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公正平台   创造宽容环境 WELCOME TO 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树育健康心态   共谋高尚事业
科学热点
科学新论
专家论坛
科学观察
科学讨论
科学杂谈
科学轶趣
科学成果
科学论文

 

应届生求职遇户籍年龄限制 北京高校毕业生签约率33.6%


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3-05-21

 

应届生求职遇户籍年龄限制

  京城一大型招聘会部分企业招聘条件中设置年龄、性别、户籍等限制;此前国务院通知及时纠正就业歧视

  新京报讯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公布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通知,要求招聘高校毕业生,不得以毕业院校、年龄、户籍等作为限制性要求。

  近日,记者在北京大型招聘会、网络求职中发现,依然有很多企业单位在招聘条件中设置了年龄、性别、户籍等限制,而一些应届生表示,即便招聘单位不明文规定,实际招人时也会有这些限制。

  多家企业只招“京籍”

  5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通知要求加大人力资源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招聘中的欺诈行为,及时纠正性别歧视和其他各类就业歧视现象。

  但记者发现,户籍、年龄等限制条件依然存在。5月18日,在农业展览馆综合招聘会上,招聘单位有百余家。

  一家营养保健公司面向应届生招聘,其中出纳这一职位的招聘条件中写明必须是北京户口或在北京有担保人。

  记者以求职者身份询问,该公司一名财务负责人表示,出纳涉及公司的现金管理,考虑到资金安全,招聘的出纳员必须是北京户口,这名主管表示,如不是北京户口,必须有持北京户口的亲戚或朋友写担保书。

  而在求职网站,很多企业也明确要求北京户口,一家软件开发单位则要求“高考时为北京户口优先”。

  “硬性规定”限年龄

  18日在农展馆招聘会上,这家营养保健公司招聘的医学讲师要求在35岁以上,技术员则在20岁至30岁。在求职网站上,记者发现这种现象普遍存在。

  记者看到国家电网平高集团有限公司2013年第三批高校毕业生招聘公告,对年龄也有类似限制。招聘要求,截至2013年6月30日,本科生年龄不得超过25周岁、硕士研究生年龄不得超过28周岁。

  如果年龄只超出几天或几个月,是否可以应聘?前日,记者致电该公司,一工作人员表示,应聘申请系统输入出生年月日后,自动生成周岁年龄,所以即便是超出限制年龄仅几天,也会遭到系统淘汰。对于为何设置这样的年龄限制,工作人员表示“这是硬性规定”。

  首轮筛选多看学历院校

  就读于北京某知名高校大四的刘晴(化名),三天前,终于拿到了一家银行的offer。

  对于年性别和学历的限制,有近一年求职经历的她深有体会。求职之初,她进入一家外语类书籍出版社实习,一同实习的还有一位本科生和一位研究生。实习期满,刘晴的表现得到部门领导赞赏。“当时表达过想招我们仨进去,但最后名额限制,只要了那位研究生。”

  一家金融类企业的人事主管也表示,投简历的人太多了,一般第一轮筛选就看毕业院校还有学历。

  刘晴听说,一些省份的事业单位,选拔人才时会采用定向选拔的方法,仅到全国几所固定高校招聘人才。

  性别歧视并不明说

  刘晴说,有时这些限制不会作为明文限制公开,“录用我的单位领导说,这次破例要了几个女孩,这在以前是没有过的,以后也不会再有,今年就业尤其难,毕业生太多了。”

  刘晴说,一些岗位会热衷男生,身边的女同学就有过类似经历,本身已非常优秀,但最后还是没被选中,单位直接坦言,工作性质决定员工会经常出差,而男生出差会比较方便,女生即便再优秀,也会因结婚生子影响工作。

  就读于一所传媒类学校大四的女生表示,传媒专业男生本来就少,求职时自然成了香饽饽,成绩各方面同样优秀,男生则更占优势。

  ■ 样本

  一个班三成学生尚未找到工作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小王最近很犯愁,宿舍六个人,已经有5个人找到工作了,就剩下自己还处于待业状态。

  去年大四刚开学,室友们就开始四处求职,网申、校招、招聘会,一个都不落下。

  小王觉得为时尚早,“还有一年的时间呢。”

  不过随着室友陆续签约,她逐渐坐不住了,也开始“海投”,可投出去的简历大多石沉大海。

  最后,一所语言学校给小王打来电话,让她去面试。面试时,语言学校的负责人对她的专业背景挺满意,承诺毕业后只要进行简单培训后便可上岗,还可提供免费住宿。

  小王很高兴,没想到父母坚决反对。“他们认为公司没有什么名气,也没有保障,希望我再找找其他的。”

