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公正平台   创造宽容环境

WELCOME TO 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树育健康心态   共谋高尚事业

科学热点
科学新论
专家论坛
科学观察
科学讨论
科学杂谈
科学轶趣
科学成果
科学论文

 

科学家宣布第二例艾滋病治愈病例 科学界质疑“治愈”效果(图)


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3-03-08

 

科学家宣布第二例艾滋病治愈病例(图)

 

约翰·霍普金斯儿童中心的德博拉·佩尔绍德(Deborah Persaud)博士

约翰·霍普金斯儿童中心的德博拉·佩尔绍德(Deborah Persaud)博士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3月5日消息,美国科学家近日宣称,一位出生即携带艾滋病病毒的婴儿已经被治愈。据称,这位来自密西西比州的婴儿现在为2周岁半,已经停止治疗约1年,且未出现任何感染的迹象。尽管通过先进的检测手段发现,婴儿体内的艾滋病毒遗传物质仅有极微量的残留,但现在还不能完全保证婴儿会一直保持健康。如果这种情况保持下去的话,那这将是世界上第二例报道的艾滋病治愈病例。

  该病例是在亚特兰大举行的一次重要的艾滋病会议上宣布的。专家称,该病例为消除儿童艾滋病感染带来了希望,特别是在许多艾滋病盛行的非洲国家,有太多的婴儿出生的时候就携带有艾滋病病毒。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安东尼·福西(Anthony Fauci)博士对该领域十分熟悉,他说:“就我们看到的情况来说,如果这不算一个治愈病例,那也是非常接近治愈了。”

  据悉,医生对该婴儿实施了比平时更快速和强效的治疗。在该婴儿出生30个小时内,医生采用了3种药物进行输液,此时还未对婴儿是否感染进行检测,而且婴儿母亲的艾滋病病毒直到快分娩时才被诊断出来。密西西比大学儿童艾滋病专家汉娜·盖伊(Hannah Gay)博士在采访中说:“我只是觉得这个婴儿面临的风险比普通情况大很多,需要我们最好的治疗。”

  这一快速治疗显然控制住了婴儿血液中的艾滋病病毒,使它们无法躲藏在体内。约翰·霍普金斯儿童中心的德博拉·佩尔绍德(Deborah Persaud)博士说,在许多病例中,一旦停止药物治疗,躲藏在体内角落中的休眠细胞会很快被重新感染。德博拉·佩尔绍德领导了这一儿童艾滋病“功能性治愈”的研究。“功能性治愈”意味着即使病毒没有被彻底清除,其造成的伤害也能长期缓解。接下来佩尔绍德的团队想要证明,通过对其他高患病风险婴儿进行更强效的治疗,“或许我们能够阻止这些‘病毒库’重新发作。”

  2011年大约有30万名携带艾滋病病毒的儿童出生,大部分是在医疗条件落后的贫穷国家。在感染病毒的孕妇中,大约只有60%得到了治疗,使其病毒不致传染给她们的婴儿。在美国,由于艾滋病病毒检测和治疗一直是产前保健的一部分,因而这种携带病毒出生的婴儿病例十分罕见。

  汉娜·盖伊强调说:“我们不能保证能治愈受到感染的婴儿。我们能保证的是,如果母亲们在每个怀孕期都进行检查的话,我们能阻止绝大多数的病毒传染。”另一个被认为治愈的艾滋病患者经历了完全不同,而且有很大风险的治疗——他从一位特别的捐献者那里获得了移植的骨髓,该捐献者天然对艾滋病病毒免疫。移植治疗之后,来自旧金山的蒂莫西·雷·布朗(Timothy Ray Brown)已经五年没有接受抗艾滋病病毒药物的治疗。

  美国艾滋病研究基金会(amFAR)的罗伊娜·约翰斯顿(Rowena Johnston)博士说,密西西比的这个病例显示“对于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不同人群,存在着不同的治疗方案。”该基金会资助了佩尔绍德团队对儿童艾滋病疗法的研究。

