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公正平台   创造宽容环境 WELCOME TO 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树育健康心态   共谋高尚事业
科学热点
科学新论
专家论坛
科学观察
科学讨论
科学杂谈
科学轶趣
科学成果
科学论文

 

恒隆陈氏捐哈佛3.5亿美元创纪录 华人成美国大学捐款主流


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4-09-14

 

恒隆陈氏捐哈佛3.5亿美元创纪录

  为纪念恒隆已故创始人陈曾熙,哈佛公共卫生学院将冠名“陈曾熙”

  新京报讯 (记者金彧)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当地时间8日宣布,获得香港地产开发商恒隆集团陈启宗、陈乐宗兄弟的家族基金捐赠3.5亿美元(约合21亿元人民币),为哈佛大学创校378年以来最高的捐款金额。

  据悉,为纪念陈氏兄弟已故的父亲陈曾熙,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未来将重新命名为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学院。这将是继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之后,第二所以个人为名的学院。

  陈氏兄弟父亲创立香港恒隆集团,去世之后,陈氏兄弟逐步掌控恒隆集团和恒隆地产,并于1997年创办了家族基金“晨兴基金”,由陈乐宗担任董事长,投资教育与其他科学、科技相关企业。两人在福布斯杂志2014年香港亿万富豪排行榜中名列第17,净资产合计29.5亿美元。

  生于香港的陈启宗毕业于南加州大学,其弟陈乐宗上世纪70年代在哈佛大学取得放射生物学博士。这位63岁的哈佛校友说,希望这笔款项能帮助哈佛公卫学院的教授们进行尖端研究,对抗埃博拉病毒或过胖等全球性的风险。

  陈乐宗曾对媒体表示,陈氏家族有捐资助学的传统,唯有教育能改变生命。父亲陈曾熙曾将遗产捐出成立基金会,而他们的伯父陈曾焘与夫人许启明于1997年在香港捐资成立思源基金会,支持国内教育和医疗。

  1997年,陈启宗和陈乐宗兄弟在美国共同发起成立了晨兴基金会,开拓出一个兄弟俩做慈善的独立平台。该基金会捐助支持了美国多所知名大学,如哈佛大学、南加州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等。在中国,晨兴基金会为中国科学院捐赠晨兴数学楼,建立晨兴数学中心。同时,陈启宗还与著名华人数学家丘成桐教授一起设立“晨兴数学奖”,以奖励45岁以下达到世界级水平的华裔数学家。

  除了3.5亿美元捐资哈佛大学之外,晨兴基金会近年的最大手笔应该就是1亿港元捐建香港中文大学晨兴书院。晨兴书院院长为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莫里斯。

  在陈氏兄弟之前,哈佛大学最大金额的单一捐款,是2月由Citadel顾问公司创办人兼执行长、也是校友的格瑞芬(Kenneth Griffin)馈赠的1.5 亿美元。创立于1636年的哈佛大学不但是美国最古老大学,也是美国最富有的大学,校产基金价值达327亿美元。

    [新京报] 

巨款捐哈佛 华人成美国大学捐款主流

波士顿哈佛大学校园。

  近日,拥有香港上市公司恒隆集团和恒隆地产的陈启宗、陈乐宗兄弟,通过家族基金“晨兴基金会”,向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捐赠3.5亿美元,创下哈佛378年校史上金额最大的单笔捐款。

  作为私立大学,捐款对哈佛大学的发展至关重要。去年9月,哈佛大学启动大型筹款计划“哈佛运动”,计划2018年前募集65亿美元,创大学基金募款目标的新高纪录。

  哈佛学院首次以华人名字命名

  9月8日,哈佛大学公开宣布收到建校史上最大的一笔捐款——香港恒隆集团向该校公共卫生学院捐款3.5亿美元。哈佛大学决定将该学院易名为哈佛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以此纪念恒隆集团已故创办人、陈启宗和陈乐宗兄弟的父亲陈曾熙先生。