  那是去年11月的事。自此,小王不停面试,却一直未收到第二个offer。

  网络上将今年称为“史上就业最难年”,对于日语专业学生而言,体会尤其深刻。不少日本公司近一年来不断裁员,减少新员工的招聘数量,或者索性不招新人。

  学日语的小张见状,早早便将目光投到了与自己专业没多大关系的工作上。

  通过大学在校期间的多份兼职经历,她认定自己要做人力资源工作。

  在一家猎头公司干了2个月的实习之后,公司主管找到小张,告诉她被内定了,毕业之后就可以到公司上班。

  然而此时,小张却犹豫了,“虽然工作是我喜欢的,但是公司的工作强度太大了,在实习期间,周末就需要加班,正式入职之后,我怕我负荷不了。”

  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小张辞职了。

  几次面试之后,小张得到了另一家猎头公司的实习机会,工作强度适中,与同事相处得也很好。可突然有一天,她得到消息,公司不招新人了。

  这一消息对于小张来说犹如晴天霹雳,离正式毕业只剩一个多月时间,“上哪找合适的工作呢,现在只能降低标准,差不多得了,就业之后再慢慢跳槽找合适的。”

  除了小王和小张,目前班上还有7名同学尚未找到工作,占全班总人数的32.1%。

  ■ 个案

  渐行渐远的律师梦

  5月18日11时30分,工体招聘会现场,张建(化名)和王刚(化名)一声不吭,坐在石阶上发呆。

  在招聘会上近四个小时,两人一份简历没投。“我们想找北京的律所,但现场没有律所招聘。我们可能走错招聘会了,但我们也在考虑是否做其他行业。”

  住同一宿舍的两人都来自中国政法大学,是法学专业本科毕业生。

  “像没娘的孩子,没人要”

  去年,当大多数同学已经开始找工作的时候,王刚在忙着考研;张建在拼命学英语,提高口语能力。

  之后,王刚考研失利,张建英语口语能力的确提高了,但这并未给他找工作增加砝码。

  今年年初,两人相约开始找工作。

  张建说,他网投了海量简历,也跑过多家招聘会,但“像一个没娘的孩子,几乎没人要”。

  直到一个月前,张建终于在北京一家律所落脚,做律师助理。“实际上就是去接接电话,打打杂。”

  这和他期待的“跟着大律师紧张而忙碌地进出法庭”有一定差距。

  尽管是律师助理,但同样需要业绩,需要维持与客户的关系。另外,需要两个月的试用期,如果试用期过不了关,他就会被辞退。

  半个月前,张建选择了辞职。“我离开是因为感觉这里很不稳定,律所要求试用两个月后如果业绩达到标准将转正,我觉得我不大好转正,所以辞职。”

  “回不去的一代”

  张建的老家在河北,尽管不是很想回去,不过他还是试着在家乡的律所投过几份简历,但都石沉大海。

  和张建一样,王刚说他也是“回不去的一代”,两人更想“在北京好好发展,职业改变命运”。

  他们至今还记得,4年前,亲友同学得知他们考上中国政法大学时,无不羡慕。他们也时常想像自己在法庭上口若悬河,匡扶正义……

  不过,如今,张建已不强求一定要做个律师,“能找份月薪3000左右的工作就不错了。”

  王刚看着眼前涌动的求职流,叹了一口气,“如果实在找不到工作,就回家,在老家找个活儿。”

  坚信读研是更好的选择

  张远(化名)要毕业了,可她未来一年的生活仍可能围绕在母校周围。

  这个从小到大一直挺顺的南方女孩,在1月初的考研中,遭遇了人生第一个“滑铁卢”。

  考研失利后,她像其余同学一样,开始投入到找工作的大军中。

  应聘受学历户口限制

  张远认为,找工作应该把兴趣摆在第一位,但因为兴趣广泛,有时反而不知道自己究竟最爱什么。

  虽然说不出一个特别明确的标准,但她感觉,摆在自己面前的好工作单位已经不多了。

  “招聘下半季的工作单位以事业单位、政府机关为主,不像上半季有那么多公司。”张远说,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又多要求研究生学历,即便允许本科生报考,也总会添上一条要求:北京户口。

