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王玉忠:高分子材料中摸爬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04-06-18 王玉忠有一个可爱的儿子,有一位漂亮的妻子,但是,王玉忠没有时间陪他们。 6月4日,北京。 光华奖颁奖典礼上,王玉忠接过了沉甸甸的奖状,王玉忠乐了。因为,这次不同寻常,多少年来,这是第一次,他带着他心爱的妻子和儿子来到北京,共同分享他做高分子材料研究的一点点快乐。 “平时,没有时间陪他们。这次我带他们来,就是想让他们分享我的这份快乐。”王玉忠脸上带出一丝内疚的神情。 每天七点准时吃晚饭 如果把王玉忠现在每天的时间等分为十份的话,可以说,其中八份用于做他的无卤系列阻燃剂、生物降解材料的研究与一些与教学和科研有关的事情;剩余的两份,他在睡觉。 “他是工作狂!”这是王玉忠妻子见到记者后对她丈夫作出的第一句评价。 王玉忠听了爱妻这句掷地有声的“玩笑”话,无奈地笑了:“她说我工作狂,我承认,的确,有时晚上回家,他们都睡了,早上天不亮,我又先走了。” 对于没有休息过寒暑假,很少歇周末,每天几乎在办公室、实验室里从早晨7点泡到晚上11点的他,见不到爱妻和儿子的面确是常事。 外人看来,王玉忠这样的日子的确乏味。在学校里做课题的时候,实验室、学校食堂、家这三点连成的一线,就是王玉忠一天的全部行程。为了能看看新闻,他每天晚上7点准时吃晚饭,边吃边看,半个小时后,又匆匆赶回实验室。 “每天生活很单调,可当一个成果出来并被企业应用、一篇很好的论文发表、文章被引用,自己培养的学生在社会上有了出息,心里很舒服。爱人有时不能理解:说我是没有味道的男人,总问我什么时候能多陪陪他们。我说:快了!快了!等我退休了就陪你玩。”王玉忠大笑。 33岁的“老”博士 王玉忠的求学经历不像很多知名科学家那么一帆风顺。 1978年,王玉忠就读于山东纺织学院(现为青岛大学)化学纤维专业。“高考时,化学课程只差1分就得满分,化学分高,那就搞与化学有关的专业吧。”一个简简单单的念头,使得这位爽朗的山东汉子从此步入了高分子材料的殿堂。 1984年,在山东纺织学院留校任教两年后,一心深造的王玉忠,又去了当时我国高分子材料学科最强的成都科技大学攻读高分子材料专业硕士生学位…… “我毕业后,由于师资缺乏,被留校任教,干了两年后,又去了成都科技大学读硕士,我喜欢高分子,获得硕士学位后回到青岛工作四年以后,又觉得需要深造,就回到成都科技大学(现为四川大学)再攻读博士学位,师从吴大诚教授。” 王玉忠是那种视学如命的学生。在大学里,他没有谈过恋爱、幼时拉二胡的爱好也被暂且搁置了。对于高分子材料的痴迷,“学就要学专、学透”的思想,促使王玉忠自大学毕业,经历了“工作———就读———再工作———再就读”曲曲折折的求学历程,近十年后,终于如愿地完成了高分子材料专业的最高学历教育———博士学位。 1994年,王玉忠博士毕业,那时,他已经33岁了。 “我博士毕业那年,恰好是原四川大学与原成都科技大学合校,我因获得了全国‘三好’学生,作为全校唯一的学生代表在合校大会上发言。我当时真是不好意思,这么大岁数了,还做学生发言。”王玉忠笑谈。 20多岁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也许正是王玉忠这种“实践-理论”的求学经历,使得他在做每一项研究前,都要着眼研究的可行性与潜在社会价值。 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已经是一个阻燃剂生产大国,但是由于当时的经济条件、环保意识、对阻燃科学的认识水平的制约,环境友好的无卤阻燃剂研究,并没有被纳入很多科研人员的视线范围之内。然而那时的王玉忠却看到了无卤的阻燃剂的应用前景。在他二十几岁时,当他在高分子材料这个领域里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卒”时,王玉忠和他的同事们开始瞄准无卤的阻燃剂和阻燃材料研究。后来,他将研究领域又扩展到国民经济发展急需的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针对国内塑料垃圾造成的“白色污染”越来越严重的状况,他开始致力于用完后能够完全降解的塑料袋、快餐盒、农地膜等的研究与开发。他研究开发的一项降解塑料技术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推广项目。目前他在低成本可完全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如农用地膜的研究方面正在承担着国家“863”项目。为了研究需要,王玉忠领导的课题组在四川大学创建了降解与阻燃高分子材料研究中心,现在这个研究中心已经发展成为四川省的重点实验室了。 “1986、1987年的时候,我开始瞄准聚酯纤维的无卤阻燃剂研究,所谓无卤的阻燃剂,就是阻燃剂中不包括氯、溴这类卤元素。当时,选择无卤阻燃剂后,又为什么选择‘聚酯纤维’作为阻燃对象呢?我是想,人们现在所用的纺织品绝大多数都是合成纤维,这说明合成纤维在应用中比重很高,而聚酯纤维又占合成纤维使用量的百分之七十以上。聚酯纤维的无卤阻燃问题解决了,也就等于解决了绝大部分的合成纤维纺织品的阻燃问题。所以,我们就想做这样一个高效无卤的、市场前景广阔的阻燃剂。” 由于王玉忠无卤阻燃剂研究选题的前瞻性,1991年,王玉忠申请到了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当时,他还在山东纺织学院当教师,这也是这所学校第一次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我做的研究是偏重于应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我希望,我做的每一项研究都要有应用背景,可以解决国民经济发展所需要解决的一些科学与技术问题,而且,将来过了一段时间以后,这些成果都能得到应用。