  这是该校首次因慈善捐款为一个学院更名,也是哈佛学院首次以华人的名字命名,此前哈佛肯尼迪政治学院是为纪念美国前总统而命名。

  香港恒隆集团董事陈乐宗是哈佛大学校友,1979年在哈佛公共卫生学院取得学位。陈乐宗的母亲是一位护士,上世纪50年代在自家厨房里为邻居家的孩子们注射疫苗。“为了继续我母亲在公共卫生事业的工作,以及我父亲在教育事业上的专注,我和兄弟们认为最好的方式就是为哈佛公共卫生学院捐款。”陈乐宗说。

  哈佛掀筹款运动:5年65亿美元

  陈氏兄弟的捐款让哈佛公卫学院满足了75%的筹资目标金额。该学院希望在2018年之前,募集到4.5亿美元。

  去年9月,哈佛大学启动大型筹款计划“哈佛运动”,计划2018年前募集65亿美元,创大学基金募款目标的新高纪录。在当时的发布活动上,哈佛肄业生比尔·盖茨也来为筹款造势。

  哈佛大学的这次筹款活动启动以来,哈佛的13个学院也各自启动自己的筹款活动。这是第一次所有哈佛学院都参与的筹款活动。

  领导哈佛筹款计划的有9名联合主席和3名名誉联合主席,其中5人来自哈佛大学的两家理事会——哈佛理事会和哈佛监事会。联合主席保罗·芬尼根说,捐赠对于哈佛大学至关重要,它提供了哈佛每年运营支出资金的35%。

  据了解,在金融危机期间,捐款锐减27.3%,哈佛大学被迫中断校园扩张计划,也暂缓兴建预计斥资10亿美元的综合科学中心。

  自称获捐金额很大仍缺钱

  在这次筹款活动为期两年的筹备阶段,哈佛大学已经从9万多名捐款者处筹集了28亿资金。到今年5月底,超过10万人给“哈佛运动”捐款38亿美元。

  这次筹资活动筹集的近一半资金将被用于支持教学和研究,其四分之一将被用于助学金项目和其他项目,剩下的款项将被用于改善资本状况和建立灵活基金。

  一名领导哈佛筹款计划的联合主席戴安娜·尼尔森说,如果我们只看捐赠的数额的话,数字的确很惊人。但哈佛有很多学院在做各种研究,用于解决社会各种问题,这花费很大。哈佛的捐赠资金来自方方面面,很多捐赠者要求按照他们的意愿用于某一特定领域的研究,所以并不是每一项研究都资金充足。

  担任哈佛筹款计划联合主席的詹姆斯·罗森伯格说,一是现在政府由于经济压力对于研究的支持在减少,二是行政管理开支也很大,三是学费住宿费对于学校的支持在变小,再加上我们有很多奖学金计划,另外捐赠资金的回报率远远不如1982-2000那个时候。

  设投资公司保“捐款”收益

  哈佛大学将获得的捐款交给“哈佛管理公司”管理,这是一个属于哈佛大学的理财投资公司。哈佛大学通报称,截至2013年6月,该校募集的捐款获得了13%的收益,达327亿美元,相当于拉脱维亚的年GDP总量。

  负责管理捐款的理财经理薪酬很高。哈佛投资基金五名最高级别经理的整体薪水从2009年的2520万美元跃升到2013年的2880万美元。今年8月,一批哈佛校友联名写信,批评这些经理的表现与薪水不相称。

  哈佛可以说是美国最有钱的大学之一,至少获得的捐款最多。一份统计了美国800所公立和私立大学2010年到2013年获捐额的调查显示,那些获得超过10亿美元捐款的学校,平均获捐增长41%,而那些获得捐款少于2500万美元的学校,捐款增长率只有33%。

