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公正平台   创造宽容环境

WELCOME TO 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树育健康心态   共谋高尚事业

科学热点
科学新论
专家论坛
科学观察
科学讨论
科学杂谈
科学轶趣
科学成果
科学论文

 

“中国狼爸”三天一顿打 四个孩子三个进北大


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1-11-16

 

“中国狼爸”三天一顿打 四个孩子三个进北大

  将三个孩子送进北大,香港商人萧百佑跻身成功父母行列,出版教子经《所以 ,北大兄妹》。“美国虎妈”已让西方人大面积质疑 ,以“打 ”为法宝的“中国狼爸 ”,再次掀起对中国国产教育模式的讨论。11月14日,“ 狼爸 ”萧百佑做客江苏教育电视台。没想到在现场就遭到南京众多专家、学者的尖锐质疑,不过“ 狼爸 ”毫不示弱,坚称自己是“全天下最好的父亲”。

  “打孩子”不是像说的那么简单。根据我的经验,要打得科学,打出艺术并不容易。那什么是科学地打呢?我认为,是明家规、定尺度的家法。孩子们知道怎么做是对的,怎么做是错的,错的是新错还是重犯。错了打哪里,打多少下,打的时候不能有不良的反应。打完之后要孩子表述受罚后的决心。

  狼爸:打是教育中最精彩的部分

  萧百佑的长子萧尧和长女萧君在2009年分别被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和法学院录取。今年夏天,二女儿萧箫紧随其后,成了哥哥姐姐的校友。最小的三女儿萧冰目前正读高二,她有古筝特长,目标是中央音乐学院。

  在“狼爸”萧百佑眼中,“打孩子”不仅是家庭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而且是“最精彩的一部分”。在节目录制现场,萧百佑还带来了鸡毛掸子,这是他管教孩子的重要工具。据萧百佑介绍,每当孩子日常生活中的品行、学习成绩不符合他的要求,就必须要接受鸡毛掸子的“惩罚”。

  萧百佑表示,他并非是公众眼中的“野蛮父亲”,用暴力强迫孩子服从自己的意志。萧百佑认为,孩子身上有三个特性:动物性、人性、社会性。在12周岁之前,孩子身上动物性的特征表现得比较强烈,必须用“打”的方式才能让孩子懂得是非道理。“所以在孩子12岁之前,我都是以打为主,但孩子到了12岁,为人品行已经基本成型。此后,我就不会对孩子动手,而是完全依靠说教。”

  12岁以前,要用鸡毛掸子立规矩

  节目中,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朱强认为,萧百佑用“打”的体罚方式,本质上是用暴力强迫孩子服从自己的意志。用这样的方式培养的孩子,只会成为唯唯诺诺,没有独立思想的人。“ 狼爸”培养出来的很可能是“羊子”、“羊女”,本质是一种“ 奴性教育”,孩子的性格会受到扭曲。萧百佑打孩子与孩子考上北大,这两者之间并非存在必然联系,不值得提倡推广。

  萧百佑认为孩子在年幼时,不需要独立思考,只要学会服从家长就能成长。“在我看来,在0至12岁孩子的性格中,动物性占主要成分,所以要用鸡毛掸子给他立规矩。”根据萧百佑的家教“理论”,18岁之后,孩子才有社会性的表现,才有社交需求。所以,在萧百佑定的家规中,子女在上大学前,不能与其他孩子交朋友,生活中只能有“亲人”、“同学”两个概念。