我选题时,就会考虑:我做的研究,将来是几篇论文,还是能够获得专利并得到实际应用的技术。”王玉忠说。 被村民当作放毒气的赶出村子 为了使一种无卤阻燃剂的生产工艺更加实用化,在走出实验室后直接能够应用到社会。2001年,王玉忠和他的同事们主动承担起了这种无卤阻燃剂的中试工作。 当年,王玉忠和他的同事们在成都附近的一个村子租了一块地,购买了设备,开始大批量的对这种无卤阻燃剂的生产做一些安全性、实用性的检测。中试之前,王玉忠和他的同事们对合成这种新阻燃剂的每一个工序都进一步分析,安排了周密的实验、检测流程。并且,针对试验中有关起火、爆炸等自身可能引发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制定了必要的应急措施。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由于设备质量问题,氯化氢气体泄漏…… “当时,工厂里面做中试的时候,一个阀门质量差劲,总是打不开,一打开就控制不住了。带有氯化氢的气体顿时冒了出来。我们马上就找一些必要的工具,冲了过去,把它解决了,但是还是晚了些。” 于是,部分泄漏的氯化氢气体扩散到厂房周围村落中。好在当时及时地采取了措施,没有使放出的“毒气”对周边居民产生任何不良影响。 事情发生后,这个村的村长给王玉忠打电话,让他过去跟他“面谈”。由于王玉忠和课题组成员正在开总结会,他没有当即答应村长“面谈”的要求。此后,没过多久,村里把中试厂的水、电一起断了,后来当地政府又勒令他们离开这个村子。王玉忠没有完成这个无卤阻燃剂的中试,就这样“灰溜溜”地被当地村民“扫地出门”了。 “后来我了解到,一开始,我们在村里做实验,村民就很反感。事发后,他们又不了解情况,给市长办公室打电话,说我们释放毒气。那时一心只是想,把实验室里的技术做得成熟一些,拿给别人就能用。自己只知道搞研究,不懂得和别人‘沟通’。回想起来,这是我最委屈的一件事。这么多年搞科研中,最尴尬的事。”王玉忠苦笑。 从那时起,这件事一直令王玉忠耿耿于怀。也是从那时起,使得王玉忠懂得“搞科研”不能只懂得“科研”的道理。 2003年,王玉忠他们搬到另外一个地方去做中试实验,这次他们和当地一个科技开发公司合作,共同建厂,给当地也带来了一些经济效益。 在企业家眼中他成了“明星” 今年5-6月间,在张家界举行的中国阻燃学会年会与往年不太一样,依旧是企业家、专家们共聚一堂,着眼中国阻燃行业发展状况,但是这次,人们、尤其是企业家们更为关注无卤阻燃剂话题的讨论了…… 由于某些含卤阻燃剂在火灾发生时会释放出有害物质,因此,今年欧盟开始禁用某些含卤的阻燃剂,国内阻燃剂行业受到当头棒喝。 中国是阻燃剂的生产大国,含卤阻燃剂的生产,是目前业内很多中、小型企业赖以生存的主要产品,一旦欧盟中这些原本的进口大国禁用,为了企业生存与发展,他们必须尽快转型。 王玉忠这个早在十几年前就在做无卤阻燃剂研究的专家,这次也应邀来到年会上做无卤阻燃剂研究的报告。他不容分说成为在座的很多企业家关注的焦点,会后,很多企业都来找王玉忠,他被企业家们“包围”了。 其实,很多国外业内大公司早就瞄上了这个山东汉子。早在四年前,杜邦公司就曾经邀王玉忠到杜邦日本的研发中心,做过类似的报告。最近,欧洲的一家知名公司已经开始要求做王玉忠他们研究的无卤阻燃剂系列产品的市场代理。 6月4日,北京。 光华奖颁奖典礼上,王玉忠接过了沉甸甸的奖状,王玉忠乐了。因为,这次不同寻常,多少年来,这是第一次,他带着他心爱的妻子和儿子来到北京,共同分享他做高分子材料研究的一点点快乐。 ■小档案 王玉忠,一九六一年生,山东威海人。一九九四年在四川大学获(高分子)材料学博士学位。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自“八五”以来,作为项目负责人一直承担着我们国家在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和阻燃高分子材料两个领域的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或“八六三”项目,特别是在低成本可降解塑料、高效无卤阻燃剂以及阻燃材料的研究开发方面做出了一些开创性的工作,取得了一批创新成果。 王玉忠一九九八年获得四川省杰出青年科技创新奖,二○○一年被评为四川省优秀青年,二○○四年获得中国工程科技光华青年奖。 中国工程科技光华奖 “中国工程科技光华奖”是中国工程院管理、承办,其设立宗旨,是对在工程科学技术及管理领域取得突出成绩和重要贡献的中国工程师、科学家给予奖励,激励其从事工程科技研究、发展、应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其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成果。
|
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快速污水处理系统,可以有效地氧化污水中生物菌群难以氧化的含苯类有机物、氰化物、氨氮化合物等各种严禁直排江河的具有高度污染性的物质。适宜于处理化肥厂、农药厂、制药厂、染料合成工厂、电镀厂、焦化厂等排放的综合污水。 Tel:010-62063238
自来水、循环水消毒系统改造,通过安装次氯酸钠发生器设备可以取消不安全的液氯消毒方式,更能保障饮用水有利人体健康。 Tel:010-62063238
|
![]() |
Copyright© sciencehuman.com,All rights reserved. 卢鹤绂格物研究所北京工作部暨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联合主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