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公正平台   创造宽容环境

WELCOME TO 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树育健康心态   共谋高尚事业

科学热点
科学新论
专家论坛
科学观察
科学讨论
科学杂谈
科学轶趣
科学成果
科学论文

 

虐童事件,重要的不仅是立法 中国幼儿教育需更多“关爱”


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2-11-05

 

虐童事件,重要的不仅是立法

  浙江温岭幼儿教师颜某虐童一事引发社会关注。结合近年来多起幼师虐童事件,法律界人士呼吁,我国刑法应当尽快增设独立的虐待儿童罪罪名,放宽虐待儿童的入罪标准,将没有造成死伤但是性质恶劣的虐童行为予以犯罪化。(10月29日《新京报》)

  必须承认的现实是,虐待儿童的方式层出不穷,要法律一一列举各种行为,再有针对性地开出处罚方案,无异于一项修筑高塔连接月球的巨大工程。如家庭暴力入法之难,什么是“暴力”如何鉴定?有家庭暴力后谁来作证举报?虐童一定程度上就像是另一个家暴,只是承担暴力的对象不同。

  每每谈到虐童问题之际,许多人都会援引美国的案例来说事,以力证虐童罪的设立是多么必要。可必须看到的是,美国虐童规则行之有效的依靠是什么?当一名警察看到儿童被单独留在轿车内会立马警惕起来,当一名老师看到学生身上有瘀伤会询问会报警,这种会被许多人视之为异域奇闻的事例,恐怕并不是颁布一套法律就能实现的。

  扪心自问便可,做家长的有没有对孩子冷言冷语过拳脚相加过?在美国这都是虐童,如果程度恶劣屡教不改,孩子的监护权就有可能被剥夺。在最轻微的斥责与最残忍的暴力两个极端之间,虐童罪更多更迫切的指向是无限靠近轻微这一端。极端而言,如果孩子被虐致死,处理的依据并不难找,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在于,如何把“揪住耳朵提起”的虐童行为,纳入虐童罪的治理范畴并追究刑责。

  而且构建完善虐童追责体系,美国付出了昂贵的成本,每件虐童案,都需要一一裁量,没有万能的标准可供套用,将孩子带离受虐家庭的后续的安置处理也是花费不菲。根据2012年美国疾病预防及控制中心的数据估算,照顾一个受虐待儿童需要花费政府21万美元。

  因此,虐童事件,不一定要新设立虐童罪,扩大虐待罪的司法解释即可。即使新设虐童罪,如果没有完备的追责体系,没有众所周知的行为规则为支撑,法律将会陷入立法容易执行难的尴尬局面中。

  □詹万承(媒体人)

    [新京报]

虐童事件引反思:中国幼儿教育需更多“关爱”

新华网合肥10月30日电(记者蔡敏、杨丁淼)近期连续曝出的幼儿园教师向儿童施暴事件,引发中国社会深刻反思幼儿教育事业亟需更多关爱,加大扶持填补幼教资源空缺,改变学前教育观念,甚至引虐童罪入刑法等呼声渐高。

近日,山西女童被老师“打70多个巴掌”的事件尚未平息,又传出浙江温岭女教师将孩子“揪耳朵离地”“扔入垃圾桶”等照片。接连两起虐童事件让中国社会忧心忡忡。

在安徽省合肥市一所幼儿园门口,孩子家长杜松康告诉记者,自己平时在外地上班,孩子由爷爷、奶奶照看,但是最近的事件让他决定每个周末回来看看孩子。

杜松康说:“网络曝光的是我们能看到的,孩子太小不会表达,想到可能还有一些我们看不到的罪恶正在发生,不由地感到后怕。”

合肥市金星幼儿园园长李华表示,此类事件发生,首先是师德教育的缺失。这一点上教育主管部门的督查、幼儿园管理者的责任心至关重要。

“园长如果从老师入职到教学过程中的考查严格把关的话,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干这项工作,‘爱孩子’是前提,而这种爱是能够在日常教学中看出来的,对孩子的热情回应,给孩子的拥抱……这些细节,都可以掌握一个老师的品行。目前很多投资集团看中了幼教市场这块大蛋糕开始办幼儿园,但对师德培养难免参差不齐。”李华说。