  “我的三个孩子都考上了北大,事实证明,我的家教方式培养的并非没有独立思想的孩子。我只不过在孩子年幼时,帮助他们认识这个世界。”萧百佑说。

  不许看电视,不许随便开冰箱门

  “南京市十佳家长”、作家张姬雯说,“狼爸”萧百佑定下了“严苛”的家规:不允许看电视,除了新闻;不许随便喝可乐;不允许随便打开冰箱门;甚至不能开空调等。孩子们只要触犯任何一条,就要接受鸡毛掸子的惩罚。儿子萧尧也曾说过:“记忆里,只有一次,毫无顾忌地玩,让我感觉到童年的无忧无虑。真希望这样的生活能在童年里多出现几次。爸爸无疑是成功的,但我们也失去了童年时该有的快乐。”在“狼爸”萧百佑的管理下,孩子不可能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萧百佑认为孩子对于快乐或痛苦,并没有本质上的认识。萧百佑透露,他知道三女儿萧箫曾经在日记中写过“我没有快乐童年”,但他并没有理会女儿的想法。他认为,孩子对快乐或痛苦的认识是建立在与其他孩子对比的基础上:别人不能玩,自己能玩,就快乐;反之,则痛苦。所以,孩子并不真正理解什么是快乐。“现在,他们考上了北京大学,在学生阶段取得了成功。所以,我相信以后他们在回忆童年时,肯定认为是快乐的。”

  为孩子,干了十年副科长没提拔

  南京一中特级教师黄侃称,“狼爸”的三个孩子考上北大,但他们的内心世界并不一定如外表那么光鲜靓丽,他们心里也许比较压抑、痛苦。无论怎么“打”,都会给孩子心理上造成伤害;一个成年人打孩子,在我看来,就是以强凌弱的表现。我希望“狼爸”萧百佑能与孩子多沟通,了解孩子的感情,避免悲剧重演。

  萧百佑表示他并非像外界所描述的那么“冷血”,他动手打孩子完全是出于对子女的爱。萧百佑告诉记者,上世纪九十年代,他为了教育年幼的孩子,几乎放弃了工作,始终没能提拔。“一个副科长,我就干了十年,”萧百佑说,“我敢说,自己是全天下最好的、最负责任的父亲。”萧百佑还告诉记者,“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并非他的原话。据介绍,到现在,全国各地已有30多个孩子被父母送到萧百佑家中,利用寒暑假接受“狼爸式”教育。萧百佑还希望在退休后,建一所私塾提供服务。

  在得知黄侃老师的经历后,萧百佑表示会反思自己的家教方式,日后会与孩子做更多沟通。据《扬子晚报》

    [大众网]

 

 

 

相关评论

应试游戏给“中国狼爸”撑了腰

  萧百佑被称为“中国狼爸”,只要孩子的日常品行、学习成绩不符合他的要求,就会遭到严厉的体罚。他的四个孩子中的三个被北京大学录取。11月14日,“狼爸”萧百佑做客江苏教育电视台。没想到在现场就遭到南京众多专家、学者的尖锐质疑,不过“狼爸”毫不示弱,坚称自己是“全天下最好的父亲”,并表示“打”是家庭教育中最精彩的部分。

  (《扬子晚报》11月16日)

  应试游戏给“中国狼爸”撑了回腰

  送进北大就一定能够成才,一定是“教育成功”吗?当然不是。但整个社会都是单一的评价体系,缺少其他的显性评价标准,能送进北大,就被看成起码是“阶段性的成功”。应试游戏并没有根本地改变,因此所有有利于创造成绩、有利于管理的因素,必然都不会被彻底抛弃。看看“狼爸”的所谓理念:完不成作业要打,背不好课文要打;体罚是师长和家长的权力,是孩子的福祉;家庭民主就是孩子们是民,家长是主;年幼的孩子不需要独立思考;不许随便喝可乐、不能随便开冰箱门……所有努力,都服务于乖乖听话、考出成绩,“孩子们虽然没有了自由,却有了丰富的学识”———至于人格成长如何,综合素质如何,不都是可以被“学识”所掩盖的吗?

  从道理上讲,大家不是看不到这种“棍棒教育”的局限性,也不是不忧虑将人的教育完全陷入功利主义泥淖当中,“留下的伤疤和奴性是永远不可能被抹去的”,而这些负面效应深入骨髓,很可能要经过几十年才显现出来。但“成功考上名校”这个光环太有诱惑力了,它足以让很多人撇掉理性,迷信起棍棒的逻辑,迷信于体罚,可打就是打,至于“科学地打”“有艺术地打”,不过都是些自我安慰的说辞罢了。“虎妈”在美国是挨骂的,“狼爸”到美国也一定挨骂,在中国却可以带着鸡毛掸子去电视台宣讲,岂不正因为有其心灵的土壤?□毕诗成