  美媒分析称,有钱的大学可雇佣最好的研究人员和募款团队,使用更大范围的数据分析,明确了解哪些人有能力和愿望捐款。

  链接

  哈佛捐款指南

  哈佛大学网站上详细注明捐款的方式,基本上一切有价值的东西都可拿来捐赠。

  ●网上捐款,可以通过信用卡转账,或者股票和共同基金转让。

  ●写一张“哈佛大学校长和员工收”的支票,写清楚你想捐给哈佛大学哪个基金会或者哪个学院。

  ●通过拨打617-495-1750电话捐款。

  ●配额捐赠。很多公司支持员工配额捐赠计划,如果员工捐款,雇主会配套捐赠。

  ●计划捐赠。一般数额较大,用于尖端研究和明日领袖培养,捐赠者可获得财税方面的好处。

  ●捐赠遗产。

  ●捐赠工资,可享受一定的税收减免。

  ●信托基金捐赠,捐赠者可选择10年期或者20年的信托基金来捐赠。

  ●捐赠有价证券、房产、个人财物、养老金、商业保险等。

  延展

  华人成美国大学捐款主流

  华人向美国大学捐款始于110年前,在美国做家仆的广东移民丁龙向哥伦比亚大学捐出毕生收入1.2万美元。

  丁龙的忠诚勤劳感动主人卡本蒂埃,他答应满足丁龙的一个要求,丁龙提出希望建立一个学科,让美国人认识中国教育家孔子。后来,卡本蒂埃陆续跟进捐款约50万美元,建成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

  近年来,华人向美国名牌大学捐款日益增多。《华尔街日报》称,中国作为世界留学生的第一大“出口国”,正在成为外国大学捐款的主要来源地。

  陈氏兄弟捐赠3.5亿美元给哈佛大学前,中国地产大亨潘石屹和张欣夫妇7月曾捐助哈佛大学1500万美元。

  2010年,耶鲁2002届毕业生、高瓴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创建人张磊承诺,向耶鲁大学管理学院捐赠880多万美元,主要用于耶鲁管理学院新校区的建设。另外一部分作为奖学金提供给“杰克逊全球事务学院”国际关系计划项目,以及资助耶鲁和中国有关的活动。

  采写/新京报记者 储信艳

    [新京报] 

 

 

相关评论

向获“壕”捐的哈佛取取经

  国内高校缺乏捐赠吸引力

  潘石屹“越洋捐赠”,陈氏兄弟豪赠哈佛,都是中国富人,都是捐赠国外高校,也正因这些关键词,它迅即引起热议。而捐“内”还是捐“外”,这样问题的提出,一方面说明我们的慈善文化还不够成熟,仍有些偏隘;一方面也说明,我们国内的大学基金会工作难尽如人意。

  包含“狭隘”情节的慈善观,不仅在社会公众中存在,在《捐赠法》中亦有体现。2011年5月清华大学“真维斯楼”遭网络吐槽为“卖身”,该楼之后也被迅速摘牌,映射的就是这种不成熟。从法律上讲,现行的《捐赠法》中还明确提出“捐赠人出资新建的工程项目,捐赠人提出工程项目的名称,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冠名捐赠是国外通行的一种捐赠方式,陈氏家族方面就表示,这笔捐款是为纪念自己的父亲陈曾熙。试想,如果这笔钱是捐给国内高校,能冠名吗?它很可能面临各种质疑,还有复杂的行政审查。

  在慈善相对成熟的社会里,公益组织应对捐款人承担的责任包括:所有的善款用于帮助实现基金会的使命、获得适当的表扬与认可、获得基金会的审计报告、工作报告以及对捐款人隐私信息的保密等等承诺。而这一系列制度性的保障,在国内大学的基金会依然难以实现,究其表面原因是国内大学基金会缺乏专业化的管理制度,深沉原因是国内大学基金会的理事会大多由大学现任行政领导担任,是大学行政体系的附庸。所以,国内大学基金会如何让自己转变为一个教育类慈善公益组织,而不是大学校长支配的小金库,至关重要。

  据哈佛相关方面介绍,陈氏家族承诺捐赠的3.5亿美元,将用于帮助发现和推动应对全球流行病等方面的研究。这表明,陈氏家族不是捐钱给大学盖大楼,而是用于前瞻性地解决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挑战。解决这样的问题,需要的是持续多年的研究,也源于此,捐款使用的透明化就成了保障捐赠人捐赠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而当下,国内高校的基金会善款使用,给社会的感觉还是用于盖大楼、奖学奖教、学术交流与开会,而不是学术研究,这也是中国大学基金会亟须通过透明化运作来改变的。 □才让多吉(公益人士)