虐童事件更引发人们反思中国公共幼教资源的匮乏。

山西太原涉事幼儿园没有办学资质,温岭幼儿园的虐童教师没有教师资格证。在中国,目前这样的“黑户”幼儿园和“无证上岗”的教师不在少数。一边是民办幼儿园爆发式增长下管理不到位,另一边是公办幼儿园供不应求的无奈格局。

随机采访中国幼儿的家长,绝大多数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上公办幼儿园,因为它经费充足、硬件好、师资条件好。但是把孩子送进数量有限的公办幼儿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一位长期从事幼教工作、不愿提及姓名的人士告诉记者,在很多民办幼儿园,老师没有编制,前几年连劳动合同都不签,说被开除就被开除。相当一部分人每月工资只有一千多元,甚至还没有保姆收入高。

“目前,幼师可以说是最需要人才却最留不住人才的岗位,要求老师会弹、会跳、会写、会画,但是收入却和付出不成正比,长此以往,越是有能力的人越不会在这个领域干很久。园方招人标准也只能随之降低。”她说。

长期关注留守儿童研究的安徽省知名社会学家王开玉指出,尤其是进城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的入园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他们中很多人都在“黑户”幼儿园上学。

“如果教育资源长期得不到平衡,行政监管经常缺位,法制的阳光照射不到,缺少教育公平的幼教体系内就有可能产生虐童行为。”王开玉说。

还有舆论指出,一些虐童现象的产生也反映出应试教育指挥棒下,中国学前教育过于功利。

据了解,山西老师“打70多个耳光”的直接原因竟只是孩子做不出一道算术题。在中国家长“不能输在起跑线”的情绪下,农村地区中小学体罚现象更为普遍,有的家长依然信奉“不打不成才”的荒诞逻辑,甚至嘱咐老师,“孩子不听话就打,都是为了孩子好”。

幼儿园学小学的东西,小学上中学的课……超前教育受到家长们的追捧也是幼儿园出现体罚现象的温床。

王开玉认为,中国学前教育必须尽早摆脱“应试”影响,加强对生命尊重和敬畏的教育。同时加强师德建设,并从职业规范、法律与制度层面解决幼师队伍的建设和管理问题,政府则要加大投入,保障和提高幼师的收入待遇。

此外,据了解,中国禁止虐待儿童的法律规定很多,但是对于什么是虐待儿童法律定性却不清晰,很多人不知道虐待儿童的边界。

法律界人士呼吁,中国刑法应尽快增设独立的虐待儿童罪罪名,放宽虐待儿童的入罪标准,将没有造成死伤但是性质恶劣的虐童行为予以犯罪化。

“如何尽快从过失中深刻反思,并找到发展的动力和方向才能回应人们的质疑和期待。”王开玉说。

    [新华网]

 

 

 

相关报道

“虐童”事件:国外是怎样预防的

  提着耳朵将小孩提离地面,将小孩扔进垃圾桶,用胶带把小孩的嘴粘住……浙江温岭城西街道蓝孔雀幼儿园“幼师虐童照”事件引起社会关注。而被网友曝光的浙江温岭虐童女教师颜某,因涉嫌寻衅滋事罪,已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这次事件也再次引发一些法律专家的呼吁:在我国法律中增加“虐童罪”这样的罪名。那么,其他国家在儿童权益保护方面,有哪些做法值得借鉴?

  防治前提:

  对相关信息翔实分析

  美国、日本等国家对儿童虐待信息都有翔实的数据统计,而我国没有就虐童问题展开过成体系的研究与统计。

  我国虽然自上世纪90年代已经开始重视虐童问题,但一个令人惊讶而尴尬的问题是,迄今为止,我国还没有就虐童问题展开过成体系的研究与统计。虽然我国和儿童福利与服务相关的机构众多,有国务院各部委相应的儿童工作部,如民政部儿童福利处、卫生部妇幼保健司,还有全国青联和共青团组织少年部,妇联也设有儿童部。但直到2010年,中国的儿童福利信息系统才建立起来。

  这就导致当媒体或公众甚至是研究人员谈论虐童问题时,缺乏严谨的数据和资料。比如在中日两国研究者共同撰写的论文《中日儿童虐待状况的分析与比较》中,就不得不通过“在两国出版刊物上统计儿童虐待案例”的办法收集数据。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公布的,“据推算,中国受虐待儿童数,可以千万计”这样的模糊说法,竟是依托网络调查样本分析得出。

  而在国外很多国家,都有专业的政府部门或机构,从事这样的信息搜集和分析,这些数据都对社会公开。

  在香港,社会福利署也会每年公布虐童情况数据,而且他们公布的速度更快。今年8月1日时,就已经将上半年的数据公布出来了。

  令人遗憾的是,一些国内媒体每看到其他国家和地区发布虐童数据时,就惊呼“日益严重”或“创历史新高”。实际上,完全没有统计资料才是最可怕的,无的放矢,怎谈防治?