  “打进北大”也不能说明教育成功

  “狼爸”自认为是“全天下最好的父亲”,其依据是四个孩子有三个被他“打进了北大”。可问题是,进北大上学能否就意味着成功吗?至少在目前的录取体制下,考上北大只能代表3个孩子学习成绩都很好,那么其他方面,比如德育、比如体育、比如身心健康等的发展状况如何呢?我们不得而知。而且,从最近几年媒体报道看,北大毕业生也并不都是达官显宦、教授名人,北大才子陆步轩不就在卖猪肉吗?估计他就很不符合功利心很强的父母眼中的“成功”标准。更关键的是,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比赛,不到终点就不知道谁能笑到最后,而考上北大只是人生的一个驿站而已。在学习之外,社交、情感,乃至运气都将影响一个人的成功,以“爱”的名义做出的暴力行为,会给孩子带来多大的精神伤害或许很多年以后才会显现,到那时,“狼爸”还会为他的“成功”沾沾自喜吗?□敏之

  因材施教比争议“狼爸”更重要

  人的天赋千差万别,生活的环境也是千差万别,培养成才的方式方法也应千差万别才对。先师孔子亦主张“有教无类”,对不同的学生区别对待———读《论语》,我们就会发现,对同一个问题,不同性格和领悟程度的学生向孔子请教,他给出的答案也不相同。所以,无论是棍棒式惩罚,还是细雨式润物,都需要针对不同的学生来区别采用。

  棍棒惩罚式教育在中国式的教育中曾是一种普遍现象,当然其表现形式未必都是以棍棒的面目出现———这只是对这种严厉甚至苛刻的教育方式的形象化比喻。这种方式之所以比温柔的教育方式更易引起争议,原因在于,到了近现代,人的权利观念日益兴盛和深入人心,推己及人,推成人及儿童,人们意识到,孩子也应有自己的权益,也不应该被其父母任意打骂。

  所以,目前的问题便归结为———做父母的在教育子女时能否对子女进行适当惩罚?如果可以,哪种惩罚方式更合适?在因为溺爱导致一些孩子骄纵、荒废之后,近些年“狼爸”、“虎妈”式教育方式重新受到人们的青睐,这说明,惩罚式教育已经越来越有市场。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又不免担忧孩子的权益能否被有效保护。

  其实,任何一种方式都不是绝对的,最好的方式当然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让家长们学会一些新的教育理念,学会针对自己孩子的特点施教,比非此即彼,非“狼爸”即“猫妈”,对孩子们来说,更好。□张楠之

  “狼爸”是卖书的,不是卖教育的

  无论是“虎妈”蔡美儿的《虎妈赞歌》,还是“狼爸”萧百佑的《所以,北大兄妹》,都先是一本书———一本商业书,然后才是教育方式。他们卖的是书,不是教育方式。因为是卖书,所以,什么样的方式最有利于卖书,就采用什么样的方式。

  一些畅销书的商业逻辑是,给自己贴标签,迎合市场心理,而且一定要带有争议性和话题性,人人都赤膊上阵才好……说白了,也就是炒作之道。

  显然,子女教育是一个人人都可以参与的话题,而且也比较关心;而“北大兄妹”,跟“哈佛女孩”一样,又深谙国人名校崇拜心理———选择一所名校作为卖点,这几乎是“教子心得”书的拿手好戏;再加上,棍棒教育在教育方式中本身就处在风口浪尖,容易引发话题……于是,“狼爸”、“北大兄妹”、“棍棒教育”……这些标签一下子抓住了眼球。

  要明白,“虎妈”也好,“狼爸”也罢,他们在书中宣扬的“棍棒教育”和他们实际中的“棍棒教育”不一样,媒体炒作他们的“棍棒教育”与他们书中的“棍棒教育”不一样,公众理解的、批判的“棍棒教育”,又与媒体炒作的、他们宣扬的,以及实际做的“棍棒教育”又不一样。在这里,“棍棒”跟“虎妈”的“虎”、“狼爸”的“狼”一样,都不过是标签而已。贴这个标签,就是让社会关注、专家辩论、舆论炒作,进而让书大卖。