  在自己能满足条件的有限岗位中,张远选择报考某区检察院,可因为没像考研那样认真准备,考试的分数不足以让她入围面试。

  张远听别人说过,今年就业形势挺艰难的,但她又不想找份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学校开过几次招聘会,她就去了一次,发现一般都是不知名的公司、律所后,就不再去了。“改变形势比较难,改变自己相对比较容易了。”

  两次面试后均放弃

  算起来,她总共就参加过两次面试。第一次,是一家公关公司。群面中,一个女生引起了她的注意,结束后,俩人正好一起走。

  那个女生自称来自东北,也是应届本科生,就想做公关,吃再多苦也不怕。这次来面试,她就挤住在姐姐的学校宿舍里。

  她的执着被张远看在眼里,在接到公司HR的电话时,张远推荐了那个女生,自己则选择退出。

  第二次,她在有着中青政、南开硕士的10人小组中脱颖而出,拿到了一个不错的offer,实习期底薪4000以上,毕业转正后底薪视情况增加,工资半年调整一次。

  但在参观企业的过程中,张远发现,做销售很难和自己想研究的传播学产生关联。“我以后是一定要考研的。”考取北大的研究生是她在大二就萌生的目标。

  最后,这份工作她也放弃了。

  大二暑期实习时,她问过实习单位人事处的领导,一般招什么样的人。那是一家在张远看来“挺主流”的单位。

  人事处领导告诉她,只招5所高校的硕士。

  她有些惊讶,不过也更坚信,读研会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 建议

  可以多考虑二三线城市

  多名受访人力资源相关人士建议,应届生可以在求职时,更多考虑二三线城市,不要扎堆北上广。

  一家大型跨国银行主管招聘的人力资源经理梁先生认为,虽然目前大学生就业市场呈现出供过于求的迹象,但如果将就业市场细分,就会发现,二三线城市其实对各类人才仍有旺盛需求。他建议应届毕业生可以选择返回家乡就业,支援当地建设。

  制作简历要有针对性

  梁先生建议,大学生在读书期间应及早做好职业规划,有意识地选择修读相应专业课程,或者参与与行业相关的社会实践、实习,而不是临毕业了才临时抱佛脚。

  另一家大型金融企业的人力资源主管建议,应届生如果想在求职过程中脱颖而出,要先多了解应聘职位的需求,在求职信和简历中凸现自己在这些方面的优势。“你要是拿同一份简历投给100个单位,会很难吸引企业HR注意力的。”

  别过多依赖父母意见

  一家大型制造业人力资源工作人员李女士发现,在招聘过程中,如今的90后应届毕业生在拿不定就业选择时,绝大多数会选择听父母的。

  李女士认为,这样做并不十分妥当。父母毕竟不特别了解子女选择的用人单位,可能只按照传统观念,劝说子女挤破脑袋进入国企、政府、事业单位。

  招聘基本要求中设置年龄、性别等限制有两方面因素。

  首先,从企业经营理性角度,作为营利性组织,在市场经济中,企业首选最有价值劳动力,并且成本最低。比如说设置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年龄限制,想要最年轻的。一直以来,企事业单位偏向于选择男性多于女性。

  另一方面,有些地方政府也设置了就业门槛,尤其是针对外地人。就业时,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十八大报告中专门提到公平问题,包括机会的公平,权利的公平。政府应体现这样的原则,比如限制户口可能不是企业的考虑,而是地方政府的限制。限制户口本身对企业是没有意义的。

  企业往往忽略一个问题,就业不仅是经济行为,也是社会行为,每个人都要就业,就业是基本民生,企业也应将经营行为与社会责任结合起来。

  ——南开大学社会建设与管理研究院院长关信平

  A12-A13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范春旭 李禹潼 申志民 许路阳 实习生 李锐嘉 李馨 黄颖

    [新京报]

北京高校毕业生签约率33.6%

  全国699万大学生毕业,创建国以来最多纪录,调查显示签约率同比下降;北京教委称签约高峰下月到来

  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699万,比2012年增加19万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毕业生最多的一年。

  从就业工作的重点指标——应届毕业生的签约率来看,与去年同比分别呈现下降趋势。针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一些部门纷纷出台应对之策,此外,有关专家建议毕业生要理性择业。

  新京报讯 (记者杜丁 许路阳)截至5月1日,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签约率达33.6%,比4月19日统计的数据28.24%上升五个百分点。昨天,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有一部分学生已有就业意向,但还未最后签约。

  本科生签约率下滑逾一成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今年全国将有699万名普通高校毕业生,比去年增加19万人,这也是建国以来大学毕业生最多的一年。