  法律规范:

  各项规定日趋细致严格

  防治虐童的法律,美国和日本一样,都是朝着“越来越严”的方向去的,举报的人员范围越来越大、虐待的标准也日趋严格。

  美国社会开始重视虐童问题,是因为一名叫玛丽·艾伦·威尔逊的小姑娘。她被养母毒打虐待将近8年,然而当社会各方准备组织营救她时,却遭遇了“没有保护受虐儿童的法律,却有防止虐待动物协会”的尴尬现状。玛丽案结束后,美国迅速开展了相关的法律体系建设。

  1963年,美国政府儿童局制定了举报法范例。1974年时,美国通过了《儿童虐待预防和处理法案》,该法要求各州都要建立强制报告制度,规定了虐待与忽视最低的定义。1984年,《儿童保护法案》通过,比联合国的《儿童权利公约》还早5年。

  在美国防治虐童的相关法律中,最有特点的一条是“强制报告制度”。报告的人员范围在不断扩大,举报的内容也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细化。另外,大多数州要求“有理由相信”或“有理由怀疑”一个儿童受到了虐待或忽视时也要举报。其中还规定,对儿童有责任的人或组织面对虐待和忽视时要举报。对于知情不报者,法律上也规定了相应的惩罚。

  于是,我们经常听说一些这样的例子:刚去美国不懂规矩的华人,在家里刚“管教”一下孩子,或者只是去超市购物把孩子忘在了车里,就立刻会被警察围住,被当成虐童嫌疑人,十分尴尬。正是因为在这方面,美国可是一个不折不扣爱“打小报告”的国家。更需要注意的是,美国的儿童保护法案十分严厉,在比较严重的状态下,法庭可以下令禁止施虐者回家,如果事情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儿童将被带离家庭。

  更令人感动的是我国香港编制的《处理虐待儿童个案程序指引》,其中有这样一些细节——“首要确保有关儿童的实时安全”、“不应要求怀疑受虐的儿童在不必要的情况下,向不同人士或在不同场合重复描述受虐事件”,而关于如何判定父母对儿童“疏忽管理”,《指引》里从“身体物质指标”和“行为指标”两方面规定了二十多条标准。这与我们制定的“宏大叙事”的未成年人保护规定,形成了鲜明对比。

  建构体系:

  动员社会多方力量参与

  防治虐童的保护体系,既包含相关的法律框架,还需要大量非政府组织的积极参与和支持,社会力量乃至更细微的社区力量被整合进来。

  翻阅2011年香港虐童统计可以发现,有55%的施虐者,都是受害者的父母。不约而同的是,美国现行的儿童保护措施,也是尽量以家庭服务为基础的。因为实践证明,家庭始终是孩子成长的最佳场所。

  这就难免会存在政府所无法触及的情形,即便法律再完善,也没法确保所有的角落都被公平与正义照耀。于是,社会力量乃至更细微的社区力量就必须整合进来。

  令人吃惊的是香港,其儿童虐待防治工作主要由社会组织承担,从服务数量看,社会组织(社会福利机构)大约提供全港五分之四的社会福利服务,而剩下的五分之一才由政府(社会福利署)提供。而更有意思的是,政府与社会组织除了是协同关系外,还是一种商业伙伴关系:政府通过招投标方式,择优雇用社会组织进行项目实施。社会组织以企业模式经营,并要面对来自其他同类组织的竞争。市场的力量,在香港可见一斑。

  综上所述,防治虐童的保护体系,既包含相关的法律框架,还需要大量非政府组织的积极参与和支持。与一些拥有成熟保护体系的国家相比,我国对儿童的福利服务多集中在助学帮困方面,对虐待防治问题重视不足。不仅尚未建立有关儿童虐待的监测和报告系统,与此相关的法律法规也严重缺失,系统的儿童保护体系尚待完善。新京报记者 李慧翔