  此次病例中,婴儿母亲在分娩之前没有进行过任何的产前检查和保健。这还是个早产病例,一开始她来到一个乡村医院,经过快速检测发现了艾滋病病毒。一般这种情况下,医生们会给新生儿注射低剂量的药物,希望阻止艾滋病病毒感染。由于小医院没有合适的药物,因而婴儿被送到汉娜·盖伊所在的医疗中心,在那里她给婴儿更高剂量的治疗药物。婴儿对治疗的反应良好。18个月的时候,婴儿家人停止了治疗。几个月之后的检查发现,婴儿血液中没有发现艾滋病病毒。

  治疗停止10个月之后,科学家在6个实验室对婴儿进行了一系列高灵敏的检测,并未发现病毒的出现,只存在一些应该已经失去复制能力的遗传物质残留。汉娜·盖伊每隔几个月便为该婴儿做一次检查。她说:“我只是检查病毒的情况,并祈祷它不会再出现。”婴儿母亲通过药物治疗也控制住了艾滋病病毒,她对孩子现在的情况感到十分高兴。(任天)

    [新浪网]

美首次“功能性治愈”艾滋病婴儿

 

图为女童携带的艾滋病病毒。

图为女童携带的艾滋病病毒。

  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黄敏)美国专家3日宣布,一名出生时携带艾滋病病毒的两岁女童已基本痊愈,停药近一年未见感染。这项进展有助治疗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新生儿。

  “功能性治愈”非根治

  专家在亚特兰大举行的第20届逆转录病毒与伺机性感染会议上强调,这名女童属于“功能性治愈”,而非完全根治。因为高灵敏测试结果显示,她体内仍残留着艾滋病病毒的遗传物质,不过量极少,无需药物治疗。

  熟悉这一病例的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的安东尼·福奇告诉美联社记者:“如果不算治愈,可以称之为接近治愈。这是我们看到的结果。”

  全球唯一一个获得完全治愈的艾滋病患者是美国人蒂莫西·布朗。2007年,他因治疗白血病而接受骨髓移植,骨髓捐赠者天生携带抗艾滋病病毒的变异基因。术后5年来,布朗无需摄入治疗艾滋病的药物。

  与布朗相比,这一新病例对新生儿感染艾滋病病毒更具意义。她的特殊之处在于,出生30小时内接受大剂量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

  危急关头“歪打正着”

  女童的母亲从未接受围产保健,因早产进入一家乡村医院。快速检测结果显示,她是艾滋病病毒携带者。通常情况下,医生应该给新生儿注射低剂量药物,以防艾滋病病毒在新生儿体内扎根。但这家医院并没有这类药物,于是把婴儿送往密西西比大学医疗中心。

  医疗中心的汉娜·盖伊发现,新生儿的情况比较危险,于是给她注射了高于治疗水平的剂量。盖伊说:“我感觉孩子的情况比较危险,决定尽力挽救。”结果,这种尝试成功地击倒新生儿血液中的艾滋病病毒,令病毒无法“生根发芽”。

  女童持续接受治疗18个月,反应良好,随后停止治疗。数月后返回医院复查,盖伊的标准测试未检测到艾滋病病毒。停止治疗10个月后,6家实验室的一系列高灵敏测试显示,女童体内的艾滋病病毒并未回归,只残留着一些看来无法复制的遗传物质。

  盖伊每隔数月对女童进行复查。她说:“我检测病毒,祈祷它一去不复返。”

  专家计划“临床验证”

  专家们认为,密西西比新病例将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儿童带来希望。

  约翰斯·霍普金斯儿童医疗中心的德博拉·佩尔绍德负责调查这一获得 “功能性治愈”的病例。所谓功能性治愈是指病毒虽未根除,却处于长期缓解状态。

  佩尔绍德带领的研究小组计划验证盖伊的疗法,对其他高危新生儿实施积极治疗。佩尔绍德说:“也许我们能够阻断这种病毒的种子。”福奇说,如果这种疗法对其他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新生儿也有效,将为艾滋病治疗“打开多扇门”。不过,盖伊强调,预防重于治疗,“我们不能承诺治愈受感染的新生儿,但我们能承诺,如果母亲怀孕期间接受治疗,能够预防大多数新生儿感染”。