  社会知名调查机构麦可思一份针对2013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显示,被调查的2013届硕士毕业生签约率为26%,同比下降9%;本科毕业生为35%,同比下降12%;高职高专毕业生为32%,同比下降13%。

  这份调查报告是该机构联合腾讯所作,始于2012年10月29日,截至2013年4月10日,共收回52827份独立IP地址的有效答卷。

  北京毕业生签约率逾三成

  今年北京地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22.9万人,同比增长9000人。其中毕业研究生7.7万人,本科毕业生11.4万人,专科(高职)毕业生3.8万人。北京生源普通高校毕业生8.4万人,同比减少1.2万人,降幅达12.5%。

  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5月1日,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签约率为33.6%。据介绍,33.6%的数据是指签订了三方协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简称)。三方协议明确了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能解决应届毕业生户籍、档案、保险、公积金等一系列相关问题。协议在毕业生到单位报到、用人单位正式接收后自行终止。

  6月将进入签约高峰期

  “现在很多学生并不是手上没单位,只是没有理想单位,所以没最后确定。”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其实已有了就业意向单位,但还想再等等,持观望态度。这位负责人表示,这种观望状态不会持续太久,按照规定,6月下旬,学生将要办理就业报到证手续,所以6月开始,毕业生签约率会大幅上升。

  对于大学生就业,北京市相关部门表示,将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到京外就业、到中小企业就业,用创业带动就业,设立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一站式”服务平台和“绿色通道”,协助大学生解决在创业中遇到的困难。此外,对于有就业愿望而没有落实就业去向的毕业生要进行重点帮扶。

  考研考博出国学生约20%

  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签约率较慢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考研考博的最终结果没完全出来,部分出国学生正在办理手续中,部分学校上报的统计数据里未包含这些学生。根据保守估计,今年北京地区高校考研、考博、出国学生约占20%。另一个原因是由于今年用人单位总体需求下降,学生普遍感觉不太好,受各方面影响,传统就业岗位趋于饱和,市属用人单位2013年高校毕业生需求人数为9.8万个,同比减少1.6万个,降幅达14%。

  据市人保局相关负责人分析,北京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偏向两个极端,大量集中在高端发展领域和城乡基层公共服务领域,与北京生源毕业生的匹配程度偏低。另外,去年9月份,北京各类招聘会较密集,但到今年3月后,招聘单位、招聘场次明显减少。

  ■ 应对

  北京人力社保局:

  力争本地生源就业率达95%

  新京报讯 (记者温薷)记者从北京市人力社保局获悉,今年,北京力争到年底前,实现本地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不低于95%。其中,确保有就业意愿的北京生源困难家庭毕业生全部就业。

  市人力社保局表示,此前的“毕业生就业服务月”共举办了两场全市大规模供需见面会、345场较大规模和5800多场小型校园招聘会。

  预计本周,北京还将启动“民营企业招聘月”,将持续至6月中旬,招聘对象以正在求职的高校毕业生为主。

  ■ 探因

  经济形势

  企业对应届生需求“降温”

  麦可思研究院认为,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看,大学毕业生就业时受经济景气的影响,在经济景气波动中有滞后跟随效应。

  因此,企业对应届生需求出现“降温现象”可能是受宏观经济下行影响。

  这也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莫荣的判断。

  “就业难和岗位多少有关,而岗位和经济增长以及经济结构有关。”莫荣解释,今年高校毕业生总量大,就业市场又存在突出的结构性矛盾。

  例如,中小企业和中西部城市都需要高素质劳动力,“但高校针对大学生的培养目标、手段并不是中小企业、中西部地区想要的方向,培养出来的学生想到机关单位、大城市。”

  英才网联主要经营建筑、化工、机械等行业人才招聘,其网站总编苑航发现,前两年,上述行业在北京的校招会仍很活跃,但“今年估计至少下降约3成”。

  原因就是相关行业不是很景气,尤其是装备制造业和服务加工业,因为整个国际市场都尚不明朗,导致招聘需求增长十分缓慢,“今年三四月都没达到招聘高潮”。

  求职观念

  应届生求职奔“总经理助理”

  “我们学校有些学生有七八个就业选择很正常。”昨日,北京科技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苏栋认为,应届毕业生不太可能找不到工作,如果仍未能就业,就和自身求职观念有很大关系了。

  “不是没有为大学生提供就业岗位,是不少大学生眼高手低,总想一步到位。”北京一家重金属销售公司倪主管也表示,一些应届毕业生应聘时,甚至声称直接想当总经理助理,“总经理助理这个职务需要一定经验,我们劝他们从基层做起,但不少大学生称等不及。”

