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公正平台   创造宽容环境

WELCOME TO 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树育健康心态   共谋高尚事业

科学热点
科学新论
专家论坛
科学观察
科学讨论
科学杂谈
科学轶趣
科学成果
科学论文
 

近代中国海权意识觉醒漫长 不思进取食恶果


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0-11-07

 

近代中国海权意识觉醒漫长 不思进取食恶果

  

北洋水师铁甲舰“定远”号。

  鸦片战争后期,林则徐、魏源相继提出了较为长远的海防大计。

  同治七年,江苏巡抚丁日昌草拟了一份《海洋水师章程》,首次规划了建立中国近代海军海防的方案。

  同治十三年,清廷进行了中国近代第一次海防大讨论,左宗棠的“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的观点为清政府所采纳,此后由李鸿章、沈葆桢分别主持北洋与南洋防务,开始成规模地筹建近代海军。

  光绪十一年,清廷进行了第二次海防大讨论,得出了“目前自以精炼海军为第一要务”的结论,决定成立“总理海军事务衙门”。

  光绪十五年,美国的一份报告中称中国的海军实力列世界第9位,这也成了清政府不思进取的借口。

  光绪二十年,在李鸿章“保船制敌”“避战保船”的战略思想下,甲午海战以北洋舰队的惨败而告终。

  面向海洋,是近代世界强国发展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而近代中国海洋意识的觉醒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中国是世界海岸线最长的国家之一,海洋也是中华文明赖以成长、发展的一个要素。中华民族在造船航海方面曾取得伟大成就,明代郑和七下“西洋”,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但由于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历朝历代基本上采取“重农抑商”政策,商品经济受到人为的阻碍;加上明、清两代推行“海禁”,使闭关自守、重陆轻海倾向占据主导地位,因此迟迟未能形成海权意识。直至19世纪中叶鸦片战争爆发,面对西方列强用武力叩关破门,才开始萌发了近代海防观念。

  海防意识的萌发

  鸦片战争(1840-1842)后期,林则徐、魏源相继提出了较为长远的海防大计。林则徐强调“船炮水军断非可已之事”,“有船有炮,水军主之,往来海中,追奔逐北,彼能往者,我亦能往”;魏源则明确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要学习西方先进的船炮,建立一支新式海军,“集于天津,以创中国千年水师未有之盛”。

  “自强新政”兴起后,刚刚萌发的近代海防意识得到进一步发展。李鸿章呼吁:“外国猖獗至此,不亟亟焉求富强,中国将何以自立?”同治五年(1866),左宗棠更上疏清廷,阐明加强海防的重要性。他说:“自海上用兵以来,泰西各国火轮、兵船直达天津,藩篱竟成虚设,星驰飙举,无足当之,欲防海之害而收其利,非整理水师不可;欲整理水师,非设局监造轮船不可。”左宗棠认为当西方列强争雄海上、争夺海权之际,中国不能自甘落后、无动于衷,他形象地比喻说:“彼此同以大海为利,彼有所挟,我独无之。譬犹渡河,人操舟而我结筏;譬犹使马,人跨骏而我骑驴,可乎?”他已经认识到建设一支近代海军不仅是加强海防、抵御外侮的需要,也是“防海之害而收其利”的需要,这无疑是近代中国人逐步树立海洋意识的一个新突破。虽然左宗棠当时对“海洋之利”的内涵认识还比较肤浅,但应该说已经有了初步的海权意识。

  同治七年(1868),江苏巡抚丁日昌草拟了一份《海洋水师章程》(直到6年后才经代奏转达朝廷),提出要建立北洋、东洋、南洋三支新式海军,“每洋各设大兵轮船六号,根钵轮船(炮艇)十号”,并各设提督统辖,彼此呼应,联成一气。三洋各设三座制造厂,“水师与制造相互表里”。丁日昌的条陈,首次规划了建立中国近代海军海防的方案。