  美国

  举报虐童人人有责

  在美国,卫生及公共服务部下设的儿童及家庭管理局,自1995年起,每年公布全国被虐待和忽视的儿童状况。他们提供的数据不仅将受害者按照年龄、种族、性别等属性进行了划分,还将施害者同样进行了统计,并计算了两者的关系。公众可以在相关网站上动态地浏览每个州的数据。

  在虐童“强制报告”方面,早期的报告主要来自医生的举报,因为只有医生才具备相关被虐待的医学症状的知识,他们会在发现孩子身体受到伤害时进行举报。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州的法律都拓宽了举报人的范围,主要扩大到一些与儿童有密切接触的专业人员,如幼教、中小学学校老师、警察、机构保姆、一些照顾孩子的特殊社会服务机构人员等。

  报告的内容也在细化,美国最早仅仅要求对残暴殴打和身体伤害进行举报,后来则要求身体虐待和忽视都要举报。如今的举报范围则更加宽泛,如儿童处于人身危险、儿童没有得到必要的照顾和监管、儿童经历严重的情绪问题等。

  资金来源方面,美国通过传统的法律拨款程序,给州提供专项资金,用于建立预防儿童虐待和忽视的项目。各州都在想办法增加儿童信托基金的收入,特别是一些附加税,比如像结婚、出生、离婚等交的费用,或利用州政府的税收优惠政策,使人们自愿捐赠。资金完全采取收支分离,严格进行监管,且会特别标注这些资金专门用于预防儿童虐待和忽视。

  日本

  社会组织积极干预

  在日本,厚生劳动省儿童虐待调查研究会、大阪儿童虐待调查研究会、全国儿童相谈所等政府部门或机构都在关注虐童问题。自1991年开始,东京成立了虐待防止中心,开始对儿童虐待信息情报进行统计。日本厚生劳动省从1990年开始对儿童虐待数据进行了统计,并逐年公布。

  2000年,日本公布并实施《虐待儿童防止法》,经过4年的使用后,在2004年进行了部分修改。和美国一样,日本的法律也是朝着“越来越严”的方向去的。比如在修改前的虐待标准中,规定了“如果发现有虐待的必须举报”,修改后就变成“认为有虐待的必须举报”。同时,语言暴力也被列入虐待标准。

  日本的社会力量在应对虐童方面,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如1998年在日本成立的“儿童虐待思考协会”,就以儿童虐待为题材制成漫画,向志愿者介绍虐童工作现状。各地的非营利组织还设立儿童访谈热线,与一些儿科医生、心理医生、社会工作者联网,及时倾听虐待儿童的举报。此外,有关防止儿童虐待工作的讲座、研讨会、报告会、经验交流会、论文发表会、学会等集会也在日本全国各地经常举行。

    [新京报]

中国网友:体罚和虐待不同,容许体罚不代表容许虐待

本报讯(记者李媛)在人们的印象中,美国的教育理念似乎与体罚没多大关系。但10月26日,美国驻华大使馆官方微博却表示,事实上,在美国的19个州内,学校体罚学生不但是合法的,而且体罚的主要方式,居然是用木板打学生的屁股。这条微博让不少网友跌破眼镜,但也有不少网友指出,体罚和虐待是不同的,容许体罚的存在并不代表容许虐待。

根据美国驻华大使馆官方微博发布的信息,直到目前,美国有31个州与首都哥伦比亚特区已经不允许学校体罚学生,但还有19个州没有这样的禁令,这19个州集中在中西部、中部与南部,包括阿拉巴马、阿肯色、亚利桑那、科罗拉多、佛罗里达、佐治亚、爱达荷、印第安纳、堪萨斯、肯塔基、路易斯安那、密苏里、密西西比、北卡罗来纳、南卡罗来纳、俄克拉荷马、田纳西、得克萨斯以及怀俄明。其中,密西西比、阿肯色、阿拉巴马是体罚学生比率最高的三个州,2006年这三个州被体罚的学生比率分别为7.5%、4.7%与4.5%。在2007学年,美国共有22.3万名中小学生遭受到体罚。