  倪主管介绍,公司目前已陷入招聘怪圈,每次拟招聘20-30人,但往往招到15个左右,经两三个月严格培训后,留下的只有五六个。“公司于是每逢招聘会就赶场子,耗费大批的招聘、培养成本。”

  一家航空公司北京分公司的营销总监刘先生介绍,“怕累,嫌待遇低,与所学专业不符”等是不少90后大学生求职中的特点。

  “遇到的企业抱怨太多了,到我们这招聘的基本都不要应届生,实习岗位都有,但转正很困难。”苑航说。

  专业结构

  英语等专业连登失业榜

  “现在全国高校到处都开会计、法律专业,但会计所、律所根本不需要那么多毕业生。”莫荣认为,目前高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都不同程度存在问题。

  招聘会组织方管理人员杨先生称,高校中设置的专业确实“冷热不均”。例如,土木工程、机械等与社会实践结合紧密专业的学生在就业中就较为抢手,而类似历史、中文等专业则相对较难。

  根据前些年调查状况来看,麦可思研究院认为,专业结构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最主要因素。

  以2012届为例,本科失业最多的前10个专业的人数占到失业总人数的32.8%。

  其中,英语、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等6个专业,连续3届都在本科失业人数最多的前10个专业中。

  而苑航认为,目前高校开设的很多课程确实与企业真正需求存在脱节,“实践课程、机会太少,理论性东西太多。”

  稿件采写/新京报记者许路阳 申志民 实习生黄颖 李馨

    [新京报]

毕业生就业调查:文科女沦为重灾区遭性别歧视

  截至4月中旬,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签约率尚不足三成;截至5月10日,上海市高校毕业生总体签约率44.4%,比去年同期下降2个百分点;截至4月15日,广东省高校毕业生签约率为47.61%,低于去年同期……在这个史上最难的就业季,“文科女”更是沦为“重灾区”

  章卉莹走在绿草如茵的学校操场,5月的校园阳光明媚,微风清凉。毕业在即,明知这样场景已时日无多,她却无心体味——还不知道自己人生会走向哪里。尽管从去年开始,她就开始努力找工作,但眼下,她仍然“待字闺中”。

  章卉莹是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的699万分之一。699万,是建国64年以来,高校毕业生人数最多的一年。

  步步后退仍无结果

  天不亮,章的宿舍就听到频繁翻身的声音。已经5月,章卉莹同宿舍的6人,工作“定”了的只有两人。找不到工作的室友们,辗转难眠。

  33%就业,章卉莹宿舍的就业比是个案,却也是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真实投射。

  北上广的高校就业率和这个宿舍的数据高度吻合。

  来自三个高校集中省市的毕业生就业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高达22.9万人,但截至4月中旬,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签约率尚不足三成;截至5月10日,上海市高校毕业生总体签约率44.4%,比2012年同期下降2个百分点;截至4月15日,广东省高校毕业生签约率为47.61%,低于去年同期。

  一时间,“史上最难就业季”的报道铺天盖地。

  不仅是工作难找,更难的是“好”工作。章卉莹告诉记者,同学中间绝无仅有找到了“好工作”的,是靠关系进了北京一所中学当老师。

  章卉莹是中央民族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她理解的“最好”工作,是能解决北京户口,让她把根扎在这座已经生活了3年的城市。但是这样的机会现在看来不仅是凤毛麟角,即使有,也拼得“血肉模糊”。

  退而求其次,章也愿意进公司——即使是不能解决户口的那种。但是也不尽如人意,“有的公司要求很早就实习,最后还不一定能签约。有的一开始就要签约,这等于是要放弃其他的机会。”

  章卉莹以为,放宽条件考虑私营企业会让自己找到工作的机会多一些,“身边也有不少人,看着现实不妙,一步步后退”。然而,一家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在多家网站转发,加上学校、专业、年龄等各种招聘条件,落实到每个人身上,机会很少。

  求职一年至今,眼看毕业临近,章的同学们找到工作的仍是少数。

  统计显示,今年面向毕业生的招聘岗位与往年相比大概下降15%。另一组数据是,国家统计局公布,2013年,全国一季度GDP总量同比增长7.7%,低于市场预期的8%。

  这两组形成因果关系的数据,与就业现状又构成因果关系。

  英才网联主要经营建筑、化工、机械等行业人才招聘,其网站总编苑航发现,前两年,上述行业在北京的校招会仍很活跃,但“今年估计至少下降约3成”。相关行业不是很景气,导致招聘需求增长十分缓慢,“今年三四月都没达到招聘高潮”。