  □王攀

    [南方都市报]

“打”是家教中的精彩?“被打”上北大的思维陷阱

  由于谐音的关系,以前厦大学生被谑称为“吓大的”,现在好了,北大学生真是“被打”出来的。

  被称为“中国狼爸”的萧百佑声称,只要孩子行为、成绩不符他要求,就会遭到体罚。在他的鸡毛掸子指挥之下四个孩子中三个考取北京大学,北大正式与“被打”扯上关系。虽然萧百佑有借北大和孩子炒作自己的嫌疑,但是他打孩子的事我相信,他把打孩子当成自己的教育方法,我也相信,毕竟这样的人、这样的逻辑在这个时代不算稀罕。

  尽管如此,还是不能在打孩子与考取北大这两件事之间,画上因果关系。邓小平和丘吉尔都酷爱抽烟、喝酒,都活了九十多岁,但不能将抽烟、喝酒当成因,长寿当成果。人生是个极其复杂的系统,涉及的变量无穷多,变量一多,偶然性就大于必然性,但是必然性,或者说因果关系,就像伊甸园的苹果一样诱惑着人们犯错。

  有些错,是人们无意之中犯的。成功经验,统计归纳,不仅是常规思维方式,甚至被当成科学方法,但是这种科学方法却潜藏着思维陷阱。举一个例子,假设经过严格的调查统计表明:北大所有学生都是被打大的。这个事实并不能推理出打小孩就能考上北大的结论。了解这种思维陷阱,就不容易被萧百佑的鸡毛掸子所迷惑。

  有些错,是有人故意挖陷阱让别人中招的。以过往的成功案例为诱饵,几乎是所有传销、邪教蒙人的必用手法,甚至被编成主义,当成圣经一样崇拜。萧百佑是有意还是无意,且不管他,无论一个孩子,还是N个孩子被打进北大,这些事实都不足以说明教育孩子就得打。

  我们还是回归常识,如果不是为了成年之后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教育毫无必要,只要给吃给穿给睡,就能长大成人,所以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适应成人社会。孩子能力脆弱,就不能够直接进入成人社会,否则很容易受到伤害。孩子只能在受保护状态下学习技能。成人社会做生意会用到算术,但是老师不会通过跟学生做生意来教算术题,否则学生肯定上当,不仅上当而且学不到正确的技能。所有教育伦理中的禁忌都是保护学生不受成人伤害,包括师生恋、行贿和学校组织的劳务输出。

  成人社会不是靠打和被打沟通的,成人社会也不仅仅依赖语言沟通,眼神、表情、手势都是沟通手段,其重要性不亚于语言,而且12岁之后孩子的兴趣会发生分化,所以12岁之前也是人格养成的关键时期。萧百佑的鸡毛掸子打出来的小孩,也许考试成绩不错,但是很可能埋下交流障碍的隐患,总不能要求高校老师和单位领导也举着鸡毛掸子指挥他的学生吧?所谓高分低能,最容易低的就是沟通之能,即使搞学术研究,沟通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萧百佑的“成功经验”也许提醒北大管理层,你们的考试和录取方法存在缺陷,特别容易让培养高分低能的家长和老师钻空子。如果像欧美大学那样,让考生写一份成长故事和经历,也许就能让萧百佑不敢再称自己是“全天下最好的父亲”,不敢说“打”是家庭教育中最精彩的部分。       □余以为

     [南方都市报]

进北大能为棍棒教育正名吗?

万光武

萧百佑被称为“中国狼爸”,只要孩子的日常品行、学习成绩不符合他的要求,就会遭到严厉的体罚。他的四个孩子中的三个被北京大学录取。他的行为遭到众多网友以及专家学者的质疑。萧百佑坚称自己是“全天下最好的父亲”,并表示“打”是家庭教育中最精彩的部分。(11月15日《扬子晚报》)

萧百佑的口号是“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而3个孩子都考进北大的事实,足以让“全天下最好的父亲”自信满满。这也恰恰吻合了传统价值观中的教育理想,认为只要上了名校,便实现了最重要的人生价值。无怪乎全国各地已有30多个孩子被父母送到萧百佑家中,要利用寒暑假,接受“狼爸式”教育。