  进入19世纪70年代,欧美有关海防建设的理论传入中国。同治十三年(1874),德国人希里哈的《防海新论》(1868年在伦敦出版)由江南制造局译成中文出版。这是一部从军事上总结美国南北战争成败得失的理论著作,该书的主导思想在于必须以积极的海上防御措施取代传统的海防手段。这部书的翻译出版立即在中国政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并成为中国海防建设的主要理论来源。其时,正值日本入侵台湾,一个刚刚起步开始学习西方的东洋岛国也敢打上门来,不能不使清政府极为震悚。总理衙门认为必须积极筹措海防,并提出练兵、简器、造船、筹饷、用人、持久等六条应变措施。清廷遂命沿海、沿江督抚、将军筹议,这就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海防大讨论。在讨论中,有五位督抚大员直接引用了《防海新论》的基本观点,特别是北洋通商大臣兼直隶总督李鸿章本来就强调近海防御,因此,对希里哈有关近海重点防御的论述极为欣赏。他在《筹议海防折》中,就吸收了希里哈的不少见解,认为希里哈关于“聚集精锐,以保护紧要数处,即可固守”的论述“极为精切”。李鸿章倡导重点设防的守势战略,就是直接接受《防海新论》的影响。

海军衙门制定的《北洋海军章程》

  精炼海军 加强海防

  在第一次“海防议”中,左宗棠的“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的观点为清政府所采纳,从而在国防战略上确立了海洋与大陆同等重要的原则,也使海防在国防指导方针中取得了应有的地位。从此以后,清廷决定由李鸿章、沈葆桢分别主持北洋与南洋防务,开始成规模地筹建近代海军。同治十三年至光绪十年(1874—1884),北洋、南洋、福建、广东四支海军规模初具。

  “海防议”后的10年,晚清海军虽有了初步发展,但与西方列强相比,仍然差距悬殊,这一点在中法战争(1883—1884)中暴露无遗。当时,法国舰队横行东南海域,福建水师被封锁在马尾港内,全军覆没;南洋、北洋海军也一无可恃,甚至连台湾海峡都难于涉渡。

  中法战后,清廷痛定思痛,急谋有所改善。光绪十一年(1885)6月发布谕旨说,“当此事定之时,惩前毖后,自以大治水师为主”,并命各沿海督抚各抒所见,这就是第二次“海防议”。第二次海防建设大讨论,得出了“目前自以精炼海军为第一要务”的结论。其具体措施是决定成立“总理海军事务衙门”,以统一海军指挥,加强海防的整体建设。同时,决定集中使用并不宽裕的海防经费,“与其长驾远驽,难于成功,不如先练一支,以为之倡”。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光绪十四年(1888)9月奏定了《北洋海军章程》,北洋海军正式成军,共有舰艇25艘,总排水量约4万吨,再加上南洋、福建、广东三支海军,至甲午战前,中国海军共拥有大小舰艇78艘,总吨位8万余吨,成为一支相当可观的海上力量。

第一次鸦片战争海域图

  不思进取 终食恶果

  中国海军力量的加强,自然引起国际上的关注。光绪十五年(1889),美国海军部长本杰明·富兰克林·特雷西在一份年度报告中说:中国的海军实力列世界第9位,排在英、法、俄、德、荷兰、西班牙、意大利、土耳其之后,而排在美国和日本之前。岂料这一海军建设的成就不但没有成为继续加强海防建设的动力,反而成了清政府不思进取的借口。从光绪十四年后,北洋海军没有再添置新的战舰。十七年(1891),户部又决定两年之内暂停购买北洋武器,海防建设处于停滞状态,北洋海军在远东的优势地位逐渐被迅速崛起的日本海军所抵消。经过20多年的苦心经营,到甲午战前,日本海军已拥有中等以上战舰32艘,总排水量达5.9万多吨,而且在作战的机动性和海上进攻能力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其实力已超过了中国北洋舰队,清政府对海防建设的短视与盲目终于自食苦果。

  19世纪70年代中期,晚清国防战略由“专防内地”向“海口防御”转变。这种海口重点设防思想虽有一定实用价值,但从海权控制来看却是消极保守的。直至甲午战争爆发,李鸿章的海军战略仍是“保船制敌”“避战保船”,这自然限制了晚清海军建设的规模和发展方向。

