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公正平台   创造宽容环境

WELCOME TO 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树育健康心态   共谋高尚事业

科学史话

科学之谜

科学教育

科学生活

科学咨询

 科学热点     科学新论     专家论坛     科学观察     科学讨论     科学杂谈     科学轶趣     科学成果     科学论文

 

 

科技发展对投入的需求有多大?


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04-03-09

 

   新年刚过,著名科学杂志《自然》专门为中国研究人员撰写了一本中文增刊,取名《中国之声》(Chinavoices)。这是继2001年出版自然科学进展特刊《腾飞之龙》后,该杂志第二次为中国科研开辟“专场”。《中国之声》的出版无疑是对中国科研一次极大的肯定与鼓励,但它也直言不讳地指出:为何中国政府对科学研究投入巨大,但中国尚未充分发挥其科学潜力?
    诚然,与美英日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科研投入绝对谈不上充足,但投入总量不断增加,投入规模的逐年增长也是有目共睹。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保证投入的高产出,如何用有效的投入来发挥科研人员的潜力是我们面对的一个关键问题,也是“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要涉及的内容,为此,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战略研究专题报告中,专门设立了“科技投入机制的专项”,研究目前我国在科技投入机制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在今年的两会上,记者也就此问题采访了一些科技界的代表、委员。

  稳定的投入需法律保障

    两会开幕之际,科技部召开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石定环宣布,“2003年863、973和科技攻关等国家科技计划,国家共投入资金达90多亿元,取得了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国内外许多媒体都到现场,进行了报道。看来科技投入的话题,远远不止是科技人员关注。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科技活动的投资,有着深刻的背景。曾有媒体称,过去20多年,中国的科技进步不是供给推动,而是需求拉动,科学技术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

    据记者从科技部了解,2003年全年,我国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1520.1亿元,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3%。但我国科技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偏低,最近几年科技投入只在O.6%左右。而美、日、德科研经费投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一般在1.5%%到2.5%%之间,韩国最近提出要达到3%%左右。

    全国人大代表禇君浩在去年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谈到科技投入不足的问题,“科技投入不足是影响科学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今年他和其他32位人大代表联名上交议案,建议修改《科学技术进步法》,用法律的形式保障科技投入的稳定增长。

    在国家财政支出结构中,科技投入始终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记者从科技部了解到,近年来,国家财政科技投入总量虽有所增加,但占同期财政支出比例却在逐年下降。1995—2000年国家财政支出增长速度都在16%%以上,同期国家财政科技经费支出比例却从5%%—6%%下降到了3%%—4%%的水平,2002年仅为3.7%%。这种状况与我国所处工业化阶段不相适应,不仅难以支撑起我国相对完整的科学技术体系,更难以满足新型工业化进程的紧迫需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不健全,增加科技投入,尤其是与GDP增长同步增加科技投入,增加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增强原始创新能力,是代表们呼吁修改《科学技术进步法》的最重要原因。上海团王恩多代表这样说。

    投入主体应是企业

    “我们企业每年用于科研的投入,大概占到生产总值的3.5%%”,全国政协委员柴宝成是民营企业天津宝成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他清楚地认识到科技投入给企业带来的效益。“我们是做工业锅炉的制造,从图纸的设计到成形的商品,这中间需要进行很多的科学研究。保证企业在行业中领先,科研是不可少的。”

    一些企业的科技投入增加了,可是企业仍然没有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全国政协委员刘玉岭说:“许多企业还缺乏这个意识,只有发展比较好的、规模比较大的企业比较重视科技投入。”据有关资料显示,在全部R&D投入中,企业投入的比重美国为72%—73%%、德国为66%—67%%,而我国尚不足50%。

    在我们现在的科技投入中,财政资源与社会资源不能良性互动。政府投入难以起到示范、引导、调整的作用,社会资金也难以通过政府资金的先期介入寻找到更好的获利或避险空间。企业R&D投入占销售额的比重长期低水平徘徊,投入强度明显偏低。此外,社会资金不能有效进入到研发和产业化领域,未能充分分享科技创新成果和分担科技创新风险。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资本市场尚未健全,对这类企业的成长构成了较大制约。

    全国人大代表姜德明建议,我国是发展中大国,筹资的主体仍然只能是面向市场。各级政府在引导企业技术创新、加大科技投入和营造创新环境等方面还有待加强,对于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风险投资机构的法律地位亟待确立。

  亟须协调、统一的管理机制

    全国政协委员谢俊昌告诉记者,“我们讨论中,经常有些科研人员说,我们这个领域重要,要多支持。其实,国家这么大,科研领域那么多,哪个不需要支持,哪个不重要?国家有关部门应该在政策、规划上作好统筹、协调,注意到科学技术方方面面的发展。”避免目前某一个学科或领域受重视,就在一两年内急剧升温,各方面都投入,人为形成学科发展的高水平重复,造成科研投入的浪费。科研投入要有重点,也要全面。“像去年SARS来了,就不计成本的大量投入研究SARS,基因组热了,就都投到基因组。还有就是哪个部门出了事,哪个部门就投的多,这是很不好的现象。”

    “现在科技投入渠道过多。国家科技部有重大专项、‘863’、‘973’规划,中科院有‘知识创新’工程,它们支持的内容和自然基金委支持的有时是一致的。一旦某人出了名,项目受了重视,就常常是多方面的支持对象。没有人去管投入和产出是不是成比例。而那些默默无闻的科研工作者却很难申请到资金,需要获得支持的时候,找不到支持方。”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王志新认为,国家科技管理部门应该在政策规划上,对国家科技发展进行指导,具体的科研投入问题应该像国外一样交给专门的基金委员会,由各领域的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对科研基金的具体投向负责,尤其是科研项目的资金支配权,不能交给科技行政管理部门。

    采访中,还有代表委员谈到科技经费的管理太死。科学家申请到了基金,只能在国内用,用于国际交往或开会、请个人来合作研究,都不能用;科学家从基金委获得资助,有10%%以上要交给自己所在研究所作为“管理费”,等等。

    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分子生物学和遗传系教授吴瑞看来,妨碍中国科学家开展尖端性、创新性研究工作的主要原因是:基础科研经费投入不足;科研项目评审制度及分配经费的体系不尽理想、多数大学的教育体制不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创新性研究。“由于经费支持强度较低和支持时间短,大多数科学家只能选择易于获得研究结果的科研项目。而这样的研究工作一般缺乏新颖性和创造性。”

    看来,科研资金的合理投入、有效管理问题已经成了影响科技发展极其重要的因素。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正在进行中,关于合理、高效的投入机制研究也正在进展之中,我们和所有关心国家科技发展的代表委员们一样,期待着一个科学的规划早日出台。 (科技日报)

 

 

 

 

诚信为本

经商做人

 

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anbaoe@public3.bta.net.cn

 


 

您想自己公司有一个响亮的称谓吗?您想建立国际网站吗?您想获得个性化包装吗?我们将为您尽力尽心策划。

Tel:010-62063238

welcome@sciencehuman.com

 


 

您需要购置什么类别的科技图书?您需要在国家图书馆代查询何种科技资料?完成科技项目需要得到资助和智力支持吗?请联系我们。

springsunyboy@sina.com

 


 

 

 


 

Copyright© sciencehuman.com,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电话:010-62063238    E-mail:welcome@sciencehuman.com 


 

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