  研究人员表示,根除艾滋病病毒,即“根本性治愈”艾滋病当前难以实现。现在针对艾滋病病毒婴儿感染者的药物治疗,一般开始于其出生后3到4个月之间,因此尽早、准确进行抗逆转录治疗,对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婴儿意义重大。

  据报道,全世界目前约有250万婴儿感染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病毒母婴传染每天新增约1700例。

  抗艾“三大武器”

  武器一:抗逆转录病毒疗法。这被视为治疗艾滋病的最有效方法。抗逆转录病毒药物通过制止或阻断病毒在体内的复制过程来抗击艾滋病病毒。然而,昂贵的治疗费用使许多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望而却步。

  武器二:艾滋病疫苗。这被视为防控艾滋病的最有效途径之一,不过相关研发鲜有重大突破。2009年,美国和泰国研究人员共同宣布,合作开发试验的一种“联合疫苗”可将人体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显著降低。2011年,西班牙研究人员研制的一种全新艾滋病疫苗进入人体测试的第二阶段。不过,这些疫苗还需进行更多测试,投入商业化生产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武器三:健康的生活方式。这将帮助人们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感染。比如,拒绝毒品,不与别人共用注射器;输血、使用血制品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坚持使用避孕套避免传染伴侣等。 (据新华社电)

    [新浪网-解放日报]

美首次“功能性治愈”携艾滋病毒女童

 

  美国研究人员3日说,他们通过抗逆转录病毒疗法实现了首次“功能性治愈”艾滋病病毒婴儿感染者。一名出生时携带艾滋病病毒的两岁女童已基本痊愈,停药近一年未见感染。

  已经无需药物治疗

  专家在亚特兰大举行的第20届逆转录病毒与伺机性感染会议上强调,这名女童属于“功能性治愈”,而非完全根治,因为高灵敏测试结果显示,她体内仍残留着艾滋病病毒的遗传物质,不过量极少,无需药物治疗。

  全球唯一一个获得完全治愈的艾滋病患者是美国人蒂莫西·布朗。2007年,他因治疗白血病而接受骨髓移植,骨髓捐赠者天生携带抗艾滋病病毒的变异基因。术后5年来,布朗无需服药。与布朗相比,这一新病例对新生儿感染艾滋病病毒更具意义。她的特殊之处在于,出生30小时内接受大剂量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

  病毒无法“生根发芽”

  女童的母亲因早产进入一家乡村医院。快速检测显示,她是艾滋病病毒携带者。通常情况下,医生应给新生儿注射低剂量药物。但这家医院并没有这类药物,于是把婴儿送往密西西比大学医疗中心。医疗中心的汉娜·盖伊发现,新生儿的情况比较危险,于是给她注射了高于治疗水平的剂量。结果,这种尝试成功地击倒新生儿血液中的艾滋病病毒,令病毒无法“生根发芽”。

  女童持续接受治疗18个月,反应良好,随后停止治疗。数月后返回医院复查,盖伊的标准测试未检测到艾滋病病毒。停止治疗10个月后,6家实验室的一系列高灵敏测试显示,女童体内的艾滋病病毒并未回归,只残留着一些看来无法复制的遗传物质。

  艾滋儿童有了希望

  专家们认为,密西西比新病例将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儿童带来希望。约翰斯·霍普金斯儿童医疗中心的佩尔绍德带领的研究小组计划验证盖伊的疗法,对其他高危新生儿实施积极治疗。 黄敏(新华社供本报稿)

    [新民晚报]

 

 

相关报道

科学界质疑艾滋婴儿“治愈”效果

 