  在西方,从18世纪以后,随着海军由中世纪向近代过渡,重视制海权的军事战略已经问世。到19世纪末,美国海洋理论学家马汉提出了“制海权决定一个国家国运兴衰”的思想,从而直接促成了德、日、美诸国海军的崛起。光绪十六年(1890),马汉出版了他的《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一书,明确表述了要确保商业航运的利益,就必须获得海上航行的自由,因此必须掌握制海权。

  马汉关于制海权问题的论述,引起了正积极向外扩张的日本的密切关注。日本将该书等列为军事学校、海军学校的教科书,海军军官人手一册。相反,在中国,马汉的海权理论却受到冷落,直至清朝覆亡后17年(1928),比较全面介绍海权思想的论著《海上权力论》(林子贞著)才面世,此时离甲午战争已过去了30多年。

  对于海权观念,晚清时代的中国人迟迟未能觉醒,对海洋国土、海洋资源、海上交通线、海上贸易的竞争完全处于懵懂状态,几乎一无所求。淡薄的海洋观念以及对海洋权益的漠视把清廷国防战略的制定引向了歧途,而且对我国维护海洋权力和利益的事业造成了长期的、消极的影响。这是深刻的历史教训。

  作者简介

  杨东梁,1942年生,湖南岳阳人。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近代史研究。来源:中国文化报

      [中新网]

晚清军事变革及军事近代化为什么失败?

  满足于表面而不讲求实际战斗力,陶醉于形式而丧失清醒的判断,是晚清军事变革及中国军事近代化失败的重要原因。

  晚清军事变革及军事近代化为什么失败

  中国的军事近代化,起于晚清军事变革,也以晚清军事变革的失败而告终。

  在近代西方列强东侵的强烈撞击下,军事变革作为一种自然的因应,在自觉不自觉中逐渐兴起,其本质就是实现军事近代化,缩小乃至消除中国与西方军事上的差距,从而有效抗御列强的侵略,保障国家安全。1874年李鸿章在《筹议海防折》中论道:“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麇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诸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工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盖不变通则战守皆不足恃,而和亦不可久也。”确为精辟之见。

  以1894年甲午战争失败为标志,晚清军事变革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甲午战前的第一阶段变革,随兴办洋务而起,因甲午战败而衰。主要内容包括推进陆军火器化;建立近代海军,加强海防;创办近代军事工业;革新军事教育等。1894年甲午战争的失败,使晚清军事变革第一阶段30余年惨淡经营的成果毁于一旦,也标志着晚清军事变革步入了第二阶段。由于《马关条约》及其后《辛丑条约》的签订,清政府背上了极其沉重的赔款负担,国家进一步衰败,已无力再投巨资建设海军,因此,这个阶段军事变革的重点集中在陆军,最主要的内容是编练新式陆军和发展陆军教育。第二阶段的军事变革,因中央集权不断削弱,各省各自为政,非但未能有效增强国家的整体军力,反而为清朝的覆亡挖掘了坟墓。

  百年之前晚清军事变革和中国军事近代化失败的原因何在呢?

  首先,需要从指导思想上进行反思。晚清军事变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有二:一是“师夷长技以制夷”,一是“中体西用”。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看到了近代西方军事上的强大源于技术上的先进,符合近代世界军事发展技术先导的大趋势。但这个思想又有严重的局限性,即没有看到西方军事的强大是由于军事技术、军事思想和军事制度的整体领先,更没有看到近代世界军事发展是以技术进步为先导带动军事思想和军事制度革新的总体发展。后来实际推动晚清军事变革的主要人物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都视林则徐和魏源为精神导师,都奉“师夷长技以制夷”为圭臬,这就使晚清军事变革一直缺乏整体的科学认识和正确路径,陷入了技术上对西方盲目照搬、亦步亦趋式的跟进模仿,始终没有形成军事技术、军事思想和军事制度全面发展、整体提升的局面。