但在现代社会的语境下,孩子即便是考上了北大,也只是人生刚刚起步,现在就断定成不成功,恐怕为时尚早。笔者担心的是,“狼爸”的棍棒虽然能够“打”出一时的好成绩,但未必能“打”出孩子一生的幸福。再者说,用“打”的教育方式,让孩子懂得服从,本质上是一种暴力思维的显现。用这样的方式培养的孩子,性格将受到扭曲,虽然考上了北大,但他们的内心世界并不一定如外表那么光鲜。

事实上,从一个缺乏民主意识与人文关怀的教育环境中走出来的孩子,不是具有奴性,就是带有暴力倾向。经常挨打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行为,孩子与他人相处不尽如人意时,当遇到某些不良刺激时,很容易产生攻击行为。这样的后遗症,考上北大的那一刻荣光岂能掩盖?

其实棍棒教育的根源还在于“狼爸”们把成功定义的过分功利和狭隘,他们认为只有考上名校才算成功,而意识不到参差多态乃幸福本源。把这种价值观强加到孩子身上,而丝毫不去考虑孩子的天性和独立追求,于是才有了常态化的棍棒威逼,这其实正体现出了教育的失败。在这种僵化的教育观下,孩子不但快乐被剥夺,而且天性被阉割。即便他们分数考得再高,恐怕也只是在替“狼爸”们实现理想而已,而与自己的追求无关。

一边哀叹培养不出比尔盖茨和乔布斯,一边又在吹捧“打”是家庭教育中最精彩的部分,我们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认知分裂。其实,要想拥有我们自己的比尔盖茨和乔布斯,首先要学会的,就是尊重孩子的独立思想和自我实现意识,否则,在“狼爸”的棍棒之下泯灭了激情和创造力的孩子,就是考出再高的分数,也不过是一个高效率的考试机器而已。

     [新华网]

“中国狼爸”,该支持还是反对

姜伯静

萧百佑被称为“中国狼爸”,只要孩子的日常品行、学习成绩不符合他的要求,就会遭到严厉的体罚。他的四个孩子中的三个被北京大学录取。他的行为遭到众多网友以及专家学者的质疑。萧百佑坚称自己是“全天下最好的父亲”,并表示“打”是家庭教育中最精彩的部分。(11月15日扬子晚报)

对于“中国狼爸”,有人支持有人反对,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因为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育方法。在我看来,“狼爸”只是个案,即不值得全面推广,又不必全盘否定,只有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才是好教育。

古人说,“人心不同,如其面焉”。 孩子的智力水平不同,思想发展的速度不同,思维基础不同,观察世界的角度也不同,所以就决定了一点:对不同的孩子就必须要有不同的教育方式。我有过10年的教育职业经历,深知教育方式“因人而异”的重要。育人,同治病一样,不同的病症、不同的身体、不同的环境就得使用不同的药物甚至“药引”。有的孩子,吃软不吃硬,硬了就有可能发生过激反应,那你要是用“猛药”必然出差错;有的孩子,可能只差一张纸捅破,必须要用佛教“棒喝”的方式,那就得凭借“狮子吼”了。

萧百佑把三个孩子送进了北大的大门,这并不意味着他成功了,也不意味着他的教育方式成功了,这只能代表他的教育方式适合他的三个孩子进入北大校园的路径。其他,则意义不大。其实我感觉萧百佑也算幸运,他并没有遇到特殊的孩子,否则他的育儿经历不一定是这个样子。假如别人不顾自己孩子的特点强行使用“狼爸”的手段,说不定就会发生悲剧。

在教育领域,很多人渴望找到一种一劳永逸的教育手段。单一的严厉不行,那就一味的宽松;在现代摔了跤,就要孩子去读圣贤经。孰不知,这样的手段根本不可能存在。打固然不好,但有的孩子有时也需要踢一下屁股;和风细雨诚然受欢迎,可对有些孩子偶尔的暴风骤雨也是必要的。成功的教育,没有唯一的手段,只有最合适的方法。

“中国狼爸”,只是一个教育案例,没办法也不可能成为教育规律。要想教育突围,我们应该明白一点:适合的教育才是好教育!