  晨报记者 钟子娟 综合报道

  3月3日,美国科学家在第20届逆转录病毒和机会性感染大会上报告说,美国密西西比州一名出生时即携带艾滋病毒(HIV)的2岁半儿童在经过治疗后已经一年未显现出感染迹象。艾滋病病毒携带者首次被“功能性治愈”的消息立刻振奋了整个医学界。

  但是,该消息传出后,也有一些科学家和医学研究人员怀疑,这名婴儿被“功能性治愈”或许并不像人们最初以为的那样神奇,而只是一个难以复制的巧合。如果科学家的上述怀疑被证明是正确的,那么,这个“密西西比案例”能为艾滋病治疗所提供的参考价值将大打折扣。

  质疑一:婴儿是否真的感染HIV

  医学界对该案例最大的疑问在于,这名儿童是否真的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按照主治医生、密西西比大学医务中心的汉娜·盖伊介绍,婴儿的母亲是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婴儿出生后的血液检测报告也显示其艾滋病病毒呈阳性。

  但旧金山加州大学艾滋病研究者史蒂芬·迪克斯认为,婴儿的细胞“可能被感染了,病毒肯定存在,但是受感染的细胞可能不是会变成长期宿主的类型。”

  病毒宿主指的是一种休眠细胞,其在大多数艾滋病患者停止治疗后短短数周内会再度引发感染,极难对付。在很多艾滋病患者身上,病毒宿主可以存活数年,且无法被完全清除。而对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所进行的治疗的关键,就是逆转这些潜藏病毒宿主对身体的影响。“(密西西比案例中)可能发生的情况是,潜伏宿主被预防了,而不是被逆转了。”迪克斯对《华尔街日报》说。

  质疑二:10个月的稳定期还太短

  科学家们的另一种担忧,则是这名婴儿体内所残留的艾滋病病毒是否还有能力导致其发病。

  在对其实施抗逆转录病毒联合治疗后,医生对这名婴儿进行了多次血测。一系列测试表明,婴儿血液中的病毒在逐步减少。在他出生29天之后,病毒已降低到了无法检测的水平。停止治疗的10个月后,医生又多次对其进行标准的血液检测,HIV特异性抗体这一标准的HIV感染临床指标的测试结果也始终为负。但根据对这名婴儿进行的超敏感测试,婴儿体内仍有残留的艾滋病毒,只不过这些病毒已不具有复制能力。

  这些残留的艾滋病毒引起了科学家们的警惕。美国传染病专家肯特·瑟普科维茨对每日野兽网表示:“艾滋病的发展可以持续数年,十个月的稳定期对艾滋病来说,仅仅只是很短一段的时间。”瑟普科维茨认为,比起“治愈”或者“功能性治愈”的说法,“没有持续治疗但被稳定地抑制,或许是更准确的表述”。

  美国《大西洋月刊》还指出,虽然对这名婴儿实施了比其他案例更强烈的抗逆转录病毒联合治疗,但盖伊“并不能确定到底发生了什么”,使这名婴儿被“功能性治愈”。从这个意义上说,“密西西比案例”可能只是一个巧合,很难被复制。

    [新浪网-新闻晨报]

 

 

   

 

 

 

诚信为本

经商做人

 

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anbaoelee@sina.com

 


 

电催化裂解快速污水处理

快速污水处理系统,可以有效地氧化分解污水中生物菌群难以氧化的含苯类有机物、氰化物、氨氮化合物等各种严禁直排江河的具有高度污染性的物质。适宜于处理化肥、农药、制药、印染、制革、化学合成、电镀、石化、焦化、微电子等各个行业排放的各种污水。

Tel:010-62063238

anbaoelee@sina.com

 


 

消毒氧化设备

自来水、循环水消毒系统改造,通过安装次氯酸钠发生器设备可以取消不安全的液氯消毒方式,更能保障饮用水有利人体健康。

Tel:010-62063238

anbaoelee@sina.com

 


 

 

 

公司简介 | 公司服务 | 公司诚聘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sciencehuman.com,All rights reserved.

科学人网站工作部暨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联合主办

  http://www.sciencehuman.com  京ICP备05003557   科学人 网 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