  曾、李等人对“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推崇,还有一个深层的重要原因,就是传统士大夫维护“大统”和避免触犯“朝制”的心结,主要从技术或器用层面进行变革,最符合这样的需要。然而随着军事变革的推进,西方新事物(尽管主要是技术和器用方面的)不断输入,如何看待、处理、调谐这些新事物与“朝制”和“大统”的关系,仍使中国社会陷入了两难之中,在朝野引起了广泛争议。为此,张之洞于 1898年撰《劝学篇》,提出“旧学为体,新学为用”的主张,这就是著名的“中体西用”论,实际上反映了自晚清军事变革兴起以来,统治集团一贯的主导思想,即把学习和引进西方新事物,限制在具体应用的层面,不触动“朝制”、“大统”这个根本。甲午战争后,尽管一些有识者也分析指出,甲午之败“非患兵少,而患在不精;非患兵弱,而患在无术;其尤足患者,在于军制冗杂,事权分歧,纪律废弛”,“虽由调度无方,实亦军制之未善”。但“中体西用”论继续框定了甲午战争后第二阶段军事变革的基本取向,只不过在前一阶段严重滞后的军制革新方面被迫迈出了有限步伐,表现为在具体部队的组训上,仿照西方军队的编制、训练方式,编练新式陆军,而在根本的军队领导、指挥体制上,仍沿袭旧制,近代化的参谋、管理机构建设逡巡迟缓;在军事思想和战略战术上,也仍然毫无创新,只是机械地照抄照搬西方的操典和战术教程,没有自己灵活、独特的战略战术;由于基本放弃了重建海军,国防方针更趋消极、狭隘。由此可见,指导思想的局限,正确方向和科学路径的缺失,使晚清军事变革不可能成为先进的军事变革。

  其次,有必要对晚清军事变革的组织领导进行分析。综观晚清军事变革过程,基本上是外促内,下促上:来自外部的侵略不断刺激起内部的变革需求,一些身处一线、较有战略眼光的方面要员(如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因时局急需,从局部先行着手,日益昏聩的中央则通常被动接受,最终迫于形势逐渐予以认可,或给予肯定。因此,晚清军事变革始终缺乏强有力的统一领导。通常的情况是上无规划统筹,下面各自为政,各行其是。湘系、淮系,南洋、北洋,各路诸侯,各搞一摊,互不协调,甚至各谋利益,互相掣肘。在此过程中还不断受到强大保守势力的攻讦和阻挠,以致反反复复。这使得军事变革步履艰难,进程曲折,整体性差,事倍而功半,辛辛苦苦搞了几十年,经不起甲午一战。甲午战争后,国势进一步衰败,中央集权进一步削弱,各省各自为政,纷纷借编练新军蓄资本、立山头,则为后来的北洋军阀分裂混战埋下了祸根。这说明,没有强有力的统一领导,就没有成功的军事变革。

  再次,有必要对晚清军事变革的实效进行检视。甲午战争的惨败,使晚清军事变革最辉煌的成果——北洋水师毁于一旦,这是中国军事近代化历程中最令人痛心的大挫折。30多年的经营,为什么结果这么差?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晚清军事变革没有正确的方向、科学的路径和强有力的领导,步伐缓慢,军队近代化程度低,战力依然疲弱。虽然引进了不少西方的近代武器装备,但国防工业极其孱弱,始终未摆脱对外国的严重依赖,难以为陆、海军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和装备保障。特别是由于清廷固守腐朽没落的“朝制”,使得军队组织体制的改进甚微,没有一支统一的国防军,没有一个统一的组织指挥系统和适应近代战争需要的参谋部,军队维持着旧的勇营编制。即使是新建的海军,官制也完全按旧军制,而且具有浓厚的私属性和严重的派系,南、北洋舰队无法统一调动指挥。直到甲午战争爆发,清军基本上还是拿着一些新武器的旧式军队,有的甚至仍处于冷兵器与火器并用阶段,未能形成真正的、足以与列强抗衡的近代化战斗力。

  最后,军事文化中严重的形式主义风气,使清朝最终吃了大亏。晚清军事近代化本来成效有限,刚刚学到一些西方的皮毛,以北洋水师为例,从1874年开始组建到1888年宣告成军,不过十几年,未经实战锤炼,虽然购买、仿造了一批铁甲战舰,列起阵来蔚然壮观,操演起来燃烟放炮像模像样,但作为一个缺乏海洋意识的传统大陆国家,作为一支没有近代化海战经验的新建海军,实际还谈不上有多强的海上战斗力。而在甲午战前,许多军政大员,特别是一言九鼎的慈禧,却已自鸣得意,真以为北洋舰队“亚洲第一”。满足于表面而不讲求实际战斗力,陶醉于形式而丧失清醒的判断,是北洋舰队一战而亡的重要原因,也是晚清军事变革及中国军事近代化失败的重要原因。