虽然美国联邦政府的《教师保护法》、《联邦中小学教育法》承认教师、校长、教育机构等有权为了维持秩序而采取合理的体罚,但体罚不应是惩戒学生的最初手段。根据美国宪法第十四修正案,实施体罚必须满足“正当的法律程序”,不然就会违法,判定标准有四项:一、事先告知;二、说明理由,听取意见和答辩;三、体罚记录;四、禁止教师单独进行体罚。

据悉,目前越来越多的美国公众不支持体罚学生。

    [中国网]

看国外如何“体罚”

  美国:21个州允许体罚

  美国50个州中有21个州是允许体罚的。这21个州在法律上保护教育工作者对学生进行体罚的合法性,而对学生体罚最常见的方式是用木板打学生的屁股。在2007学年,美国共有22.3万名中小学生遭受到体罚。

  美国法律规定,在学校执行教育法的过程中,可以对学生实施体罚,判例法的原则是“教师可以用合理的适度的武力处罚儿童”。佛罗里达州达得县教育委员会政策中规定,教师可以惩罚学生,这种惩罚包括用不超过二尺长、三四寸宽的木板打不服从学生的臀部,但不能超过5下,并且不能造成身体的明显伤害。

  根据法院判例,美国可以因为学生的以下几方面行为对其进行体罚:殴打教师、把下流作品和图片带到学校、骂人、争吵和打架以及侮辱教师(包括校内外)等。

  英国:禁体罚后又开禁

  英国虽然在1989年通过法律禁止在公立学校体罚学生,两年后扩大到私立学校,1998年又扩大到家长也不得体罚学生,但2001年,40多所学校的教师和家长联合向高等法院提出请求,要求恢复体罚。

  2006年4月,英国颁布了《2006年教育与督学法》,使英国教师有了惩戒不规矩学生的法定权力。新法生效后,教师获得在学校使用身体武力阻止学生打架的权力,以及不经家长许可对学生实施放学后或周末留校的处罚。

  有了新法之后,一些地方教育部门规定了具体要求。例如,鞭子或皮带必须是经过认可的标准,必须备有惩罚记录,年龄在8岁以下儿童禁止体罚,打手心时每双手不得超3下,鞭打男生臀部不得超6下等。

  韩国:对女生只能打大腿

  在韩国,2002年6月26日教育人力资源部公布《学校生活规定预示案》,规定教师可以对违纪学生作出体罚。但它同时规定了实施体罚的详细程序:

  1.实施体罚之前要向学生讲清理由;2.实施体罚前对学生的身体、精神状态进行检查,必要时可延期进行体罚;3.学生可提出以校内义务劳动来代替体罚;4.体罚必须在有校监和生活指导教师在场的情况下进行。

  在体罚中,男生只能打臀部,女生只能打大腿部。实施体罚时,初高中生不超过10下,小学生不超过5下,程度以不在学生身体上留下伤痕为准。

  日本:容许学校施行体罚

  日本二战后一直禁止学校对学生施行体罚,要求学校推行“宽松教育”,且对体罚的规定比较严格,如将课堂上喧哗的学生逐出教室就算“体罚”。

  但据日本文部省统计,2004年由小学生制造的校内暴力事件多达1890件,小学生对老师实施暴力的事件也多达336起。 鉴于这种状况,2007年年初,日本政府教育改革会议向时任首相安倍晋三提出了一份容许学校施行体罚建议报告,安倍对建议内容大表支持。

    [快新报 2012-04-06]

 

 

   

 

 

 

诚信为本

经商做人

 

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anbaoelee@sina.com

 


 

电催化裂解快速污水处理

快速污水处理系统,可以有效地氧化分解污水中生物菌群难以氧化的含苯类有机物、氰化物、氨氮化合物等各种严禁直排江河的具有高度污染性的物质。适宜于处理化肥、农药、制药、印染、制革、化学合成、电镀、石化、焦化、微电子等各个行业排放的各种污水。

Tel:010-62063238

anbaoelee@sina.com

 


 

消毒氧化设备

自来水、循环水消毒系统改造,通过安装次氯酸钠发生器设备可以取消不安全的液氯消毒方式,更能保障饮用水有利人体健康。

Tel:010-62063238

anbaoelee@sina.com

 


 

 

 

公司简介 | 公司服务 | 公司诚聘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sciencehuman.com,All rights reserved.

科学人网站工作部暨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联合主办

  http://www.sciencehuman.com  京ICP备05003557   科学人 网 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