  “文科女”沦为“重灾区”

  章最初和许多毕业生一样,想考公务员。去年年底的国考和今年的北京市地方公务员考试,由于竞争异常惨烈,章卉莹两次败北。

  但她并没有耿耿于怀。“报名就能参加考试,机会还是相对公平的。”

  让章卉莹不满的是后来求职经历的种种。

  章卉莹投出的简历几乎都是泥牛入海,杳无音信。她从不乱投简历,非常仔细地看是否符合双方要求。每一次投简历,她都以为是十拿九稳的机会,但几乎每次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有一次,她认为自己已经符合了招聘信息上的每一条要求,过了截止日期,招聘方仍然未通知考试。询问后,得到的答复让她哭笑不得:她的“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的专业不符合招聘方专业为“中文”的要求,无论她如何解释,前者是属于后者的下级学科,但招聘方仍不愿意给她一个考试的机会。

  然而,真正“可怕”的不是这一次偶然,而是屡屡遭遇“偶然”。

  有一次,她明知自己应聘的某职位早已内定,但仍然心存侥幸,“义无反顾”地应聘,筛选简历、笔试、面试,一路十分正规的程序走下来,果不其然,幸运儿不是她,而成为传闻中的那个人。

  不止一次,章卉莹和她的同学看到,之前投过简历以为招聘已经结束的那家用人单位又贴出了招聘信息,较之以前,多了一条“限男性”的规定。屡屡被“限男生”拦在门外,她的一名室友因为简历未获通过,询问后得知对方的理由是“想要男生”时,崩不住放声大哭。

  经历几个月求职,章终于觉得偶然几乎已成必然。

  章卉莹戏称自己是就业“重灾区”——“文科女”。3年前,当第一次跨进学校大门,章卉莹就意识到这点,建立明确目标:用3年的努力换取毕业之后的人生丰收。

  知名网站编辑、公司行政人员、图书编辑……3年来,她马不停蹄。最辛苦的时候,同时做着两份兼职,每周体重下降3斤,持续了一个夏天,这一切只是为了在求职简历上多一份筹码、多一分成功的机会。

  “性格活泼、团队协作能力强、工作经验丰富”,这是章卉莹在简历上对自己的评价,她实习过的几家公司,很欣赏她的才干,但不幸的是,这些公司要么今年没有招聘计划,要么“专业、性别”要求不同,都错过了。

  “严禁就业歧视,保护毕业生合法权益。各地、各高校要进一步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双选活动的监管,加强对用人单位资质、招聘信息的核查,切实营造公平就业环境。凡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就业歧视。”这是教育部4月16日下发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工作的通知》中的明文规定。

  章卉莹说,企业顶多是把“明面儿”的话放到了私底下说,“政策有张良计,单位就有过墙梯”,“文科女”没什么办法。

  没有落脚点何谈青春起飞

  章卉莹离校的日子已经开始倒数,走出这个校门,她将去往何方,目前仍是未知数。

  留在北京,解决户口,是章卉莹和身边多数毕业生的第一选择。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出台的毕业生落户年龄限制无疑加重了章卉莹们的焦虑感。这个指导性的意见纵使不是强制执行,但是也无法掩盖北京市进京指标这几年一直在幅缩减的事实。

  章卉莹“北京梦”越来越难,让她动摇。

  如果在北京,章卉莹的底牌就是目前实习岗位。她目前实习的并不能算得上是一家公司,而是一个项目组,是一项大型图书出版工作的分支机构,项目完成之后就会解散,解散之后怎么办谁也不知道。如此这般一个“临时栖身之所”,仍然竞争激烈,北大、清华等名校的研究生云集。

  “我不知道下一站在哪里。”章卉莹仍然迷茫。

  5月15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做好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成为会议的主要议题之一。和往年不同的是,今年重点提到了严禁就业歧视和做好未就业学生继续就业的帮扶工作。这两个重点,正是今年就业出现或者可能出现的最大问题。

  章卉莹仍在等待一家北京事业单位的考试机会,这是她手里“最后的机会”。如果把握不住这次机会,她的人生会有很多种可能:留在目前实习的这个项目组,走一步看一步,5年之后再说;回陕西老家,托关系找一家稳定的单位;考博,再当一次应届毕业生;在北京暂时为生计找一家能养活自己的公司……

