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公正平台   创造宽容环境

WELCOME TO 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树育健康心态   共谋高尚事业

科学热点
科学新论
专家论坛
科学观察
科学讨论
科学杂谈
科学轶趣
科学成果
科学论文

 

南海奇才邹伯奇造出中国第一台照相机(图)


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1-09-04

 

南海奇才邹伯奇造出中国第一台照相机(图)

邹伯奇制造的浑球仪

南海奇才邹伯奇造出中国第一台照相机(图)

图片: gettyimages

南海奇才邹伯奇造出中国第一台照相机(图)

邹伯奇制造的

南海奇才邹伯奇造出中国第一台照相机(图)

清末邹伯奇自摄玻璃底片(国家二级文物)

南海奇才邹伯奇造出中国第一台照相机(图)

邹伯奇制造的纪限仪

南海奇才邹伯奇造出中国第一台照相机(图)

邹伯奇摄的玻璃底片(国家二级文物)

  中国摄影家协会、广东省摄影家协会、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政府主办的2011“伯奇杯”全国创意摄影大展日前在北京正式启动。为何叫做“伯奇杯”?主办方介绍,这是为了纪念中国近代科学先驱邹伯奇的重要贡献。他在科学创造上的创新精神与“创意摄影”追求的理念很有共通性。更重要的是,这位清末的南海奇才,在167年前的1844年创制了中国第一部用于显像、描图和测绘的照相机!这一年,他只有25岁。

  精通中国“六艺”

  和西方科学

  邹伯奇(1819年~1869年)字特夫,号一鹗,中国清代科学家,广东南海大沥泌冲人,是一个博通“经史子集”诸学,且“能荟萃中西之说而融会贯通”的百科全书式学者,他既对中国古代诗书、礼乐、光学、测绘和术数之学有所研究,也对西方天文、历法、数学、物理和仪器制造等科学技术的研究造诣颇深,是我国近代科学先驱,被推选为广东历史文化名人。

  邹伯奇自幼聪敏过人,博学勤勉,孜孜不倦地从事科学技术的研究。他精于数学、光学、天文学、力学、声学、测绘学等学科的研究,在地图绘测和各种天文、光学、力学、器械制造方面颇有成就,曾绘制出《皇舆全图》(全国各省图)、《广东省地图》,并实地测绘《南海县地图》等,制造过望远镜、显微镜、照相机、浑球仪和七政仪等仪器,测绘出各种天文图表和南北恒星图。广州市博物馆还收藏有他拍摄制作的《自摄像》玻璃底片、七政仪、天球仪、望远镜、地图和《邹征君遗书》、《邹征君存稿》手稿。

  中山大学教授陈树坚指出,邹伯奇11岁就师从嘉庆丁丑进士梁序镛,阅读了《三统术》、《弧角设如》、《弧三角举如》等当时难得一见的珍本。四年学习,学业大进,并在光学、算学、测绘学等取得了突破性成果。1835年研究格术,1839年研制“比例规”进而研制“度算版”。1840年制造了“指南尺”,1844年绘制《皇舆全图》,撰写《摄影之器记》、《学计一得》、《磬求重心术》、《度算版释例》等,这些成果,表明邹伯奇是我国以数释物的先驱。从遗稿中可以发现,他阐述的并不限于“因循中国古代数学的模式”,不少内容还在当今理工科高等数学中讲述,例如对数函数的幂级数展开,二项式展开,曲线积分,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按照邹伯奇遗稿众多算例提出的计算步骤,可以编制出现代计算机程序,其计算结果与邹伯奇当年的结果相当一致。其计算结果不少算至小数点后16位,这在160年前是难以想象的。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开眼看世界”思潮云涌,西方的科学技术不再被视为奇技淫巧,大批年轻人出国留学,期望求得富国强兵之道。邹伯奇走的却是另一条路,他一生未曾踏出岭南一步,与各地同好的交流,几乎全凭书信往来,许多人终其一生也未曾见面。清廷两次邀请他到北京同文馆任职,被他退却;曾国藩请他去上海任教,他也不去。他有着广东式的执拗和故土之情,学和教,几乎都是自己以“民间学者”的身份完成。与官方有限的接触,主要是1864年起受聘主持广东的地图绘制工作,以学业之长绘制了大量地图。

