运输、邮政电信等领域的投资也基本呈逐年增长态势。然而,北京人口增长更快,2011年常住人口为2018.6万人,2012年常住人口为2069.3万人,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74‰。

  对此,蓝皮书指出,基础设施按人均占有量来看偏低,资源、能源、环境、交通等领域基础设施建设不够支撑人口增长,交通领域包括交通拥堵、地铁拥挤、公交拥挤等现象没有得到根本上解决,基本是上是局部有缓解,但总体上还不能满足人口增长的需求。

  ——基础设施建设分布不均衡,“超载”现象严重

  蓝皮书指出,从区域分布看,基础设施建设分布不均衡,导致产业和人口过度集中在核心城区,教育、医院、体育文化等基础设施过度集中在核心区,从客观上进一步加大了人口膨胀、产业过度集聚、交通拥堵等压力。

  因此,尽管北京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但每年50-60万人口的净流入导致基础设施远不能满足各类承载对象的需求,“超载”现象没有得到根本上的缓解,基本公共服务没有实现均等化。而基础设施严重超载,直接导致城市病问题进一步恶化。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但难以适应强大的公共交通需求

  蓝皮书指出,由于北京产业或企业主要集中在四环或五环以内,特别是10号线周边、国贸CBD等区域写字楼过于密集、产业集中度过高,人口集中度过高,轨道交通建设不配套、轨道交通密度不够,加上核心城区的房价高企,租房成本不断攀升,导致更多的人选择到远郊区县居住,结果导致上下班的“潮汐现象”。由于不能在短时间内增加更多的地铁线路,地铁拥挤、公交拥挤、机动车拥堵等现象短时间内难以得到缓解。

  ——水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但难以破解水资源短缺问题

  蓝皮书指出,2012年,北京自来水综合生产能力2012年达到411万立方米/日,供水管道达到14029公里,销售总量为93826万立方米。从排水和节水情况看,2012年污水处理能力为389万立方米/日,比2011年提高了20万立方米/日的处理能力,污水处理率为83%,集中处理率为83%。

  然而,蓝皮书也指出,尽管北京在水务基础设施上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但从总体上看,北京水资源短缺现象没有得到根本上的缓解,水危机还将一定时期存在。随着城市扩张、产业发展和人口膨胀,北京地表水系不断断流、干涸,地下水严重超采,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北京发展的最大瓶颈。

  ——能源供应能力不断提升,但能源环保设施建设效果不够明显

  蓝皮书指出,北京城市规模不断扩张,产业集聚,人口剧增,导致能源消费总量不断攀升,能源环保设施建设与人口增长速度不成比例,能源环保设施运行效果不够理想。

  此外,蓝皮书还指出,北京在低碳绿色能源、环保设施建设上投入力度不够,如对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设施建设重视不够,还没有发挥低碳绿色能源设施在转变首都能源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的转型提升作用。

  针对上述问题,蓝皮书建议,为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北京应增加核心区轨道交通密度,扩大远郊区县和周边省市区的轨道交通覆盖面;多渠道提高节水能力,加强排水系统建设,提高水资源承载力;加强城市能源配套设施建设,提高低碳新能源比重;重视远郊区县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基础设施对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引导作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与人口、资源与环境协同发展的综合评价与管理。

    [中新网]

京津冀将明确大气承载红线 拟控制机动车使用强度

  近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办公室印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2014年重点工作》。今年将启动区域空气质量达标规划编制,明确大气环境承载能力红线。同时,研究控制机动车使用强度的经济政策。这意味着交通拥堵费和排污费等控制机动车的经济政策可能在区域内研究实施。

  拥堵费或在区域内实施

  该工作重点显示,今年,京津冀及周边区域将启动区域空气质量达标规划编制,明确大气环境承载能力红线。

  此前,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庄志东表示,该规划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视为一个整体,统筹考虑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大气环境容量等制约因素,划定生态红线,约束区域土地开发、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与区域资源环境等客观条件相适应,提出分阶段推进的区域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和措施,加快区域一体化大气治理工作步伐,最终实现区域空气质量全面达标。

  据了解,该规划将以“国十条”为基础。不同在于,规划着眼的时段更长,更具有长期指导性。

  此外,今年在京津冀地区将率先实施国家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研究控制机动车使用强度的经济政策。这意味着,交通拥堵费和排污费等政策可能在区域内研究实施。

  据了解,目前北京地区的交通拥堵费正在研究中。此前交通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拥堵费最快将于2015年择机实施,政策正式发布前将征求民意。

  建立区域信息共享网络

  据介绍,今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将共同治理重点污染源,建立协作小组工作网站,共享区域空气质量监测、污染源排放、气象数据、治理技术成果、管理经验等信息,同时搭建空气质量预报预警平台。

  5月份,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第二次工作会议召开,确定了今年的工作重点等具体细则。

  在污染物方面,今年将优先共同控制重点行业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实施区域内燃煤电厂、水泥厂及大型燃煤锅炉脱硝治理工程。还要加大机动车污染治理力度,加快区域机动车油品质量升级,力争在2015年实现京津冀全面供应符合国五标准的汽、柴油。

  市环保局介绍,北京目前正在研究挥发性有机物的征费标准,预计不会低于目前的二氧化硫10元/公斤。(记者 邓琦)

    [新京报]

 

 

 

 

 

诚信为本

经商做人

 

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anbaoelee@sina.com

 


 

电催化裂解快速污水处理

快速污水处理系统,可以有效地氧化分解污水中生物菌群难以氧化的含苯类有机物、氰化物、氨氮化合物等各种严禁直排江河的具有高度污染性的物质。适宜于处理化肥、农药、制药、印染、制革、化学合成、电镀、石化、焦化、微电子等各个行业排放的各种污水。

Tel:010-89582911

anbaoelee@sina.com

 


 

消毒氧化设备

自来水、循环水消毒系统改造,通过安装次氯酸钠发生器设备可以取消不安全的液氯消毒方式,更能保障饮用水有利人体健康。

Tel:010-89582911

anbaoelee@sina.com

 


 

 

 

公司简介 | 公司服务 | 公司诚聘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sciencehuman.com,All rights reserved.

科学人网站工作部暨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联合主办

  http://www.sciencehuman.com  京ICP备05003557   科学人 网 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