  可这些,都不是她最想要的。

  “手机随时拿在手里,来一个陌生号码紧张得心都要跳出来”,章卉莹说,到了这个时候还没工作,同学们都紧张得有点神经。4月初,因为不堪压力,她病倒了,医生告诫她,一定要放松。

  但在这个夏天,是26岁的章卉莹,人生中最无法放松的时段。

  “报纸上纷纷抨击80后暮气沉沉,最近有一部叫《致青春》的电影特火,谁的青春不想激昂?”章卉莹说:“离开校园,没有落脚点,怎么获得继续飞翔的力量。”

  (应采访者要求,文中人名采用化名) 记者 邓崎凡

     [新华网-工人日报]

 

 

相关评论

就业难,源于经济社会结构不合理

  近日,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今年699万高校毕业生为史上最多,甚至北京部分高校学生签约率只有三四成。与此同时,很多企业却又出现了持续多年的用工荒。为什么出现这种就业的“两头落空”现象?

  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严峻,除了高校扩招过猛,部分专业与市场脱节之外,最关键的,是企业缺少足够的用工容量,而之所以缺乏足够的容量,关键在于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不合理。

  目前,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比例,大约为70%左右,很多高新技术产业,高端服务产业,都集中在第三产业中。而在去年,中国的第三产业只有43.1%,处于落后水平。而且最近几年,比例一直在下降,在知识密集型产业、服务产业萎缩的情况下,哪来的就业机会?

  由于三产占比大约是70%左右,以及产业体系的领先,欧美的大学生,其就业基本在第三产业、高端制造业和新兴产业。最近几年,我们虽然也一直提倡要实现产业升级和突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高新产业和新兴产业,但是,目前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处于低端,要改变这种产业体系,非几十年的积累不可。在此之前,中国必须坚守传统产业。而且,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相对十年前,民营经济的比重其实在下降——在高峰期,中国民营经济占比达到了64%,而现在实际占比却下降不少。

  在社会结构层面,我国财富悬殊程度,比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更高。数据显示,我国中间层只占人口的23%,远低于发达国家70%左右的比重,阶层分化严重。虽然阶层分化各国都有,但是中国最大的问题,是阶层逐步固化,纵向流动日益困难。中国社科院一份名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的研究报告表明,父辈具有社会资本的那些人,成为干部的机会比普通人多2倍。

  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中国人力资源战略的重大转变。自2009年后,中国的大学升学率,已经突破60%,但是,中国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每年学校毕业走上社会的青年总数,却在逐步下降。在传统产业仍居于主导地位、大学生又不愿意成为制造工人时,大学生就业难和企业用工荒同时存在,也就不难理解。

  □罗天昊(学者)

    [新京报]

聚焦“城管很红”:博士硕士为“编制”降身段?

  今年毕业季,“城管”很火。就在前几天,上海青浦城管招聘引来121名硕士、博士竞争。报名者中不乏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名校的毕业生,应聘者里还有一名来自英国兰卡斯特大学的“海归”。消息一出,有人打趣,有人质疑,有人忧心,有人叫好。

  城管招聘吸引高学历人才投考,说明了什么?是就业压力太大,还是毕业生冲劲太小?是大学生择业观该改改了,还是人们看待职业选择时的有色眼镜该摘摘了?

  城管招硕士,不是新鲜事

  “城管招收硕士并非新鲜事。”上海市青浦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执法大队政委许建忠告诉记者,2011年,青浦城管就招收了2名硕士,去年招收了7名硕士。与前两年相比,今年青浦城管总体招收人数有所增加,硕士生占比反而有所降低。

  不仅是青浦,近年来,全国各地都有越来越多的高学历人才加入到城管队伍中来。去年上海闵行区招收了50名本科以上学历的城管队员,7名硕士中就包括一名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拿到金融硕士学位的“海归”。许建忠告诉记者,自2008年起上海城管实施参照公务员管理,城管人员的招收录用由上海市公务员局统一实施。实施参公管理之前,城管根据事业单位录用标准进行招收录用,要求大专以上(包括大专学历)。参公管理后,根据上海市公务员报考的相关要求,报考人员必须具有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通过几次招录,人员的整体素质有了很大提升,一批高学历、高素质的优秀人才加盟城管,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城管执法队员的学历结构和年龄构成。”许建忠说。

  但他同时介绍了几个数字:今年通过笔试参加青浦城管面试的共有180人,包括59名本科、119名硕士、2名博士,按照3:1的面试通过率,共有60人通过面试,其中16名硕士。“可以看出,在面试环节中,并非学历高就占优势,录用时也不会单从学历这一因素来考量。”许建忠说,尽管每年看起来报名火爆,但由于各种原因,每年实际入职数都达不到计划数,这也是上海各区县城管招录时遇到的共性问题。目前青浦城管今年的招录已进入政审环节,60名被录取者中,已有5人自愿放弃。

  研究生抢了本科生的岗?