  独立完成相机的发明

  1835年(清道光十五年),年仅17岁的邹伯奇就开始研究光学,有人以塔倒影的疑难问他,他钻研北宋沈括《梦溪笔谈》有“阳燧照物,迫之则正,渐远则无所见,过此则倒,中间有物故也”。从而得到启发,深入研究光学,从墨翟《墨经》、沈括《梦溪笔谈》吸收他们的光学理论,发现了摄影原理,并撰写成《格术补》一书。透彻分析“小孔成像”的光学原理,他奇异地发现“日圆影圆,月缺影缺,影距孔近则小,影距孔远则大”。证明了光孔大小与成影的关系,即“孔束愈小,则影像愈清”的光学现象。还观察到小孔无论方、圆、三角,成影与物的原理相同。《格术补》是邹伯奇在物理方面的代表之作,是一部光学巨著,收录在《邹征君遗书》里,于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刊行。

  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26岁的邹伯奇在光学的研究之中撰写了《摄影之器记》。它详细记载了他通过实践“验之室中之云影,飞鸟之往来,而通其故。与阳燧倒影实为一理”。“因用镜取火,忽悟其能摄诸形色也。急闭窗穴板验之,引申触类而作是器”等制作摄影器的经历。在《摄影之器记》中还记载说:“变而更之以木为箱,中张白纸或白色玻璃,前面开孔安简,简口安镜而退进之,后面开窥孔,随意转移而观之,名曰摄影之器。”邹伯奇摄影器已具备了照相机的构造和摄影功能,是一台简易的照相机。

  在邹伯奇的散稿当中,有关摄影机的制作及光学,拍照成像的论述极为详细,还有玻璃底片的制作及药物配方。邹伯奇在摄影器上安装“收光”(即光圈)与“弹簧活动”(即快门)以及自制感光的玻璃底片,成为更加完善的照相机,拍照成像。

  1844年,邹伯奇不仅发明、制成中国第一台照相机,并在我国完成了照相术。他利用自己制造的照相机所拍的玻璃底片——自拍像,至今仍可清晰可见。此前的1839年,法国的达盖尔制成了第一台实用的银版照相机,它是由两个木箱组成,把一个木箱插入另一个木箱中进行调焦,用镜头盖作为快门,来控制长达三十分钟的曝光时间,能拍摄出清晰的图像。邹伯奇的相机发明与此相去不远。有研究者指出,目前并没有证据证明邹伯奇的相机曾经参考了达盖尔的发明,所以很有可能,他是独立完成了相机的发明,而并非在中国近现代科技中常常出现的“山寨”版。

  邹伯奇撰写的《摄影之器记》成为世界最早的摄影文献之一,被世人称为“中国照相机之父”。

  何为“创意摄影”?

  创意摄影不是一个门类,而是一种艺术的自我表现方式。在掌握摄影技术的基础原理和影像语言、理解设计的形式元素的双重基础上,将技术、艺术与情感精确地融于一体,成功地表达意图。西方的“创意摄影”(creative photography)源自于“应用摄影”(applied photography),即表示准确表达现代图像创作和图像运用的内容,还包括纯粹用于记录的科学影像和图像。

  广东省文联美术书法摄影工作部副主任、广东省摄影家协会秘书长郭小宁称,从邹伯奇到“伯奇杯”,凝聚着中国摄影史167年的记忆。同时,邹伯奇两篇最重要的摄影学术论著《格术补》和《摄影之器记》,在他逝世4年后的1873年才付梓刊行,定名为《邹征君遗书》。

    [广州日报]

 

 

   

 

 

 

诚信为本

经商做人

 

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anbaoelee@sina.com

 


 

电催化裂解快速污水处理

快速污水处理系统,可以有效地氧化分解污水中生物菌群难以氧化的含苯类有机物、氰化物、氨氮化合物等各种严禁直排江河的具有高度污染性的物质。适宜于处理化肥、农药、制药、印染、制革、化学合成、电镀、石化、焦化、微电子等各个行业排放的各种污水。

Tel:010-62063238

anbaoelee@sina.com

 


 

消毒氧化设备

自来水、循环水消毒系统改造,通过安装次氯酸钠发生器设备可以取消不安全的液氯消毒方式,更能保障饮用水有利人体健康。

Tel:010-62063238

anbaoelee@sina.com

 


 

 

 


公司简介 | 公司服务 | 公司诚聘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sciencehuman.com,All rights reserved.

科学人网站工作部暨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联合主办

  http://www.sciencehuman.com  京ICP备05003557   科学人  网 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