  百年回首,世事沧桑。晚清军事变革和中国的军事近代化虽然没有成功,但其失败的教训,仍可以为中国的军事现代化提供有益的借鉴。

  作者:钟少异 高炜  来源:学习时报

    [环球网]

日本明治维新背后功臣竟是中国清代官员

  徐继畬写《瀛环志略》促成了明治维新

  鸦片战争之后,签订于1842年8月29日的《南京条约》有条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可问题在于:你政府通过了开放上述五处为通商口岸,可这些地区的老百姓他不一定同意啊。于是乎,在广州就掀起了声势浩大的 “反入城运动”——这里的反入城,指的是反对外国领事和商人进入内城或居住或进行各种贸易活动。就在此时此刻, 1843年4月,徐继畬由广东按察使迁福建布政使,专门负责厦门和福州的对外开放事宜。

  徐继畬1843年上任伊始就移驻厦门,边处理外事工作,边悉心探求国际地理与政治。在那里,他与英国驻厦门领事记里布周旋了几个月。在周旋中,记里布的中文翻译、美国传教士雅裨理赠给徐继畬很多的书籍,其中还有一本《新约圣经》。徐继畬很快就据此写出了 《瀛环志略》的草稿。此后,他五阅寒暑,数十易稿,终于1848年刊行出版了《瀛环志略》。

  在《瀛环志略》这本书中,徐继畬详细介绍了美国的共和政体,对华盛顿天下为公的行为非常推崇,对英吉利雄富国力赞叹不已。此书惊世骇俗,打破了中国的世界秩序观,流传日本之后成为日本有识之士了解世界的指南并直接推动了日本的明治维新。

  但在中国,徐继畬的书不但没有引起世人的重视,反而因此备受谤议。被认为是“张外夷之气焰,损中国之威灵”;李兹铭认为徐继畬作为一个封疆重臣居然敢一意为洋人造声势,“轻重失伦,尤伤国体”;稍后的曾国藩也认为此书“颇张大英夷”。

  处理完厦门开口事宜之后,徐继畬来到了福州,接手福州开口事宜。1846年,道光提拔徐继畬做了福建巡抚。

  话说把福建省会福州开放给夷人,这可是道光皇帝的一块心病:不同意吧,一是怕夷人翻脸,咱打不过人家;二是怕夷人拿天津换福州——夷人早有这个意思了,这就更不合算了。

  两害相较取其轻,只好忍痛割爱、开放福州了。此时,徐继畬向道光皇帝保证:他完全可以把福州弄成仅仅名义上的开港。具体怎么做呢?徐继畬很有办法:

  第一,英商来福州做生意,不外是贩茶。英商看中的是武夷山的茶叶,徐继畬便派兵役在福州与武夷山的行道上处处设卡刁难,英商不能直接进入内地收茶,中国茶商又惹不起卡道上的瘟神税官,只好改道广东贸易——想买茶叶的进不来,卖茶叶的改道去了广东,这样的话,英商在福州干脆就连茶叶的影子也见不到了。

  第二,英商到福州销货,徐继畬便劝导城内商贾不要与英商做买卖。同时表面上却仍对夷人“待以德意,使其冥然不觉。 ”

  □纪连海

    [辽沈晚报]

晚清朝廷记吃不记打:日本人远比我们记打

  别看日本人在甲午海战中灭了大清国的北洋水师,其实,他们的海军建设也不过三十年而已,起步甚至还不及大清国早。

  但和取得一丁点进步就沾沾自喜的大清国相比,日本人远比我们记打。一个灭亡大清国的政策,竟然可以执行上百年,历经几个皇帝而不改。

  1853年,也就是经历了“康乾盛世”的大清国,刚刚被列强的炮舰打得晕头转向,不得不与列强签订条约息事宁人的那几年,一群闻风而至的美国人,借着几艘黑色的船舶,逼着日本同样打开了国门与洋人做生意。