  硕士、博士当城管,是不是大材小用?他们为什么愿意当城管?

  2011年加入青浦城管的史玉饶,毕业于华东政法大学。身为法学硕士的他,目前是青浦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执法大队法制科的科员。史玉饶告诉记者,加入城管之前,自己曾在一家私企做过证券事务代表。现在的收入待遇比起以前差距不小,但作为外地人,他更倾向于选择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有正式编制,工作压力也缓和很多。“城管工作涉猎范围很广,我是学法律的,在这里一样可以发挥我的专业所长,学以致用。”史玉饶说。

  见到张茹意时,她正和两名队员一起巡街。张茹意本科就读于复旦大学哲学系,以优异的成绩直升攻读本系硕士研究生,2012年毕业后加入城管队伍,目前是青浦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执法大队盈浦中队的一员。她坦言,选择报考城管,一是为父母,作为青浦本地人,希望工作能离家近一些,方便照顾父母;二是求稳定,在她看来,对于女孩来说,一份稳定的工作很重要;三是因为兴趣,她希望从事一份贴近人、贴近民生、服务社会的工作。眼前的这份工作满足了这些预期。

  有网友评论说,“青年谋职求稳,不是国家之福”。但也有网友留言,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与一些毕业生好高骛远,就业预期调整不及时,或者“主动不就业”的心态相比,这些高学历人才自愿加盟城管的行动,不仅是对传统择业观的一个挑战,也是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一种路径。

  但硕士博士争相报考,也让不少网友直呼:“硕士、博士报考城管,这让我们本科生可怎么办啊?”事实上,研究生挤压本科生岗位,是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一个突出现象。2013年,上海高校毕业生总量为17.8万。截至5月10日,毕业生总体签约率为44.4%,比去年同期下降2个百分点。上海市教委副主任李瑞阳认为,岗位需求与学生意愿匹配度不高,且“挤压效应”明显——重点高校毕业生挤压市属高校毕业生,研究生挤压本科生岗位,是造成签约率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

  当“城管”,行不行?

  “有种职业叫啥都要会,有种职业叫啥都不对;有种职业叫心里在流泪,有种职业叫加班到崩溃……”最近,一则出自武汉“85后”大学生城管的“漫画城管”在网上流传。高学历人才加入城管,到底在做些什么?能做些什么?能否改变公众对于城管的刻板印象?

  史玉饶告诉记者,每一位新加入的城管队员,都要在基层有至少一年的工作经历。说到正在进行的巡街,张茹意很坦然:“这是我每天工作的一部分。做了大半年城管,才体会到城管的不易,又要维护街面秩序,又要耐心劝说,还要承受市民的不理解,很考验业务素养以及沟通和应变能力。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市民真正认识城管。”

  “城管的工作涉及城市管理运行的方方面面,街面管理仅仅是老百姓看得见的一小部分。城管执法有严格的规章制度,需要法律知识的储备,高学历人才学习能力强,在这方面就有比较明显的优势。”许建忠说。在他看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尤其是大批新的大型居住区相继涌现,对城市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更多高素质人才的加入,提升城市管理的能力。(记者 颜维琦 通讯员 薛梦娇)

    [新华网-光明日报]

 

 

 

   

 

 

 

诚信为本

经商做人

 

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anbaoelee@sina.com

 


 

电催化裂解快速污水处理

快速污水处理系统,可以有效地氧化分解污水中生物菌群难以氧化的含苯类有机物、氰化物、氨氮化合物等各种严禁直排江河的具有高度污染性的物质。适宜于处理化肥、农药、制药、印染、制革、化学合成、电镀、石化、焦化、微电子等各个行业排放的各种污水。

Tel:010-62063238

anbaoelee@sina.com

 


 

消毒氧化设备

自来水、循环水消毒系统改造,通过安装次氯酸钠发生器设备可以取消不安全的液氯消毒方式,更能保障饮用水有利人体健康。

Tel:010-62063238

anbaoelee@sina.com

 


 

 

 

公司简介 | 公司服务 | 公司诚聘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sciencehuman.com,All rights reserved.

科学人网站工作部暨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联合主办

  http://www.sciencehuman.com  京ICP备05003557   科学人 网 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