  哈佛们擅长“公司化筹款”

  陈氏家族豪赠哈佛,引发一片唏嘘。为什么是哈佛,为什么解囊如此慷慨……这些问题背后,牵涉到的也是美国大学怎么“筹款”的命题。

  对美国私立大学而言,社会捐赠是其筹款的主要渠道。全美10所获得捐款最多的大学中,9所为私立大学。为了生存,各私立大学往往会在筹款方面使出浑身解数。

  在美国,校董会、校长和教授共同承担大学的治理责任。校董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实行公司化管理,主要通过筹措资金、批准学校预算及物色任命校长等途径为学校的发展“掌舵”。公司化管理的好处在于能更专业地“敛钱”、更透明地“花钱”。像哈佛,拥有北美最古老的校董会,也是美洲现存最早的公司。

  在大学内,作为校董会资深成员的校长,筹资能力极为重要。学术事务的管理则主要由教授组成的学术评议会完成,在预算制定和具体开销方面拥有相当大的发言权。如果教授们感觉意见未被尊重,还可联合起来把校长“炒掉”。这种分工协作的资金运作模式,也保证让捐款能通过学术活动实现特定的公益性目标。

  与母校“有感情”且事业有成的校友、院友们,则是重要的筹资对象。在激烈竞争下,有的学校不惜鼓励跨学院募集,成立海外校友会,以专业团队负责海外“金主”的劝募。此次陈氏集团给哈佛公共卫生学院的捐款,亦是循此途径。

  同时,就像僧人往往托钵行脚接受布施一样,大学在接受捐款后对应的“礼数”也不可少。让捐款人感到荣耀,才可能产生“大家一起捐”的示范效应。为动员校友们的积极性,美国大学一般都设有校友会及从校友中遴选产生的监察委员会,“巡视”和监督学校发展。对大笔捐款,冠名权和成为校董也是理所当然的。如哈佛大学最早就叫“新学院”,后来为感谢牧师约翰·哈佛的捐赠才改名为“哈佛学院”。

  当然,美国私立大学竞相争夺社会捐赠的背后,也有很多问题。在“精英治理”占统治地位的美国社会,名校校友间动辄相互扶持、提携,对社会资源的隐形垄断也如影随形。这种负面效应值得警惕,也是国内高校借鉴“他山之石”时当纳入考量范畴的“另一面”。 □史泽华(北外副教授)

    [新京报]

潘石屹捐款哈佛,应该引发谁反省

  近日,在发展中国家先富裕起来的潘石屹把钱捐给了富裕的美国大学,与哈佛签订了金额为1500万美元(约合9300万元人民币)的“SOHO中国助学金”。此举引起了经济学家姚树洁极大不满。姚树洁抛出了“房地产原罪说”,不少网友也跟上痛斥小潘的“不爱国”行为。

  花自己的钱,犯了谁的讳?

  潘石屹花自己的钱,为什么会犯了某些人的讳?

  反对声中最多的就是“为啥不捐给中国高校?”潘石屹的捐赠行为伤害了一些人的民族感情。说好的“先让一部分人富起来,再带动另一部分人富起来”呢?“中国人被自己的土豪明目张胆地践踏感情”。

  23日,潘石屹在微博上回应,该助学金只帮助在这些学校的中国贫困家庭学生。其妻张欣也表示,家庭年收入6.5万元以下的学子都可以申请。

  回应再次引发网友追问,“能到国外读书的有几个家庭贫困?”不少人引述媒体报道称,美国大学如今越来越像培养精英的超级俱乐部,在优秀学府上学的大学生中,大约只有3%的学生来自低收入家庭。

  矛盾的焦点还聚集在了潘石屹的身份上,姚树洁认为老百姓在房地产商制定的规则下,勒紧腰带买高价房。潘石屹却拿着剥削来的血汗钱去国外臭显摆,讨好洋人。

  搜狐新视角栏目认为,潘石屹夫妇搞商业地产,目标客户群是商人和企业,而非刚需的市民。潘石屹夫妇间接为中国老百姓创造了财富,因为他们为商业活动提供了经营场所,为经济活动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除了质疑,有网友还替潘石屹做了一下“投资分析”——“儿子,上不了哈佛直说呗”,潘石屹将以捐赠人的身份为他的儿子将来入读哈佛“买门票”。