    [新华网]

“狼爸式教育”已太多而非太少

   自称“中国狼爸”的萧百佑以棍棒式教育、严格要求子女服从自己、“军事化”管理和不许子女与同学在校外接触等种种严苛措施对待三子一女,并以将其中3人送进北大而自豪,并认为“这就是最大的成功”,目前正在各地高调造势。

   即便以“考上北大即成功”这个在当代中国人眼中大可商榷的“成功标尺”论,“狼爸”的“光辉业绩”也可算是“水汪汪的”:正如他在书中所言,3个考上北大的孩子中,前两个持香港身份证,第三个是美国籍。稍有教育常识的朋友都知道,在内地接受中文教育,又以海外身份考上北大,其含金量较内地普通考生,没多少可炫耀的成分。

   更何况,这样的“成功标准”,如今恐怕连北大校长、师生也不敢苟同。几天前,北大党委书记朱善璐表示,北大学生“为什么不能做一个普通劳动者,只要他卖猪肉卖得最好,修鞋修得最好,种地种得最好,当工人当得最好,一样是北大的骄傲”。这种“培养普通劳动者”的理念,恐不会被“狼爸”所接受。

   如果4个孩子真是在“棒打加绝缘”的奇怪环境中成长,那么进入北大,恐怕才是考验的开始:没了棍棒和约束,从无独立思考、判断和决策经历的他们,会否在亦学府亦社会的象牙塔中迷失?

   更严重的是,进入大学意味着成年,“狼爸”对孩子们的“绝对控制”还能否继续?如果继续,恐怕学府、社会甚至法律都不可能坐视,那些继续忍受“狼爸式管教”的成年大学生子女,又如何面对同学们的目光?倘不再继续,那么“狼爸”就真的自信,20年的“棒打加绝缘”能抵御外界的干扰和“污染”吗?

   中国教育的应试主义、文凭至上已相当严重,对学生社会适应力、交际能力、独立判断力、动手应用能力等培养不足,已造成许多“高分低能”和徒有文凭却不适应社会竞争和需要的“生理成人、心理幼儿”。而“狼爸式教育”,比弊端百出的“应试教育”、“填鸭教育”更甚。在中国,这样的“狼爸”不是太少,而是太多,有什么好炒作的?

   值得注意的是,“狼爸”突然跳上传媒焦点,背景是一本相关书籍的推出,不由让人联想到此前的“中国虎妈”。那位借“中国式教育”而名利双收的“虎妈”,实则是一名并未受到真正中国式应试教育熏陶的东南亚华裔,其教育模式绝难称作“中国式”。事实上在北美,对“虎妈”最激烈的批评,恰来自华人社区,时过境迁,相关人士也承认,当初炒作“中国虎妈”概念,有借题发挥、搭车卖书的考量。

   前鉴不远,对这个打着“中国狼爸”幌子、实则全家都是“海外华人”的卖书者,人们难道不该多长个心眼吗?

   □陶短房(学者)

    [新京报]

 

 

   

 

 

 

诚信为本

经商做人

 

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anbaoelee@sina.com

 


 

电催化裂解快速污水处理

快速污水处理系统,可以有效地氧化分解污水中生物菌群难以氧化的含苯类有机物、氰化物、氨氮化合物等各种严禁直排江河的具有高度污染性的物质。适宜于处理化肥、农药、制药、印染、制革、化学合成、电镀、石化、焦化、微电子等各个行业排放的各种污水。

Tel:010-62063238

anbaoelee@sina.com

 


 

消毒氧化设备

自来水、循环水消毒系统改造,通过安装次氯酸钠发生器设备可以取消不安全的液氯消毒方式,更能保障饮用水有利人体健康。

Tel:010-62063238

anbaoelee@sina.com

 


 

 

 


公司简介 | 公司服务 | 公司诚聘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sciencehuman.com,All rights reserved.

科学人网站工作部暨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联合主办

  http://www.sciencehuman.com  京ICP备05003557   科学人  网 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