  其实,当时列强还看不上日本这弹丸之地,而美国人也是在寻找通往大清国的航线时,顺便到日本打了几炮,之后似乎就没有人来理会这个国家了。

  10年后的1862年,也就是大清国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的第二年,有一个日本青年名高杉晋作的,作为幕府使节的随员出访大清国。

  此人是个典型的文艺青年,认为所乘的船名俗不可耐。但一到上海,他亲眼目睹了大清国臣民如何被西洋人奴役。

  这个文艺青年对国家的责任感一下子被唤醒了,他急于了解大清国与列强交往的情况,“虽千金要求之矣”。但逛遍了书店,都没有找到。他问一位中国士人:“英夷鸦片以来战争之事,书为史册者有否?”中国士人的答复是“无”。

  确实如此,不仅士人,就是被打得到处乱跑的皇帝,也搞不清楚英国究竟在何处,更谈不上研究这么近的战事了。

  基于对天朝上国的景仰,他问:“贵邦尧舜以来堂堂正气之国,而至近世,区区西洋夷蛮夷之所猖獗则何乎?”

  结果,中国士人顾麟告诉他,这个国运是“国运陵替”,类似于晋之五胡,唐之回纥,宋之辽金夏,“千古同慨”。

  被打成这样了,中国士人还在运用丰富的历史知识,将列强的殖民视作五胡乱华!

  而这位日本青年则找到了原因:君臣之不得其道故也。“君臣得其道,何有国运陵替。”

  多好的道理啊。但高杉并非为大清国而来,他为日本国而来。他将此次访华的见闻写成《游清五录》一书,告诉日本人,要么雄起、要么像支那人那样被奴役。

  日本人可能自古就有很强的学习能力,仿造器物,也能描得惟妙惟肖。仿照制度,也是出如一辙。他们学汉唐,比汉唐还汉唐。他们学西洋,比西洋还西洋。

  当然,接受教训也是:日本人每吃一打,必记一教训。

  看看我们吧,从五胡乱华开始,吃了多少苦,除了修修长城,也就内战内行了。难听一点说,真是只记吃不记打,这些打都白挨了。

  有位朋友说,国家如此深重的苦难,要是都记住,这日子还怎么过呀。

  话貌似不错,其实大谬。一个不记得苦难的民族,就不是一个能够记取教训的民族。我们往往说,“历史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如果这话是成立的,那么意味着我们吃的苦,以前也吃过。吃不过我们记吃不记打,又来轮回一遍。

  高杉归国一百多年后,一个叫俞天任的中国人,跑到日本做机械技术方面的工作,偶尔发现了日本海军的发家史,遂有《浩瀚大洋是赌场》一书问世,讲述一个弱国如何自强而又避免走上国家主义道路,颇具警醒意味。不过,当今盛世下的爱国青年,未必有当年日本国民对民族前途的认知。

    [钱江晚报]

 

 

 

   

 

 

诚信为本

经商做人

 

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anbaoelee@sina.com

 


 

电催化裂解快速污水处理

快速污水处理系统,可以有效地氧化分解污水中生物菌群难以氧化的含苯类有机物、氰化物、氨氮化合物等各种严禁直排江河的具有高度污染性的物质。适宜于处理化肥、农药、制药、印染、制革、化学合成、电镀、石化、焦化、微电子等各个行业排放的各种污水。

Tel:010-62063238

anbaoelee@sina.com

 


 

消毒氧化设备

自来水、循环水消毒系统改造,通过安装次氯酸钠发生器设备可以取消不安全的液氯消毒方式,更能保障饮用水有利人体健康。

Tel:010-62063238

anbaoelee@sina.com

 


 

 

 


公司简介 | 公司服务 | 公司诚聘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sciencehuman.com,All rights reserved.

科学人网站工作部暨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联合主办
电话:010-62063238  E-mail:welcome@sciencehuman.com

  http://www.sciencehuman.com  京ICP备05003557   科学人  网 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