  央广中国之声报道,“ 有人因为家人的捐款而顺利拿到大学入场券,这在标榜‘招生独立’的美国高校中是常态吗?内地一家留学服务机构相关负责人给出的答案是肯定的。”

  校友反哺母校,或是富人向大学捐款,在国外是很正常。潘石屹需要这么费劲买门票吗?原搜狐公司副总裁@刘春:他帮的是中国孩子,他帮的是中国中西部贫困家庭的孩子,他帮的是中国贫困家庭的优秀学子上世界上最好的大学,这样的好事你都批判?

  中国高校应该反思?

  潘石屹捐钱有错吗?所谓原罪到底在哪?25日,质疑声仍在,但大多数评论文章还是挺了小潘一把。

  《中国青年报》表示,捐赠哈佛的潘石屹不该被指责,我们应该尊重这种超越国界的善意。毕竟,慈善是一种个人行为。

  潘石屹个人的钱,他爱怎么花是他的自由。《新京报》的观点比较具有代表性。潘石屹捐资哈佛要向国人打报告吗?很多媒体都认为,法律并无规定禁止向国外捐钱,潘石屹有权支配自己的钱,不应以狭隘的民族主义来进行道德绑架。

  一个社会只有宽容所有的“慈善自由”,并反思自己社会中那些不利于慈善发展的现实问题并着力解决之,才有可能把潘石屹等企业家的捐款由国外唤回国内。中国网更深刻地探讨了“慈善自由”的重要性。

  有网友称,比尔·盖茨也捐款给中国人,没见美国人在后面说三道四。《广州日报》热议栏目里的一个观点是慈善无国界,如果我们一厢情愿地要求他如何行使之,或者利用舆论与道德进行绑架,反而就是不道德了。

  反方的观点则认为慈善别“舍近求远”,国内多少贫困人口?有多少贫困的孩子?到2012年底,中国还有超过1亿的贫困人口,占全国总人口近十分之一。

  肥水是不是一定要全部流入自家田?很多评论正好回答了这个问题。

  经济学家@王福重:“中国的大学不是大学,它们不缺钱,缺的是对科学的热爱和执着。捐钱给中国大学,与大学精神不符。”

  潘石屹捐款哈佛谁该反省?

  《济南日报》痛斥,学术造假、招生腐败、滥用科研经费,甚至包括愈演愈烈的性丑闻……中国富豪愿意把自己辛辛苦苦赚的钱,交给这样的大学吗?

  《华商晨报》直截了当表示,“潘石屹捐助哈佛”该反思的是中国高校。

  潘石屹捐款引发的风波终会归于平静,我们的反思却不能停止。

  为什么中国富人愿意给国外名校锦上添花,却不愿意给中国教育雪中送炭?为什么中国精英们都迫不及待将子女送到欧美受教育?

  我们希望@向松祚提出的这几个问题在不远的将来可以破局。

  新京报新媒体记者 戴熙婷

    [新京报] 

 

 

 

 

 

诚信为本

经商做人

 

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anbaoelee@sina.com

 


 

电催化裂解快速污水处理

快速污水处理系统,可以有效地氧化分解污水中生物菌群难以氧化的含苯类有机物、氰化物、氨氮化合物等各种严禁直排江河的具有高度污染性的物质。适宜于处理化肥、农药、制药、印染、制革、化学合成、电镀、石化、焦化、微电子等各个行业排放的各种污水。

Tel:010-89582911

anbaoelee@sina.com

 


 

消毒氧化设备

自来水、循环水消毒系统改造,通过安装次氯酸钠发生器设备可以取消不安全的液氯消毒方式,更能保障饮用水有利人体健康。

Tel:010-89582911

anbaoelee@sina.com

 


 

 

 

公司简介 | 公司服务 | 公司诚聘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sciencehuman.com,All rights reserved.

科学人网站工作部暨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联合主办

  http://www.sciencehuman.com  京ICP备05003557   科学人 网 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